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轻人,你入“鸟门”了吗?

Fountain 一筑一事
2024-09-06



年轻人,你入“鸟门”了吗?在年轻人聚集的小红书上,“鸟门”成为了去年搜索中“春节最热的门”,“观鸟”词条浏览量达2亿次。早在2018年一项观鸟爱好者报告中,中国观鸟人群就显现出年轻化趋势,46%的观鸟者在35岁以下。


观鸟也正在成为一门新的城市“显学”,据《中国鸟类观察年报2022》,全年观鸟笔记更新数据多达210万条;城市公园和绿地成为最主要的观鸟热门地,各省市区最热观鸟点排名前三中出现了12所高校。


就像骑行和徒步,“观鸟”似乎成为年轻人最新的“兴奋剂”。




现象 PHENOMENON


观鸟学堂、乡野走廊自然学校、OUTnABOUT、马粒粒、coffeecat、斑头小鸺鹠的观鸟之旅

#生长力



现代意义上的“观鸟”,指在自然环境中利用望远镜、鸟类图鉴等,在不影响野生鸟类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观察和观赏鸟类。


18世纪的英国乡村郊区诞生了第一位观鸟人:吉尔伯特·怀特。他被誉为“现代观鸟之父”,作为一个乡下教区的牧师,他利用闲暇时间在塞尔彭乡间观察记录了许多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在鸟类学还主要依靠猎杀和剥制标本的时代,这是一项伟大的革新。他将自然万物视为一个有机系统,重塑了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新视角。


美国电影《观鸟大年》剧照。观鸟大年起源于美国人庆祝新年的鸟类打猎活动,如今演变成了观察鸟类比赛,比谁在一年内,看到最多种类的鸟,谁就是冠军 / 图源网络


*现今观鸟已成为一项广泛发展的户外运动,在美国观鸟组织以奥杜邦协会(Audubon Society)最为有名,美国的国家公园和各地的公共公园会提供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的观赏指南,提供观赏鸟类等野生生物最佳的季节和地点以及安全方面的信息。



在我国,从涅槃重生的凤凰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燕子,从中国传统花鸟画到民间乐曲里的《百鸟朝凤》,鸟作为一种文化和浪漫主义的化身,与我们的生活早就密不可分。虽然相较于西方200多年的现代观鸟史,观鸟1996年才在国内发展,但速度却很快。据中国最全最完整的民间鸟类数据库:


截止2022年,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已有近3万名活跃用户,较上年度增加74%;记录地点涉及全国93%的县级行政单位,较上一年度增加7.38个百分点。


观鸟,其实早已不算小众。去年,SEE基金会和腾讯基金会发起了全民观鸟节,联动了北京、上海、成都、海口等全国51个城市,举办153场观鸟活动,推出10个城市的《城市观鸟指南》。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2023全民观鸟节·北京站」的主题为“北京中轴线鸟类发现计划”,包含历史、文化、艺术融合鸟类生态保护的线下展览、街区艺术互动活动、主题分享以及观鸟活动等形式 / 图源任鸟飞



在全国各地,都有许多发展成熟的观鸟组织,展览、刊物、线下观鸟、分享会等多元的活动持续遍地开花。只要你想,“菜鸟”也能马上从身边入门。





在城市听见鸟的呼吸


一幅壮观的观鸟版图正在被勾勒,我们对话了来自深圳的观鸟学堂和成都的乡野走廊。


观鸟学堂从深圳萌芽,构建出观鸟与自然教育的圈子,而这个圆圈的中心,正是城市观鸟。“深耕城市观鸟,做最地道的观鸟休闲局”,他们将观鸟的种子散播到全国的各个角落。在深圳的深圳湾公园、广州的华南植物园、昆明的斗南湿地等地方都留下了足迹。



年轻的爱鸟观鸟群体,是国内的特色,但为年轻人提供观鸟指引的机构却几乎没有 / 图源观鸟学堂



观鸟学堂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广,组织本身也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让观鸟变得更加有趣。从室内的科普讲座和展览,到户外观鸟中向学员介绍鸟类基本知识、传授观鸟技巧并指导其进行观鸟实践,观鸟学堂认为:



