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里那些“没人住”的建筑,还好吗?

uu 一筑一事
2024-09-03


当我们谈论“构筑物”,我们在谈论什么?


不同于“建筑物”的定义,建筑物指“用建筑材料构筑的空间和实体,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而“构筑物”是指“为某种使用目的而建造的、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其内部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工程实体或附属建筑设施。“(释义源自《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GB/T 50504—2009))


比如围墙、道路、水塔、桥梁、堤坝、烟囱、隧道、雕塑、水池、矿坑等等。广义来说,构筑物就是不具备、不包含或不提供人类居住、活动功能的人造建筑物。


当我们提及一座城市,因为庞大的尺度以及承载频繁的人类活动,地标性建筑物往往成为我们“阅读”这座城市的开端,而构筑物在城市中并不容易引起注意。那么构筑物重要吗?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构筑物设计案例?它们在如何影响我们的城市和生活?




从城市废墟到“时代切片”





如果你生活在19世纪的欧洲工业城市,大概会看到这样一幅画面:


“巨大的煤气储存大罐在城市的风景线上巍然竖起,这个庞大的构筑物,有一座大教堂那样大。”因为工业革命生产带来的烟雾巨大,在城市范围内大量制造煤气灯照明成了城市的一个新的特点。


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谈到,当时这种构筑物的出现显得相当不错,它的确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也成为了当时时代的城市象征物。


德国鲁尔工业区老照片。图片源自网络


自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不断提升,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不断涌现出工厂建筑和一系列的附属的工业构筑物。然而,它们因时代而生,却也因时代而退场。


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转型,工业构筑物丧失了原本的生产功能,以”工业废墟“的身份留存在后工业时代的城市之中,难以让人们走进。


幸而,许多城市通过更新改造,让过去服务城市生产功能的旧工业构筑物重新焕发活力,因为工业构筑物独特的建筑属性和它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它们往往能成为独一无二的城市风景。


德国鲁尔工业区老照片。图片源自网络


比如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鲁尔区曾是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工业中心,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衰落并产生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1989年,德国政府为推动旧工业区的环境、经济和社会转型,开启了一项涵盖约100个改造项目发“埃姆舍公园国际建筑展”计划(International Building Exhibition Em scher park,简称IBA),并于1990年举办了国际设计竟赛。


1987年关闭的梅德里希钢铁厂被纳入其中,由彼得·拉兹教授 (Prof. Peter Latz)设计改造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标志性景观-相互连接的熔炉。图片源自latzundpartner官网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规划图。图片源自latzundpartner官网


走入其中,铁轨公园与高架步道形成公园的“脊柱”,建立游客与景区、城市之间的关联,可以俯瞰绿意盎然的熔渣坑;公园低洼处的水景观层,利用废水渠收集雨水,引至冷却槽和沉淀池经澄清过滤后汇入埃姆舍河;高炉、管道、铁轨、料坑、矿仓等构筑物被保留成为大地艺术作品和艺术展场,散落四处的空地变成人们可随时休憩的广场、绿地和花园......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图片源自网络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园景观,彼得·拉兹融合了建筑、景观和艺术的多重创造语言,公园设计与其构筑物原有功能紧密结合,原来的工业肌理与生态绿地相互交织,碎片化的构筑物被重新联结形成新的工业景观系统。


其设计师彼得·拉兹曾亲自撰写北杜伊斯堡风景公园的传记 Landscape Park Duisburg-Nord 深入介绍此项目的设计经验和故事。距离设计过去30余年,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早已成为后工业时代遗产改造的典范案例。


Landscape Park Duisburg-Nord。图片源自latzundpartner官网


完成时间距离我们更近一些的构筑物群改造经典案例,是来自美国的纽约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


或许你很难想象,在繁华纽约街道车水马龙的上方,竟然会有一系列囊括剧场、花园、林地、步道等的天然绿洲,人们在层层叠叠的高楼大厦间能拥有如此沉浸氛围的、拥有开阔视野的公共空间。


俯瞰纽约高线公园。图片源自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 官网


纽约高线公园原址是一条于1934年投入使用的高架货运铁路,总长约2.4公里,距地面9.1米高,跨越22个街区,连接着肉类加工区和三十四街的哈德逊港口。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它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直至1980年被废弃,高线铁路一度面临被拆毁的窘境,最终在纽约“高线之友”(Friends of the High Line)组织的努力下留存下来,同时,他们极力倡导将高线重新改造为向公众开放的公园。


1980年的纽约高线铁路。图片源自网络


2004年项目启动至2019年6月,高线公园终于完成了最后一个部分Spur的更新改造。至此,这个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架铁路遗址改造项目,历时十余年终于收官,呈现出一个将公园与社区、街道、城市融为一体的公共空间。


作为Spur设计方之一的Diller Scofidio + Renfro事务所合伙人Ricardo Scofidio表示:“原本废弃的高架运输系统转变为将艺术与音乐融为一体的独特广场,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Spur全方位地向城市打开,从视觉上将高线公园重新连接回17街上方的第10大道观景台。”


