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课·策划案⑦ | 李佳:无知的策展人
方案策划人:
李佳
艺术家和项目:
碧山工销社、冯峰、管怀宾、何云昌、胡为一、洪浩、蒋志、刘韡、刘港顺、刘雨佳、厉槟源、林奥劼、蒲英玮、邱志杰、青田计划、秦琦、琴嘎、石节子美术馆、沈少民、宋冬、隋建国、王鲁炎、王音、王庆松、徐震®、萧昱、谢南星、羊磴艺术合作社、杨福东、杨心广、郑国谷、赵要、赵赵、张晓刚、张培力、张慧、庄辉
无知的策展人
“策展课”的邀请,在我看来毋宁是一个发问:如何才能让策展成为真正的一课,或一个教育的时刻。在这里我想讨论的并不是,或者不仅仅是关于策展知识/技能/经验的传递,今天已经有了庞大的教育产业为此提供足够多样的获取途径,甚至是职业准入的认证;我想说的也不是艺术机构根据展览策划主题所展开的各种“公共教育”,虽然后者往往声称在展示内容、展示语境和公众参与之间铺设桥梁,但其设计和实施仍由策展人和相关从业人员基于其专业身份和知识特权所牢牢把控,更像是一扇单向敞开的门。我想说的是那一种教育,究其根本是让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教育,让人健全的教育,让人与人能够共同生存和共建社会的教育,一种朝向一个可欲的社会的教育。那么,策展和这种教育之间的关系,还有更多的可能性吗?换句话说,策展作为教育,它是否曾具有,或仍具有改变、连结,和解放人们的力量?
沿着这条线索,或许我们可以暂时搁置习见,重新思考展览的意义。比如,回溯到现代展览史的开端岁月,爱德华· 马奈在1867年,也即他以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对抗官方沙龙的那一年,曾这样说过:“展览,是为了找到可以一起斗争的朋友和同盟”。(1)作为现代主义的先驱,马奈敏感地认识到展览所具有的政治潜能是可以经由视觉体制和感性领域而转化为社会性的、现实性的力量,从而连接和团结个体,抵抗国家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宰制。展览实践的这一条脉络,虽然时隐时现,但始终顽强地越过变化了的时代而延伸,继续在当代展示体系充当扰动、刺激、抵抗和溢出的部分。对社会关联和公众参与形式的探索,关于个体自组织的信念和创造性实践,探索知识平等共享的种种试验……往往以以“学校”、“论坛”、“课堂”、“开放课程广播”等公众教育的方式来完成对文化霸权和现实等级秩序的反抗。无论是博伊于斯所发起的自由国际大学,还是他的盟友Bazon Brock 在美术馆里展开的“行动教学”(action teaching),这些以教育发动艺术的政治潜能的传统,我们可以在发轫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所谓当代艺术的“教育转向”中看到它的最近的一次展开:从“哥本哈根自由大学”(CopenhagenFree University)到Fritz Haeg在洛杉矶发起的落日学院(Sundown Schoolehouse),到安东维多柯尔等人组织的“联合国广场”(unitednationsplaza)和“夜校”(Night School),以至最近正在发生的,由ruangrupa联合其他艺术家小组创立的公共学习空间GUDSKUL(英文发音good school)。这些例子所揭示的无非是一种艺术和教育的内在关联,一种以艺术/展览/美术馆转化为教育场域的现实意义。就像安东·维多克勒所说的,是时候该“重新思考一场展览的可能性,如果我们不给予视觉太多特权,而去展示观念的交流,使我们去思考一种作为学校的展览。”(2)在艺术、教育和政治之间,展览可以成为一个转换的通道,一个激发的空间。它不仅仅关乎视觉知识的生产,更关乎知识如何在人群中间,如何跨越不同人群实现公平正义的流通和分配。后者在我看来才是展览作为教育的要义之所在,也是展览在这个已经成为新的常态的紧急状态之中还能维持其成立,而不致全面沦为景观的一个原因。
在这个意义上,“策展课”正好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得以至少是在纸上去设想一次具体的教育行动,一种共同的平等的知识共享。在深圳这个群体多元人口众多的都市里,教育如何越过阶层、文化、性别等障碍,成为每一个居民能够享有的公共资源?关于认知社会、分析现实、关于如何行动和与人连结的知识,又能以怎样的渠道和方式在最广泛的民众中流动起来?换言之,在观众和展览之间,和策展人之间,和关于策展的知识和实践之间,是否真的存在一种社会性的连接,一种政治性的动能,一种批判性的潜力,以塑造自主、自觉和具有自治能力的公众。而策展人在其中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我想用朗西埃的回答来为这作为开端的小小讨论暂时划上句点。在一次采访中,朗西埃被问及他对自己的策展实践的态度,朗答道:“……我也认为在策展工作中,存在着一些极为集权性的东西!这是一种使得你的理念在空间中被具体化的方式,也是一种让你的理念去控制那一展览空间的方式。对我来说,这不是解放之路!”