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龙游的“艺术五公里”?
如今,随着“地方”被愈发关注与提及,越来越多来自城市的资源与创意力量,开始涌入那些具有“唯一性”的县城与乡村,并引发了一系列的建筑、艺术类营造行动。对这些行动,人们往往会冠以这样一个称谓——“在地”。
就像是初代人类学家在进入陌生的边缘地带时,所一再经历的来自他人与自我的意图拷问,如今进入地方的都市人,也难免会遇见一系列尖锐的问题:都市人“在地”的一系列营造,是否能够真正与当地产生联结,塑造出新的关系?所谓在地的行动,是否会最终沦为只是一场自我感动?这系列问题的背后,指向了一个核心的关切:
进入“地方”,然后呢?
事件 EVENTS
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
开启时间:2024年
地址:浙江省衢州市
龙游县小南海镇
#发现“小地方”
#筑乡计划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进了龙游,这是位于浙江省衢州市的一个县城。春秋时期,龙游被叫做姑蔑国,是古越西陲的一个小国。
从高铁站进入县城里那天,司机师傅对我们一行外省人,讲起了他认为关于龙游的重要历史:龙游不仅已有两千余年的建县史,如今依然还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四省通衢汇龙游”,它连接着江西、安徽和福建,“别看这地方不大,好多高铁班次都要经过这里”,师傅赞叹起小城交通的便利,很是自豪。
县城不大,整洁舒适,街头巷尾间,隐匿着许多充满人情味的细节:特色吃食酥饼和辣卤的招牌、卖化学实验器材的小店、外摆的缝补衣物的摊位……运气好时还能碰上庙会,这在龙游当地被称为“赶会场”。
赶会场与街巷间的日常生活 / 图源网络
而我们这趟旅行的目的地是一条“景观大道”——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这是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大型在地艺术集群。
在当地,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已落成40组大地景观、艺术装置类作品,涵盖了沿衢江五公里,以及小南海镇上汀塘圩村、翠光岩村与茶圩里村这三个村落。
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中的部分作品,依次为:《湿地洞窟》by周实,摄影:范倩;自由by罗征远,摄影:Lin;《摇摆屋》by徐戈,摄影:徐戈;《石墟剧场》by程博、李博,摄影:程博。
我们得知,这幅大地景观“艺术长卷”的操盘者、执行者和设计艺术家们,多是以80、90后为主的青年人。他们来到当地后,与时间作伴,因而其每件作品,都伴随着一段故事:如汀塘圩大桥桥柱上的剪影作品《3,2,1开始!》,记录下艺术家雷童在当地见到孩子们奔跑的真实场景;又如瀫石光最高处那座“岩上亭”,始于设计师罗宇杰和当地瓜农吕叔的一场聊天……
3,2,1 开始!
雷童希望藉由在地的孩子们作为这里的原点,如桥梁般衔接今天与未来,此地与他乡,在地与即将到来的观众们。/ 摄影:Lin
岩上亭
设计前期,当罗宇杰行走在山间田地的路径上时,曾偶遇到正在种瓜的村民吕叔,“他对此次艺术搭建活动似乎并不陌生,乐于攀谈,言语间期望着这次活动带动村庄更好的发展。”这种质朴的守望,给了设计团队关于建造的切入契机。/ 摄影:Lin
种种故事唤起我们对瀫石光更深的好奇,也期待通过行走与观察,探索——
在长三角的一端,年轻的瀫石光会给龙游县与小南海镇当地带来什么?又将如何与更广泛的人群产生互动?