Spur平面范围图。项目由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与Diller Scofidio + Renfro事务所以及植栽设计公司Piet Oudolf共同完成。图片源自Diller Scofidio+Renfro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将原始铁路结构转变为公共空间的最后一个阶段,Spur沿着西30号大街一路向东,结束于第10大道的上方。图片源自Diller Scofidio+Renfro


显然,在世界最繁华的现代城市之一保留丧失运输功能的铁路线构筑物,并令其焕发新生成为欢迎所有公众的城市绿色空间,无疑是困难的,更是伟大的。


在这场更新中,市长、议员、摄影师、建筑师、作家、设计师、演员等各种身份的人奔走呼吁,共同促成了项目的启动和推进。同时项目体量巨大,许多著名建筑师都在此一显身手,比如弗兰克·盖里、理查德·罗杰斯、伊丽莎白·迪勒等。伊丽莎白·迪勒说:“公共空间必须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自由和丰富,建筑师必须捍卫公共空间。”毫无疑问,这是一场由多元人群集体推动的城市更新。


俯瞰纽约高线公园。图片源自Diller Scofidio+Renfro


如今的纽约高线公园,不仅作为友好的公共空间,也作为经典构筑物改造案例指引着更多城市废墟的新生之路。


当我们将视线转向国内,已经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工业构筑物改造案例。北京798艺术区,国有工厂变身艺术家的乌托邦;上海民生码头,极具公共性与历史感的滨水空间演化为上海最新水岸地标;成都东郊记忆,电子管厂流淌着成都最重要的文创脉搏之一......它们尊重历史、场地,结合公众的意愿,注重功能和体验,从城市废墟到“城市切片”,构筑物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部分。


由EID Arch / 姜平工作室设计的上海浦东民生码头E15-3街区城市更新项目,是著名工业遗址与历史文保建筑围合的街区,项目历时六年,建筑师从基地环境切入,结合有机更新的理念,通过对周边城市关系的梳理,缝合新旧城市肌理,重构街区空间关系,为浦东民生码头滨江片区的城市空间注入活力。图片源自EID Architecture官网

东郊记忆。作为成都早期体量最大的工厂遗址改造,东郊记忆依托高挑的层高、可自由分割的空间、不可复制的时光印记、以及历史造就的独特区位,数年来孕育了无数新兴的文化和业态。摄影:雨婷


摈弃过往大拆大建,近年来“城市更新”越来越受到重视和青睐。除了前文提到的大型工业遗产改造更新,城市中也涌现出更多小型的,更深入社区基层,更注重人的体验的“微更新”案例。



从日常生活到城市精神




从一片城区到一条街巷,从一个大型城市公共空间到社区小空间,从一片码头到一堵墙......许多体量并不瞩目,甚至长期被忽视的小型构筑物也日渐被人们发现、关注,曾经远离日常的城市记忆被重新拉回当下生活;具有策划性、试验性的新空间场所开始聚集连接人群,社区营造的引入,使他们超越曾经单一的功能属性,逐渐成为孕育城市精神的场域。


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是巴黎卢浮宫中一个标志性的构筑物,具有雕塑性质的它,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技的独特尝试。它的建成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卢浮宫的复兴,成为巴黎引以为傲的古老和现代完美结合的标志。图片源自网络


在一筑一事过往探访和报道过的空间中,不乏构筑物类型的城市微更新案例。


大舍建筑改造的杨树浦滨江边园项目,曾经专为防止煤炭滑落码头而建造的一堵墙,由工业用途转变为城市公共空间,在保持原有风景特质的同时,也与周遭的码头、烟囱、混凝土块等“时代证物”融合呼应,形成一片新的回归自然生长的“废墟之园”,引来都市闲逛者们的青睐。


我们的城市中有许多丧失原本功能的“边缘”构筑物,其中的边园,幸运地成为了一道保留废墟般特殊意义的新风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摄影:© 田方方


AssBook设计食堂策划的北蔡公厕项目,让很难与建筑美学挂钩的厕所作为公共议题更加受到建筑设计界的关注。


区别于许多具有视觉设计美感的单体厕所,北蔡公厕以低成本和易复制作为该公共构筑的设计理念,利用专业设计和政府扶持将一个公共构筑的社会效用最大化,真切为使用者着想,为“公厕革命”带来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案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摄影:©刘松恺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改造的嘉澜庭(口袋广场)项目,其所处场地永嘉路309弄是上海典型的城市烟火生气聚集之所。在政府主导下,阿科米星将其改建为一个兼具私密感与领域感的社区开放空间。日常性与建筑的自治性融合在一起,让设计的学术表现隐形,不着痕迹地成为居民轻松的日常陪伴。


与此同时,设计之初对未来广场使用场景的预设,使“口袋咖啡”得以入驻并实施广场的运营维护,发挥社区营造的作用。像口袋广场这种模式的“社区微基建”,也许正是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关键。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官网