(3)对于朗西埃而言,仅有“批判性艺术”还远远不够,教育性模式的批判艺术归根结底还是老旧的柏拉图式的模式,是知识的单向传递和灌输,而不具备从根本上调动每一个人的身体和能力,从原有的位置上偏移、摆脱出来,实现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社会连结的可能。因此,仅有“批判性的策展”或许也远远不够,值得讨论和实验的,是一种“教育性的策展”。而对于这个意义上的“策展课”,或“展览-学校”而言,重要的不在于艺术家和策展人向观众述说某种他们已经掌握并默认观众还不曾获得的,关于社会和现实的真理,从而在“行动”和“观看”之间制造鸿沟,以及“行”优先于“看”的貌似自然的压制秩序,而是策展人通过承认自己的“无知”,将自身放回一种同学生,同参与者之间进行的,共同的行动之中。
策展人的角色因此就像一位无知的学校教师,“他只需要把知识从他的控制中分离出来。他不是把他的知识教给学生。他要求他们在森林中勇敢探险,报告他们所见,对所见的思考,去证实它等等……任何距离都是偶然事件。每个智力行为都在无知的形式和知识的形式之间编织了一条偶然的线索。没有哪种社会阶层能够被当做这种距离感的基础。”(4)一种真正的普遍教育的模式反对一切有关个体在知识和官能上的不平等的预设,而是激发个体从这种不平等的幻觉和秩序中以主体性的力量解放自己,用朗西埃自己的话说:“解放开始于相反的原则,即平等的原则。它开始于我们消解了看和行之间的对立,并理解可感本身的分配是统治和征服的构造之时。它开始于我们认识到观看也是一种巩固和改造分配的行动之时,并且认识到“诠释世界”已经是改观和改装它的一种手段。观众是主动的,就像学生或科学家:他观察,他选择,他比较,他诠释。……如果她能对她眼前的故事诉说她自己的故事,那么她也加入了演出……”(5)在观众和展览之间,我们也许也需要这么一位无知的策展人。
(1)Bruce Altshuler, Salon to Biennal: Exhibitions That Made Art History, Volume 1:1863-1959, Phaidon Press Inc., 2008
(2)https://news.artron.net/20120613/n241544_1.html
本文原以《无名艺术家(Artist Anonymous)》之题刊于《Modern Painters》2011年4月刊,中文版由ARTINFO中文站申舶良编译
(3)http://www.sohu.com/a/283911052_318447
(4)朗西埃,《被解放的观众 》,(翻译:张春艳),原载《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第2期
(5)ibid
方案:七天的夜校
时间:展期内,连续七周,每周的一个夜晚为一课,一课持续约2小时。
地点:深圳 华美术馆,“策展课”的展厅, 美术馆周边街区
人员:自愿报名的观众+若干名志愿者+1位策展人
简介:
这是一次尝试,策展人交出自己的权力,面对自己的无知,同时承担起未知。策展人在此将化身为服务者、语境提供者、观察和记录者。为此,她将完整地接过“策展课”现有的一切:作品、艺术家、展陈……她不再为展览生产新的内容,引入新的知识,而是将展览作为地基,同观众共同搭建一所由持续七个晚上的夜校,这七个晚上所产出的全部结果,将在美术馆网站上发布。
策展人将向艺术家和艺术行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作家等广泛的知识工作者群体邀请志愿者的加入,志愿者需要保证有充分的时间来卷入全程,包括和策展人的前期讨论,以及参与观众的紧密的沟通和对话。
策展人将同七名志愿者一起商讨并拟定夜校的课程大纲,以及一份广告/介绍/邀请函,通过美术馆和各自的渠道向当地的各个社区发放。
在接下来的七个夜晚,报名观众将被邀请在下班后来到华美术馆的展厅,他们将经历这样的一段时间:
第一课:你和我
在第一个晚上,夜校的参与者们将通过茶话、游戏、交换座位等方式彼此认识,志愿者将引导参与者们讨论自己的职业,教育,生活状况。他/她们将一起收看三条来自微博的社会新闻,这三条新闻事先由策展人和志愿者共同挑选,它们必须是本地的、富有伦理上或价值上争议的,同本地民生相关的,并在社会媒体上成为热点。它们(也许)可以是关于教育(学区房、教育壁垒、户口和学校等等)、关于日常生活(垃圾分类、公共交通)、关于某种社会现象,某个案件,某张新闻照片……参与者们将对这些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结合自己的生命经验来自愿讲述自己的故事。他/她们不需要参观展览,或走完所有的展厅,这第一课更像是一场纳凉活动,聊天,茶叙。
第二课:空间
在第二个晚上,参与者们将和志愿者一起漫步展厅,志愿者将用最平易的语言解答参与者们对作品提出的问题。参与者们被邀请用拍照、录像、绘图等方式来写作这一个晚上的展厅日记。课程的后半场,参与者们将被邀请来设想,如果他/她拥有策展人的权力,能够利用美术馆的空间来举办一场或一系列活动(条件: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不能只局限于小圈子),他/她会怎样设计?志愿者将通过回答问题和提供引导的方式,来协助参与者完成这一构想,参与者不必在现场完成,可以在余下的几周内利用空余的时间来构思。
