高德地图这个实验室,会成为交通行业的黄埔军校吗?
12月7日,高德召开发布会,宣布将与中国公路学会成立“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并推出“十百千计划”——实验室将坚持十年投入、与百所高校合作,培养千名面向未来交通出行的专家级人才。这一实验室的主要目的是整合产业、学会和科研/高校的资源,探索未来交通和城市计算的解决方案。初看“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合实验室”这个名字,有些不明觉厉的感觉,未来交通比较容易理解,城市计算却是一个陌生词汇。
互联网巨头对未来交通兴趣浓厚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城市化率一直都是20%左右,从1980年到现在,每年增加大概1%,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7.35%。高速城市化的过程导致了许多城市病的产生,最明显的就是交通拥堵,又导致了尾气污染等系列问题。许多城市都不得不采取限行限号等方式来降低拥堵系数,这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治标不治本。
如何治本?如日中天的特斯拉、现象级独角兽UBER、遍布街头的共享单车,都属于大出行市场,都是通过革新出行方式,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互联网巨头对于城市交通这个痛点也有诸多动作,一方面在无人驾驶、智能汽车和共享出行等出行业务上或合作、或投资,全面布局,另一方面也希望从底层计算角度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阿里除了通过高德布局未来交通外,还有阿里云的ET城市大脑解决城市拥堵等问题,以及AliOS的入车计划。腾讯与多个省市签订的“互联网+”战略协议合作内容的重点也有智能交通,在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位置服务与发改委综合运输所战略合作,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来实现智慧交通。微软则是“城市计算”的最早发明者,城市计算旨在建立一个计算机科学跟城市规划、交通、能源、环境、社会学和经济等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等计算科学,来解决城市所面临的挑战(如环境恶化、交通拥堵、能耗增加、规划落后等)。这一理念得到诸多科技巨头的认可,高德建立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实验室,从交通入手来治疗“城市病”。
在高德地图成立未来交通实验室的同期,百度地图宣布将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百度地图慧眼中规院联合创新实验室”,“借助于对城市规划重点领域的深入研究,助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国家智库,为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贡献力量,这将是数据赋能城市规划的重要实践。 ”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专注于交通出行的高德地图成立未来交通实验室就在情理之中了。地图在过去的交通出行中已经扮演重要角色,比如规划、导航、交警地图等等,不过,交通出行还有许多可为之处,地图公司将从数据驱动转化为技术驱动,通过技术来解决交通出行的问题。
未来交通实验室如何开花结果?
互联网公司都在做实验室,甚至有的创业公司都成立了高大上的研究院,表明互联网行业对于探索式、前沿性和基础型技术研发正日益重视。不过,要让实验室开花结果,最关键的还是要有应用场景和研发条件,高德的技术、数据和场景,构建起了很好的研发条件和实践场景。
在技术方面,高德于2002年成立,从软件服务商到应用服务商转型,但本质都是在跟交通出行打交道,15年来储备了很强的交通出行和地图测绘领域的人才和技术。在路况预测、智能调度、场景感知上需要应用大量的AI技术,这一点阿里集团可以提供大量的支持,阿里拥有业界领先的集群计算技术,专属于云端深度学习的OS和数据库系统,同时也有ET系列大脑平台训练AI算法。同时,阿里还启动了NASA计划、投资1000亿元成立了达摩院深耕底层技术。
高德已经可以做到基于大数据进行全局交通优化和路况预测,实时地影响交通系统中的路、车和人,比如在北京部分路段上线的智慧诱导屏不仅显示拥堵状态,还通过复杂的数据计算,提示预计拥堵时长以及最优通行方案。路况预测数据2分钟即可更新一次。以北京交警在高德地图上透出京承高速进京方向的一个事件为例,在发生事故后,高德地图引导后方用户分流,在第一个出口分流10%的用户,在第二个出口就可再分流45%的用户。而在路况预测上,交通大脑可以做到像天气预报一样,结合历史交通数据和天气、交通事件、城市活动、消费习性等综合因素来预测路况,预测的粒度已经从节假日细化到每周甚至每天。
