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院子:在荒山野岭,复刻一栋野生版的“外婆家”
成为一名优秀的民宿老板,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我们的院子”主理人小熊告诉我,除了要有一定水准的建筑空间审美外,可能还需要懂得如何使用水泵抽水、如何净化溪水,如何稳定房屋用电电压,如何建造排污系统和化粪池,甚至如何修路……
从成都出发,开车大概两小时,全程近100公里。我们在弯弯绕绕的竹林山路间拐了18次方向盘后,终于找到了位于邛崃水口镇马湖乡纸坊沟村的最后一户人家。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偌大乡野,仅此一间。
空间 | 我们的院子 live together
面积 | 3400平米
位置 | 成都市邛崃水口镇马湖乡桃园桥(近平乐古镇)
建筑设计 | 奥界设计OBJECTIVE DESGIN / 甑梦迪及团队
室内设计 | 重庆小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左坤、刘静及团队
当民宿主,是酷还是苦?
想建新房,先修老路
就算已经看见了在河对面的院子,我仍然怀疑我们是否走错了路——从山路入口开始,一路上只看见零星几名背着背篓下山的农夫。将民宿开在如此偏僻的地方,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 纸坊沟村
唯一可以抵达院子的,只有横亘于我们眼前的一段石桥。桥看上去不太结实,黄扑扑的像是泥土堆砌的;桥面挺宽,足够一辆轿车通过;桥身却没多长,差不多三米,踩一脚油门就进去了。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推开用竹子做的大门,将车停在满是石子的宽敞坝子上。当脚踏实了地面,才可以近距离看清这栋院子的构造:沿袭了传统川西民居式的屋顶让人熟悉亲切,但是交叉的墙体又像一大块随意拼接的积木。整个建筑被一片繁茂植被环绕着,房前房后都有大片活动场地,视野空旷,天朗气清春意浓。
别看院子现在整洁貌美,从设计到建造,小熊可费了不少力气,仅选址就花了快三年时间。按小熊的话说,就是“拿着地图瞎跑”。
· 纸坊沟村
为什么最终选择了这么一个荒僻之地?小熊表示,其实他们也考察过很多有良好基础建设的村落,但发现那里的民居普遍都贴满了瓷砖,不符合他们心目中那种更原始、更返璞归真的“理想乡下小院”。
小熊的外婆家就有一个理想的院子,她小时候很多假日时光都是在那个地方渡过的。院子的四季都充满乐趣,冬天在炉灶里烤红薯,夏天在溪沟里捉鱼溯溪,春秋可以喂兔子、挖野菜、照顾小菜园等等。
在外婆院子度过的时日给她留下了非常珍贵的回忆,也是她至今都觉得非常舒服的一种生活方式,哪怕是长大后到处旅行、住各种酒店民宿,她都觉得在外婆家院子生活的日子是其他居住方式都无法比拟的。因此才下定决心自己修一个院子,把那种质朴、放松的生活方式复制出来、传承下去。
2017年4月春末,当小熊和伙伴走到纸坊沟村时,农田里大片的油菜花还没完全凋谢,远处仍是满目绿意。进村能看到零零星星的几栋土房点缀在乡间,整个环境静谧却充满生机。
· 纸坊沟村
“尽管村里相对比较贫困,但那种保存良好的乡村风貌和民俗氛围都很独特,村里人也很淳朴,人与人之间很亲近,见面都会笑着问你‘吃了没’。当时一下子就感觉‘对了’,就是这里了。”
至于为什么说是“溪沟边最后一户人家”,小熊说,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院子”就是整个村子最后一户,往里走也再没有其他住户了。而曾经周围相邻的几户农家,后来在新农村建设的号召下搬去了生活设施更完善更便利的镇上,所以“我们的院子”就真正成了整条溪沟边的最后一户人家。
· 原地块上破旧的老屋
院子的前身是一座有上百年历史的砖木房屋,经过岁月无情洗礼,加上并没有进行过像样的修缮工作,老屋早已变得残破不堪。小熊决定推倒原有建筑,在原地块基础上新建房屋。
直接重建不是最难的,如何从零到一地利用好自然资源,才是小熊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如果要建一个以家庭使用为主题的民宿,那么势必需要为家庭用车留出空间,而门口摇摇欲坠的必经小桥就成了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 对必经石桥进行加固
“最早的桥身仅能通行家庭轿车,不能满足施工期间货车的承重需求。因此我们在桥底加筑了钢管架、桥面铺设了钢板以增加承载力。虽然加固后也仅可容许小型4桥货车通行,不过对家庭出行来说足够了。这项工作大概增加了我们20%的总体转运成本。”
怎么说呢,位置是自己选的,硬着头皮也要将它完成。当然,小熊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还是选那种可直接通行到施工场地的地块。
初生牛犊不怕虎,即使是第一次在野外造房子,小熊考虑得还颇为周到。“因为是在春秋季节选址,并不能直接观察到周围的地质情况,这个时候就必须考虑周边次生灾害的风险大小。”小熊他们聘请的是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地质情况勘测,确保了安全的建造环境后,才放心开始操作。
· 修建中的院子
“院子”选择修建在一个有坡度的地方,考虑到低处有可能积水和潮湿,于是在设计上做了一个底层架空的处理,把架空区域单独做了防水后作为杂物间使用。
