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设计期刊的主编们的8场精彩演讲:面向未来的设计学

周志 装饰杂志 2023-03-12


9月28日下午,《装饰》杂志创刊6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面向未来的设计学——国际设计期刊主编论坛”在北京西郊宾馆举办,为期两天的论坛学术主持分别由本刊编委、广州美术学院赵健教授与《装饰》主编方晓风教授担任。


《装饰》创刊60 周年纪念大会现场


国际设计期刊主编论坛现场


论坛上,《设计问题》(Design Issue)期刊编委理查德·布坎南(Richard Buchanan)教授,《装饰》主编方晓风教授,《AXIS》杂志主编上條昌宏先生,《美术与设计》常务副主编、南京艺术学院李立新教授,《莱昂纳多》(Leonardo)期刊执行主编罗杰·马利纳(Roger Malina)教授与加州艺术学院阿尔伯特音乐学院院长大卫·罗森伯姆教授(David Rosenboom),中国美术学院副校长、中国美术学院博物馆群总馆长杭间教授,《设计史期刊》(Journal of Design History)编委丹尼尔·胡帕茨(DanielHuppatz)先生,以及澳门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辛向阳教授共同为与会代表奉献了8场精彩的演讲。

 

赵健 主编论坛第一场学术主持人


代表们也在提问与交流环节与各位演讲嘉宾们就设计研究国际动向、设计学术期刊审核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学术争鸣气氛热烈。

 

1


设计学术期刊编辑的价值


理查德·布坎南


第一个发言的是《设计问题》期刊编委,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维泽赫德商学院教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设计理论、实践与创业首席教授理查德·布坎南先生,他的演讲题目是《设计学术期刊编辑的价值》。


他的发言聚焦于网络出版的新环境下设计学术期刊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根据其在《设计问题》这一学术期刊的工作经历展开,讨论了他与他的同仁们如何审阅评估稿件,如何进行外部的同行评议,如何培养作者,使他们成长为成熟的研究人员等问题。


布坎南教授认为,一位学术期刊编辑的价值,尤其是《设计问题》这样的期刊,主要有四点:

  • 第一,作为编辑,要理解期刊的愿景,为此而制定一个政策。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起一个平台,使得各个领域的实践者能够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 第二,评估趋势。我们会花很多时间了解世界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应该往哪个方向走,发表什么样的文章。

  • 第三,对投稿进行评估。

  • 第四,建立和维护作者的工作,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最后,布坎南教授又跳出了设计期刊编辑的角色,从更宏观的角度,就信息时代设计杂志面临的挑战、学术期刊发表的新的平台、新的设计研究方法,以及体验设计的未来趋势等问题发表了观点。

 

2


实践导向,研究驱动

——设计学如何确立自己的学科范式



方晓风


随后,《装饰》主编方晓风做了题目为《实践导向,研究驱动——设计学如何确立自己的学科范式》的演讲。


他认为,设计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确实面临研究范式的问题,尽管研究范式的确立不是朝夕之功可以完成的,但不能因此而无所作为。目前,设计学的研究范式总体上还处在摸索的阶段,远未达到成熟的状态,在现阶段还是需要对可能的范式有所提示,推动整个学科更好地向前发展。


他认为,设计实际上是研究造物,造物有三大知识体系支撑:第一个层级是形式审美,第二个层级是文化表达,第三个层级是技术应用。这三大类构成了造物研究的三个维度和三条路径,在这种逻辑下,传统的基于艺术史的、基于美学设计的研究实际是有很大的偏颇的。


他进一步指出,设计学的两个属性最为时代所需要:一是综合性,二是实现能力。综合性使得人们能够跨越学科界限重新组织知识和经验,寻找创新点;实现能力则意味着成果不是停留在纸面上,而是有明确的物的形态,对现实社会直接产生影响。


设计学是一门历久弥新的学科。年轻的设计学呼唤设计研究的新范式,寻找设计研究新范式的脚步也永远不会停下,因为设计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学科,创新是学科的根本目标。

 

3


从设计杂志《AXIS》看未来设计趋向


上條昌宏


第三个发言的是来自日本《AXIS》杂志的主编上條昌宏先生,发言题目是《从设计杂志〈AXIS〉看未来设计趋向》。


他首先介绍了《AXIS》的基本情况。AXIS公司成立于1981年,杂志也创刊于1981年,作为人和人之间产生联系、产生交流的一个平台,AXIS公司,包括《AXIS》这本设计杂志都是提供场所、环境和机会的平台。


《AXIS》一直致力于对设计进行新的思考,并提出建议。这一办刊理念和编辑态度从未改变。当今,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所处的环境高速发展,越来越复杂化,设计的意义和设计师的作用也面临着重要转折。设计不仅仅是改善或解决问题的手段,还要依靠设计师的力量,来引起社会共鸣,并避免表面化的课题设定。


