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述要】2022年春季大国三农读书会第一期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乡村与我们读书会”
大国三农读书会 简介
西南大学大国三农读书会由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发起,前身是始于2013年的乡村与现代读书会。从那时开始,读书会便是一场场教师无工分、学生无学分的一次次自主学习活动。一次次的研学、一次次的讨论、一次次思想的升华,读书会都深深地希望凝聚学人,寻求共识,标识一种风气,深耕一片沃土。时光飞逝,回望这段长路,正是大家的信任与扶助,支撑起了静园的广阔天地。我们也深知,更长的道路,仍在前方延展。
2 春光不负,再相会
阳春三月,我们相遇与重聚!! 以《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为跳板, 多视角共思、共悟、共论三农问题。
2.1 “破冰行动”,我们再出发
2022年3月26日,周五晚7点,时隔两月的“大国三农”读书会再次启航。此次读书会我们迎来了来自不同学院的新成员,一群有趣、热爱生活的灵魂相聚于乡建院106办公室。短片《爱故乡》拉开了本次读书会序幕,小伙伴们在简单却真诚的自我介绍中逐渐熟悉,共同迎接阳春三月的温暖。本次读书会到场的指导老师有潘家恩老师、张斌老师,并且特别邀请了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杨帅老师展开线上交流。读书会的大师兄张振也对新学期读书会做出了新期待。
2.2 成员“抛砖引玉”,借导读促思考
解决“三农”问题急需理论的指导,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中国不是完全适用,90年代我国的学者们也曾试图通过恰亚诺夫“自给小农”理论&舒尔茨“理性小农”理论来解释中国的农业问题。但依旧难以适应中国国情,具体而言,中国农村的基本制度为“小农村社制”且长期存在土地生产率高、劳动生产率低两大问题,因此,两个小农经济理论假说在中国制度应用过程中都遭到了严峻挑战。
其最后指出:中国”三农“问题极为特殊,我们需要如同温铁军老师等学者扎根乡土,用脚去做学问,更多的立足于乡土中国本身,去开发利用农村的社会资源进行制度创新,而非照搬西方的模式,需要明确西方的模式也无法解决我国的问题,一味的生搬硬套反而会加大社会成本。彭思仪负责讲解“农村制度变迁的研究背景—两个基本矛盾分析 ”这一模块。她讲到:第一个矛盾是基本国情矛盾,是指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制约下的土地制度变迁。首先其通过“中国历代人口与耕地变动情况”图表详细清晰地佐证了基本国情矛盾的客观实在性。其次,土地产权制度变迁过程存在部分“公田”—彻底“私田化”—“公田化”—部分“公田”的轮回规律。
第二个矛盾是指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制约下农业要素结构及剩余分配问题。该矛盾产生的背景为在我国建国之初,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源被分割殆尽,且如西方那样通过殖民掠夺、转移国内矛盾的方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已不可能,加之外部政治环境极度恶劣,亟需通过重工业的建设形成维护国家独立所需的工业经济基础,
而我国建国初期在无外部资源、外部市场的情况只有通过“自我剥夺”。在农村,通过推行统购统销和人民公社这两个互为依存的体制,去集中劳动力成规模投入以替代极度稀缺的资本,集中农业剩余以保障城市工业化人口的基本供给,终于以最短的时间跨越了原始积累阶段。
最后,基本体制矛盾对农业的制约主要是:1.难以形成规模经营,即“小农在生产经营上取向于保险的‘兼业经营’,这又使得数亿小农从事的农业经营规模更进一步‘细碎化’和‘原子化’,日益严重的不规模又更加放大市场波动,这是恶性循环”。2.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即农业中存在了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和半失业农民,由于中国短期内不可能把农地超载的农业人口转移出去,那么无论投入现代物质科学技术要去还说政府的投资,都难以产生效用。
3 “导师说”——线上线下同交流,传道授业共进步
师者,良师益友也。潘老师在读书会伊始之初结合自身的经历,语重心长的叮嘱道:大学生活很丰富多彩,但是底色应该多读书。读书会最初的目标是带领大家多读书、读好书,指导大家应该读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读书。
首先大家来参加读书会不仅仅是只读书,而是带着思考和困惑与大家进行沟通和讨论,希望大家在参加读书会以后会有新的想法或者对自身有一定启发。 第二,希望大家可以在读书会中交到新的朋友,遇见不一样的老师。
第三,在参加读书会的过程中重新思考自己本身需要突破的瓶颈,社会越来越内卷,许多人认为内卷过后是躺平,躺平过后仍是内卷,所以社会上存在一种“内卷-躺平-再内卷”的恶性循环。其实躺平给了我们以平常心重新反省、再出发的机会,切记勿有“我是天之骄子、我是精英的”的骄傲心态,我希望我们能够正确看待“躺平”,学会向下扎根,然后向上成长。
第四,如今我们一定是处于一个“大”时代,譬如2022年短短的三个月遇到了战争、疫情、气候变化等大事件,我们再看见“小”的同时要认识到我们正处于一个大时代,我们要擅于克服自己内心深处的焦虑,同时要向身边的朋友看齐,但绝不是内卷式的看齐。