第三课:知识
第三个晚上,志愿者们将展览的几个章节,和部分作品重新提炼为一组议题:如,人口的流动与迁徙,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进入城市的权利,乡村的消亡和重建,等等。这些议题需要同第一课中的社会新闻具有对应和参照的关系。参与者们将根据自己的切身经验,先有的知识,对作品的认知,来讨论这些议题在他/她们生命中的痕迹,以及作品同这些切身经验之间的契合或错位。参与者在最后将被鼓励写下他/她最希望了解的关于这些议题的某些方面,在随后的一周中志愿者将据此整理一份阅读书单发送给大家。并鼓励线下和线上的讨论。
第四课:介入
第四个晚上,参与者们被事先要求携带一件东西进入展厅,这件东西可以是切实存在的“物”,也可以是一个文本,一段影像或声音。参与者需要讲述这件东西同他/她自身的生活和遭遇的联系,以及挑选它来带入展厅的理由,最后选择展厅的一个地方来放置这件东西。参与者以他/她们带来的物,介入到展览和美术馆空间之中,这重新被设计的现场将以影像记录,并制作关于每件物、物的主人、叙事以及展览现场位置的档案。
第五课:游牧
第五个晚上,参与者们将在美术馆门前集合,然后在美术馆附近的街区以步行的方式进行路上的考现。志愿者将以平易的方式引导参与者观察和分析周边环境以及这一环境同身体、生活相关涉的方方面面,并鼓励参与者边走边讨论。路线由志愿者和参与者们提前商定,或完全随机。
第六课:谁是策展人?
第六个晚上,参与者们将关于美术馆、展览、作品,以及过去的五个晚上拍摄的各种图片,经过编排后在朋友圈或某个大家共同使用的社交媒体发帖,并附上选择这些图片的理由和关于这些图片的故事。这些帖子将在美术馆的社交媒体公号上定期发布。最后,大家将重新回到第二个晚上的主题,分享各自对于美术馆空间使用的自由构想。
第七课:我的大学
第七课将没有任何课程的设置,如果参与者愿意将这个夜校活动持续下去,他/她可以在这一夜可以来到展厅,在志愿者的共同参与下,商讨这个夜校的未来,和持续的方式……
策展人简介
李佳
策展人,艺术评论写作者,现任泰康空间高级策展人,策划的展览包括“制造性别”泰康空间,“漂流”(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及“日光亭”系列项目。曾于2017年获第一届“Hyundai Blue Prize”大奖。
关于“策展课”
深圳华·美术馆主办的“策展课——策展与设计”展览邀请崔灿灿作为发起人,以策展与设计为主题,由37位(组)不同类型的艺术家和项目提供其代表性作品,包括绘画、装置、雕塑、影像等。展览以这些艺术作品作为基础素材,邀请8位策展人对本次展览提供不同的方案,通过各自的学术背景和观念构思,将37件作品和项目进行重构式的组合,形成全新的展览叙述文本进行展出。
展览期间,在实体展览不变的前提下,8位策展人将陆续提供各自方案,不断丰富他们各自对展览叙述方式和陈列方式的思考与设想,并于展览后期呈现策展方案最完备的状态。9月初展览闭幕前将举行为期2日的闭幕研讨会,邀请策展人对其策展方案和思考轨迹进行分享与讨论,共同探讨和反思策展的功能及价值。
展期:
2019年6月22日-2019年9月08日
闭幕论坛:
2019年9月初
主办:
深圳华•美术馆
更多展览链接:
策展课·策划案⑤ | 李杰:堂倌,房东与算命先生策展课·策划案④ | 王慰慰:一颗神秘果和一块黑幕
策展课·策划案③ | 王麟:问题的迭代
策展课·策划案② | 王澈:时间之流
策展课·策划案① | 王将:陈述与犹疑周日讲座 | 崔灿灿:策展故事的魔方
1+8+37=?明天揭晓!策展课 | 一场运动型学科的讨论策展课论坛 ④ | 全球视野:移动的策展
策展课论坛 ③ | 在地行动:策展的语境策展课论坛 ② | 策展在中国:从批评家到策展人
策展课论坛 ① | 美术馆里的魔术:策展与机构
华·美术馆
华·美术馆是中国第一家设计美术馆,由华侨城集团投资兴建,于2008年9月1日在深圳华侨城正式成立,现为OCAT馆群中的设计馆。
华·美术馆以推动设计的交流、发展和研究为主要方向,关注设计的实验性以及跨学科的创新力量。长期致力通过展览、教育、收藏、研究工作,实现公众与设计、艺术和文化的链接。
(正在展出)
开馆时间: 10:00-17:30(逢周一闭馆,节假日照常开放,特殊情况以馆内公告为准)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深南大道9009 - 1号(华侨城洲际大酒店西侧)518053
交通信息:地铁罗宝线(一号线),华侨城站C出口
门票:全票30元,半票15元,每周二为免费参观日(节假日以及特殊展览除外)
电话:0755-3399 3111
www.oct-and.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华·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