“设计之初,因为忽略了高差地块可能引起的不均匀沉降,所以不得不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在建筑地基上做了重大调整:将基脚调整为了T字形挡墙,因而建设成本跟周期都增加了很多。”
· 修建中的院子
由于院子远离小镇,没有开通自来水的接入线路;同时为了保障在院子里也可以享受现代化科技带来的便捷,充足的用电量也是必须的。而地暖、中央空调等高功率电器,在用电高峰期一天的用电量几乎快赶上整个村子的用电,所以还需另外考虑末端用电电压不稳会引起跳闸、致使电器大规模短路的问题。
无法直接便利地使用生活用水用电,这可让小熊傻了眼。
· 院子外的小溪
“没办法,就像不加固那座必经之桥就无法通行一样,只能一步一步去解决问题了。”经过缜密测算,团队最后的解决方案是:建设用水使用水泵抽取溪水,建成后的饮用水是购买的桶装纯净水。
“最初有考虑过安装饮用水过滤系统,但因为家用的过滤器标准仅针对自来水,对于复杂的山泉水过滤还是存在难度,为了保证安全性,最后还是选择自购纯净水做饮用水。”
生活用水则是使用井水,但需经过三级过滤。院子的三级过滤是在后院高地处建了三个水塔来实现的,一方面满足过滤需要,另一方面通过自然压力形成节省能耗的水压供应。
· 抽水的水泵
由于村子没有通气,在烧水做菜等诸多方面只能用电。通过申请后,院子将220V电压换为了280V,同时安装了稳压器。地暖采暖使用的电地暖,冬天电费价格较高,是用气费用的3倍。
“所以选址还是建议选在开通了专项电力和天然气的地方,这都是我们亲身经历过后留下‘血’的教训。”
解决了用水用电后,如何处理生活垃圾也是小熊需要思考的问题。
· 排污池
“介于目前大部分的乡村都没有专门的污水管网,所以排污问题需要自行解决。化粪池则是村子里常用的解决方式之一。化粪池的容纳面积建议比一般化粪池多做20%-30%,位置也需要设置在管网下游。另外像厨房这样油脂排出较多的场所,最好设计单独的管网跟排泄池,否则极易造成管道淤塞污物回流。”
小熊说,院子的厨房做了独立的排污处理,和院子日常的排污分属不同管道及堆积池,也会定期进行清淤。通过后期运营的经验来看,这样的独立设计也很方便。
· 初具雏形的院子
做好了日常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支持,房子虽然还没修起来,小熊的心已安定大半:“虽然花了不少成本去完成这些事,但最终可以让院子有一个完美场景的呈现,这些‘费时费力’的事也算是有了回报。”
与自然零接触的院子
在山里低调生长
夯土色裸墙,超大落地窗,干净利落的色调和对玻璃材质的大面积使用,让整个小院从内到外都呈现出通透纯粹的质感。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在设计师的选择及设计需求的表达上,小熊也是尽量做到了深思熟虑和详细清晰。室内室外的风格预设、硬装软装的参考图样等,所有设计都是从“可以舒适自住”的角度出发。
在山里建个适合一家人长期居住的院子,除了要满足现代人审美观,更重要的是功能性的完善和更切合实际的使用。
· 院子SU模型
· 室内平面图
在这些方面,小熊表达了作为甲方的“民宿主”及作为乙方的“设计师”之间难能可贵的默契:“我们很理解每个设计师都希望将自己的理想设计落地,但作为民宿主要更多去考虑预算和实际执行难度等现实的问题。幸运的是,我们找到的设计师左坤老师,他本身既是设计师,同时也是民宿主,因此对我们的产品有更多感同身受的理解和认同。他不仅仅要考虑‘院子’的设计风格和最终呈现效果,还从建设难度和后期的使用需求都跟我们保持了非常有效的沟通。所以实际上我们和设计师没有争执或‘妥协’的情况发生。”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院子在进门处设置了可以小憩的玄关,经过一段曲折的车程后,客人们可以先在蒲团上休息一会儿,换上舒适的拖鞋再进入室内。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建筑一共三层,一楼是客厅及餐厅。素色的布艺制品和木质家具是院子使用的主要软装。无论是适合家人团坐在一起的沙发,还是用餐时使用的长桌,所有设置都为了拉近人们的距离,体现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厨房与餐厅之间仅一墙之隔,美味的餐食可从吧台旁的长条型窗口送入。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二楼和三楼都是客房,为了给多人活动场地提供开阔和舒适的空间,设计师做了奢侈的空间安排:客厅的挑高有7米左右;最大的客房面积80平米;还有上下两层40平米的LOFT。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设计师在开窗面积上也做了很多设计,一二楼都是连通整面墙的折叠窗,三楼则是大落地窗,LOFT房间顶部还有可以打开的天窗。多处玻璃窗的设置最大化地满足了人与自然的零接触,极佳的采光也让空间的通透感和纵深感得到加强。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到处开窗”的设置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这个问题,小熊认真地回答了我们:“安全性是我们在前期设计和实际建设中都非常重视的问题。院子本身是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区别于一般农村建房的砖混结构,更加坚固和耐用,当地人笑称可抗12级地震。包括像架高房屋地形也是提前考虑了乡村环境可能会面临到的一些次生灾害,去年夏天,院子就在经历了暴雨洪水的侵袭后安然无恙,也算是进一步验证了房子的安全性。”
