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日快乐,我的国!哈工程“少年”与国同行!

与国同行的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4-01-06

今天是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

生日快乐!我的国!


10月1日早上7点

哈工程组织全体师生

参加迎国庆“云端”升旗仪式活动

听国歌激昂雄壮

屏幕前师生肃立注目

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祝愿我们的祖国

   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73载步步铿锵

曾与国同行的“少年们”

已变成满头华发的“老同志”

每一位老同志

都是一部活历史

他们用自己的人生见证了

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他们在建设中奉献

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建国73周年之际

小程采访6位哈工程离退休老同志

听他们讲述人生历程

每一帧历史画面

都写着一颗红色初心


“普普通通的人只要钻进去了,

也可以完成从前不敢想象的事”



人物名片 /Profile/

花栅,男,1929年生人,1951年重庆大学电信专业毕业生,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教员、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计算机系教员,现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花栅教授还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回想起我的大学时代,穿衣穿鞋都是很困难的,衣服都是破的,现在大不一样了,教育普及了,生活富足了。”

花教授认为新旧中国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从农业化转变成了工业化,“在党的带领下,我们现在是全世界制造大国,我们正在由大国变强国,由强国变富国的路上前进。每个时代青年有每代人的使命,我们国家现在取得这么多之前根本无法想象的成就,比如我们不光可以上月球,还能把月球的土壤运送回来,现在时代发展的太快了,所以当代青年更应该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观察社会,适应社会,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与时俱进。

1951年,花栅从重庆大学毕业。重庆大学本来已经指派花栅前往北京工作,临行前临时将其调往哈尔滨103部队。花栅的父亲是军人出身,知道部队生活很苦很累,虽然心中有不舍,但还是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将花栅送去祖国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花栅(右一)

1955年,花栅正式成为哈军工教员,在讲台上一站就是50年。从重庆大学有线电专业到哈军工海军系再到哈船院计算机系,这半个世纪,他一直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把一项绝密级的科研任务下达到哈军工,希望学院研制出能够测量原子弹爆炸后的光辐射和冲击波效应的仪器。时间紧任务重,花栅从海军系被抽调到了原子工程系进行测试仪器的研发。

“由于当时西方对中国技术封锁,他们是不相信中国能够完成相关试验仪器的,尽埋汰我们说:‘就算你能做成原子弹,你也不会试验’。”为了完成任务,花栅与同事集中到204教研室去搞光辐射的测量,他负责用电的办法来测量冲击波的强度。

后来,学院研制成功的仪器光荣地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检测任务,为中国核试验做出了突出贡献。谈起这些,老教授说到:“其实我们都是很普通的人,完成这些事的人,没有一个是什么博士头衔的。普普通通的人只要钻进去了,也可以完成从前不敢想象的事。”

花栅回忆,计算机作为当时的新兴科技,哪怕是来讲课的老师也得从头开始了解学习,一边钻研一边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哈船院的计算机系仍领先全黑龙江,独立制造出了3台计算机。花柵教授所在的601教研室主要搞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研究,研制的“海二岸舰导弹机动式小型化射击指挥仪”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我始终是相信年轻人要不断前进,不光是为了他们自己,也为了我们国家人民,所以我相信明天一定会更好。同学们的明天也是会更好。年轻人,你们加油!”


“听党的话,老实做人”



人物名片 /Profile/

陈起富,男,1935年5月生,1957年2月入党,吉林省吉林市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教师,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今年88岁的陈起富,是哈军工第三期学员。新中国成立之初,陈起富正在读初中。“当时满大街都是红国旗,人们都走到街上,欢呼雀跃……”陈起富回忆道,1949年,毛主席发表了《向全国进军》,陈起富备受鼓舞,其中“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口号,陈起富到现在还记得。

海殇则国衰,海强则国兴。陈起富从小便有一个海军梦,高中毕业后,被保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学习,圆了自己的海军梦。

