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人必须被我拯救,正如别人不必拯救我

李雪 李雪爱与自由 2020-10-21



文 | 李雪



01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上大学的时候,我对自己高中时单恋的一个男生说:我高中的时候那么痛苦,若你能稍微对我好一点点,而不是一口回绝我,我高中的日子就不会那么暗无天日!你当时怎么那么决绝?

我责问得如此理直气壮,以至于男生也感到抱歉,说自己当时还小,不知所措。

这就是我当年的“逻辑”:我很痛苦,你举手之劳就能拯救我的痛苦,那么你就该这样做!

同样的,这也对应着:别人很痛苦,我既然有能力拯救别人的痛苦,就应该去做。

以前我经常做一个梦,我快窒息死了,我妈就在旁边,伸把手就能解救我,她却无动于衷。这是我童年时的真实感受真实处境。问题是,成年后的我依然沉浸在这个幻梦中,总在期待和要求别人为我的痛苦做些什么。于是这个“逻辑”让我后面十年颠倒妄想在关系中纠缠不清,自我折磨了十年。

真相很简单:我的痛苦是我的责任,凭啥要求别人来拯救呀。同样的,别人的痛苦也是别人的责任,我有能力做的事情,不代表我有义务去做。


*附:《 归因 与 归责:幸福的责任人 》

就像我爸爸想把抚养妹妹的责任甩给我,理由是,妹妹很痛苦,爸爸没本事,你作为姐姐既然有这个能力,就应该担起责任。这套“逻辑”在中国人的思维里深入骨髓。比如“你弟弟那么惨,你有能力为啥不帮一把”这套说法把责任跟能力混为一谈,模糊个体之间的界限,而且只存在弱者的需求,不考虑强者的感受。

我的感受很清晰:我不想要养孩子,我很享受目前的二人世界。

欧洲人也同样陷入这种“逻辑”:难民们那么可怜,我们既然国力强盛可以接收,就应该接收。结局可能是欧洲全面“绿化”。

界限不清的拯救,而不是双方都努力的共赢,永远不会带来好的结果。



02



中国人际关系中最匮乏的「界限」概念



“你好我就好了”“你听话我才开心”“你有出息我就跟着享福”“没有你我活着也没意思了”“父母不高兴,配偶不高兴,肯定是我做错了什么”“你拒绝我,是不是对我这个人有意见呀”“我不能拒绝别人,否则撕破面子,关系就完蛋了”…


以上这些,是典型的缺乏心理边界导致。


界限,可以说是中国人最缺乏的概念之一。在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中,我们很容易陷入无界限的纠缠:出发点是“为别人好”,结果却通常是双方都痛苦不堪。如果家庭中有一个总是替别人操心,为别人付出的“超级好人”,这个家庭甚至会四分五裂,彼此仇恨。

 

在与孩子的关系中,家长能否保持界限,直接决定孩子未来的物质和精神世界能否丰盛。家长每一次“为孩子好”而控制,都在削减孩子的自由创造力,消耗孩子的生命活力。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我们为什么会缺乏界限呢,是因为太过于爱对方,太无私吗?——不是。

 

缺乏界限,是缺乏爱的能力的结果。1岁前的婴儿,处在“你我不分”的共生期,好像依然处在子宫里一样,和母亲一体,需要母亲大量的亲密回应、及时抚慰。然后婴儿内心开始分化,形成个体化自我,拥有自我界限。悲剧的是,中国很多婴儿在共生期品尝大量孤独和恐惧。


让妈妈早点断奶,早点上班,少抱孩子以免惯坏,甚至哭声免疫法训练婴儿独立,严重摧毁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基础。等这样的孩子做了妈妈,一样缺乏情感回应能力。这样一代又一代恶性循环,中国人“集体”心理发育水平卡在1岁前共生期。

 

“共生自我”在关系中不断追求控制,弥补1岁前妈妈不受控制的痛苦。界限对于“共生自我”来说,是要命的事情。


比如,一个总是监管孩子写作业的妈妈在看我微博之后,决定尝试放开控制,结果“看着孩子不写作业,我心理好像一万只蚂蚁在爬,吞噬着我,我真想冲上去大骂他一顿。”

 

这个妈妈的感受非常真实,当一个人的心理发育水平处于1岁前,如果孩子或者配偶不按照自己想象中的样子,不受控制,就好像自己的手脚被剁掉一样恐惧。可以想象,有这样一个你我不分,极度焦虑的妈妈在身边,孩子自然无法安心进入内心的空间,发展学习能力,很容易成为“越教越笨”“没人管学习就完蛋”的孩子。

