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Home Café: 回家,从二十平米的咖啡馆启程 | Z/S空间志009

HUNTER Z 一筑一事 2019-04-18

Z/S空间志009

拍摄:1501,发布:150124

标题:Home Café: 回家,从二十平米的咖啡馆启程


空间类型:咖啡馆

空间面积:20平米(老店),160平米(新店)

空间位置:成都市临江东路30号

设计时间:2013年/2014年

创意及设计:马俊杰、吴西、佳佳、mona、yoyo


公元1615年,咖啡被意大利威尼斯商人带入欧洲,同年,全世界第一间咖啡馆在威尼斯诞生。整整400年后的2015年,成都,一间小小的咖啡馆因为人气太高而开了新店,这是全世界第几间咖啡馆已无从可考。


她叫“Home Café/家庭咖啡馆”。这个空间之小,小到只有二十平米;这个空间之大,大到成为城市里的一间客厅,承载着一群人的文艺情怀。


故事,就从这二十平米开始——

2012年,进入咖啡行业已六年的年轻咖啡师西西,结束了上海、广州、厦门、青岛等城市的咖啡馆游学,从家乡广东只身来到成都,在这座著名的慢城继续追逐他的咖啡之梦。幸运的他遇到了同样热爱咖啡,在时尚搭配圈从业多年的成都女孩佳佳。2013年,仅仅二十平米的“Home Café/家庭咖啡馆”在某个不起眼的街角诞生了。


几乎在Home Café筹备开张的同时,另一个年轻人马俊杰正远赴意大利参加当代艺术的最高盛会——“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那里,正是咖啡馆的诞生之地。


那段经历让我受益匪浅,那时几乎每天都会去不同的咖啡馆,喝上好几杯各式各样的咖啡,品味当地人的生活,感受这座水城的魅力,感叹古罗马帝国的繁盛,也感受文艺复兴给人性带来的自由,那种感觉非常美妙。当时一个念头在我心里萌生开来:我一定要开一家自己的咖啡馆。

——马老师


从担任四川大学学生美术社副社长的学生时代开始,马就热衷于当代艺术与社交活动。现任成都某美术馆馆长助理的他,常被朋友们亲切称为“马老师”。

回到成都的马老师开始了他的寻觅咖啡之旅。在Home Café坐下来喝的第一杯纯正的黑咖啡,就让他决定与西西、佳佳一起实现咖啡之梦。于是从此,这个二十平米的空间里,经常有一个咖啡师,一个时尚达人和一个艺术迷碰撞着梦想的火花。


空间里塞满了杂而不乱的很多东西,从几十个装满各式咖啡豆的瓶子、大小咖啡杯,到书籍、摆件、挂饰……就像一个游历颇丰的年轻人,充满朝气而不失积淀,让人很想与之多坐一会。


记得我第一次造访这里时,是在初冬清冷的夜晚,冷清的街角边忽然看到一扇透着鹅黄色暖光的窗户,及至推开那扇门,一团气息暖洋洋的,几乎让我热泪盈眶。原来一间咖啡馆可以不是那种奢侈的临街落地窗,宽阔的中空挑高层,而是这样:小小的一个房间,仅仅给你温暖,已经足够。


Home Café门面不大,内里是长形柜台,人与人的距离在狭长但不局促的空间里一霎那被拉近,不管是站着边喝边聊,还是坐着慵懒享受,都显得那么惬意和舒服。

——《从一杯咖啡爱上咖啡》 | 王馨悦,成都商报新媒体编辑


仔细观察,感叹于主人对每个装饰物的用心。


我们相遇在Home Café,用我们的真心换来了真意,让所有的相信都能够坚持,虽然有过争执、争吵,但我所能感受到是其中带来的温暖和幸福,让我们在这家庭中继续成长,请依然让我,用我单纯的微笑,肆意的拥抱,继续感受着微微的温暖,细腻的幸福,让我们继续每天微笑迎接。

