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欣:被遗忘的“骑士”与未完成的建筑
他“超前”的设计,
有很多成了“败阵之兵”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对于建筑师而言,“恨”的就该是“未建成”?
在麓湖的展厅里,摆着他设计的建筑模型。这个时间跨度长达20年的展览,大部分作品都只是一次畅想,黑夜里的烟花一现,并没有在平地上拔地而起,变成眼手可及的现实空间。
在开展前一天晚上,他去了展厅。跟着他走过一个又一个“作品”,哪几个建成了,多少个没建成,建成的最后怎样了……虽然过去了多年,但在他的记忆中,它们的结局并未模糊不清。
已到耳顺之年的齐欣,讲起过往,没有起伏的情绪。
他只是习惯性地拿出一根烟点燃,带着法国人式的优雅开始抽起来,然后静静地看着展览现场。也许是因为当天行程太累,你不问他一句,他会默不作声,只让一小缕青烟,从他身旁飘去。
齐欣,这个高考恢复后第一批建筑专业的学子,这个成长于清华、法国建筑学院的优秀建筑师,这个90年代就在诺曼·福斯特事务所出类拔萃之人,在中国经济20年浪潮里,他那些“超前”的设计,有许多成了“败阵之兵”。
刘家琨说,
他是一个很浪漫的人
2012年王澍夺得普利兹克奖,这不仅意味着世界建筑大师的行列里,有了中国一席之地,也让“建筑师”作为一种职业,慢慢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
建筑,是一门专业,更是一门艺术,这个观念大概也是从那时起,才逐渐为中国社会所认识。
但在此之前,中国建筑师整体似乎失语。他们在人们的想象中,多半是工程师,附属某个设计院。在房地产商业链条中,于很多人而言,设计师几乎等于“零存在”。
在世界建筑、建筑师呼声很高的今天,难免不会开始想,中国优秀的建筑师为什么迟迟才冒出几个,在千篇一律的建筑充斥之时,早一代的建筑师到底何在?
●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几十年间,人们对“建筑师”的想象发生了很大变化。源自Veer图库
事实上,1978年高考恢复后,四大建筑名校走出不少才俊。翻开他们的履历会发现,在那个对建筑师还没有明确认知的年代,不少人的作品就已经颇具个性、风格现代、探究深入,有着较高、甚至超前的设计水平。
他们身上除了强烈的人文精神与善于思辨的个性,还有着作为“建筑师”的自觉,关心现实,热心社会。在他们眼中,建筑是物质空间,也是精神文化的展现。
相比今日新锐设计师,他们谈建筑,说的最多的不是手法、形式、理念,以及各种附加的文化内容,也不是单个建筑的炫目特征,而是“环境”、“城市”,以及“人”。不少人认为,“平常建筑”才有益城市,是设计的要义所在。
齐欣,正是其中之一。
● 齐欣。
齐欣的名字如今听来陌生,网上关于他的介绍也通常很短:清华毕业、海外求学历练,后到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事务所工作。02年获WA奖项,设计国家会计学院让他收获名声。和如今不少知名建筑师相比,这个履历“看”起来很普通,但齐欣却拥有很多人没有的特质。
在他成长的年代,还是一个理想主义盛行的时代。知识气息浓厚的清华园,以及大师齐聚的环境,加上书香门第的家世背景,注定了在耳濡目染中成长起来的齐欣,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一个建筑师。
见到他本人,这个获得过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的人,举手投足间的儒雅,让你觉得他首先是一名文艺人士。刘家琨也说,齐欣是一个很浪漫的人。
而当你去注意他的作品,以及相应的设计时间,07、05、02、97年,你会诧异,在中国欧式、仿古建筑盛行的时期,齐欣的设计不仅现代,又有艺术气息。
他在10多20年前的设计,
有点超前
如果说法国的求学经历培养了齐欣的批判精神,那么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对他的实践操作则产生了更大影响。
不刻意表现夸张的技术,在遵循逻辑和满足限制的前提下,把建筑当作一个整体去设计的思想,一直贯穿齐欣作品的始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2002年。
在一次采访中,他曾说,“环境是生成建筑的具体条件,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如果建筑师重视这些条件,他所设计的建筑就会与当地的物质与精神环境有所契合。”*
“环境”就是根据,也许简言之就是“因地制宜”。
这个观点现在听起来也许真的太普通了,没有人不知道这句话,也没有人不懂。但没有多少人真正能将这个观念运用自如,并且坚持到底。
而在20年的设计生涯中,齐欣矢志不渝。
*《设计有国界——齐欣——玉鸟流苏》(《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09年,第4期)
●北京大栅栏北京坊。
如果去翻看齐欣作品的设计说明,它们总是从周边的环境、条件、地域,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讲起,而不是从某个一听让人觉得新颖的理念说开。在大部分的解说中,如何处理建筑和周边的关系,是其建筑成形的关键依据。
在东莞松山湖的半岛上,用于管委会办公的建筑被当作一个群落来呈现,不同的建筑类型与相应的环境衬托呼应。
