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与联结,“未来理想社区”的解法?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集体生活”的记忆,是秋天一到,大家不约而同地“囤秋菜”,隔壁帮忙晒菜;是热气腾腾的商铺与住屋之间,一到饭点,便出现“蹭吃蹭喝”人群;是叫得出来名字的邻居,是闻得到饭菜香味的左右,是每天都在发生的有温度的日常……这是集体的生活,可能也是生活的必要。
但城市发展到今天,社区瓦解,早已离散了聚拢的人群。我们得到了物质的丰盛,但面对不远的未来,应当如何创造新的社会联结?
NEXUS理想之地,位于上海嘉定新城,正在探索新的可能。我们采访了市集主理人Kang、设计研究者李德庚、四叶草堂理事长刘悦来,了解他们与理想之地的共创故事。这个接近60万方的“微缩未来之城”因何成为上海新的聚焦?它又提供了怎样的未来理想社区样本?
空间 SPACES
NEXUS理想之地
开启时间:2024年
地址:上海市嘉定新区
#识城计划
关于未来社区的解法,一种观点认为,向过去告别,保持现代性的进程,或许就能逐渐产生答案。但另一种观点认为,技术整合分散的人群,创造多领域的需求,也在加速社会的圈层化,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社区也面临着瓦解。
然而,“只有在与其他个体的关系中,个体才能成为完整的自我”,这正是人类的“社区本能”,是人与他人建立联结的内在需求,甚至在新技术的助益下,这种联结的方式更加多元、广泛。“未来”与“社区”从不排斥和对立,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创造新的社会联结方式?如何使这种联结既能给予个体支持,又不至于造成沟通障碍?为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空间与社区的形态。
我们需要怎样的未来社区?
技术的不断迭代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社区形态,电、汽车、互联网等进入社区,都不断推进其走向未来。但在中国城市化的迅猛中,什么样的社区可以承载未来?它是从空白的新城中拔地而起,还是在旧城的瓦砾夹缝中生长?它等同于“智慧社区”么?它应该如何打破原子化?又是怎样的力量在主导这些未来社区叙事?
社区设计不应局限于对“经济效能最大化”的极致关注,而应对建筑本体、人文、社会性进行反思与追问。万科于2018年成立2049未来城市实验室,链接国内外多方资源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全球领先的城市发展理念,致力于空间、技术、场景创新,用自己的方式“抵达未来”。
万科未来城市
由若干个独立、又相互紧密联系的未来城市理想单元构成,每个单元在10分钟步行可达范围内都充分融合了自然生态与多元城市场景,80%城市服务都能在单元内得到满足。六个理想单元分别是中央活力理想单元、科技创新理想单元、综合社区理想单元、创意聚落理想单元、生态旅游理想单元、高科技农业理想单元 。
中建玖合持续贯彻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未来人居的建设上,提出“一核四芯”理念,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着“科技范”和“未来感”的融入路径与城市化进程的未来发展方向。
经过5年时间的研究摸索,中建玖合与上海万科带着对未来城市的深刻理解,携手打造的“万科未来城市理想单元”首个项目“NEXUS理想之地”落地于上海嘉定新城。
项目总占地面积近1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57.8万方,以“活力、低碳、智慧”为核心理念,以“建筑即公园,社区即城市”为打造方向,涵盖住宅、公寓、办公、商业街区、社区配套等各类业态。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 图源中建万科·理想之地
NEXUS并非“理想之地”的英文翻译,而是“关系、联结、联系”:
理想的未来城市,更深层次的不是技术未来,而是人文未来,是以人为中心,构建多维共生的关系连接。
通过这些连接,消弭人与人的距离,治愈城市中的孤独。
NEXUS理想之地品牌标识手稿 / 图源中建万科·理想之地