鸟类知识和观鸟技能是很容易掌握的,我们希望更多在情绪上引导大家找到快乐的方法,感受到观鸟作为一种愉悦的生活方式。



给深圳湾明星鸟儿做个广告 / 图源观鸟学堂

深圳湾离人很近的反嘴鹬,深圳湾人和鸟的画面,总让人觉得幸福 / 图源观鸟学堂



学员们一次次的认真观察与积极反馈也让学堂创办者们感受到了自然教育的意义。参与过活动的学员形成了一个观鸟的趣缘群体,即使在活动结束后也会自发地去观察城市中的鸟类并主动与导师分享自己的感受。


“学员会去观察鸟的呼吸,鸟即使不动,静静站在那里,一呼一吸之间,也能看到它的整个腹部以及羽毛颤动的姿态,我们很惊讶学员们竟然会观察得如此细致。”



当人们开始注意留意鸟的呼吸时,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达成了与自然的同频共振,感受到城市脉搏的跳动。



森林中的鸟,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分别为:黄腹角雉、红耳鹎、灰胸竹鸡、白喉扇尾鹟 / 图源观鸟学堂

看鸟的时候要安静有耐心,对小朋友来说非常有考验 / 图源观鸟学堂



“观鸟更多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与在地的联结,可以让人与城市产生情感。观鸟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鸟,还有城市的更多细节,



比如城市的规划建设、城市的发展历史等等,观察鸟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和城市、和自然进行互动,在这种交流中获得意义。”导师说道。以鸟作为一个连接点,可以连接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



双筒、单筒望远镜、相机,都是方便的工具 / 图源观鸟学堂



在成都,闪电老师(蒋志友)和同样爱鸟的友人于2016年创办了乡野走廊自然学校,多年来致力于青少年自然教育和自然科考活动,面对不同群体组织各种形式的观鸟活动。


面向青少年组建成都少年观鸟俱乐部,开展“成都青少年公众科学家培育计划”,还举办了青少年观鸟赛,将自然教育同丰富的社群活动相结合。


面向成年人发起各种志愿者项目,从龙泉山上的猛禽监测,到遍及各个城市公园的鸟类种群观察记录,以闪电老师为代表的观鸟爱好者们追随着鸟儿飞翔的足迹,几乎走遍了成都各个有鸟的角落。



在龙泉山守望猛禽 / 图源乡野走廊



有个家长曾这么形容观鸟的感受:“没观鸟之前,我们与鸟类处在两个平行的世界里,它们可能看得见我们,但我们并没有关注到它们,可能把不认识的鸟都叫麻雀。但当你有一天开始真正去看一只鸟时,你会发现那两个平行的世界开始有交叉了。”


对闪电老师而言,自然教育的意义不仅是带领更多人去观察自然,



“观察自然也是在认识世界,这是一个发现自我、认知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闪电老师带动了许多青少年参与到观鸟的行列之中/ 图源乡野走廊自然学校



“观鸟”更是蒋志友和爱鸟人们探索成都的“线索”,沿着水系步入城市公园构成城市的生态网络,置身于城市内外更广阔的自然领域:山野、丛林、滨水地、大大小小的城市公园……在一次又一次与自然的相遇中,也遇见一个更大的世界。


“投入的时间、情感越多,你感受到的连接就会越深刻。”蒋志友这样形容他对观鸟的热爱,尤其是当他们的鸟类观测数据能够给城市决策提供一些参考,甚至影响、改变决策中的某一项时,成就感会更为强烈。



在浣花溪公园拍摄的寿带 / 图源蒋志友

在百工堰公园拍摄的鸳鸯 / 图源蒋志友

在植物园拍摄的叉尾太阳鸟 / 图源蒋志友



观鸟在城市中的流行人们重构了对“附近”的想象,让更多与人类共栖的动物和植物都变得具象化和可视化,也让人们对于城市生态肌理的感知越来越清晰。城市越来越大,生活越来越小,而观鸟,为我们揭开了一个触摸生活细部的裂缝。正如闪电老师所说:



“通过观鸟与自然建立的连接感,消弭了超大的城市尺度带来的距离感和陌生感,生活的附近变得随处可见。”