“三明治”城市
瀫(hú)不算一个常见字。根据《中文大辞典》中,“瀫”特指衢江龙游段江水,因此段江水交错潋滟,恰似丝绸“罗縠”的纹理,故得名。这个含义下,瀫本身便具备了某种“唯一性”。
在朱荣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规划师,也是瀫石光的联合发起人)眼中,龙游城市仿若一个巨大的“三明治”——城市南北两面的功能以产业为主,这构成了城市经济生活的基础,相当于三明治的两片面包;而沿江星罗棋布的湿地、岛屿和村庄,就好似三明治里边加的牛肉饼,酸黄瓜等。
“我们希望能够把这座城市的‘味道’做得更丰富、有趣一点。”
龙游的山体被竹海遍布,衢江水与灵山江在龙游境内两江交汇,形成了“两江汇一龙”的独特水系风貌。/ 图源网络
龙游是跨江发展起来的,既有湿地也有岛,形成了一种特别的资源特征。在参与龙游城市规划初期,朱荣远及其团队从形态学上入手理解龙游。他们发现,衢江虽是一条江,但因有水电站和大坝的参与,江面拓宽之后,给人感觉就好像是一面湖。因此规划团队最初便使用“龙游瀫”这个概念,把城市的格局确立下来。
龙游生活图景。/ 摄影:Lin
朱荣远在想象城市未来的时候,思考的基点永远是人。而他在观察中国新兴城市的发展图景时,首先想到的是“年轻人”:他们可以有什么样的机会来表现其思想和能力?因此在瀫石光里,他希望能够借助当今最新鲜、前沿的设计师及其理念,讨论小城市和乡村未来的现代化方式。
在这个维度上,瀫石光在龙游的落成,为“小城更新”提供了一种具有生长性的解法。“我们是往后退的。”朱荣远这样形容自己之于瀫石光的角色。作为“鼎力团”的成员之一,朱荣远认为这个名字便涵盖了瀫石光最主要的价值观,“我们不是导师,不会做一个天花板,去告诉年轻人该怎么做,而是‘鼎力相助’,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设计力。”
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总览
瀫石光由“瀫岸”、“瀫村”、“瀫之灵”、“院校在地计划”与“开放单元”五个部分组成。/ 图源瀫石光
瀫岸
瀫岸部分沿滨江五公里,集结27组青年创造者,充分挖掘在地历史文化及生态风景特色,设计创作大地景观、艺术装置等作品,提升沿江整体风貌;/ 图为瀫岸中的《荫营影映亭》,设计:李青;摄影:田方方
瀫村
瀫村由小南海镇三个村落组成。其中的作品 ,在纵深方向继续拓展,让青年力量与当地乡村的共建。在地艺术单元用内容深度链接沿岸村落,让艺术向内渗透、村民向外感知。/ 图为《放语空》,西涛设计
瀫之灵
瀫之灵是一次基于小程序端的数字策展实践,也是非营利的艺术机构「雷电所」首次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将科技艺术作品融入到田野大地中。/ 摄影:Lin
无论是山水环境,还是人文尺度,龙游处处体现着对人友好的尺度。在瀫石光前期规划时,朱荣远特别提出一个观点:现代化不是大城市的专利,
“通向现代化的方式不是单一的,小城市可以探索到属于自身的路径和机会。”
“你觉得这个狗舍怎么样?”
如今,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包含了40个主要艺术点位,由大地景观、艺术装置等作品组成,在龙游地方,它们共同构成了这条艺术走廊的血脉。瀫石光不断强调着青年群体作为主力的力量,在创作的角度,可以说,“瀫石光”是一场青年创造者群策力的集体呈现。
陆嘉鸿是有限设计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如今生活在广州。他的作品“人造树”是本次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的起点。
瀫岸上的人造树 / 摄影:Lin
当人造树映入眼帘之际,我们也一同注视到了围绕其间的一片网格。在此地,网格与“大树”的形成一对对仗关系,这是设计师对基础设施再造自然图景的抽象与比喻。人造树所在的位置,面对着衢江上一处重要的大型基础设施:红船豆水站及其背后巨大的航电枢纽。
红船豆水站
日前,这里的水站与航电枢纽经过了一轮扩建,旨在将原本市民无法接近的水利设施空间公共化。/ 摄影:Lin
“人造树”的设计灵感便来源于此:希望能够披露航电枢纽所蕴含的关于人工—自然二元关系的思辨价值,促使市民将目光重新投向航电枢纽,为公众提供思考人地关系的契机。在瀫石光这条艺术生态走廊入口处的”人造树”,被赋予村头大树和水边灯塔的双重意向,既为前来的游人指引方向,也对生活在外的龙游人发出洄游家乡的呼唤。
