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目 录 【 新 】
大 目 录
2017 ~ 2019
尤其对于新读者来说,李雪的单篇文章有时会牵连出一系列的疑惑。设计大师原研哉说,你有困惑,很好,带着你的困惑做事和思考,它会在你的觉知里逐渐清晰。常常有用心的读者留言提出自己的困惑,而每篇文章涵盖的内容有限,不能雨露均沾面面俱到,于是我们以困惑为线索,制作了这篇“大目录”,祝您好胃口。
目录的目录:01 成年人的自我疗愈 02 当下幸福的能力 03 获取财富的能力 04 育儿的本质是育己,做合格的父母其实不难 05 热点事件反思 06 总结 07 李雪的联系方式
01
成年人的自我疗愈
关键词:走出剧情
剧情,是那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剧情,是我们内在关系模式的对外展现。心理学所说的内在关系模式,即是我们内心的剧本。剧本里的人物形象、人物之间的基本关系模式已经设定好。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存在着许多剧本。这些剧本是童年经历内化到心里形成的。在我们的生理上,它们已经形成脑神经回路,成了细胞记忆。
所以,我们成年后的人生,大多也是照着剧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那些熟悉的体验。
全文链接:《 什么是剧情:入戏 ≠ 真诚 》
太多人,总有这样一个错觉“如果我再优秀一些,父母终于就会爱我了。”而事实上,你是否会被爱与你是否优秀,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不优秀,也配活,不优秀,也值得爱。父母不爱你只是因为他们没有爱的能力,你再优秀也不会爱你。
全文链接:《 不优秀,也配放肆地活 》
我也曾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别人给我好脸色,我就能活,别人无视我,我就破碎了。这真是噩梦般的剧情。
这样的噩梦,来自妈妈几乎完全活在她自己想象的世界里。她困在自己的剧情里,从来没有能力看见过她的孩子。从来没有关注过她的孩子感受如何想法如何,她只能恣意的把自己的幻想强加给孩子。在妈妈的幻想里,我是“好人”的时候,我可以活;我是“坏人”时就应该去死。她随意定义着我。对于孩子,妈妈拥有这样无限的权力。
所以我前三十年的生命,活得如蛆虫般卑微——别人的看法决定我是什么,我是否配活下去。我时刻如小丑一般做作,夸张的表演,在幻想中讨得别人的欢心,这样我才配活下去。在妈妈传承给我的剧情里,无人关注等于死亡。
好在我终于醒了。
事实是,每个人都罩着自己家族传承的VR眼镜,在自己的剧本里自说自话,哪里有谁在定义谁。我的妈妈其实也没有真的要迫害我,只是她的VR眼镜几乎没间隙,她永远在她的剧本里歇斯底里憎恨一切。
所以这只是一场错过,妈妈为人母,错过了跟孩子真实的情感互动。我和妈妈其实没有相遇过。而我,可以选择不再相信妈妈传承下来的VR剧情,不再错过当下真实的生命。
全文链接:《 最可怜的人:没有自我,极度在意别人的看法 》
附 ①《 当下的幸福能力,是如何被切断的 》
附 ②《 一本正经的正确,熟视无睹的人生 》
附 ③《 为什么“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
附 ④《 正确,可以带来幸福吗 》
此外,再列举10对常见的剧情与真相,欢迎“对号入座”。
全文链接:《 剧情 与 真相 》
再聊聊什么是幸福的伴侣关系。有一个叫“托付终身”的传统说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我的幸福就拜托你了”,这其实是对自己和对方都不负责的态度:我不愿意为自己的幸福负起责任,而我如果不幸,那全都怪你。这种态度导致的结果往往也就是:不幸。
把幸福的责任交给别人,这也是剧情在起作用,这条剧情是:童年缺爱的女人,几乎完全没有自己的中心,太容易把精力都放在成就男人上,而不是专心发展自己。这并不是出于什么伟大的动机,而是因为缺乏爱的支撑,女人的自体是虚弱的,以至于她不敢直面自己的人生,绕个弯子去成就男人仿佛成就了自己,又不用担受挫折与失败的风险。
她的悲剧不在于男人是否花心,而在于她没有属于自己的天地,她的全部心思都扑在这个男人身上,这个男人一举一动都决定着她的命运、她的喜怒哀乐。这是她的悲剧,也是整个中国文化对女性催眠的悲剧。