把鸟“穿”在身上


卷哥2020年在上海创办了OUTnABOUT出门走走,专注于轻户外运动童装产品的研发,倡导经常带孩子到户外环境中活动,感受自然,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卷哥和儿子。OUTnABOUT的品牌名源自短语「out and about」,中文译为「出去走走」 / 图源OUTnABOUT



卷哥认为,



儿童户外产品不应该是小众的,而应该是日常化的。



OUTnABOUT关注功能性材质的设计开发,甄选更适合小孩子的面料,探索儿童在轻户外运动中的更多可能,在不同的场景下为孩子提供舒适体感。


在设计过程中,作为妈妈的卷哥会融入自己对于孩子在日常实践中的观察。“我其实是站在陪伴的角度做产品,通过作为父母对小孩的陪伴,在其中思考如何通过产品让小朋友在户外更加自在。”从Beach Party系列和Mountain Story系列,到夜间动物园系列,都融入了这样的品牌思考。



希望不同的场景下为孩子提供舒适体感 / 图源OUTnABOUT

不断探索儿童在轻户外运动中的可能性 / 图源OUTnABOUT

第五届OUTnABOUT安高若运动展现场品牌产品展示/ 图源OUTnABOUT



2024年初,OUTnABOUT推出了春夏「Birding 观鸟」系列,希望通过品牌的表达引发人们对鸟类的更多关注,围绕Birding,以中国九个城市的九种代表鸟类为灵感,不只是生硬地将鸟的元素嫁接到产品中,而是深入挖掘每个主题的细节、展现品牌独特的个性。比如推出可拆卸的小鸟荣誉徽章、能吹出鸟鸣声的口哨等创意产品。



“鸟是非常微小的存在,希望能通过独特的视角观察鸟类的世界,给小朋友们一个了解自然和生命的视角,引导他们保持好奇心,去探索世界。”




BIRDING系列产品 / 图源OUTnABOUT

BIRDING系列产品,希望儿童能对自然与生命保持好奇心/ 图源OUTnABOUT



OUTnABOUT将BIRDING观鸟系列的部分销售收入,捐赠给SEE基金会的“劲草嘉年华”和“任鸟飞”公益项目,支持开展生物多样性科普和鸟类保护行动。OUTnABOUT不仅仅是一个服装品牌,更带着一份作为社会企业的温度和责任感。



结合产品科普鸟类知识 / 图源OUTnABOUT





“观鸟”是一种天性


生活在上世纪的英国鸟类学家詹姆斯·费舍尔说:“对鸟类的观察可能是一种迷信,一种传统,一种艺术,一门科学,一种娱乐,一种爱好,或者也可能只是一件无聊的事;这完全取决于观察者的天性。”那些各行各业入了“鸟门”的人,都有着怎样的故事?


马粒粒是一名胶片相机清洁师,也是观鸟自媒体博主;coffeecat是一名互联网内容从业者和科幻科普译者,也是入坑2年的观鸟人;斑头小鸺鹠本职是一名国企普通职工,机缘巧合下入门还得了成都市第十届限时观鸟赛的冠军。每个人观鸟的缘起和体验都有所不同,但总有一些感动和惊喜是共通的。



(Q)   为什么观鸟?


马粒粒

2019年的秋天,我搬家到成都郊区,注意到小区里以及周边的河边荒地都有小鸟的踪影,然后就这样莫名奇妙地入了“鸟门”。



对于观鸟的热爱就像隐性基因或者是一种潜伏性病毒,有一天它自动会觉醒。




©马粒粒


©coffeecat



斑头

小鸺鹠

公司楼下就有很多苍鹭白鹭,有时散步就会看到它们站在河心,上班路上也会看到天上飞过的身影,某一天突然就想知道它的名字,开始在网上搜索,知道了原来它叫苍鹭,然后就想把它看得更清楚,就在网上先随便买了一个几十块的望远镜。还记得第一次用望远镜(即便是几十块的)看到它们的时候,就被惊艳到了。那段时间吃过午饭都会带着望远镜去楼下观鸟,



感觉打开了一个曾经被折叠的世界的大门,才发现原来在身边就有这么多不同的漂亮小鸟。




©斑头小鸺鹠



(Q)   描述一个难忘的观鸟片段?


