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疼痛是病,得治,不仅有药,还能手术

周强 医学界 2022-03-15



撰文 | 周强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 主治医师


陈启(化名)的痛苦是在手术台上结束的。一个月前,60岁的他接受了镇痛起搏器的植入手术,到如今,他已经恢复了无痛的生活。

两年前,陈启骑车经过一个急转弯时,突感胸部不适,两条腿麻木发软,被120送到广州某三甲医院心脏外科,诊断为“主动脉夹层”。

幸好送医及时,陈启度过了危险期,但留下了下肢肌力下降、感觉丧失的后遗症,继续接受康复治疗。时间并没有治愈一切,医生也没有。夹层愈合之后,陈启又发现自己开始出现右下肢麻木伴有疼痛,走路走一段就要休息一下。

随着疼痛的加剧,已经深深影响到陈启的生活,因疼痛他无法入睡,时常出现灼烧感,最多时每天吃8颗止疼药,一度让他走到了频临崩溃的边缘,无痛正常生活对陈启竟然变成了奢望。

两年间,陈启辗转多地就医,经历了长期口服阿片类药物止痛、血管介入、心理治疗等多番尝试,却依然未在陈启身上见到持久的疗效。直到今年初从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一个医生那儿听说镇痛起搏器植入手术,陈启也没想到这会结束他的疼痛。

对付疼痛的终极武器

据为陈启主刀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脊髓脊柱及神经疼痛亚专科主任陆云涛介绍,经过多学科会诊及之前的病史,陈启被诊断为继发于脊髓萎缩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在药物、心理、物理疗法通通无效的情况下,植入镇痛起搏器便成了他的不二之选。

“同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等一样,镇痛起搏器也是一种可以植入人体的人工器官”,陆云涛教授介绍。

陆云涛主任在手术中

在国家药监局进口医疗器械列表中,镇痛起搏器的名字又叫脊髓电刺激系统。顾名思义,是将电极植入脊柱硬膜外腔后,通过人工控制其释放微弱电流刺激脊髓,阻断神经传导疼痛信号到中枢,从而实现镇痛的效果。

从外观上来看,镇痛起搏器由两个部分构成,包括电极和一个刺激器。电极释放微弱电流刺激脊髓,而刺激器相当于“电池”,供给足够电流给电极释放,从而使患者感觉不痛了。


听起来简单,但镇痛起搏器植入手术可以说是外科的最高等级手术之一,要分为两期手术进行。

首先,医生需要通过穿刺或者开椎板的微创形式把电极放进去脊柱硬膜外腔,放置到对应疼痛区域的神经节段,连接体外刺激器,由于是局麻下的微创手术,在手术台上即可体验电流刺激感,与医生交流是否覆盖疼痛区域,待确定覆盖完全,一期手术便完成。

随后,经历10天左右的体验期,明确刺激有效止痛后,便可进行二期手术,把刺激器植入皮下,整个手术便完成了。


两期手术完成之后,一个随自己掌控刺激强度的镇痛起搏器,就在陈启的身体上扎了根。


接下来陈启还要经历7天的创口愈合期,以及2-4周的适应和调整期。

期间,陆教授团队的周强医生反复教给陈启使用方法,包括如何使用程控仪、如何控制电压大小等,以保证后续陈启能安全操作。

谁需要“电”一下

“镇痛起搏器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疼痛,如治疗外周神经损伤性疼痛、糖尿病足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截肢后疼痛等疼痛性疾病。”周强教授介绍到。

像陈启一样患有顽固性疼痛的患者群并不在少数。据国际疼痛协会统计,全世界有1/5的人经历过慢性疼痛,中国有超过3亿人正在忍受慢性疼痛所带来的痛苦。

疼痛是由伤害感受性、神经病理性及二者混合因素所导致的病理变化。按照程度疼痛又有轻、中、重三档之分,治疗方式也有区别。

正因如此,并不是所有疼痛患者都需要“电”一下,对药物无法缓解的疼痛患者来说,镇痛起搏器植入手术有更重要的意义。

疼痛概念仍待普及

在国内千万量级的中重度疼痛患者中,每年接受镇痛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患者只有几万例。

这样的疼痛终极杀器,为何普及率如此之低?主要原因是群众对疼痛概念的普及程度太低。

疼痛,是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5大生命指征”,对于疼痛,我们常常将它看作一种症状,习惯于“忍忍就过去了”。据研究显示,超七成疼痛患者“忍痛”不就医,仅28%患者在首次疼痛1-10天内就诊。大多数人还不知道,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

因此在陆云涛教授看来,通过不断对患者进行科普教育,提升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对疼痛的治疗来说十分重要。

“原本直接制约镇痛起搏器植入手术普及的另一个因素是贵,但在新一轮医改以来,脊髓电刺激疗法也可以医保报销了,相信能解决更多像陈启这样被疼痛困扰的老百姓问题。”陆云涛教授说。

陆云涛教授希望,中国“忍痛”的3亿多人群,能够及时就医,及早解决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来源:医学界
责编:田栋梁
校对:臧恒佳制版:薛娇

往期精彩回顾




隐秘的真相之疼痛的假象
沿用40年的疼痛定义被修改,新定义是这样的……
13岁女孩紧急手术,全身血换了4遍,清醒后写下“今天还要考试”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