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回”甲骨时代:微电影《字谜》——联合国中文日特别推送
——『淮南子·本经训』
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谷雨1997年,上海。
研究古文字的父亲,上小学的女儿是故事里的主人公。
父亲总喜欢向女儿讲述,甲骨文是如何从实际生活中演变而来的。于是,这个灵感被女儿带上了亲子表演的舞台,三千年前的甲骨文在现代“复活”,演绎出了每个字在那个时代的智慧。
昨天(4月18日)上线的微电影《字谜》,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文字与文化传承的小故事。
看罢全片,你会有这样一种感触:每个汉字都承载着喜怒哀乐,当我们用它叙述自己的每一段经历时,日子也会变得诗意起来。如今的我们,还在用这些美妙的中文描绘着自己的生活,这就是一种传承。
小编还很喜欢片尾的彩蛋。它是从设问开始的——
Q1:像甲骨文这样的古汉字已经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了,我们还有必要研究它吗?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靠文化来认同身份的……正是中国字或者说汉字这种抽象符号,把全球十几亿华人凝聚成了一个抽象共同体。我们今天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甲骨文,其实就是在研究这种抽象共同体的根源。”
——国家博物馆讲解员、传统文化讲述人 河森堡
请 普通人传承传统文化我觉得其实并不难……我自己在设计字符,把汉字和潮流相结合设计一些衣服,这也是一种传承。现在中国传承传统文化的氛围挺好的,大家都从心理上越来越喜欢这个国家的文化。
——汉字创意人、传统文化讲述人 王左中右
话不多说,一起看一下这部13分钟的短片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953n24nsc&auto=0
那么,谷雨跟中国的文字又有什么关系呢?
联合国中文日之所以要定在谷雨这一天,是为了纪念传说中“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
相传开天辟地以后,人类经过了几十万年没有文字的痛苦日子。交流只能用手势比划,记事只能用绳结记录数字,或在骨片上刻些奇形怪状的“鬼画符”。原始人本来性情急躁易怒,所以经常比着比着就打起来了。
后来,仓颉在黄帝时期任史官一职。他想创造一种简单易行的表现形式,来记录表达生活中的事物、情感。
为实现这一梦想,他辞官外出,遍访九州,最后回到家乡白水县,独自住在史官乡一个偏僻的山沟,整日冥思苦想。
过了很久,他终于从“兽蹄鸟迹”之中,捉摸出一套方便适用的交流手段,从而发明了文字。
当时天下正遭受灾荒,但好在有了文字,人类的技术可以传承了,交流变得顺畅了。
天下有太平之趋势,玉帝大受感动,决定重奖发明文字的仓颉,就派人下了一场特殊的“雨”,落下数不清的谷米粮食,拯救了水火之中的黎民百姓。于是,后人就把这一天叫做“谷雨”。
可以说,仓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劳动者的创造者的象征。
谷雨祭祀仓颉起于何时无人考证,但祭祀历经数千年,已约定成俗。在陕西白水史官乡每年谷雨都要举办仓颉庙会,并于谷雨这天公祭或民祭仓颉。
现如今,谷雨不再是一省一地的节日,还走向了国际舞台。
2010年,联合国新闻部宣布启动联合国语言日,目的是在联合国系统内推动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中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法文、英文等6种联合国官方语言文字的平等使用。
时逢谷雨,联合国会举办非常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将中国的茶道、刺绣、书法等传统文化技艺向全世界进行展示。
最后,小编想用微博里最喜欢的一句评论结尾:
博物之心是非常喜悦的,犹如短片(《字谜》)中爸爸讲到甲骨文时女儿愿意听下去的那种喜悦与认同,那才是真正打动我们的博物之美。
——@锦秀feng
导演:刘亚当
编剧:刘亚当
主演:张颂文、白若云、林玉苹
出品:中国工商银行、央视网
承制:新世相
合作平台:腾讯视频、新浪微博
文案 | 赵耀
美编 | 赵耀
编审 | 赵耀
往期阅读:
《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融媒体版)火速上线!“战疫语言服务团”奉上“战疫”利器
《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迷你视频版),普通话与武汉话分场景视频来了
“战疫语言服务团”在行动|027-59771671,湖北方言咨询我帮您!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按给你身边的朋友
喜欢本文就点赞/转发吧!
我知道你“在看”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