“中国社区的封闭性导致公众共享城市资源的问题,其在更小维度上也阻碍了社区之间、社区之中人与人的交往,让一个个社区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城市孤岛。”理想之地则是在“NEXUS”的基础上,通过方方面面的设计在保证个体私密性的基础上消弭这种阻隔。
中建万科·理想之地学术创作图 / 图源中建万科·理想之地
小尺度街区设计、多维生态能量环设计、下店上厂高混业态设计等多方位对活力生活场景进行落地,打破空间功能的边界感,令社区顺应城市肌理而生长。
小尺度街区,打破社区围墙分隔和功能切块,商业、办公和住宅不再简单拼接 / 图源中建万科·理想之地
充满活力的中轴空间成为了街区的核心,像粘合剂一般将六个地块通过步行街连接到一起。中轴并不是一条僵硬的城市线路,其空间十分灵活,宽度和空间布局随长度变化而变化,即:西侧靠近地铁站的位置最为活跃,从西向东活跃度逐渐降低,直到最东侧的滨河空间变得自然安静。
多个地块被中轴空间所串联 / 图源中建万科·理想之地
中轴线正中的新新街口,集中了市集、体育馆、文化展馆、邻里中心四个超级盒子,浓缩了都市生活体验,成为了整个社区的活力之源。
超级十字路口 / 图源中建万科·理想之地
理想之地在得房率可控的情况下最大化地提升公共价值,面向所有人群集中开放项目中间1/3的十字轴区域,口袋公园、广场、连廊、明巷、屋顶花园等也形成了一个个真正服务于社区的可游逛、可互动、无背街的全天候活动空间。
以“人”的叙述来创造场所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人们的社会联结始终是社区讨论中难以绕开的焦点。理想之地空间的建构,也是为这种联结创造更多的条件。社区不应是规划者个体理想、意志的成果,
它的生命力、生动性、最终的形态,是需要使用者一起参与、填充、完善的,
没有使用说明、使用规则,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留下他自由生长、生活的痕迹。
理想之地已开放的春熙集内 / 图源中建万科·理想之地
然而,在复杂多样的场地条件下要进一步建构灵活、开放的生活图景,就必须涉及深层次的、与社会属性相关的思考。基于此,理想之地联合一筑一事,对话了部分参与社区共建的主理人们,聊聊他们的营造思路与对未来社区的想象。
春熙集
以美食连接社区
“让这里真正拥有‘茶米油盐’的生活温度。”
Kang
「春熙集」主理人
Kang在做市集之前,与他的团队一直在上海做餐饮,从2018年开始逐渐创立了Bloom、胡麻、SHAN、CUCURUCU等各种不一样的美食品牌。也是机缘巧合的,他去往了郑州,以美食与空间的想象力构筑了普罗市集,突破常见的封闭式小区的环境,与多个品牌及邻居们产生有趣的共创交互。
再到理想之地「春熙集」的营造,则是Kang对社区商业的全新探索。“未来社区商业应成为将生活重新连接汇聚在一起的纽带,把人的真实诉求放大,再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呈现和表达。”
春熙集内 / 图源中建万科·理想之地
与传统商业模式相比,理想之地开放式的绿中庭空间、随意落座的格局就已为“烟火气”打好了基础。Kang向「春熙集」中填入对于理想生活的建构,以市集为原点,以neighborhood为核心概念,呈现了丰富的业态以及“后厨前置、生鲜展示”等特色场景共创,让这里真正拥有“茶米油盐”的生活温度。人与人可以拥有直接的交流,自然就会产生更富足的人情味与社区归属感。
春熙集上贩售的各种蔬果 / 图源中建万科·理想之地
除了营造舒适边界度的生活场景以外,餐饮板块也是「春熙集」的核心关键。市集只是一种形态,“吃”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体验,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散发着烤炉余温的烘焙面包坊NABOR BAKER,也可以在古谷尝到记忆中落胃的粥粉面,更有汇集了世界各地好肉的现代肉铺。
春熙集内 / 图源中建万科·理想之地
低碳环保是理想之地的践行点,而可持续观念也融入了市集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变废为新的花器、有机调味料、0添加系列零食等产品;环保材质的器皿,搭配以自然简单的Logo贴纸和图章,倡导消费者循环使⽤,还有人人都可以参与其中的可持续环保活动。
“小森林面包节”活动 / 图源中建万科·理想之地
