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程故事 | 这位哈工程教师跨行跨出思政研究“元宇宙”

聆听的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3-10-01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坚定人才培养自信,造就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哈工程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涌现一批心怀国之大者,矢志服务国家需求,立大志、明大德的优秀青年教师。小程故事专栏选取了这些教师中的典型代表,讲述他们的成才故事、成长路线、成功经验,以激励引导更多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一流领军人才。

人物简介 /Profile/

魏俊斌,男,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烟台研究生院新时代爱国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在《思想教育研究》《情报杂志》等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期刊论文8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金重点项目等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项目子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浙江理工大学学报》审稿专家。2013年就读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法学专业,2017年就读于天津大学法学院,2019年入职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担任思政课教师,同年攻读博士学位。


2019年,即将在天津大学法学院硕士毕业的我手握多个“offer”,可以继续留在天津大学攻读法学博士,可以入职温州市人民检察院成为一名检察官,可以入职国企中建八局工作……直到了解到母校哈工程马克思主义学院招聘需求,我放弃了所有的“offer”,孤注一掷,终于“过关斩将”幸运地成为学院“优硕计划”支持的“第一人”。入职3年来,我一边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一边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在完成跨行转变过程中,把非专业出身的劣势变成优势,逐渐构建起自己的科研“元宇宙”。


法学×思政


初回母校任教,欣喜之余,面临着重重压力。最大的压力就是跨专业的挑战。虽然“文史哲不分家”,但我的本硕专业都是法学,毕竟没有系统地学习思政专业的知识,要补齐这方面的短板是摆在我面前的第一道难题。科研方面也不像上学时那样有所依仗,没有了导师的指导,需要自己独立去趟路子。再加上父母亲朋的不理解,他们常常问我为什么放弃“经济发达地区公务员”的“金饭碗”或者顺理成章地继续在“双一流”高校深造“老本行”,偏要选择这样一条最难的路走,“压力山大”的我一时之间摸不到头绪。


在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参加学术会议


为了重拾信心,那段时间我总是时不时地回顾自己在天津大学读研时曾经奋斗的岁月,在心里给自己默默打气“我能行”“不能服输”。一次,烦心时我又点开了我引以为傲的首篇CSSCI期刊论文《冲突与弥合:大数据侦查监控模式下的个人信息保护》,细细品读起来,那是关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相结合方面的研究。还记得这个论文灵感是我在2017参加一次“网络规制与犯罪治理”学术会议中获得的。


2017年是“人工智能元年”,当时还没有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法(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在2021年才出台),将个人信息保护引入到人工智能、大数据实践应用领域还是很少有人研究的前沿课题,这个选题还获得了导师的表扬。经过导师的“魔鬼式训练”,我提前1年“超额”完成了毕业所要达到的论文要求,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打印出来的学习资料摞起来足有2米高,当时还跟室友开玩笑说这是我的学问新高度…….想到这儿,我突然意识到研究生阶段就尝到过学科交叉的“甜头”,为什么不继续把曾做过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法学等相关研究拓展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呢?利用交叉融合,以一种更开阔的视角、更有力的工具,跳出思政专业本身,去分析、解决思政问题,把我非思政专业出身的劣势变为优势。


于是我马上开始系统梳理之前有关人工智能、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应用的研究,学习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范式的同时寻找自己的切入点。我觉察到当时全国都在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这是一个很有创新性的载体,我通过SWOT分析方法系统梳理了当前智慧图书馆当前发展现状和研究现状有哪些优势和不足,挖掘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研究其如何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由此写出的论文《智慧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实现路径优化探究——基于SWOT分析》在CSSCI扩展版期刊《图书馆工作与研究》上发表,这样就把自己既往的法学、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优势基础与知识积累比较“丝滑”地过渡转化到思想政治学科领域。


当时采取学科交叉的方式进行研究还只是一次“投石问路”的“冒险”尝试,不过良好的开局让我树立了信心,逐渐找到自己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研究。


政策法规+思政



2017年以来,我就一直关注人工智能的应用研究,特别是对人工智能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怎样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着浓厚的兴趣。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治理网络智能环境的研究在我心中逐渐萌生成型,但一直苦于没有找到一个好的研究切入点。我注意到网络智能应用最根本的是算法框架,但当时国家没有出台专门的文件,只有在一些法律法规中零散提到,并未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而理论性思辨性的研究已经有人在做了,接着做意义不大,只能暂时将想法搁置。


直到2021年7月,国家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关于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有关算法综合治理的政策规定,仿佛一束光,一下子激活了我头脑中酝酿已久的idea。我就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与解读,同时我密切关注着这方面国家最新的政策动向。


2021年12月份,相关规定正式出台。我立刻把文件打印出来,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看了很多遍,文件从头到尾都让我做满了标注。我又找到我国关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所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汇总、做成表格,结合之前的《征求意见稿》对比分析,综合专家的解读进行梳理,深入解读文件将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智能环境治理有哪些帮助、起到哪些作用。在对规定演化、出台过程的梳理中,我逐渐明晰了研究思路。