马粒粒

感觉故事都比较琐碎,比如“去年在山上看到一群几百只黑短脚鹎像云雾一样飞行”或者“观鸟的时候没注意脚下被石头绊倒一整个扑街,但是还是坚强地举起相机”。




©马粒粒



coffeecat


跟几个不看鸟的朋友一起约着出行去康定,目的是去欣赏风光,早上五点钟坐着藏民的悬崖夺命小摩托,到山上一处有几块湖泊,意外地在那一次性看到了三种之前没有看到的鸟,分别是藏雪鸡、高原山鹑和白马鸡,它们不太怕人,可以相对近距离观察,是很难得又惊喜的观鸟体验。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coffeecat




斑头

小鸺鹠

今年1月在唐家河参加成都观鸟会组织的年会活动,那天晚上在清溪镇回唐家河的路上车爆胎了,后来在鸟友的帮助下找到了修车师傅修好了轮胎。回去的路上在路边的一棵树,很近很近,大概3米的距离看到了一只北领角鸮(特别可爱的猫头鹰),观察了挺长的时间。大家都说这是我用爆胎换来的奖励。




©斑头小鸺鹠



(Q)   观鸟最有趣的地方在于?


马粒粒

就像喜欢车的人走在街上看到车子,能说出他们的牌子和型号,或者关心时尚的人会去注意别人的打扮这样;观鸟之后你看过的鸟会丰富你的回忆,我在那个城市的那个公园看到了什么什么鸟,会莫名清晰深刻。像以前旅行的话,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但是现在鸟会让那个地方更立体,记忆也更生动。



观鸟最大的乐趣就是让世界的细节变得丰富。




©马粒粒



coffeecat

其实观察鸟本身的行为姿态,以及它的一些外貌的细节,包括去听它的叫声,以及从叫声其实也可以分辨出不同的鸟,这些其实都挺有意思和挑战性,尤其是有一些很难辨识的鸟类。还有观鸟时候的专注状态——



如果你在试图辨认100米外的一只鸭子时,这个世界上就只存在你和这只鸭子。




©coffeecat



斑头

小鸺鹠

我观鸟的时候经常进入心流体验,沉浸式找鸟,完全体会不到时间的流逝。有了这个爱好以后,会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会更加关注身边的一草一木,花鸟虫鱼。



感谢小鸟给了我一张大自然的入场券。




©斑头小鸺鹠



观鸟带来的不仅是身心的疗愈以及技能提升,对于许多观鸟人而言,观鸟拓展了世界的边界,一层是让我们在现代城市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存在,另一层是拓宽了社交圈子,发现了更多与人的可能性,通过“兴趣坐标”建立起与世界的联系。这或许就是观鸟的意义所在。一筑一事



*以下向你推荐以下观鸟入门资料:



📖

观鸟读物


《中国鸟类观察手册》
《和路边的野鸟做朋友》
《鸟的魔力:一部绚烂的鸟类文化史》
《西布利观鸟指南》
《抓住十二只喜鹊的尾巴》


超萌四格漫画,带读者进入很有趣的鸟类世界/ 图源《和路边的野鸟做朋友》



🎬

观鸟影视


《观鸟大年》
《观鸟者》
《鸟类星球》






编者后记



读《超越身体边界》时有这样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马克思说自然是我们的无机身体。曾经,我们可以读懂风和云,读懂河流和洋流的变化。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认为自己有能力飞行,感受灵魂出窍,可以与动物交流和说话,拥有动物具有的能力,甚至能变形。”


自己也时常在想在日常生活之中是否丧失了一些对于自然、对于细微事物的感知力和想象力。


去湖边野餐,我在草坪上躺下时感受到了一种纯粹的身心放松,然后跟朋友说还是应该时不时亲近一下自然。


在做完观鸟选题后自己也有一种想要遁入“鸟门”的冲动,想要去留意生活中的很多细节、去挖掘生活更多的可能性。人虽然没有翅膀,却在许多层面上都可以选择飞翔!


点击下方,发现身边更多的自然:



跟建筑师去熊猫家“串门”,会发生什么?



成都自然博物馆:内外皆“自然”





编辑

Fountain、yy

主编

牧之

副主编

撰稿

Fountain

校对

桃桃

平面设计

Gary©ZSDC


摄影

详见图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筑一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