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教育科技和体育局致全市初中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
致全市初中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
(2019年8月)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为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我们根据初中青春期孩子的主要特点和成长规律,结合家庭教育的普遍状况,提出关于优化家庭教育的如下建议,希望您百忙之中认真阅读,并作为家庭教育的参考。
一、我们要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主要特点
初中阶段,也就是常说的青春期,是孩子生理、心理、智力、品格等关键素质发展最快的时期。身体长高带来的喜悦和第二性征出现带来的种种不适应交错作用,让孩子逐渐从好奇身外世界转向关注自我内心。注意力由外向内的转移,使孩子的各方面发展开始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特点。他们开始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开始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并尝试依靠自己去改变人生和世界。因而,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往往表现出与成人的思想行为的较大差异,成为让很多家长十分头痛的“叛逆”。
所谓“叛逆”,实质是孩子对成人奉行的规则、常识缺乏理解和认同,也是家长对孩子的个性发展缺乏理解和认同。从发展意义上说,“叛逆”其实就是“主见”,是孩子“断奶”的标志,是孩子自主成长和自主发展的信号,我们应该感到欣慰。但是,如果这期间家长不注重通过同孩子的日常沟通监管好发展方向,一味放任孩子我行我素、肆意作为,则孩子很可能成为真正的叛逆,甚至从叛逆家长发展为叛逆社会。
青春期也是孩子发展最容易受到各种负面因素干扰的时期。因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很牢固,规则意识、安全意识、后果意识、责任意识还比较淡薄,激进、冲动远大于自省、自制,比较容易出现早恋、厌学等情况,甚至沉迷于低级趣味,乃至沾染黄赌毒恶习。
尽管学校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兼顾每个个体,却也无法替代家长和家庭教育在孩子身心发展上的作为和作用。毫无疑问,家长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成长守护人。如果把握好了,青春期就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黄金期,反之,就会成为孩子发展的分化期甚至是危险期。
二、我们要明白,青春期家庭教育有哪些主要任务
孩子处于青春期,家长除了关注孩子的身体发育、提供孩子衣食住行所需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守护好孩子的精神成长。
要关注孩子确立健全人格。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人的“总开关”,决定了孩子未来是否成人、是否成才。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世界观,是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观点;价值观,是人的价值追求。家长必须要引导孩子热爱生活、敬畏生命、关爱他人,懂得一个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好,还要为他人好、为国家好、为社会好;必须要引导孩子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涵养高尚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国家大德,做到美丑、善恶、是非、曲直分明。
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理想。人,无志不立。古往今来,凡是有所成就的人,无不志存高远、心怀天下。家长要帮助孩子把人生理想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瞄准经济、科技、文化、卫生、教育、国防、生态等诸多领域,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且把这个目标具体化为“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大学要读什么专业、高中要考哪所学校、当前必须学好哪些学科”等,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清晰的人生规划并达成深度共识。
要鼓励孩子发扬奋斗精神。奋斗才能实现远大理想,奋斗才能创造美好生活,父母的创造和积淀只是孩子奋斗的基础,而不应该是孩子未来拥有的全部。要鼓励孩子在学习上不懈奋斗,考出理想的学科分数;要鼓励孩子在锻炼上不懈奋斗,拥有棒棒的身体素质;要鼓励孩子在特长爱好上不懈奋斗,练就出彩的特长技能;要敦促孩子发扬“苦读”精神,广泛阅读中外经典,从中汲取先贤智慧,不断拓展人生高度;要引导孩子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用节约的钱去办更多有意义的事。
要引导孩子逐渐走向独立。要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会抓住主要矛盾,从本质上认识社会、认识世界,与孩子相关的事情要引导孩子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自主正确决策;要引导孩子学会与人共处、合作共事,不把同学当对手,要把超越自己作目标,有一颗真诚、包容、坚强的心。要引导孩子科学安排自己的作息起居,自主管理学习、生活、锻炼、交往,学会自己做饭、打扫卫生、购买商品,尝试处理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如下水道疏通、水电障碍排除等。
三、我们要注意,青春期家庭教育特别讲究策略
世人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唯独自家孩子往往不领情,怎么看都是别人家孩子好——很多父母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家庭教育陷入困境,亲子关系出现障碍,应该先从家长自身寻找原因。您是不是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是不是经常居高临下对孩子发号施令?有没有言语稍不投机就打骂相向?给了孩子陈述的机会了吗?有没有专门抽出时间来安安静静地聆听过孩子?您真的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吗?这些问题不是不能解决好,而是需要讲究策略处理好,策略对了,就迎刃而解。