——《Home Café主人们的日记》 | 佳佳


咖啡与猫,我一直觉得他们之间有着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


Home Café至少生活着三只猫。


街角、老树、猫、咖啡,等待着一段午后的阳光。


我们用心装点家的每一个角落,长长的桌台是我们对朋友们的诚意,也是朋友们最爱的地方,人与人的距离在狭长但不局促的空间里一刹那被拉近了。书架上满满的淘来的旧书,墙壁上带着故事的一幅幅画作,天南海北淘来的可爱小摆件,精心收藏的电影碟,还有喵星人提子和奶牛步伐随性的散步于Home Café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位朋友分享这里点滴的故事和随意温暖的情愫。

——《Home Café主人们的日记》 | 马老师


有些人周末一大早就来,这里已经是他们的起居室。



3米开间,6米进深,让我们仔细看看:

Home Café老店平面图。如果你是一位钢笔徒手绘爱好者,坐在这里一定能找到源源不断的细节素材。


Home Café老店剖面图。闯入这个空间的第一感会带些诧异:噢,这样的氛围,原来只需要3米啊。


Home Café的主人们对咖啡或者说咖啡豆的热爱,让我阵阵吃惊。Home Café有超过15种咖啡豆,来自世界各地。作为从事咖啡行业近十年的咖啡达人,吴西对每一种咖啡豆都了如指掌。为了让我更深入的了解咖啡豆的蜕变过程,西西现场演示了烘焙过程。


咖啡如生活,正因如此,我喜欢最原始的咖啡味道,一直都是喜欢追求不加任何糖精的咖啡。让咖啡闻起来很香,喝下去很苦,其实,曾经走过的岁月年华亦是如此,咖啡的前调是年轻时的那一份拼搏,在那段时期,你会为了你的梦想去打拼,但是通往梦想的道路总是充满荆棘,静溢的空间,一杯香醇的咖啡,当时间一点点的过去,杯中的咖啡即将喝完,最初的苦涩味已经悄然消失了,只留下了那弥漫在小屋子里的咖啡醇香味……

——《Home Café主人们的日记》 | 西西


1908年德国德累斯顿的一位家庭主妇Melitta Bentz发明了第一张咖啡滤纸。一张看似普通的吸墨纸,却可以成功过滤掉咖啡中的各种杂质。一杯咖啡就这样冲泡: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待喝咖啡”的温暖。待喝咖啡是西方的一种咖啡馆文化,一些客人在找零时会把零钱留下,或者多买一杯咖啡告诉店长免费送给其他人喝。


每天我们都会拿出几杯,有时候是几十杯咖啡供环卫工人、路人和流浪者免费饮用,只要你看到门口小黑板上写着“今日待喝咖啡”,就可以大大方方的走进咖啡馆,在辛劳工作之余,享受一下生活的美好。

——西西


对咖啡的热爱,演变成对生活的热爱。合作一年后,Home Café的三位主人决定在老店背后的小区里拓展一家新店,取名“Home Café工作室”。与此同时,Home Café又新加入两位家庭成员——yoyo和mona。从事金融行业的yoyo酷爱咖啡,更爱咖啡的先苦后甜、岁月年华;80后的mona,带着对咖啡的专业追求和对Home Café大家庭的归宿感,毅然告别了OL身份,脱下高跟鞋穿上黑围裙来到Home Café做专职咖啡师,以为大家做出最美味的咖啡为毕生追求。就这样,他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又一次踏上了对温暖的探寻之旅。