因此不论是AI技术还是交通出行的专业技术,高德都有丰富的储备,可以被未来交通实验室所用。
在数据层面,地图是数据驱动型业务,需要大量的数据采集工作。高德不只是有地图图层数据的专业采集,还一直强调“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众包数据采集思路,目前高德日均接收的浮动车定位超过200亿频次,月度覆盖的驾驶里程超过200亿公里,月度交通事件报送量也超过260万个,同时还有来自合作的公安交警、交通部门的权威数据。在地图数据生成上,高德已经可以结合阿里系如菜鸟的物流数据、口碑的外卖数据来智能更新地图数据,真实映射物理世界,实现了“活地图”。
交通出行的研究,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数据。不论是滴滴、ofo还是交通部门、公共交通出行服务商,要做好交通规划、调度、优化、管理都离不开数据,高德数据将是实验室非常重要的研发资料。
在场景层面,任何技术特别是AI技术都离不开场景。一方面,场景可以验证技术;另一方面,场景可以产生数据反哺算法、让技术进步。场景的本质就是市场,市场是技术进步不容忽视的元素。现在越来越多的顶尖技术人才从高校或学术实验室走向产业,就是看中了应用场景价值。高德未来交通实验室的宗旨就是连接产学研,交通出行领域的应用场景是它的优势。
最新的艾瑞APP指数显示,高德地图日均独立设备数达到5834万(2017年11月),排名行业第一;月均独立设备数达到41902万(2017年11月),同样排名行业第一,是中国最大最主流的地图应用之一,更重要的是,高德的应用场景不只是有用户端,还有交警、交通部门、出行应用商等应用场景,今年7月高德地图推出易行平台,针对“人、车和路”这三个交通要素,在云端与政府部门合作全局优化调度、在终端与出行服务商深度合作做应用优化、在C端则提供个性化规划能力,可以看到,高德地图拥有各种各样与交通出行有关的场景,以及场景背后的用户群体和合作伙伴,可以让实验室的技术得到验证,同时促进新技术产生。
可见,因为有技术、数据等研发资料以及各种丰富的交通出行场景的支持,高德主导成立的这个未来交通实验室要开花结果将是大概率事件,有望诞生改变未来交通出行行业的新技术和新应用。
交通出行技术的黄埔军校
我们看到,每家互联网公司成立实验室或者研究院都十分注重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有了研发资料和应用场景,还要有专业顶尖人来做技术研发创新才会有成果。
高德有大量的交通出行特别是地图测绘领域的技术人才,同时,未来交通实验室与中国公路学会协作,后者成立已近40年,有大量的高端交通技术人才资源。目前清华大学李萌、同济大学杨晓光、中山大学余志等5位交通出行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团队已入驻联合实验室,成为领军人物。因此,这个实验室的启动人才是有的,而且科学家可以形成旗帜效应,吸引更多人才加入。
更重要的价值在于,这个实验室将为行业输出更多顶尖交通出行人才。交通出行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学科领域,不过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共享经济等技术方兴未艾的今天,交通出行正在迎来巨大的变革,特别是城市计算,更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目前人才严重匮乏,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交通等问题越来越显著的今天,城市计算人才会越来越重要。
正因为此,交通出行对于高端技术人才是缺乏的。高德这个实验室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打通产学研、连接人才,从提出“十百千计划”培养千名专家级交通出行人才也可以看出,它希望将这个实验室打造为交通出行的黄埔军校。
整个阿里对于面向未来的底层技术的投入都在加强,不久之前其宣布首期投资1000亿元成立达摩院,重点研发人工智能、IoT、量子计算等底层技术,以支持20年后拥有20亿消费者的新经济体。阿里各个业务如菜鸟、蚂蚁金服、文娱都在强化底层技术研发布局,高德地图成立未来交通实验室也属于阿里底层技术战略的一部分,将成为交通出行行业的原创技术和顶尖人才的输出平台。
近期热点文章推荐:
智能手机军备竞赛 天猫双11战略发布会 快手的估值 如果不站队? 金融科技创业 京东智能制造 美团点评融资 机票搭售风波 BAT造车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之争结束 做自媒体还来得及吗? 搜狗IPO 大佬的兴趣 阿里达摩院 互联网的坏时代 滴滴投资人人车 明星玩转社交网络 日本版转转 知乎“想法”的想法 TFBOYS入职一下科技 美图广告 独角兽货车帮 陌陌Q2财报 BAT大举进军AI 马云到西安 零售新概念 坚果Pro百日宴 联通混改 共享经济被玩坏 狂砍业务的豆瓣 红豆微课 天猫三公里生活区 猎豹移动杀出血路 城市大脑进入澳门 锤子+冈本 美团融资 龙珠直播 专访云之家田荣举 内容平台品质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