衢江边的田野 / 摄影:Lin
衢江边有一片田野,因四季轮种,生生不息。我们在龙游的春天,当地田野的油菜花已经开得烂漫。轮种的大地上,四月花朵形成金色地景,六月之后则是青色水稻。有厚度的作物景观形成了新的“地平面”,高度随四季而起伏变幻。
去年春天,当走近田野里的水渠时,建筑师沈雯决定在水渠端头创造一个特别的场所。一年后,“听雨停”在这片田野上落成。这是一个日常性的乡村公共空间,和在场许多作品一样,并非一个被事先定义了的地方。它的功能和可能性,是在后来不停的使用中而逐渐形成的。
深入农田的灌溉渠,也是村落公共空间 / 图源瀫石光
田野以及田野上的“听雨停” / 摄影:Lin
结合“听雨停”的排水设施,设计团队还在基座内设置了一座“三联窟”。这是它们在旧物市场里寻觅选中的三只形态各异的老水缸。这种水缸本是江浙一带乡村储水腌菜用的,被团队反复测试后,验证了其独特的音质效果。
声音是对空间重要的塑造。当从天空降临的水汇入水缸内,水滴的声音引发缸体共振。声音之间,人们会感知到被精神化的自然——头顶的天空、不可见的稻田深处、灌溉渠的运作,以及因堤坝而看不见的衢江。
设计团队发现的音质特别的三只老水缸 / 图源瀫石光
去年三月,因为道路建设,建筑师曹睿芝原本在瀫石光里选择的点位无法实施,她需要物色新的场地和概念。
“你觉得这个狗舍怎么样?”当她点开瀫石光项目负责人吕凝珏发来的新场地视频,猝不及防的狗叫声扑面而来。因此严格地说,她是先听见的场地,再看到的场地。一周后,曹睿芝去到了现场,走在堤顶路上时,右手是衢江水暖,左手是油菜花海。当远远看到田中央的几棵大树时,狗叫声又遥遥传来。
田野中的一处狗舍。 / 图源瀫石光
吕凝珏建议她做一个田间宠物乐园。鸟犬相闻,当时曹睿芝眼前,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微缩动物园。虽然狗舍会被清退,但是别的动物,她希望依然会在这片江边农田的树丛中共栖。
“那么就在这里,做一个生物与农耕共栖的场所吧。”
《树剧场》by曹睿芝;摄影:田方方
摄影:Lin
“树剧场”以鸟为目标物种,建筑师在设想了各种鸟声的转译装置后,最后采用了回音壁的形式。围绕树丛,曹睿芝布置一个直径40米的光滑圆环,于是在靠近树丛一侧,回音壁升起。当人们贴近树冠,可以捕捉各种声音:鸟鸣、人的细语、树的低吟……
大排档、小吃驿站和水文馆
回到开头的问题,“进入地方,然后呢?”瀫石光会如何回答关于“在地归属感”的问题?当然,作为年轻的到来者,瀫石光对当地的参与,还需要更多时间。但我们已能在这里的角落与细节中,发现一些弥散在大地间,引发人共鸣的种种线索:
杨爱珍大排档是龙游当地的一家连锁餐厅,始于1990年。杨爱珍是餐厅的店主,23年前她从国营饭店离职回家,生完女儿不到10个月就出来摆摊,为了生计,全年无休地经营这家大排档。
杨爱珍
早年杨爱珍主要制作小笼包,后来她竞标下一间黄金店面,至此不断寻求更多的品类。如今杨爱珍大排档已经成为连锁店,成为龙游当地特产饮食辣卤的代表者。/ 图源瀫石光
杨爱珍在龙游的老屋,也随着此次瀫石光的到来进行改造。以“多元、大胆、年轻”为内核的Fiu Gallery来到龙游,与杨爱珍大排档携手合作,打造一个独特的在地艺术空间。设计团队希望在这次改造过程中能保留老宅的历史痕迹,并融入现代设计的元素,让它焕发新生,同时也传承着杨爱珍过去的温暖与记忆。
瀫村中,杨爱珍的老屋经过改造后成为“杨爱珍本店”。 / 摄影:Lin
Fiu Gallery还邀请了当地小朋友们一起参与改造,用鸭兔卤味的元素进行插画创作。/ 图源瀫石光
在龙游翠光岩村有一处老宅,经过改造后,如今成为“年年发,步步糕”小吃驿站。研究与策展团队织城网络设计以“米”这一日常主食作为思考起点,结合龙游县稻作文化的历史背景,及米制美食在当地饮食文化中演化变迁,进行了这处空间改造。
《“年年发,步步糕”小吃驿站》by织城网络/ 图源瀫石光
改造之前,织城网络成员对龙游美食的第一印象,是当地辛香丰富的口味。然而实地到访之后,他们关注到了龙游小吃的基石——稻米。龙游粉干、龙游北乡汤团……以及最负盛名的龙游发糕,无一不是米制小吃。而这些食物的兴起则得益于龙游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所孕育出的稻作文化。
以龙游发糕为设计元素,结合室内外的装置及展览内容,从作物、粮食和商品的不同角度重新认识稻米这种几乎随处可得的主食,设计者们希望这个空间能给大家提供一种新的解构自己与世界之间关联的方式,从一粒米启程。