相比老店这里有更为清新的风格,不变的是长形吧台以及吧台上的一整排瓶子。每个瓶子里装着一款名字不同的咖啡豆,来自世界各地。


让我震撼的是,他们把普通小区的普通户型改造成好几个温馨而有趣的房间。这些房间就像主人们儿时对书房曾有的一个个梦境。


关于书房,总会有太多的期许。小时候,只有一张小书桌,写字,读书,画画,在此想象;后来母亲为我买了一个书柜,从此她便成了我的“藏宝室”,里面堆满了许多“不能说的秘密”和“十万个为什么”,不过现在看来,她实在太小。但对于她的热爱是越来越深,离开校园进入社会,才真正明白她带给自己的改变,无关她的大小,奢华或朴实,她为我们塑造的是一个个独立的世界和与之连接的桥梁,同时,也是一个外人无法打扰能让自己彻底敞开的域场。就像卡夫卡这样说过:“你希望在我写作时能坐在我的身边,但这样我就写不了东西了,平时我也写不了许多,但这样我会一点也写不了的。写作意味着超越限度地敞开自己。”筑一间书房,让思绪徜徉。

——《总要有一间书房才完满》 | 马老师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这些书房当做自己的书房,他们自然汇集成各种文艺圈子,有些人几乎每天下班都会过来坐坐。听着这里的故事,我感慨于如今的人们对“家”、“温暖”和“文艺圈”的渴求。清晨拍摄时寂静的房间中,我能隐约听到人们热烈的谈论与碰撞,包括文学、画作、音乐、摄影、电影、旅行、手作……当空间聚拢了圈子,于是才有了灵气。


Home Café新店平面图。新店的布局就是家的模样,仿佛一个淘气的书虫说:我不要睡觉了,客厅改成咖啡吧,卧室全都改成书房!


书在这里爬满书架、书桌,直到爬向去往地下室的阶梯。


在最需要奋斗的年华里,我们需要的是满满的动力,而不是满腹牢骚的负面情绪;在最需要梦想的年华里,我们需要满腔的热情和不变的坚定,而不是人云亦云的摇摆跟随;在最需要成长的年华里,我们最需要保持那个永远温暖而真诚的心,而不是被世俗束缚的表里不一。不管在什么情况,让自己保持努力,那么一切都会朝着积极的方向。

——《Home Café主人们的日记》| yoyo


一些人来到这里,留下在这里的照片,就像摆在自家书房里一样。


西西的收集。


在美术馆工作的马老师对墙上的画框颇为在意,他告诉我每张画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马老师手稿。


当他们把这个空间当做家来设计时,我相信很多设计师都会自叹弗如。一些设计师常常抱怨业主不懂自己,试问又有多少设计师能对一个空间的理解和情感超过主人,或仅仅是接近?而当全情投入只差设计技能时,离好的空间不远了。



咖啡树,咖啡豆,咖啡馆,咖啡迷,咖啡文化,咖啡的背后是温暖,时时投射着一种对人性的抚慰。同样发端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在欧洲达到鼎盛时,咖啡经意大利进入欧洲,从此与人们一起见证着人文主义精神。这或许正是咖啡文化令人着迷的真正原因。


咖啡世界是一个温情的地方,是你一旦走进她就再也不想出去的地方。最早的咖啡馆被称作书房,她提供两样东西:咖啡和书籍。就像Home Café一样,为所有热爱人生这场旅途的人们永远敞开温暖的家门,走进她,坐下来,享用一杯美味的咖啡,就把你我的故事盛在一杯杯暖暖的咖啡里,慢慢地,渐渐地,那些散着砂糖末子的咖啡桌和喝光了咖啡留下一个褐色杯底的咖啡杯串联起来,一小段,一小段,渐渐汇成我们的人生。

——《Home Café主人们的日记》| mona


佳佳、mona、yoyo、马老师、西西,这是Home Café主人们的家。


寒冬里,我看到有更多的人端坐书桌前,捧着“咖啡”,试图寻回自己的“家”。



(完)


关注Home Café的微信公众号,请搜索“家庭咖啡馆”或“homecafecd”。


本期特邀评稿


  很有幸,在去年春天结识了小马和西西。

  那个时候,他们还只拥有文中那个20平米的老铺子,也只拥有时常并肩而坐在窗台专心打望的提子和南瓜。我时常在晚上8、9点钟的样子去店里坐一坐,和小马聊聊艺术侃天侃地,欣赏西西专心做咖啡的表情顺便贪婪地多吸几口淡淡咖啡香。来店里的客人都像老朋友一样,熟稔地互相打招呼之后小声的聊天,一杯咖啡的热气后面,是久久不散的笑意。