自开启以来,春熙集以“多元饮食文化”为原点,每周都会开展主题性小范围社区活动,在不同的节点也会发起各种主题项目,让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都能参与其中。此前举办的“探傣寨-云南市集”联合了西双版纳泐椰市集主理人刁刁,跨越2295km把原始雨林寨子搬进上海,茂密的旅人蕉、大片龟背竹、少见的咖啡树、异叶南洋杉、夏威夷椰子与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菜肴、器物,恍然置身版纳街头。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是几位客人,他们是生活在上海的版纳人,活动期间一连三天驱车一个半小时过来‘赶摆’,因为他们说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对于Kang来说,达成了人与人之间很珍贵的一次链接,那活动便是成功的。
“来‘森’呼吸”活动 / 图源中建万科·理想之地
随后,春熙集还举办了关于绿中庭植物认知学习的“来‘森’呼吸”、能够参与烘焙的“甜蜜发酵计划”等活动,春日四月,还将带来充满活力的绿植课堂。每一次活动都是社区居民交互的机会,亦是邻里回归之时。
“甜蜜发酵计划”活动 / 图源中建万科·理想之地
新新所
以艺文滋养社区
“它是社区的一个细胞,
也应服务于这里的人群。”
李德庚
「新新所」主理人
李德庚的身份多重,做过的事情类型也很多,上课、策展、做书、规划大型设计项目,「新新所」的构建,是他关于“物与空间”的最新解读,“一开始,我仅仅以未来展馆的思路去构想,但随着与理想之地团队的深入沟通共创,我发现「新新所」并非仅是一座集展览与商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空间,也是对于社区公共建筑模式的一种实验,作为社区的一个细胞,它应帮助社区营造更好的公共文化生活,而非网红打卡地。”
全新开放的「新新所」 / 图源中建万科·理想之地
社区型展馆与常规展馆的最大不同之处便在于其综合性,李德庚在展厅的构思上进行了文化类活动和策展型商业的区分,一层偏重于文化类活动,西区侧重展览,东区侧重活动,北区关注未来的研究探索,南区围绕社区建设共创。“北区和南区的设置,是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乃至城市的共建与畅想中来,在更多力量和实验的拓展尝试下,才能真正抵达‘理想之地’。”
而在合作品牌及创作者的选择上,李德庚认为理念一致及具有年轻化思维是最重要的点,基于此,会为社区带来不同以往的内容。
全新开放的「新新所」 / 图源中建万科·理想之地
「新新所」将以完全的开放性接纳所有往来人群,无论是本地社区居民,还是外部各领域人群,对于李德庚来说,这种开放性也将为社区公共的构建提供一定助力。“更多的人参与,也会带来更多的思想与话题,我们目前只是将它梳理呈现,但它的内容,还需要大家来填充。”
运营了一段时日的春熙集已填充了丰富内容,另外三大公共建筑新新所、鼓浪馆及陶然荟全新开放,相信在不同主理人的思想交融下,它们会为街区带来更多持续不断的活力与生机。
鼓浪馆
集文体综合于一体,家楼下的社区运动中心与社群疗愈中心,室内空间与运动草坪、街道互相渗透,开放多元。
陶然荟
通过政企合作共建打造“健康与成长”的新型社区邻里中心,也是理想之地的城市会客厅,一层为图书馆+智慧健身,二层为宝宝屋+长者运动,建筑本身沿主要街道首层退让,创造出人可以停留、交流的情感空间。
因共而兴的社区营造
理想之地的构建突破了常见的封闭式生活环境,重新定义房子本身,以及社区与外界公共资源的连接方式。各个营造者、主理人、商户又将内容填入空间,以双重维度去打开社区、打开生活、打开未来。
然而,未来社区的营造,除了人与人关系的梳理与设计,还关乎一整套社会运行系统,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衔接。在此过程中,理想之地持续通过沟通和共建,推动居民的自主参与意识行为,并联合同济大学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实验中心&四叶草堂共同发起“我们的理想生活”社区营造计划,将社区内的各部分力量有效得团结起来。
四叶草堂
以互联共建社区
“主动性与选择性是参与者
加入社区共建的重要因素。”
刘悦来
「四叶草堂」理事长
「四叶草堂」的理事长刘悦来是同济大学建筑和城市规划学院教师,1992年就从景观设计专业毕业参加工作,不断得通过实验性城市行动改变一个社区、乃至一个城市,使城市原本荒废的剩余边角空间化身为具有高度社会凝聚力的情感场域。
实践过程中,「四叶草堂」设计师团队不仅提供行动方案,同时也作为社会动员和实施运营的操作主体,为“社区花园”理念的落地、推广及可持续发展,构建了一种易于学习和复制的保障性机制。