1960年他毕业留校任教。彼时新中国武器装备还较为落后,在舰队实习中,陈起富发现,人民海军的最大驱逐舰,被称为四大金刚的鞍山号、抚顺号、长春号、太原号还是二战时期的老旧军舰。1967年,陈起富赴汕头访问“八六”海战的战斗英雄——麦贤德。据麦贤德战士描述,在战争中,我军以小型的护卫艇和鱼雷快艇击沉了国民党的大型军舰舰门号和章江号,取得了海战的胜利,但因为武器装备落后,人员伤亡惨重。“当时麦贤德战士说是头破血流都毫不夸张,我听了之后无比痛心。”陈起富在心中暗下决心,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代装备的建设中。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研制潜艇能力有限,拥有我国自己的潜艇又迫在眉睫。50年代中期,我国和苏联协议引进苏联的潜艇设计制造技术,开始制造潜艇。陈起富在实习中接触并学习了潜艇的制造过程。1959年,在“中国试验潜艇先驱”邓三瑞教授的率领下,陈起富参加了中国第一条试验型潜艇的设计制造工作。

此后,陈起富进行了多年的潜艇结构力学教学工作,并与同事一起完成了国家迫切需要的潜艇设计规范编制工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在我看来,这并不只是一项工作,而是一份使命。”退休之际,他将这项编制工作传给了他的学生,让这份使命延续了下去。

在职期间,陈起富发表的学术论文多次被评为优秀论文,参与完成的《细长弹性体群在均匀流场中的流固耦合特性分析》被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评为科技进步二等奖,对于舰体结构动力响应的研究获得了省级二等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老师,陈起富培养出许多人才,看到同学们在科研和国家建设中做出的贡献,他既高兴又欣慰。陈老师认为,做学问有两个要求,一个是勤奋认真,另一个是要创新。“科学研究讲求创新,如果学生只会死板地学习、不会创新,那就丧失了学习的意义和动力。”

谈起对年轻人的寄语,陈老师说:“学生不单业务要好,思想状态也要好。听党的话,老实做人,认真做事,报国强军,忠诚奉献,这是我的指导思想,也是对学生的要求,愿师生共勉!”

“新中国不错!解放军不错!”



人物名片 /Profile/

惠俊英,男,1939年生,上海人,1980年入党。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水声物理专业教师,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

“我是上海人,上海是1949年5月解放的噢,那时候我还是小学五年级。”距今73年,老人回忆起这一幕时,却仍然记忆犹新,“解放军进城进上海,睡在马路上还非常有礼貌。”

1949年10月1日,上海的人民广场有一群少先队员细细聆听着广播中传来的毛主席的声音,惠俊英就在其中。随着广播中最后一个音节掷地有声地敲落,欢呼声顷刻间响彻了整个人民广场。“新中国不错!解放军不错!”这是新中国留在惠俊英心底的第一印象。

1961年,惠俊英在哈军工毕业留校担任教师,九年后,他开始参与我国首枚洲际导弹的第一次全程实验。那枚导弹,便是如今威名赫赫的“东风”系列之中的东风五号。东风五号的射程足足有13000公里,为了完成全程实验的目标,试验地点选在了太平洋。在这整整11年里,惠俊英全身心地投入到导弹的落点和落水时刻测量中,未曾有分毫懈怠。1980年5月,东风五号成功完成第一次试射。

1980年5月之后,惠俊英在教学工作之余,同时参与海洋装备测量系统研制任务。由于当时实验基地正值初步筹建,装备相关系统还有待建立,惠俊英参与的研制任务显得尤为重要。该任务有三个大项目,“这三个项目把我们水声专业科研的基础打下了。”惠俊英强调道。

在惠俊英教授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他参与的多个项目成功完成,荣获第六机械工业部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诸多奖项。

临近退休时,惠俊英依然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需求相关的装备研制工作,这些项目的负责人也大都是他与同事们在715和726研究所的学生。“这批人研制了我们国家90%以上装备的声呐,这些声呐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

“我们那时候的条件很辛苦。”惠俊英对哈工程学子殷殷期盼:“在大家现在的学习生活中,能吃苦仍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否则不可能达到高水平。”


“未来的希望像国旗上的五颗金星

一样闪耀!”