● 东莞松山湖管委会办公区,2008年。为了引入湖景,与周边丘陵起伏的地形形成照映,五个也有起伏感的三角形办公楼临湖而立,并通过地下环状的停车场连结成一体。而其余平直方形的小楼,与快速道的笔直线条呼应。
● 整体以合围之势散布在有限的面积上,在满足通风、采光的同时,通过逻辑完成构想。三角形的建筑,似船帆置于水上,无意中形成的张力,让一个听起来枯燥的办公区有了灵动之气。
杭州的玉鸟流苏,除了用白粉墙、灰瓦顶呈现地域情调,齐欣顺着狭长的地块,拉出了一条街道,用一条延续蜿蜒的屋脊,将个性不同的商业空间串了起来,将不同建筑联结成整体。
● 玉鸟流苏,2004年。是一条集餐饮、商铺和艺术家工作室为一体的商业街。张弛有度之中自有凝聚力,也与原有的自然村落形成自洽的协调。
不论是似合院,还是西溪湿地会所,这些充满现代感的空间,它们从一个实际的想法开始,经过设计,有了诗意的气质。
这类风格的建筑如果出现在今天,大概不足为奇,但它们诞生于21世纪头一个10年。放在中国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类设计不多见,还有点超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似合院,2008年。将历史与现实、全球与地域相混合后生成某种新的时空文化,是这一设计的初衷。私密与围合显然与这一公共场所的性质相左。而这种矛盾和对立恰恰促成了从另一视角观赏中国建筑的契机。人们在无拘无束地自由行走过程中,既能品味似曾相识的感觉,更能体验到一种新生。
"为什么那个时候不接地气,
现在就接地气了?”
在麓湖展览现场,齐欣没有建成的成都民俗博物馆引人注意。常见的民俗博物馆大多是仿古风格,而他的设计仅是几个白色长方体空间,按照曲折的线路组合为一体。与其说它是博物馆,倒不如说它是艺术空间。
相比它本身,齐欣设计的时间“2007年”倒是让人有点惊讶。
● 成都民俗博物馆,2007。观众参观的同时,也将获得游走回廊的体验。“这个博物馆很小,主要用来展陈剪纸。人从这里进去,往上走,再过渡到下一个空间。整体上是一个连结的状态。“
● 展览现场,齐欣的建筑模型(部分)。源自麓湖生态城
2007年,接受西方建筑教育文化熏陶的齐欣,回到中国已经整整十年。但他一直面对的是与他所受的教育,相差很大的现实环境。
1978年以后,中国“追赶”西方的路上,对西方建筑浅层次的复制滥造层出不穷。在传统建筑的废墟上,欧式、美式建筑、摩天大楼迅速建起,甚至名字都要洋气十足。越西方,越洋气,才越豪阔。除了欧陆山寨建筑,照搬传统形式,是另一个极端表现。越皇家、越繁复,才越富气。
随着房地产的兴起,在资本的搅动下,对欧式帽子、仿古建筑的痴迷,很快变成一场集体式的狂欢。
● 西溪湿地,2008年。
我们在饭桌上和齐欣聊起了这个话题。一向平静的他倒有点激动,不再专注吃饭,又开始抽起烟来,“在97年的一个论坛上,我就鼓吹要做平常的建筑。我一直觉得一个城市应该有大量高质量的平凡建筑。其实你去看很多优秀的城市,大部分都是由普通的建筑组成。但在国内如果你要做一个毫不起眼的建筑,很多人不会接受。我特别不理解。”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拿张图,让他照着抄。
齐欣也不认可快速地完成一个建筑的做法,“有时候做设计,特别悲哀,时间特别匆忙。”在他眼中,每一个建筑就像孩子那般,需要慢慢养育。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南京江苏软件园,2006年。
标新立异、博人眼球、眼花缭乱、快速成形的建筑风景,已经预示了齐欣许多设计,很难被市场接受、自主命运。
08年在青城山设计的泰达研发中心,因为种种原因,最后不了了之。民乐村的重建设计,虽很有创意,最后也没落地……
没有建成的设计太多了。在麓湖《成都20年,房屋和我们的时代》分享活动上,齐欣开头这样谈起自己早期的设计,“那个时候被评价为‘太不接地气了’,现在这么就觉得接地气了,我觉得挺困惑的。”
● 麓湖《成都20年,房屋和我们的时代》活动现场和展览现场。从左至右为:成都澄园书画艺术博物馆馆长陈志超、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钱方、齐欣齐欣、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刘家琨、成都麓湖生态城总设计师罗立平
这次活动并未直接解答齐欣的困惑。但与齐欣对话的,有城市规划师、房地产开发商、业主,这三个不同立场的职业,他们当时的观点、选择,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齐欣早期设计与时代的错位。
但这并不妨碍屡战屡败的齐欣再次为新的设计付出热情。
“澄园”,
这个被实现的业余设计
什么是适合中国人的当代建筑,如何将传统的元素与现代化的设计相结合,如今成为议论热点。
在齐欣那些未建成的作品里,2012年为麓湖生态东城设计的住宅,是种难得的思路。
● 麓湖生态东城住宅,2012年。齐欣说,自己愿意加入设计的原因,是因为这个项目给予设计师充分的时间,虽然它仍然未建成。
“中国传统的建筑就像书法里的楷书,中规中矩,并没有多大变化。不像诗歌,充满抽象的丰富意境。”于是如何通过具象的实体去呈现抽象的韵味,成为设计的表达关键。
他把几十个方形错落地叠拼在一起,窗户开向不同的方向,并按照一个象形字的书写方式排布开来,似墙非墙,如窗非窗。
这个将中国元素含而不露地融进现代设计中的空间,如果建成,不知道会不会成为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一种新思路?
