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锡国专东林会讲视频 | 逍遥游与天下篇:《庄子》的当代性

无锡国专 寓诸无竟 2019-04-16

赖锡三与林素娟在东林会讲中


这次无锡国专的东林会讲请到赖锡三教授和林素娟教授伉俪分讲庄孔,形成了非常有意义的对话。这两位朋友都是对儒道经典富有生命经验和深情的学者。如今有学问又有深情的学者越来越少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636xupaew&width=500&height=375&auto=0

赖锡三教授讲《庄子·逍遥游》

台湾中山大学教授、无锡国专学术委员

无锡国专学员子曦手机拍摄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6360cunsg&width=500&height=375&auto=0

林素娟教授讲《论语》侍坐章“与点之意”

台湾成功大学教授、无锡国专学术委员

无锡国专学员子曦手机拍摄



我虽因故不能参会,倒也可以通过国专学员拍的视频来事后参与。下面是我去年讲《逍遥游》课上的一点记录,发出来供读者批评参考:


暮春时节,无锡国专学员在一起读书

(学员子曦拍摄)



 逍遥游与天下篇

——《庄子》的当代性


无竟寓《庄子》课记录


《逍遥游》的写作动机应该来自此篇最后述及的庄惠辩论。

跟《孟子》及其他很多战国诸子的写作一样,《庄子》何为而作的直接动因来自战国时代的百家辩论。

这一点在《庄子》的最后一篇《天下》交代得非常清楚。

《逍遥游》以庄惠辩论作结,正如《庄子》全书以《天下》终篇。

而且,《天下》篇历述诸子,最后也是谈及惠施,对庄子本人的评论则是倒数第二个,紧挨在关于惠施的评论之前,仿佛仍然凑在一起辩论。

《天下》篇对惠施之学的叙述起首就说“惠施多方”,与前面诸子的“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某某闻其风而悦之”句式形成对比。

惠施是唯一一个没有用“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某某闻其风而悦之”为其总结学说宗旨的人,但又是《天下》篇着墨最多的人。

说整部《庄子》因惠施而作,可能并不过分,虽然惠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从反面激发了庄子的写作。

《徐无鬼》篇记“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以“匠石斫鼻”寓言中的“质”(以垩涂鼻,待匠石来斫鼻的郢人)比喻老友惠施,庄子自己自然就是有斫鼻大能的匠石了。

然而,如果没有郢人这个“质”的配合,匠石之能也无从表现;如果没有惠施的激发,庄子的環玮连犿之言恐怕也不会被说出和记下。

无论就《逍遥游》一篇而言,还是考察《庄子》全书,我们都会发现,最后述及的事情(庄惠对话),实际上构成了最近的写作动机和背景。

时代的纷争愈迫近,愈激发思想者认识到遥远事物的重要性。时代越陷入“有用化”的算计,思想者越感到“无用”的紧迫。

《逍遥游》最后一个部分的庄惠辩论就是“有用无用”的主题。

《庄子》面临的时代问题,今天仍在持续,而且日益严重。

在“有用性”的逼迫下重新发现“无用”既构成了庄子写作的时代背景,也构成了我们重新阅读《庄子》的现代背景。

庄子的当代性正在于,我们与他面临相似的人类生活困境,分享共同的问题意识。


近日抄写的虞世南《笔髓论》句


饶宗颐先生去年百岁时

为无锡国专题字

点此查看无锡国专招生信息

招生工作常年进行,欢迎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