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大学生从腹痛到死亡仅一天!这些错误别再犯!
本文作者:
范志伟,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急诊医生这个故事是我从一个法医朋友处听来的,初听时有些惋惜,再思考时有些痛心。
因为这种悲剧原本有机会避免,却因为各种原因,阴差阳错,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患者是一位19岁的大学男生,一次同朋友聚餐后出现上腹疼痛。
因为疼痛不缓解,在出现上腹痛约半小时后,被同学送进医院。
初入医院时,患者上腹持续性疼痛,面色苍白,伴恶心,无呕吐,疼痛放射至腰背部,不能平卧,被动弯腰前屈体位。
几个同学甚至还在嘲笑患者:“现在酒量怎么这么差劲?”
谁也没有想到,看似普通的一次就诊,竟是患者人生的最后一次。
当时,查了血尿淀粉酶、血常规,均在正常范围内。超声提示胰腺周围渗出。
于是,患者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收入病房进一步治疗。
6个小时以后,再次复查血尿淀粉酶,结果超出正常范围,明显升高。
结合患者上腹痛的症状,血尿淀粉酶和超声检查的结果,腹痛前有过饮酒和进食大量肉质类食物的情况,“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似乎已经毫无疑问。
但是,在按照急性胰腺炎对症处理后,患者的症状不仅没有任何缓解,反而愈发严重。
在从发病到入院的18个小时之后,患者突发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继而烦躁不安、意识模糊!
在患者感染症状并不是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出现血流动力学的异常?
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消化道穿孔.......这些疾病要不要考虑?
事情的真相,有时没那么简单。
此时,值班医生通过床边胸片才发现,导致患者胸闷气喘、血压下降、指脉氧下降,继而意识模糊的原因:右侧胸腔大量积液!
诊断性穿刺发现大量不凝血,考虑胸腔内血管破裂出血!
为什么会这样?
明明只是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为何突发胸腔内大量积血积液?
为什么正在治疗途中的患者,病情会从看似平静的状态中急转直下?
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有人无缘无故患病,更加不会有人突然莫名其妙地病情危重!
如果存在这种现象,一定是患者、家属和医者没有发现那些原本已经存在的隐藏信息、细微变化!
比如,这位19岁的大学生。
不错,患者的确是在聚餐饮酒之后,出现了持续不缓解的腹痛。
但是,患者之所以聚餐,正是因为学校里刚举办了运动会,而患者在这场运动会中经历过剧烈活动!
活动后,患者出现了胸部隐痛,但是这种症状被患者和朋友们认为是:岔气!
紧接着当晚,一直在“岔气”状态的患者又参加了聚餐,出现腹痛后,也没有向医生提及运动会和胸部的症状。
事实上,在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患者,他们非常有“主见”。就诊时,因为自己认为同目前的症状无关,便不会向医生提及,甚至出于某种目的而故意隐瞒病史。
这位19岁的大学生和同学们,可能是自认为胸部症状同上腹痛无关,也可能是因为剧烈的上腹痛让患者无暇提及胸部症状。
当然,除了患者和家属的因素之外,医者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
因为我没有直面当事人,而只是通过处理该案件的法医朋友了解事情的大概,所以,有些问题我只能略作推测。
首先,医生有没有向患者询问,除了上腹痛之外的症状,除了聚餐饮酒之外的病史?
其次,医生在体格检查时,除了腹部查体,有没有做胸部体格检查?
再次,为什么在患者入院18小时内,都没有安排完善胸部X线片或胸部CT检查?
最后,虽然患者被明确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但同时胸腔内持续出血,除了上腹痛之外,患者可能会同时存在胸闷、胸痛,也应该会出现失血性休克的一系列症状体征,医务人员注意到了这些变化吗?
接受初步处理后,患者胸闷气喘的症状稍稍缓解,为了明确诊断和进一步治疗,胸腔穿刺引流势在必行。
但让人意外的是,悲剧发生了!
就在医生为患者进行胸腔穿刺引流的时候,患者突发心跳呼吸骤停!
经过一番抢救之后,也没能挽回患者的生命。
最终家属将医院和学校都告上了法庭,一场原本有机会可以避免的悲剧,成为了事实。
为什么说,这场悲剧原本有机会可以避免?
第一:如果患者在运动会上出现胸部不适后,能够第一时间就医,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事。
第二:如果患者当晚没有前去聚餐,便不会出现急性胰腺炎,没有急性胰腺炎便不会有明显腹痛,没有明显腹痛,或许患者就会向医生提及并不明显的胸部症状。
第三:如果接诊的医生能够询问患者的胸部症状,或者做了详细的体格检查,也有可能第一时间发现除急性胰腺炎之外的症状体征,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第四:从发病到首诊医生接诊、再到入院后18小时之内,患者没有被完善胸部影像学检查,否则,也有机会避免死亡结局。
第五:陪同患者前来就诊的同学,没有一个人向医者提及患者的胸部症状;被急性胰腺炎所迷惑的医者,在固定思维的死胡同中打转。否则,患者或许还会有一线生机!
可惜的是,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如果。
逝者已去,
旁观者唯有从悲剧中总结教训,
切记:
医生体格检查要认真仔细,
患者须向医生提供真实详细的信息。
更多精彩文章:
警惕!1克就能中毒,严重可致命!却屡被不法商家添加在食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