我借鉴了法学的研究逻辑,采取了与以往思政学者完全不同的研究逻辑和角度,坚持目标导向,从权利和义务角度进行论述,阐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知情权、自主决定权等权利保障,表明、界定了程序方面的治理规则,提出网络智能环境治理未来应该怎么做,撰写论文《治理算法: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智能环境治理的政策与趋势论析》,因其研究题材及视角的新颖,很顺利就在专业类CSSCI期刊《思想教育研究》上发表了。


在苏州大学参加暑期实践研修


三年来,我深刻认识到高校思想政理论课教师在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思想的布道者,也是政策理论的宣讲者。这个角色定位不仅要求我们要关注研究国家政策法规,做好相关政策理论的宣讲,其实也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政策法规视角,这也是我的“老本行”法律专业的帮助我形成的一种“惯性”,就是要善于以问题意识关注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各种政策文件,并悉心分析研究其中自己可以“学以致用”的切入点,即帮助我解决了科研“选题”的苦恼,同时也助力文件政策的施行。


一个问题解决了总是伴随着新问题的出现,追踪不断衍生出的新问题深耕下去,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其实上面所说的《治理算法: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智能环境治理的政策与趋势论析》这篇CSSCI期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源自于2021年暑假时我写的一篇关于网络舆情治理论文所触及的智能算法问题。如果说之前确定的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研究“面”的话,那么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找到了研究“点”——如何治理网络智能环境。


我⇔“成长导师”


伴随着研究“面”的确定和研究“点”的形成,2020年初,我着手准备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说实话,也纠结过,一个初出茅庐还是跨专业的新人,申请“国字头”项目是不是有点“不自量力”了?后来“尝试才希望,不尝试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这碗“鸡汤”说服了我,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开始了艰难的“国字头”申请之旅。


“看花容易绣花难”,项目申报书撰写过程,是我专业生涯成长的关键一课。虽然我读研时曾经协助导师申请过地方类项目,基本了解项目申报书的写作规范、流程事项,可真正独立研究更高层次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才感到既有经验严重不足。申报书的撰写过程就像又回到了当年导师指导论文的日子,而王景云院长就成为了我的“成长导师”,项目申报的每个环节她都亲自给予指导。


选题时,景云院长“要结合疫情时事背景才更有价值”的建议,拓展了我最初网络舆论方面的研究视角;搭建逻辑框架时,她提醒我,做项目需要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和把握,要讲明白“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现在有什么问题”以及“如何分析、解决问题”,搭好、搭稳问题研究的基本的“骨架”,再以广阔的视野做支撑,补充丰满“血肉”;特别是研磨“本子”时,辛苦写好的文章被反复否定、否定、再否定,修改、修改、再修改的过程,我几近崩溃,本来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以为“差不多就行了”,可是她却显得比我更“上心”。记得一天晚上8点多,她又给我打来电话从头到尾从理念到逻辑结构给我讲如何修改,并且鼓励我:“选题很贴合实际,很有希望能中,一定要好好做。”院长都这么用心,我还有什么理由退缩呢?从那之后,无论是学院组织的专家反馈意见还是院长的反馈意见,我都认真对待,仔细修改,及时反馈,从“要我改”变成主动的“我要改了”,就这样项目书大大小小修改10余次,“疫情背景下网络舆情法治化治理研究”成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资助。


晚上在家查阅相关资料


申请获批之后,我与景云院长有过一次深入的沟通,我特别感谢院长对于我的“无时无刻”的修改意见,“不离不弃”的指导。而她感叹的却是,给予我的修改意见,我件件都有高质量的回应,她认为这是一个青年人做学问必备的品质。我才明白,其实成长从来都是一场双向奔赴,每一份意见和建议都是我们成长的台阶和进步的基石,只不过常常被我们忽略罢了,“件件回应”得到的“不离不弃”,“无时无刻”地鞭策着我继续前行下去。


“疫情之下网络舆情法治化治理”这个项目,涉及到跨学科法学、人工智能、大数据、传播学的知识交叉。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找到了下一个基金申报的选题——“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智能环境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的构建”。


三年来,我有过一篇论文屡投不中前后写了2年才发表的“至暗时刻”,有过一篇论文“退修”11次的“悲惨遭遇”,但这是自己最钟爱的人生道路,就要一往无前、坚持到底,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


小程故事 | 

探索“文工融合”这道题,他用四步求“解”

小程故事 | 

在刀尖上“跳舞”的科研探险者

小程故事 | 

竞标“一把成”!这位哈工程教师练成4种“真功夫”

小程故事 | 

从一见倾心到缘定今生,这是我的一往情深


    哈尔滨工程大学    

—  heu19530901  —


编辑 | 霍萍

统筹 | 于欣欣

来源 | 小程故事工作室

朗读 | 王泽一

音频统筹 | 李颖超

排版 | 柳力豪

责编 | 霍萍

审核 | 吕冬诗 金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