(一)要找准家长的角色占位
其实,您同孩子并非只是单纯的亲子关系:从生物意义和伦理意义上讲,您是孩子的父母;从社会意义上讲,您与孩子是共同生活的人、共同学习的人;从情感距离上讲,您可能是孩子的朋友或知己,也可能形同陌路。家庭教育的失败,基本上都是因为家长只认识到自己同孩子在生物意义和伦理意义上的关系,没有认识到同孩子在社会意义、情感距离上的关系。
要当好孩子的“同生”。既然共同生活,就要相互关心、相互照料、相互包容,有问题就开诚布公谈问题,遇到困难就要一起寻找破解之法,千万不能动辄埋怨、指责、打骂。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还有助于形成孩子大度、博爱、从善的人格。
要当好孩子的同学。既然是同学,就要一起学习。孩子学习的时候,您一定要尽量抽出时间,要么看看与孩子成长相关的书籍,要么想想自己的工作,孩子遇到难题要耐心地跟孩子一起探讨。学习的确是孩子自己的事,但在他学习的时候,如果您沉迷于刷手机、打游戏或者搞应酬,学习的氛围和感觉就被破坏了。很多孩子在家不能有效开展学习,基本上都是因为家长“不懂事”。
要努力成为孩子的知己。既然想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您就要真心诚意地跟孩子交朋友。如果孩子跟您无话不谈,您就成了他的知己,那么您的孩子成长基本上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如果孩子对您有所防范有所隐瞒,就说明他对您缺乏信任和安全感。这时候,您就要深度反思自己的态度、言行、观点、立场是否出现问题,然后通过深度沟通,用真诚和担当重新换回孩子对您的信任。
(二)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良好的家庭环境,如同孩子呼吸的空气一样,是孩子生命成长的必须的营养。随着孩子认知辨别能力和个性化人格的发展,很多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东西,其实深刻地影响着青春期孩子的成长。
夫妻关系要和睦。青春期的孩子对父母的关系极其敏感,夫妻关系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安全,还影响着孩子对两性的认知。不必举案齐眉,但一定要相敬如宾。遇事要理性分析,少些指责,无论多么困难,夫妻二人都要共同面对,千万避免无理取闹、相互指责,甚至导致夫妻关系出现裂痕。
成员关系要平等。青春期的孩子,对追求平等关系、追求表达自我的意愿非常强烈,家长如果不注重平等对话,必然制造难以化解的交往障碍。遇事要多协商探讨,认真听取每个家庭成员的意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不仅能把事情解决到最好,还有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培养孩子的责任与担当。孩子有了进步,大家要真诚表达祝贺,拍拍肩,握握手,甚至来个大大的拥抱,都非常管用。孩子遇到不顺,大家要一起分析,一起面对,把走出低迷的信心交给孩子,守候他自己走出困境。千万要杜绝家长专制、一人独大、刚愎自用、执迷不悟。
家庭生活要有序。要保证孩子至少7小时的睡眠时间,睡前洗漱,热水泡脚;父母尽量在孩子就寝后20分钟内入寝,在孩子起床前5分钟起床。早餐不一定全由父母做,每周尽量安排孩子做一次早餐。周末尽量和孩子一起做一次午餐,搞一次家务劳动。物品陈放要固定位置,家长再忙再累都不要随处乱扔(整理随手摆放的东西本身就是对时间精力的浪费)。墙壁地板要按期保洁,最好邀约孩子一起参与。
(三)要保持良好的心灵沟通
如果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永远都不可能做一个称职的家长。亲子沟通,是最重要的家教技能。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前提是孩子愿意告诉你。孩子愿不愿意倾诉,取决于您的沟通站位、沟通时机、沟通方式。
要选择平等的站位。站位不平等,沟通则不可能发生。沟通就是思想、观点在两颗心之间对流,直到融为一体、形成共识。沟通的时候,家长要放低身位。如果是坐着沟通,您应该选坐比孩子更矮一点的凳子,沟通过程中如果孩子身体总是向您下倾,说明孩子在主动缩小心灵间的距离,积极沟通则很容易达成;如果是散步沟通,您应该选择路况较差的一边和孩子平行前行,如果孩子时不时地换到您那一边,那是下意识的换位,说明孩子的沟通态度是积极的,则沟通很容易达成。
要选择重要的时机。从消极方面看,当孩子表现为心事重重、无心学习,或者呈现出人格、品质上的不良倾向,或者表现出浮躁、暴力、破坏的苗头,应该及时开展沟通。从积极方面看,当孩子完成阶段性任务、实现阶段性目标,或者孩子主动汇报受到各级表扬,或者对孩子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时候,也应该积极开展沟通。虽说孩子成长无小事,但老拿鸡毛蒜皮、无关痛痒的小事喋喋不休地说教,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长此以往反而会形成沟通的障碍。
要采取平和的方式。家长的心态要坦诚平和,表达语气要亲切平缓,表达内容要客观公正。要用“你怎么看”“你觉得呢”“你认为这样好不好”等小问题,引导孩子完整陈述、充分表达,要专心聆听孩子的表达,千万不要抢白,非打断不可也要获得孩子的同意。沟通过程中,如果遇到家长无法判断、无法解答的问题,您千万不能不懂装懂糊弄孩子,要明明白白地告诉孩子“这个问题我还要请教老师”等等。这期间,即便有所争执,家长也千万不能大呼小叫、喋喋不休。一旦沟通不欢而散,消极影响将会变本加厉。
要紧扣励志的主题。沟通的目的是启发、唤醒、达成共识,共识达成后,孩子顿时会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瞬间便完成了自我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励志是目的,也最关键。一旦发现孩子认识到了、理解透了,要不失时机地用“对”“太好了”“我们想到一起了”“我对你真的有点刮目相看了”“我们以后要多有这样的交流”等予以强化,同时还可配以拉手、握手、击掌甚至拥抱等肢体语言。家长真诚的语言和热情的肢体语言,传递给孩子的就是被爱、被信任、被期待的感觉,这种感觉的激励作用胜过千言万语。
亲爱的家长朋友,帮助孩子成人、成才、成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每一个孩子都有无可限量的未来,关键在于家庭与学校是否能够共同成就。让我们精诚携手,各司其职,和青春勃发的孩子们一起努力,缔造属于我们大家的美好未来!
愿您亲子共进!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就给小编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