  满足、平静、享受,是Home Café在我脑海里的样子,也是我喜欢的样子。小马和西西对咖啡和生活的热情、对自己正在做和即将要做的事业的热爱,都是我羡慕和自愧不如的。

  今晚,去新店坐坐吧。

——王馨悦 | 编辑@成都商报


  村上春树说:“有时,所谓人生,不过是咖啡萦绕的温暖。”

  我贪恋这种温度,所以咖啡这个物种不由分说摇曳生姿般地闯入我的生活,并成为我生命中一个另类闺蜜。它伴我度过逍遥自在的蓉城学生生涯;它见证了我在杭城职场菜鸟进阶的奋斗史;它亦承载了我在帝都风雨飘泊的酸甜苦辣;现在,它丰醇了我在商业之都义乌的继往开来的创业时光。

  当咖啡和家融合在一起,家就赋予咖啡更多人文情怀,而家则在这种醇香中绵长悠远,念念不忘!透过牧之的镜头,将这些美好的过往娓娓道来,一一呈现,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时光,便在香气四溢的香气中柔软开来!

  有时候、有些人、有些事,需要的仅仅是家中咖啡的温暖!

——朱阳瑾 | 大学老师


咖啡四溢的香气,

旧书桌的回忆,

爬进墙的文字里;

穿过罗马的千年古迹,

巴黎的意乱情迷,

和翡冷翠的文艺;

小屋的20平米,

凝成了窗前的一抹绿。

——李思 | 合伙人@思晗国际留学机构


昨天提前看到,觉得很喜欢这张温暖的照片,于是有了今天的这张粗糙的画。

——Rainy | 独立摄影师




Z/S STUDIO(一筑一事)由建筑师S与摄影师Z创办。Z/S HUNTING(zshunting.com)是Z/S STUDIO推出的空间实录。包括两大板块:
Z/S空间志——跟随建筑师与摄影师,探寻有意思的设计空间。致力于探寻、拍摄和分析一切有意思的设计空间,只发布经过实地考察后的空间。
Z/S人物圈——空间中的人和他们在做的事。旨在制作与空间相关的人物传记,记录空间相关的社交事件。


已发布的项目:


80后设计师夫妇的60平米自宅 | ZS空间志001

七八公社小酒馆,市井里的怀旧博物馆 | ZS空间志002

一个裁缝和他的龚氏旗袍工作室 | ZS空间志003

顾裡,顾望梦里的街区 | ZS空间志004

朗读“方所”——书店里的奇幻之旅 | Z/S空间志005

在最好的年纪,终于等到了你——两个女生筑梦“大象酒吧” | Z/S空间志006

有茶会馆,有蓉城最带感的一杯茶 | Z/S空间志007

法国Maxim's马克西姆咖啡登陆成都媒体告知会 | Z/S人物圈001

NEBULA美发造型机构百位众筹人见面会 | Z/S人物圈002

轻安雅集——生命,入轻得安;生活,入轻安得雅集 | Z/S空间志008


以上关注本公众号后,调取公众号底部菜单。


制作中的“空间志”项目:

书香私宅——三圣乡田园牧歌

NEBULA——让梦想起飞的众筹空间

一庐——艺术家的栖息地

马克西姆珠峰店——百年时尚餐厅的西遇记

标榜学院图书馆——中式元素拼出魔法学院


以上将于近期推出,敬请留意。


如您是创意设计空间的设计师(DESIGNER)、业主(OWNER)或发现者(DISCOVERER),欢迎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只给你超预期的空间实录。关注本公众号后在线交流,或发送邮件至:

zshunting@qq.com



Z/S HUNTING

WE ARE HUNTING!

FOLLOW US IF YOU ARE REALLY INTERESTED IN.

WWW.ZSHUNTING.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