另外,设计的作用已经扩展到解决社会问题以及新的服务开发领域,仅靠单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无法解决的课题也在增加。要想解决这样复杂的难题,就必须对相互关联的各个领域均有所了解,并整合相关知识,这种综合能力是不可欠缺的。


在当代,这种跨界的相互联系在各个领域都在积极推进,如果仍然只是将商业(Business)、技术(Technology)、创造(Creative)三者作为不同领域来看待,这种思维方式已经落后了。创新需要创造力、创新力,但是仅有创新的想法是不够的,必须借助商业价值和技术两方面的力量、借助设计手段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设计,才能体现出设计的重要性。


设计杂志《AXIS》即旨在成为正确传播设计价值的“坐标轴”,也就是作为联结不同领域知识与创造的“连接点”,为那些具有改变世界的远大志向的设计师们作出积极贡献。

 

4


共同体建设与中国设计的未来



李立新


28日上午最后一位演讲者是《美术与设计》期刊常务副主编,来自南京艺术学院的李立新教授,他的发言题目是《共同体建设与中国设计的未来》。


他首先回顾了中国设计一百年来曲折艰辛的设计之路,并且从数据分析上指出,设计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但是,虽然有众多的专业院校与设计机构,获得过不计其数的国际奖项,深圳、上海、北京、武汉甚至获得了“设计之都”的美称,却没有形成一个设计共同体;有众多的设计家,却没有一个世界级的设计大师。这种状况折射出中国设计在学科发展与思想观念上缺乏独立性,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设计没有自己的语言、话语和价值体系。他认为,只有建立起原创性的语言与理论体系,进而建立属于自己的设计共同体,才能构建并完备中国设计的价值体系,才能使中国设计在国际上真正赢得应有的地位。


他认为,所谓的共同体应该具有三个特征:

  • 第一,认同的理论,观点一致,范式相同;

  • 第二,学术领袖带领下的团队与学派;

  • 第三,学术阵地与资源平台建设,比如刊物、讨论的平台。


从当前设计发展的态势与社会、经济、行业、人才,以及政府重视的角度看,设计共同体的建构已经水到渠成,具备了必要的条件。


最后,李立新教授指出了建立中国设计共同体的四大途径:

  • 第一,要探寻中国设计基因,立足中国设计实践的土壤,加强对本土设计资源的挖掘整理;

  • 第二,摆脱旧有的设计范式,把中国设计思想实践于当代设计;

  • 第三,凝聚核心思想,在设计实践、理论研究与课程教学上均侧重于此,形成合力,完善理论体系,打造出一个共同体;

  • 第四,在共同体内展开研讨,建立学派。


5


我们已经重新设计了艺术,

让我们重新设计科学吧!


罗杰·马利纳


29日上午,主编论坛继续进行。第一位发言者是来自美国的《莱昂纳多》期刊执行主编、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教授罗杰·马利纳先生,他的发言题目是《我们已经重新设计了艺术,让我们重新设计科学吧!》。


他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艺术界与科学界泾渭分明,几乎没有艺术家将借助望远镜、显微镜、脑成像技术这些新仪器观察到的新图景作为他们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但50年后,我们对这些新图景都十分熟悉:从月球表面的图像到我们身体各个器官的X光片。如今,我们已进入一个驱使我们重新设计科学的新时代,包括科学条理自身与科学的社会介入性。


另一个相关理念是,随着有关大数据的科学成果与作品的出现,他确信在许多科学工程与科学探险当中仍然需要艺术家与设计师的参与,并且需要创造新的方式来描绘通过数据形式观察到的世界。


50年来,《莱奥纳多》一直主张艺术家参与科技工作中,以及科学家参与艺术创作中。一方面,那些更多地参与到艺术活动中的科学家比那些没有业余艺术爱好的科学家能够做出更多的科学发现,他们的期刊记录下了这些科学家的成果;另一方面,《莱奥纳多》发表的许多艺术家的作品也涉及全息摄影、虚拟现实,以及近期的生物学与遗传学等。

 

特别发言嘉宾:大卫·罗森伯姆


随后,加州艺术学院阿尔伯特音乐学院院长,理查德·西弗杰出音乐讲席教授,作曲家、演奏家大卫·罗森伯姆(David Rosenboom)也进行了简短的发言。这是一位在艺术、科学不同领域之间来回地转换、穿梭的资深学者。


在“价值·音乐”这个题目下,罗森伯姆先生为我们展现了一系列精彩的音乐与视觉艺术交融的作品案例,展现了艺术家和科学家是如何通过共同研究来进行更深层合作的。他的发言也成为马利纳先生观点的最好注脚,即如何打通不同学科的边界,真正地将设计、艺术、科学、工程结合在一起。

 