第五,上个学期的读书会是泛读,目的在打开视野,在打开视野以后要聚焦,今年我们聚焦于温铁军老师《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这本书,微观结合宏观,跳出“三农”看“三农”。同时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三农问题”,从中了解百年之前先辈对于“三农问题”的困惑。此外,切勿局限于自己固有的专业视角,大家要通过读《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这本书学习一种新的思维方法。
张斌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时间里多多交流,不必只局限在自己的世界里面,读书会倡导大家读“有字书”的同时还要读 “无字书”,“无字书”即身边的人,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本期读书会特邀线上嘉宾:杨帅。老师据自己对《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的理解,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他说到:“三农问题”的提出其实有一个复杂的背景,尽管现在政策上已经承认“三农问题”,但是最初主流的理论体系仍是农业经济,学界一部分学者也认为我国就只存在“农业问题”。
从一百年来以“农业问题”为主的一维问题到二十世纪之交的以“三农问题”为主的三维问题,表明中国学者以及整个中国对于中国乡村的看法实现了重要突破。西方在工业革命以后农村、农民已经被消灭了,剩下的就是农业或农场的经营问题,由此西方就只是“农业问题”这一维问题。
此外,杨老师基于舒尔茨“理性小农”理论和恰尔诺夫“自给小农”理论,根据时间线谈我国问题。在历史上,中国在人地矛盾尤其突出的情况下主要是处于“自给小农”的状态,即只是为了生存。现实来看,受西方主流理论“理性小农”的影响,中国逐渐有在朝着“理性小农”发展的趋势和问题。
在90年代,随着城市商业化进程加快,城市问题突出逐步通过制度变迁传导到农村,农村的经济基础随着三要素流失在逐渐遭受侵蚀且上层建筑也在进行一系列的改变,加快农业衰败,农村矛盾越来越突出,在这个背景下温老师参与农村改革试验,通过其观察一系列问题,才指出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4 “成员说”—— 一人一发言,星火终燎原
读书不只是读书,而是一个思想交流的过程,读书会成员根据其经历和对《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的理解进行了讨论。
杨林生指出:其实《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这本书的出版已经距离我们十几年了,这本书主要是从历史角度梳理我们国家发展过程当中制度的变迁以及在当时的条件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制度,但实际上这本书里面的一些内容已经和目前时代有一定的脱节,包括书里提及的体制矛盾和国情矛盾也是在变化的,国家对两大矛盾十分清楚且一直在致力于解决两大矛盾。所以我们在读此书的时候一定要与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所结合起来。
黄达令说到:研究三农问题应该基于“农村的价值、农业的特殊性、农民的权益”这三个着眼点,这三者是怎样聚焦于《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这本书比较重要的东西。比如,在研究农村的价值时首先要看到农村在生态文明、风俗传承、居民修养生活、食品供给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经济、生态、社会价值。换句话说,农村虽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贫穷、不公正、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但是它对于解决城市问题来说,具有一些不可模拟的,或者不可复制的方式。然后农村对于人类的生活价值在未来会不断突显。
因此,在研究三农问题时应该承认、倡导、宣扬农村的价值,农村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开发的。第二个是农业的特殊论,农业的发展实际上并没有准确的规范和标准。第三个三农问题解决应该维护农民的权益,尊重以及满足农民的需求,保证农民享受到我国发展的利益。潘家恩老师就黄达令提出的观点说到: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乡村的价值,原来很多人认为农村只剩下没有价值的386199部队,但是结合近两年现状,乡村具有传承、保护等诸多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其内涵是丰富的。农村中有活力的不仅是老村民,还有新下乡的新村民,在发展中要将各种要素调动起来。
何志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说道:在村里普及新的优质品种难度极大,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力感,虽然想去做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做。
5 君问归期 也有期
本次的读书会到此结束了!期待下次在读书会再相见,与读书会成员们再“相论”。在狭小的空间里进行思想的碰撞,多视角、多元化的星星之火在此点燃,愿其呈燎原之势蓬勃而上。
延伸阅读
【招聘】北京爱故乡招聘 | 在乡村共创新事业【纪念】孟登迎:刘老石与世纪之初的大学生支农调研行动
【书讯】阎海军:《崖边2:艺术里的村庄》
【前沿】何慧丽: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新思维、系统性和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