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姜席堰
龙游县“六山三田半分水,半分道路和村庄”,虽然身处群山之中,却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为这里的稻作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图源网络
瀫石光这条艺术生态走廊的终点有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瀫馆。改造自原有水文站,瀫馆由沚山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主持建筑师薛楚金设计。在半山悬崖上,瀫馆犹如打开的一条通往江边、承载日常生活的通道。在这里,建筑空间被消解为通透的框架,让雨水流淌穿过,以水为媒介向公众直观呈现水文知识。
瀫馆 / 摄影:Lin
对设计师来说,将水文站转变为积极空间是他最直接的任务。因此在设计之初,决定从让所有人能够穿过建筑开始,将水文站的半地下室打通成为公共通道,从村子到水边能“抄近路”到达。他们希望这条公共通道将成为当地村民自产自销、休憩、躲避烈日风雨的去处,并直接通往江边码头乘船、钓鱼、洗衣,组织起人们与龙游瀫在日常生活上的联系。
小南海镇上的日常生活 / 摄影:Lin
从“瀫”字本身的特性出发,我们观察到,瀫石光内的作品,某种程度上都延续着创作者们对当地“唯一性”的理解。而纵观国内外的城乡更新项目,其实每个“地方”都会因当地独特的地理、人文条件,而呈现出丰富且唯一的形态。
而这正是“营造”的有趣之处——无论城市、县城还是乡村,一切关于空间的改造与赋能,最核心的要旨便在于:
找到当地的独特性,通过系列在地行动,把这种“唯一”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出来。
瀫村老屋里,遇见一场名为“看见鸟”的主题展览 / 摄影:Lin
“唯一”(的地方)+“唯一”(的理解)。或许只有在创作者不受外界干扰,持续保持个体对地方的独特感知的状态下,我们——无论当地人还是外来者——才能真正唤起共鸣与共情,感受“在地”带来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在瀫石光这条年轻的艺术走廊上,我们观察到,年轻创作者们正在基于自己对地方独特的视角与体验,衍生出种种创作与行动。而属于瀫石光的独特性与唯一性,也在这种与当地的互动中逐渐生发。当然,对在地营造最基础也最重要的要素——“时间”,还需要在接下来的旅程中,见证与陪伴。
部分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中的作品(本文只涉及到瀫石光·艺术生态走廊中的部分作品,更多作品期待大家走近龙游,细细发觉。) / 摄影:Lin
编者后记
旅途中,我的注意力其实总是频繁地跑偏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点上。
在龙游,除了上文涉及到的,我还受到了这些琐碎甚至无厘头的线索的“召唤”:
· 乡间小道上密密麻麻的蜈蚣,以及树上毛毛虫状的柳花。
· 网约车司机:在龙游,我们坐到的三趟网约车里,有两位女司机。和其他朋友交谈后,他们也表示观察到了比例不小的女性网约车司机。
· 公厕:顺着瀫岸“暴走”的过程中,遇见一处“意外公厕”,也是我个人在游览全程作品的旅途里,在打卡、赶路与与前进中,意外地,被提供了一处暂停下来休息的机会。(具体来说,休息还意味着一系列的动作:去趟厕所,出来洗手,走进田野,拿出梨子,吃掉。)
它们构成了我赶路过程中,悬置、放空与游离的时刻,也丰富了我对于“地方”的理解与想象。是的,地方充满各种细节:严肃的、幽默的、松弛的、无法言说和解释的。地方,给生活在千篇一律都市图景的人们,提供了一片关于想象的“自留地”。
近年来,一筑一事还曾探访过的这些地方。你不妨可以点进或者亲自走近,看看对你来说,“地方”意味着什么?
在古城泉州,看“赤子”创造当代“奇观日常”
从日本落地中国,大地艺术节成功了吗?
编辑
Lin
主编
牧之
副主编
忧忧
撰稿
Lin
校对
Fountain
平面设计
Gary©ZSDC
摄影
详见图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