“而造价不菲的窗户作为院子的亮点之一,其实不仅仅只是为了体现审美,也是因为院子的建筑结构本身能保证实现这些设计的安全性,设计师才敢做出这样多处大开窗和落地窗的安排。”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面对完全打开的折叠窗,也不必担心安全问题——毕竟窗口最下边距离地面也才不到半米高度。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左)、涩々©一筑一事(右)
在温差大的山区,房屋的部分材料可能出现一定热涨冷缩情况,这时候,材质是否能较好地保温隔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设计师选用的2.0铝合金双层中空玻璃,就能够较好地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院子还附带5亩地的外场活动区,包括前院、后院草坪花园、菜地、侧院的火塘烧烤区等,非常适合举办家庭聚会或者小型派对,小朋友还可以在宽阔的草坪上玩游戏、喂养小动物。冬日围炉烧烤,夏天溪边玩水,一年四季不同时节,院子玩法实时更新。
去“我们的院子”
感受山里人的生活
在离开城区、隐匿乡下的日子里,最开心的自然是孩子们了。院子除了拥有可以让孩子敞开撒欢的户外区域,在细节的设计上也安排了诸多巧思。
连接客厅与二楼的楼梯下方空间并没有浪费,被设计师做成了可以容纳2~3人在内坐卧的休闲空间。三楼超高挑高的榻榻米空间布满模仿鹅卵石的抱枕,孩子们可以在内嬉戏玩耍。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 摄影:涩々©一筑一事(左)、雨婷©一筑一事(右)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屋内所有直角都做了倒角处理,以保证小朋友活动时不会受伤。儿童专用洗手池、书架上的精选绘本,以及可供小朋友随意涂鸦的黑板,都体现了主理人和设计师对儿童的关爱设计。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说实话,每次来乡村探访改造类的建筑,除了建筑背后的故事,我最期待的当然还有原汁原味的地方美食了!食材或是自家种植、或是采买于镇上的农民,几道简简单单的家常菜,让平时吃惯了重油重盐的我们,重回清新。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做菜和料理院子的阿姨们就是本地人,她们都是通过本村人介绍过来工作的。虽然院子的阿姨可能没法像专业酒店从业者那样,提供精准化、高端的服务,但她们都非常热情好客,“也希望来院子的大家都不要见外。”
“我们的院子”来之不易,可以说是小熊的心血之作。而并不“安分”的她,已经开始捣鼓准备新的院子了。
· 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接下来,我们希望打造出一个以院子为单位的小型乡村聚落,从细节到体验感的完成度都更高,可以呈现出更完整的、也更加多样化的村落度假体验。”
小熊说,2号院子会在1号院子保留现有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更全面的补充和升级。首先,新院子的外观会在层高、色彩、质感等方面考虑得更细致,以便能更好地跟当地的乡村环境相融合。
除此之外,也会增强室内外多人使用空间的体验感,从客厅的面积到室外的功能都会有进一步的优化。与此同时,新院子仍会保留现有的、广受客人好评的那些细节和元素,比如超大落地窗、开阔的视野景观、素雅简洁的室内设计风格等等。
· 图片来自“我们的院子”
理想的院子是足够自由的,要有后院、有花园、有草坪,活动的空间大;但同时又要是私密的,亲朋好友在这里相聚相处,没有任何外人的干扰才能绝对放松。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院子”是以整栋包院出租的方式进行,而不是像很多传统民宿是卖单房的。
尽可能使用当地的材料,尽可能邀请当地的工匠进行工艺制作,尽可能雇佣当地的工人作为建设建筑的主体,让村民参与到“更新”和“改造”中来。
在尊重当地民俗文化和环境的基础上,以自己的审美去“创造”符合当地的东西,以自己的力量去影响当地人的观念,甚至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当地人、也为来到乡村的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体验。
· 院子外小溪中的鸭子,摄影:涩々©一筑一事
意图“改造乡村”的我们,不该是带有陌生感的“外来人”,而是可以促进农村与城市的社群关系得到重新构建的“联结者”。
建筑只有和当地发生密切交流时,才能让“新房子”真正从乡村土地中慢慢生长出来。
-
主编 | 牧之、鹤鹤
编辑 | 涩々
撰稿 | 涩々
校对 | 颖酱
摄影 | 雨婷
设计 | 三金
-
延伸阅读
还有哪些“安逸”空间?
我在大理做了一场“春秋大梦”,现在还没醒来
无漏秋山:青城山1700年古寺旁,一方无名茶室复苏了
桐去芳华:“住”进李子柒的vlog,过一天“向往的生活”
将派出所爆改成精品酒店,需要几个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