人物名片 /Profile/

赵连恩,男,1941年生,河北省吴桥县人,196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舰艇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为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退休教授,曾任中国造船学会船舶力学委员会委员和船舶阻力性能学组成员。

“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虽然时空己过73年整,但每当赵连恩想起这一句话语,都能回想起新中国成立时激动人心的情景。1949年10月1日,赵连恩还在上小学,听到广播中毛主席那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想起被日本统治了14年之久的伪满洲国也得到解放,赵连恩内心无比激动,“我们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解放前后我们的生活变化很大。”赵连恩回忆道,被日本殖民统治的童年时期,赵连恩家中7口人只依靠铁路工人的父亲一人劳动为生,吃不饱穿不暖,甚至与家畜同住一屋;解放后,生活不仅有了保证,而且得到大大地改善。新中国的成立不仅给赵连恩全家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改善,还让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拥有了自由和安宁。记事较早的赵连恩在当时就明白:“新中国成立了,往后不用再提心吊胆地过着艰苦的生活了,未来的希望像国旗上的五颗金星一样闪耀!”

赵连恩(中)


自小成绩优异的赵连恩早在小学时就听闻哈军工,也早早就把进入哈军工当作自己的梦想。高考成绩优秀,赵连恩成功被哈军工录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复杂的舰艇设计与科研中,他从未因困难而退缩,立志报国的坚定信念,激发他更加奋发学习。毕业后,赵连恩留在哈军工任教。“出差做科研项目的过程,更是艰苦的。”赵老师回忆道,在那样一段经费不足的时期,出差的路途上就充满了艰难。为节省经費,很少坐卧铺,几个晚上坐硬座都是常态。到了目的地之后,经常住澡堂,能睡在宾馆都是一种奢侈,在帶领学生到外地做实验,大部分的时间里,赵老师常常和学生们同睡在实验室内,或睡在工厂的空闲房间。

早期赵连恩在进行船体结构制造

现在,赵连恩研制的许多舰艇已经被广泛应用。赵连恩表示,看到自己能够帮助到人们,收到的国家和学校颁发的一张张奖状,自己的内心充满了满足感。

赵连恩和他的研究生在他设计的轮船前合影留念

“眼看着一届届学生们发展成才,桃李满天下,我们作为教师很有成就感,感觉很幸福。很荣幸可以留在在军工大院做一个人民教师,看到学生们一直以海洋强国为目标,在自己的领域有所成就,我感到由衷的光荣和高兴!”教书育人多年,赵连恩已无法记清每一位学生的相貌和名字,但在各种场合听到亲切的“老师好”,他心里就充满了身为教师的自豪与满足。

他寄语新时代哈工程学子:“希望今天的军工学子们要传承‘立志报国、强军、忠诚、奉献’的哈军工优良传统,要有理想和追求,要牢记我们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紧密相连,完成我们一辈未完成的使命与责任,在海洋强国、科技现代化的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要把自我生活与为国家服务结合起来。”



人物名片 /Profile/

刘大昕,男,1941年11月生,江苏海门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力系,196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原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回想起1949年的国庆节,刘大昕教授说他的印象是“解放了”。建国以后,政府兴办了公立学校,他与同龄的孩子们一起去上学。当时上小学三年级的他遇到了会讲普通话的老师,他们经常一起在课间唱歌。“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刘大昕教授唱着这首《跟着共产党走》,向小编分享建国时“解放了”的感觉。

1964年8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刘大昕考入哈军工,成为孙本旺教授的研究生。哈船院建立时,为筹建计算机专业,急需增加相关专业教师,原学习应用数学的刘大昕教授就改行搞计算机,成为了哈船院计算机专业的“元老级教师”。时至今日,计算机学院仍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是刘大昕教授的学生。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为了具备洲际核打击能力,制定了向南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的计划,为了算出导弹的准确落点位置,刘大昕作为软件组组长和同事们研发出277甲乙两台计算机用以处理水声声纳数据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这两项成果都在向阳红测量船上成功进行了出海试验。“能够为国家做出有用的事,是很开心的事情。”刘大昕说。

1979年7月,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派往国外的留学生,刘大昕坐在从北京飞往伦敦的飞机上,心情既激动又忐忑,“资本主义国家到底什么样?西方大学是个什么样?”带着这些好奇的想法,他开启了异国求学之旅。1991年他作为访问教授到访加拿大。用刘大昕教授的话来讲,对于留在国外,他是“连想法都没有”。在那个年代,他亲眼见到了国内外生活质量的差距。对比我们今天的生活,刘大昕教授笑着说:“在很多方面,外国都比不上今天的我们了。”