在离我们更近的成都,巷子里是不得不提到的社区构筑物空间案例。


它是由成都市玉林东路社区支持,一介策划、设计并与社区共同运营的社区友好空间。空间售卖咖啡、甜品、文创周边,不定期举办艺术展览、主题快闪、工作坊、市集等线下活动,希望成为一个交流与孵化的窗口,吸引更多人发起和参与具有开放性的探索尝试。


毫无疑问,巷子里创造了一个自由与平等的空间,通过持续的内容创造和社区事件营造激活周边街区,让人惊叹于成都市民与社区基层工作者的能力和活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摄影:©秋天,ICY、小枝©ICYWORKS,部分图片由一介提供


形如莫比乌斯环的五岔子大桥亮相之初就引起成都人的热烈讨论。


作为一座人行桥,它连接起高新与中和两个新老城区,在满足通行的基本功能之上,通过设计理念、地标级的定位、对公共空间氛围的营造等,实现了公共空间在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平衡状态,而这种“状态”最终让它名声大噪,从而激活了一个区域的公共活力,连接起周边的居民、交通、经济。


更为难得的是,在成都这座古桥繁多的城市,五岔子大桥更延续着由来已久的桥文化,在繁忙都市中创造出一种让人“停留”的现代诗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摄影:AKA_SK8Simon、©G5夏战战


以上案例仅仅是冰山一角。之于城市这个庞大的有机体而言,构筑物虽小,它们最初的影响范围或许不大,可能只是一条街或一个社区,而最终,都将像一股股涓流汇入城市这条巨大的河流之中,实实在在浸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那么,构筑物还有哪些可能性?



构筑物还有哪些可能性?





许多构筑物的身影出现在城市更新之中,它们同时也在大地艺术、乡村建设、跨界展览......等各类项目中得到更多重视,展现着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社区工作者等多元人群的创造力。


位于加州因约郡的欧文斯湖大地艺术项目(Owens Lake Land Art),旨在为公众提供公共交通路线和远足路径,为鸟类和哺乳动物创建栖息地,同时保存文化资源,并控制粉尘排放。通过州政府、地方政府、社区成员、部落首领和生物学家间的合作,创造了一片面积达700英亩的栖息地景观,依靠简单的材料和自然的形式创作了数个景观构筑物,体现出场地与生俱来的美。


自2016年4月对公众开放以来,欧文斯湖大地艺术项目收获来自行业、媒体和公众的无数好评,为景观构筑设计在大型环境项目中发挥作用展现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欧文斯湖大地艺术项目。图片源自NUVI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上海张唐景观设计事务所设计的汤山矿坑公园,同样具备类似于欧文斯湖大地艺术项目的自然教育和大地艺术属性。尺度巨大的废弃采石场曾经让人望而却步,张唐景观将其变为了一个触手可及的城市公园。


在40公顷的设计范围中,河流湖泊、湿地草甸、观景平台、特色休憩场等缀入场地的自然肌理,互相连接形成场景复合、体验丰富的游览动线。国内外工业废弃场地的改造案例并不少见,但是否充分结合场地情况,挖掘本身特殊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域,一定是衡量这类改造案例是否“成功”的关键。对游人来说,漫步矿坑公园,何尝不是一场沉浸式的自然保护教育?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摄影:©张海 


傅英斌工作室改造设计的安徽太阳乡财神庙,则在乡村建设领域关注到了微小民间信仰空间


太阳乡财神庙本是大别山深处一间本不起眼的小庙,200多年来历经多次被毁与重建,经过细致入微的建筑再设计后,被重塑为一处更具尊严与公共性的民间信仰场所。


设计师结合当地传统习俗和自然地理特征,将信仰习俗隐喻在建筑细节中,在保留历史遗存、延续精神信仰的同时,更打造了一处连接访客与村民的交流互动空间,带来了超越本身固有属性的公共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建筑本身更与信仰活动紧密结合,引导村民形成保护环境的习惯,以生长的姿态不断激发乡村活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摄影:©张虔希


在对构筑物可能性的持续探索中,建筑师们从未止步。又比如在今年成都的一场“湖岸2公里:西南独立建筑师2021麓湖跨界联展”中,31名独立建筑师沿湖岸搭建实验性构筑物,以创意、开放、沉浸式的展览呈现,带领许多公众探索了湖系滨水空间的公共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湖岸2公里:西南独立建筑师2021麓湖跨界联展”。图片源自:A8设计中心 摄影:苏哲维 、何震环 、马承融©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


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构筑物究竟在如何影响我们的城市和生活?


刘易斯·芒福德(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提出:“城市的主要功能化力为形,化能量为文化,化死物为鲜活的艺术符号,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新。”构筑物,正是组成城市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当一堵废墙不被推倒,而留存作为工业文明的时代证物;当一座桥不再只是满足交通功能,而开始聚集人群驻留、交流;当一间破旧的小庙不被时代的洪流冲毁,而继续承载平常简单的民间信仰;当专业的建筑理念不再难以接近,而以艺术的形式被更多公众走近、理解......那么,朴素地说,我们的城市和生活都会变得更近可亲、可爱。




主编:牧之、鹤鹤

编辑:uu

撰稿:uu

摄影:见图注

校对:昨山

设计:阿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筑一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