此次“我们的理想生活”社区营造计划,则是其在“未来城市研究”与“社区花园”的基础上进行的未来社区新一轮编织。
“我们的理想生活”社区营造计划开启后的第一场工作坊现场 / 图源中建万科·理想之地
在理想之地的社区营造中,「四叶草堂」不以具体的目的及社区问题为驱使,而是在不破坏社区群体内在性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动作让同一个空间中不同诉求不同兴趣的群体能相互看见和理解,并且有机会产生协作与对话。
理想之地社区成员们提出建议 / 图源中建万科·理想之地
这一系列动作也包括构建“官民学”框架,一套由政府、企业、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社会支持体系:
政府主要承担政策引领、方向把控上的责任,以及链接更为公共性的资讯与资源;
企业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在地开发商,二是在地商户,前者主要掌握商品房社区从资讯、空间到资金等多维度核心的资源,所以是在交付前最为重要的牵头方和支持方。后者是自下而上的商业活力和企业社会责任的代表,参与过程中如何把控社区商业与社区服务的平衡点是在地商户可持续参与的重要要素;
居民是整个架构中的核心与初心,一方面广泛的居民基于互相交流与互助的自我需求,在一些好的参与式技术的引导下会具有很好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一部分居民代表在参与公共议题的过程中也需要学习如何与公共权力对话与协商,以保证这个框架能有效运作支持到居民自主性的生发。
理想之地社区成员们共建共创 / 图源中建万科·理想之地
在此框架基础上,「四叶草堂」通过各类沙龙和工作坊、公共日、社区发生器等交流形式和理想之地更多的未来居民共同交流、探索实验理想的社区生活场景。
截止目前,他们已与理想之地的业主们进行了多次深度互动,共收集到数十位伙伴,关注的9个社区议题,包括但不限于当下具有广泛关注度的“社区共育”“互助养老”“公共空间”“社区组织信息平台”等。
沙龙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合照 / 图源中建万科·理想之地
与此同时,理想之地2000多组社区居民共同票选出来了第一版社区公约《理想公约》,聚焦绿色低碳、社区共治、邻里温情三个板块,充分发挥了参与者的主动性与选择性,最终会形成一股可持续的内生力量,焕发社区活力。
-
通过理想之地,我们可以看到公共与社区、过去与未来的叠加,也许“走向公共未来”与“回归社区记忆”并不是矛盾的议题。而当“未来”跟“智慧”的关系难以区隔之时,“人”似乎成为社区中最明确、最可靠的基础。
理想之地中,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新的联结 / 图源中建万科·理想之地
历史往往不是线性发展,也并非真正轮回,而是跳跃、折返、螺旋,退一步进两步。那么未来社区,会是多少的历史,多少的当下,多少的未来相加?借由城市中国杂志中对未来社区的描述:
“假如这个荒诞的世界,真的像博尔赫斯的《神学家》描述的那样,历史是一个圆环,那么,未来社区也可能是过去的投影。”
也许我们所期待的“未来社区”,并非迫不及待的“先进手段”,也并非遥不可及的“线性终点”,而是对“当下”棘手问题破解之道的点拨,是共同的愿景与温情。一筑一事
编者后记
在写这篇稿子之时,我想到了城市中国所制作的这张图,“互联”二字被重点标注了出来。
沉浸在新技术运用中的我,已经很难想象离开手机、快捷支付、线上购物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似乎只需要不断揿手机便能解决,亲朋好友的慰问,也仅仅通过祝福信息发送,我甚至不知道隔壁住了怎样的邻居,出入时间段的不同导致我们从未碰面。
我不禁想起曾经父母居住的老社区,爱好请客招待的邻居一家白天总是大开着门,欢声笑语很轻易得穿过楼层。楼下的理发店开了十多年了,十五块钱剪一个头,老板的手艺一如既往的稳定,大家都爱去。它真实又鲜活,但我却总嫌弃需要剁脚才能亮的声控灯与并不干净规整的垃圾点。
有时候会想象未来住区的样貌,希望它舒适便捷又温情脉脉,它或许是“过去”社区的投影迭代。在看到越来越多的社区营造者的实践之后,我发现这种社会联结或许并未消失,只是换了个方式,也对未来更多了些期待——
《城市中国》研究的“未来社区”
泉州与宁波的社区营造样本
编辑
小徐
主编
牧之
副主编
忧忧
撰稿
小徐
校对
肖肖
平面设计
Gary©ZSDC
摄影
图片均已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