1979-1981年在英国留学二年

1991年在加拿大作访问学者半年

聊到对年轻一辈哈工程学子的寄语,刘大昕教授多次提出要重视基础,在打好基础的同时要具有创造性。“要把自我生活与为国家服务结合起来,做好自己的每一份工作。是党和国家培养了你,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你才有这个机会提高自己,学好本事。”


“要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



人物名片 /Profile/

李庆芬,女,1944年出生,北京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系航空发动机专业,1973年调入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任教。曾获“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中船总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省优秀教师”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49年10月1日,身在北京的李庆芬亲身经历了新中国成立的盛大场面。当时李庆芬父母外出观看开国庆典,年仅5岁的李庆芬跟妹妹待在家里,听到礼炮声感到的更多是紧张,但就是在这样的炮声之下,李庆芬开始对未来有了不一样的憧憬......

李庆芬高中就读于贝满女中,学习成绩三年全优,在哈军工干部到北京选拔人才时,她毅然决然地将哈军工作为自己的额外志愿,优于自己的第一志愿——北京大学物理系,想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报国志向。“北京大学物理系作为当时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一个系,要求均分80以上,我当时的均分成绩高达86,但我还是来了哈军工,因为我觉得在军队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李庆芬回忆起来眼神中透着光。

入学以后,李庆芬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入伍训练,正式成为一名军人。入伍以后,李庆芬对学习更没有丝毫的松懈,500多学时的高数课程以及一些基础学科的学习为以后的学术贡献奠定了基础。“我们当时就一心学习,别的什么都不想,对我们来说没有周六周天和假期。”李庆芬铿锵有力地说,学习是当时学校主要抓的重点。

1978年李庆芬参加了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省内初选考试,当时全省数百名考生中,李庆芬属于及格考生之一。“全省考生一共只有26名及格,我们哈军工占了13个。”  李庆芬语气中满是自豪。她作为我国首批访问学者赴澳大利亚,进入悉尼大学学习。留学期间,她的研究内容为断裂力学,在这之前,她完全没有接触过这个领域,但是凭借在哈军工学习期间打下的坚实基础以及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她先后在《工程断裂力学》(美国)、《材料与设计》(英国)、《固体力学学报》(中国)等国内外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编了《断裂力学及其工程应用》,还成为国际FDM会议的执委会委员,并担当过大会主席。“我当时攒着一股劲,要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让大家看到中国正在逐渐强大。”李庆芬说。

“多读书,不要在意是否会用到,因为丰富自己是最重要的。”这是李庆芬对同学们殷切的希望。从哈军工到哈船院再到如今的哈工程,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为国奉献的优秀学子,这离不开学生自身的价值追求,更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培养。“当今时代,我们生长在国旗之下,要秉承一颗爱国之心,将自身价值与国家紧密联合在一起,努力让自己发光发热,照亮更多人。”


73年前的今天

一个崭新的中国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曾经的“少年们”

从战火纷飞的年代走来

他们坚定报国之志

与国同庆 与国同行

73年过去

一代代“少年”仍在昂首阔步

为了祖国更美好的明天

前进!前进!

爷孙俩同样的选择

60年后,他和爷爷成了校友

红色记忆① | 毛主席点将

陈赓大将高起点创建哈军工

红色记忆② | 严格、严谨、严密!

哈军工“严师”出“高徒”!

他们

让军魂闪耀哈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  heu19530901  —


鸣谢 | 离退休处

撰文 | 董昕瑶 白思明 严天明

肖涵 教继霖 耿雨桦 肖漳贝

摄像 | 李阳光 郭健楠 吴海洋 张路阳 黄悦华

视频来源 | 校团委 学生工作部(处) 党委武装部

本科生院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安全保卫处

摄影 | 谢国煜 管林瑞 陈明喆

视觉策划与设计 | 袁伟铭

排版 | 乔凯

编辑 | 李颖超

责编 | 霍萍

审核 | 吕冬诗 金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