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闭症治愈的真实案例

李雪爱与自由 李雪爱与自由 2023-11-03




欢  迎  到  新  浪  微  博
@  李  雪  爱  与  自  由
与  李  雪  评  论  互  动




文 | 李雪



01



先分享两个自闭症患儿父母的真实成长经历,希望给同样遇到困境的父母带来一些参考。




知命:


作为经历过这件事的父亲,聊几句过来人的心里话。当孩子被诊断时,可以说是一切变糟的开始,家长在医疗系统和网络媒体机构幼儿园的多重压力下崩溃。

终身不可治愈,生活不能自理,智力问题,不能上学……这些咒语一般的言语,吞噬着父母。

往往,家长在此时就经历了严重的心理创伤,甚至深度抑郁,在压力巨大的状态下,很难能够给孩子以该有的正常生活。

这时,像“机械手”“鹦鹉学舌”“自我刺激”“刻板行为”等各种咒语控制了父母的思想。当父母都不再相信孩子,当父母都不愿意从孩子的视角去思考孩子为何逃避人、情绪崩溃,不愿意去理解孩子自伤或攻击行为内在更深层的原因时,对于孩子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剧。

无休止的训练、强化物的滥用、正常成长环境的缺失,缺少了父母的理解和关爱陪伴,孩子不会表达,不敢表达,不愿表达。这种误解升级之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再被各种训练压制,再难发展。

然后,训练者来一句:自闭症本来就这样,孩子能够有点进步都是我们训练的功劳。—— 这就是国内的家庭最常见的死循环。

其实,只有家长自己先走出来,孩子才能走出来。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孩子们只不过是一群敏感、聪明、倔强、逃避人的正常孩子而已。

建议去读读巴瑞普瑞桑的《这世界唯一的你》,剑桥自闭症研究主任西蒙 科恩的《恶的科学》的观点和理论。除此之外《重建依恋》《地板时光》《我想飞进天空》《语迟的孩子也聪明》《直觉养育的力量》,李雪老师的《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三本,尹建莉,孙瑞雪,武志红老师的著作,发展心理学,皮亚杰,鲍尔比,埃里克森,克莱因,等等真正有爱的心理学者的看法。

能够真正改变和影响孩子的只有最爱他也最亲近的妈妈和爸爸,祝你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安:


我家三岁也被诊断为自闭症,那时候确实是难带啊,就是感觉他跟人都不在一个世界,跟我们之间有个看不见的屏障,我问是不是养育方式有问题,医生居然告诉我,是基因问题,只能送机构。

还好我没有送机构,因为机构爆满排不上名额,我就一边焦虑一边开始在网络寻找自闭症康复最好的孩子到底变成什么样了。别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做到的,我也一定可以做到。

结果终于挖掘到一些重要信息:不能送机构。


花了将近半年时间才开始让自己不那么悲观,开始反思自己养育孩子的过往,开始认真做个有爱的妈妈。看了一些育儿书籍,试着了解孩子,我要先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再把他带入我们的世界。

现在孩子刚五周岁,正常上幼儿园,正常和人交流,和小朋友玩耍,认知非常好,情绪稳定,很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

身边认识的人都说孩子变化太大了,这二年我经历了什么只有自己知道,其实过程不苦,就是不断调整心态吧,享受陪伴的乐趣,因为真的是要感谢孩子让我学会认真对待妈妈这个职责。

身边有人把孩子送机构,我好心交流沟通希望她不要去,确实遭到攻击,说我会耽误他孩子,说我的孩子程度轻所以恢复快,还有的说如果我送到机构可能会恢复的更快.....无奈,确实最难搞的还是思维固执的大人。



02



分享自闭症治愈的真实案例:



儿童教育专家李岩,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的双胞胎儿子,自闭症患者,终于双双考上了大学。

双胞胎出生于美国,爸爸在美国接受了当时主流的科学育儿理念,在双胞胎儿子2岁时,对他们施行睡眠训练。孩子要哭,就让孩子哭,妈妈都不许去安抚。从那以后,孩子的行为就开始不对劲了,在美国被诊断为自闭症。

然后,这个科学主义爸爸就开始学习自闭症的科学治疗方式,也就是“早发现早干预”“积极配合对孩子进行行为训练”,结果孩子状态越来越差,眼瞅着真要向终身不可治愈的方向发展,然后,这个爸爸开始彻底的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整个认知体系全错了。

然后这个爸爸180度大转弯,学习心理学,用饱满的爱给孩子百分百的允许。期间他还翻译出版了一本亲子互动的书,书名叫《游戏力》,销量几十万。他对待孩子的方式,就一个核心:让孩子情绪放松和开心,再也不去试图训练什么,再也不想要教会孩子什么。只是跟孩子一起游戏,也请游戏互动的专家来陪孩子玩,让欢声笑语充满家。

我说的似乎很容易,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过程。这位爸爸几乎是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件事儿上,学习看见真实的孩子,跟孩子在一起。

老天不会亏待勇敢面对真相,并全情投入去努力的人。曾经被自闭症专家洗脑说“这是先天的,终身不可治愈的自闭症双胞胎,现在生活学习能力正常,看上去就是普通孩子,其中一个理想是做特教老师,帮助像自己这样曾经折翼的天使。

我的朋友曾经把我写的关于自闭症的文章转给李岩看,他说,李雪写的句句在点子上,完全符合我对自己和孩子的观察思考。但是李雪这样写会被自闭症家长骂死,我们自闭症家长群体中,能像我这样愿意反思自己的,太少了。

另外,李岩在对自己整个认知体系进行反思后,又有了个孩子,完全用爱养育,孩子非常好。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李雪爱与自由。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亚马逊,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插图 | Paco Pomet

编辑 | 林诗野

 





搭    配    阅    读




《 自闭症,是否是先天的 》



《 从心理学角度解读:自闭症 》



《 自闭症机构,残酷的矫正,完美的供需 》



《 关于抑郁症的7个认识误区 》



《 抑郁的自我救赎:觉知 》



《 自体自恋的哀嚎:没有我,你怎么办 》




欢  迎  到  新  浪  微  博
@  李  雪  爱  与  自  由
与  李  雪  评  论  互  动




    2017


    2019











用淘宝App扫码逛一逛

店铺名:李雪爱与自由

李雪设计的衣服和白茶






初   心   商   城





李   雪   直   播







 

咱自己的心理社区。



本篇不求打赏,请多转发,感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