● 麓湖生态东城住宅,2012年。外面还蒙了一层面透或不透的材料, 营造一个渐变的状态。在墙体表面通过中国固有的不同纹理进行修饰,来区别不同的功能空间。
在成都20多次失之东隅后,齐欣总算有一次“收之桑榆”,为书画家陈志超做的业余设计在“澄园”得到了实现。
90年代,陈志超在一片还是郊外的空地上建了澄园,之后这片区域城市化,他想在园子一侧增添新的功能空间。但如何解决新老空间之间的关系?
经历多次失败方案后,他遇到了“善于解决关系”的齐欣。齐欣只勾了一笔“S”就给出了想法,“我给他的设想的概念就是,方案整体就是一幅画卷,一边儿的卷把里面的园林包围起来,而另一边的卷,兜了一圈把书画博物馆卷到了里面。整个建筑处在城市两个路口的交叉点上,我想呈现出很淡的一笔。”
● 澄园。
这卷“纸”用穿孔网做成,把整个庭院托了起来,像一个盆栽。
他还设想了一个“幻境”,实现了外部城市环境到古建筑区的过渡。
“一棵银树倒挂在黑色空间中,两个月亮门一高一低分立墙面,走进去时,并不知道你身处哪个时代:古代、当代,还是未来?等你走出来,进入古典园林,就发生了一次时空转换。”
● 澄园“幻境”,由建筑师朋友姜元完成设计。
● 澄园商业功能区。就像很多业主喜欢一看就显眼的设计,陈志超起初疑虑很多。但当整个空间建成时,这个设计让他信服。陈志超说,“这是个让人落泪的设计。”
澄园从2011年设计始,到现在还在修建,波折不断,还未建成,这似乎成了齐欣作品命运的隐喻。
当天,他和刘家琨、钱方一起参观整个园林。在博物馆顶楼,他又开始抽烟,以法国人优雅的姿势,像平时那样不紧不慢地谈起设计,然后从顶楼看向整座园林,说着说着,和大家笑起来。
● 从左至右依次为:陈志超、刘家琨、齐欣、钱方。
2017年,齐欣关闭了事务所,自己单枪匹马地设计建筑,他笑称自己是个体户。
他的确是个个体户,在社会各种建筑潮流中,他坚持自己,宁肯边缘,也不忙着找项目去挣钱。
一个建筑无法建成,虽然意味着它只能终止于想象,但这并不能阻挡建筑师每一次设计时画下第一笔的激情。更不妨碍他们把那点朦胧的想法,或者千思百虑得来的构思,经过逻辑的严密铺排,变成由数据、尺度、线条、位置等等组成的纸上空间,尽管它的未来结局无法预知。
最后我问齐欣,建筑对现在的他意味着什么,他很快地答到,“它意味着生计”。
● 青城山泰达研究中心,2008年。齐欣在设计说明中写道,我们先打出了一串灯笼,朦胧的体态中嵌着3个方院,其尺寸恰好容下旁边19m高的办公楼,形成虚实对应。在这一创意惨遭厄运后,我们又打了一个“中国结”,“结”将办公和商业两个区域拴在一起。编织中国结的带子宽9m,长458m,其一侧永远是实墙,另一侧永远是花格窗。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东郊记忆,2010。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绵阳博物馆,1997。 均未建成
.
.
.
延伸阅读
建筑师,各有各的天马行空
主编 | 牧之、鹤鹤
编辑 | 鱼二
撰稿 | 鱼二
摄影 | 图片源自齐欣工作室、麓湖生态城
设计 | 三金©ZASHE杂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