6


折叠与设计



杭间


第二位发言人是中国美术学院副校长、中国美术学院博物馆群总馆长、《新美术》编委杭间教授,他的演讲题目是《折叠与设计》。


他认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已经改变了技术的本质和设计的未来。我们今天技术的进步达到了一个非常快速的、积极的,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疯狂的地步。未来设计不是一个专业,而是一种服务,服务的背后则是人和社会的巨大需求。


那么,如何参与并预见它们的发展,把握机遇和可能的危险?他借用了物理学中的“折叠”概念来思考。“折叠”可能会超越传统物理学的关于两个东西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在不同的距离之间寻找一种联系,并且这种联系可能是在许许多多的不可能中建立起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使两者产生不同的反应。而如果把“折叠”概念运用到设计中来,还需要一个理论基础,这个理论基础就是“第一性原理”,即回到世界的本源来思考问题。


作为设计方法的折叠,他在演讲中提到了以下几点:

  • 第一,最主要的是艺术的超越,是设计师发挥他的艺术天分所产生的提示性的设计。

  • 第二种设计方法是通过速度来进行折叠。

  • 第三,人工智能,从某种意义上可以把它理解为是折叠的一个骑手,因为它是一个载体,能穿梭在可能和不可能之间、具象和抽象之间。

  • 第四,作为设计方法的折叠可以理解为物流,因为物流实际上是通过时间折叠来延展服务的无限可能性。

  • 第五,是超越了原来通讯工具理念的App世界,它将建构起全新的人类生活模式。

  • 第六,在两点之间找到最近,在无限的空间里面,在人与互联网数据的交互中,必定要通过一个中介物,也许设计会成为这样的中介物。


通过对“折叠”在设计中的种种可能性的探讨,他希望能够把握藉由艺术切入的干预和超越,从而改善科技发展对人类自身的异化,使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成为人的解放的力量。

 

7


设计史:多样性与全球化



丹尼尔·胡帕茨


《设计史期刊》编委、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副教授丹尼尔·胡帕茨演讲的题目是《设计史:多样性与全球化》。


《设计史期刊》于1987年创刊于英格兰,自创刊以来,期刊已成为业内领先的设计学刊物之一,它引导学者们去探索设计的过去,并更好地理解其为广阔的社会、政治与文化语境。在此期间,设计史迅速发展为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其将设计这一基于实践的学科与历史这一基于人文的学科相结合,为我们的物质文化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洞察力。近年来,《设计史期刊》日益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反映出设计史学术的全球化特点,以及它多重发展轨迹的学术价值取向。


胡帕茨先生在演讲中回顾并审视了过去30年间在该刊中发表文章的研究多样性特点,同时提出了阅读设计、本土文化、编年史、团队协作、档案工作、非物质设计等若干种设计史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最后,胡帕茨先生提出了一个最难以回答的问题:设计史到底有什么用?而他给予的回答是:如果说设计让我们能看到更好的未来,那么如果从一个历史观来看待我们如何走到现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8


概念加工



辛向阳


本次论坛最后一位发言者是澳门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辛向阳教授,他的发言题目是《概念加工》。


他认为,能创造符号,把生活经历转化为符号的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非常重要的能力。思想不仅仅在学术研究中,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大的作用。手需要工具,大脑需要工具,思想这个工具可以用在实实在在的实践案例上,解决实际的问题。这个过程,是从简单的观察到寻找现象之间的关联性,从第一次概念加工,到对概念的再加工,到形成相对稳定的框架,……每次概念加工的过程,其实都是一个哲学抽象的过程,也是我们创造思想、创造概念的过程。


接下来,他与大家分享了一个叫临床反思和基础的研究。首先,设计很多是实践的项目,是一个临床研究的过程。当我们有了足够的临床经验的时候,会对一群病人或者对一种特定的病症产生自己的理解。而经过反思和总结过来的这些经验,就可以应用到另外的临床实践中。即在经过了更深层次的概念加工以后,便能够应用到更广泛的基础上的概念。


随后,辛向阳教授对中国目前的设计博士教育进行了一些反思。因为他发现在国内的博士教育中这个事情并没有被关注。我们总是在问很多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并没有创造新的想法。创造想法是一门艺术,我们要理解,要给大脑创造工具。

 

演讲嘉宾及主持人合影


来自海内外的8位演讲者的精彩演讲令与会代表们意犹未尽。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国际设计期刊主编论坛落下了帷幕。


关于本次论坛中对海外设计期刊嘉宾的采访,以及发言内容的更详细的报道,将在本刊后续专题中推出,敬请读者关注。


来源:《装饰》2018年第10期

摘自:《纪念<装饰>创刊60 周年系列活动综述》

编辑整理:周志

本期微信编辑:某个远方

延伸阅读:

《装饰》杂志2018年第10期介绍

《装饰》创刊60周年系列活动

必看|一本期刊影响因子大幅提升的背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