 

共生自我控制别人,同样也非常容易被控制,没有能量捍卫自己的界限。


比如,男人无法拒绝朋友借车,女人自己没有性欲却无法拒绝伴侣的性要求,已经结婚的人却把大部分精力财力投入原生家庭,妈宝男的婚姻悲剧等等。不懂拒绝的关系,看似一时保住了表面和谐,暗中却累计很多愤怒,最终破坏关系。


*附:《 拒绝,也可以让爱流动



03



孩子如何拥有「稳定的自我」与「清晰的界限」



自从雪居开放后,我观察到一个亲子关系模式:孩子整体上养得不错,自体很结实,也能够跟他感兴趣的客体建立链接,但是经常匮乏对客体界限的感知,处在他的年龄不该有的全能自体感中。


这样的孩子都有一个尽心尽力回应孩子,但是缺乏内在中心的妈妈。也就是说,妈妈的注意力几乎全部给到孩子,对自己没有什么感知。比如,孩子在投入的跟另一个孩子玩游戏,妈妈也无法放松去做自己的事情,依然关注力都在孩子身上。好像自己只是为孩子服务的工具。


这种做孩子自体客体,把自己全部奉献给孩子的状态,正常是在生产前一阵,一直到孩子6个月,妈妈在激素的作用下,关于自我的部分后退,眼里心里只有孩子。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妈妈的自我会重新回来,妈妈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妈妈。


“妈妈是独立于自己之外的存在,不会时时刻刻事事如我所愿”这个事实会让孩子的全能自恋受挫。如果婴儿早期全能感被满足得足够好,妈妈给孩子的边界是善意的,那么孩子能够顺利接受这个挫折,并且学习到客体边界,意识到客体是独立于他之外的存在,他需要去尊重和协商。这样孩子既活力十足,又灵活又界限。


中国家长很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前面说的牺牲掉自身界限,全部献祭给孩子。二是带着敌意给孩子建立界限。


比如“不是你想要的都能得到”“你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这类带着敌意的界限,损伤孩子的活力和创造力、探索欲。孩子对界限的感知是僵硬的,内心很多对错评判,人际关系冲突多。


平衡的关系,父母和孩子都是自己的主体,各有各的需求和感受,尊重界限,协商合作,彼此看见。不平衡的关系,一方完全成为另一方的自体客体,被对方吸取能量。


带着对错评判树立界限,会制造创伤。善意的界限,受挫折但不会受创伤。



04



什么是真正的与父母和解?



初学心理学的人,都会忍不住想要教育和帮助别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人。升起这样的念头的时候,可以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否已经100%不再想改变对方了?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说明我们要去教育或帮助别人的冲动,是我们自己内心冲突的投射,是自己“内在剧情”的驱动,而并非对方真实的需要。而且我们这个时候其实是看不见真实的对方的。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没有一丝一毫想去改造对方。那么,你想帮助对方的感受,则是发自真正的慈悲,这个时候怎么说怎么做,都很好。


面对父母的人生困境,可以承认自己无能为力。

面对自己的人生困境,知道自己不是完全无助的,总是可以做点什么。

这是成熟的智慧:每个人的人生只能由自己内在开始转变,也必然因为内在转变而转变。


什么是真正的与父母和解呢,检验标准如下:

你对待自己和孩子,不再延续父母当年对你的方式,而是及时的回应,痛快的满足。不再要求自己和孩子成为“更好的人”,爱是如我所是。

你对待父母的态度,是充分尊重父母的自由,无论他们的选择是幸福还是作死,都知道那是他们的权利,不是你的责任。生而为人,责任有限。

做到这两样,你就百分百完成了“与父母和解”,自在丰盛,挡都挡不住。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从事心理学研究十余载,创办「初心心理」;畅销书作家,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京东、亚马逊、当当、淘宝等平台皆有售。


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







/    延 伸 阅 读    /




《 幸福的责任人



《 如何把老公改造成理想伴侣 》



《 现在给孩子爱与自由,来得及吗 》



《 假扮的和睦, 不能真的为孩子好







读者朋友们,在初心心理社区,您可以直接向李雪提问交流,此外,您还可以在20多位特邀嘉宾中选择一位一对一专业解答。如果您愿意,这是一个善知识平台。




👈 点 击 进 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