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清华招生看点 | 董克凡:在姚班,和最聪明的人上最难的课

董克凡 清华招生 2022-07-17
编者按

高考将至,专业选择与志愿填报成为高三学子与家长口中越来越常被提及的话题。专业认知心中有数,志愿填报才能心里有底,为此,清华招生将陆续推出“2020清华招生看点”系列文章,以相关专业学子的亲身经历与体验为依托,帮助大家深入了解各专业亮点及变化,以做出最符合自身发展方向的选择。今日为大家带来的,是姚班2016级学生董克凡在清华四年的体验与感受。


作者简介

董克凡


姚班2016级学生,本科期间在斯坦福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进行了四段科研;共在四个机器学习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五篇;在校期间曾获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 World Finals 2018)银牌,毕业后将赴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继续深造。


姚先生说,好教育必须挑战学生。在姚班的这四年,给我印象最深的也就是在这个环境中所面对的种种挑战。


记得在入学典礼上,一位学长这样总结了在姚班的生活:“和最聪明的人上最难的课”,这四年里几乎所有同学都或多或少地被姚班的课程折磨。从大一的第一门专业核心课——也是姚先生亲自授课的课程——计算机应用数学开始,姚班的课程便有了非常独特的画风。就像是披着羊皮的狼一样,这些课程往往在学期刚开始时看似是一门普通的本科生计算机课,到了后半学期就突然开始学习学术界最前沿的成果;又或者是在课堂上讲述的例子简洁明了,而在做课后作业时感觉仿佛“僵尸吃掉了你的脑子”。


然而课程的难度却是姚班课程最“普通”的一个特点。一位我非常敬佩的老师在课上说,能用二十分钟做出来的题目都不叫题目,因为科研中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需要几个月。而我们也确实只有大一的课程重点是在题目(或者最后的考试)上。到了大二,几乎每一门专业核心课的考核中最重要的一项都是一个独立的课程论文(或项目)。而且这些课的一大共性便是,课程论文的题目和内容完全自由,只要与课程相关便可。于是,除了需要能解决一个七八页纸篇幅的问题之外,作为刚接触这门课程不到一学期的本科生,我们还需要能够提出一个问题——既不会难到半个学期做不出成果,又不会简单到老师刚听完问题就能大概猜到论文中的核心步骤和技巧;这个问题既不能已经有人研究过,又不能过于生硬和无聊导致它没有任何价值。


一门单纯很难的、或者任务量很大的课程,在我看来其实并不能称为挑战,因为这样的课程总是可以通过按部就班的学习来应对,无非是投入的时间相比于其它课程要多一些。但是课程论文对我来说确实是实打实的“挑战”。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大三的一门课程:机器学习。我们从学期中便开始着手准备,但是却遇到了在面临课程论文时能遇到的几乎所有困难。


第一个想法是提出了一个看似新颖而且贴合实际的问题设定,但是在思考了一个星期之后却发现这个问题可以被已有的算法经过一些变形后解决。后来第二个想法虽然没有被前人的工作解决,但是直到最后我们也没能有实质性的进展。再后来的一个想法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却在报告提交前十天时发现了证明中的一个巨大漏洞,证明几乎要推倒重来。这门课在课程论文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要远远超过了听课、作业和复习考试的总和。



“最难的课”是在姚班面临挑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来自“最聪明的人”。与姚班的同学们相处,往往会有一种“我是怎么考上大学的”这种感觉。大二物理课上,当我还在电磁场中挣扎的时候,已经有同学在量子实验室开展研究;我在为了一篇课程论文焦头烂额的时候,已经有同学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小试牛刀”,在顶级会议上发表数篇论文;我在课堂上一脸懵逼的时候,也有同学可以与老师谈笑风生、你来我往…


毕业之后,回过头看这些挑战究竟带来了什么呢?在体验了一年多科研生活之后,我发觉完成课程论文的过程仿佛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在国外访问、全职科研的半年里,也曾经无数次面临选题没有想法,选题之后发现题目可以被已有的工作解决,有想法之后发现自己的证明中的巨大漏洞等瞬间。但是正因为在姚班“最难的课”的熏陶之下,在这种瞬间反而不会手足无措。适应了这样做问题的节奏之后,科研也就很快步入正轨。


而身边有一群“最聪明的人”对自己的激励和帮助也是巨大的。在大三的时候,因为想要从理论上理解机器学习的一些算法,我和一些同学一起组织了一个学习小组,一起读高维概率的教材,同时学习这些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那时候我觉得,每个周末在图书馆的研讨间里大概是我一周中最开心的时候,也是每周一次为学术信仰充值的时候:一方面是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新知识,另一方面是能真实地感受到自己三年里学习的知识有着巧妙的应用。


学习小组仿佛是一根线,把一门门课程的知识连接了起来,并且让我意识到,原来自己两年多的学习和训练已经让我如此适应了理论研究的道路。也正是因为这个小组让我在摇摆中选择了理论研究的道路。大四时,我与同学们一起开展了Yao class seminar,大家一起吃吃喝喝,交流自己的工作和研究。能有这样一群志同道合和小伙伴,我认为是这四年里最幸运和感激的一件事。


姚班提供了这样一个挑战的平台,在这里仿佛所有人对学生都有一种“法乎其上”的要求,也似乎总能有人可以出乎意料地“得乎其上”。但是在高要求的同时,我认为在我们面对挑战时,姚班也能提供最大的支持。



暂且不提十分丰富的访问、交换的机会(事实上,我本科期间的大部分论文都是与访问的导师完成的),即使是非学术活动,叉院的支持也是十分慷慨的。组织主题团日时可以借助院系的资源联系参观Google一类互联网公司;叉院的各个运动队也都有院里的鼎力支持。大三时我与同学们一起组建了叉院棒球队,在第一年就购齐了所需的整套器材以及队服;Yao class seminar也收到了院里很大的帮助,免费供应的零食和饮料也成了大家在寒冷的冬夜里骑车来参加讨论的很大的动力。


最后我想用两年前的校友论坛上,一位已经工作很久的学长的话来作为结尾: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印象最深的画面就是下午三点的斜阳下,一群少年少女就坐在教室里,讨论着某个最前沿的学术问题。这或许就是我们的青春吧。


图文 | 董克凡

编辑 | 曾妮


往期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