全文链接:《 幸福,不是用来托付的 》
附 ①《 把幸福托付给对方——完了 》
附 ②《 如何把老公改造成理想伴侣 》
附 ③《 经营亲密关系,是赔本生意 》
附 ④《 女人的生命重量放在哪里? 》
附 ⑤《 用计谋谈恋爱,结果只有输赢 》
附 ⑥《 痴情,痴的是剧情 》
02
绕不开的「原生家庭」话题
与「回归当下幸福」的能力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在于那些你不知不觉间重复了数次的剧情模式,和那些无法言说的焦虑痛苦。
当一个来访者对咨询师说“我觉得自己不够好”“我对健康有焦虑” ,稍微有心理学常识的咨询师都会知道,要去理解来访者这些浅表说法背后,他真正在焦虑什么。
在一个人产生自我观察之前,他的性格命运100%是由过去的经历塑造的。产生自我观察之后,才开始了成为自己的进程。
原生家庭通常以两种方式影响一个人:一是,让这个人重复过去的关系模式。二是,让这个人重复过去的防御模式。
全文链接:《「原生家庭」这个概念,是一门实用的工具 》
与“原生家庭”相对应的可以是我们常说的“回归当下”,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者的关系。
原生家庭指的是我们童年长大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我们小时候是如何被对待的、我们被灌输的信念,就是成为今天我们遇到各种事情的时候,你自动的反应模式。
这些自动的反应模式,其实并不是说它一定是错,而是说,我们一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会有这个反应模式。那我们是什么?是程序吗?是被童年写好的一个自动反应机器吗?
所以“从原生家庭回归当下”的意思是:我们回归那个被写入程序之前的本源的自己,去获得真正的自由,是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可以这样反应”也“可以那样反应”。
比如,同样是做了一件蠢事,我可以去插自己一百刀,然后要求自己进步和更优秀;我也可以对自己说,哦,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这是可以的,它不等于我是一个糟糕的人。
全文链接:《 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原生家庭」与「当下幸福」》
那么,我们去回看自己的成长历程,分析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声讨父母而已吗?不是的。
老读者都知道,在通往幸福之路上,我从来不会讲“××对你的幸福负有责任”。归因和归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随着你的洞察力增高,你能够精细的看到因果,看到父母对待你的方式,与你的婚恋、事业如何丝丝入扣的对应,看到你的伴侣给你造成了多大的伤痛,这是归因。
而走向幸福的责任人,只有你一个。
过去吃的亏受的伤,你只能认了,跟前任或父母较劲不会给你带来一丁点好处。
全文链接:《 幸福的责任人 》
那么,怎么分辨自己的一个念头是基于剧情还是基于真相呢?换句话说,什么是头脑的妄想?什么又是现实?
头脑的妄想,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比如,当我遭遇凌乱不堪的房间,我的头脑渴望“只要我一动念头,房间就自动变得整洁清爽”,这个妄想忽略了起码有人要一步一步做些什么才能完成房间的收拾。这种妄想的状态,被称作“躁狂”。而现实是我无法一动念头就一蹴而就,伴随着躁狂,跌入焦虑痛苦之中。
这是个例子,您可以举一反二十八。当脑子里想完成一个事情、解决一个问题,但具体行动时可能需要反复尝试、琢磨改进、调整修改等等,脑子不乐意了,非常痛恨自己没有魔法使理想立即兑现。不顾现实的因果规律,这就是妄想的躁狂。
全文链接:①《 头脑的妄想 与 时间的现实 》
②《 如何区别 头脑妄想 和 真实需求 》
③《 为什么“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
这种看见真实因果的能力,也在形成之初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比如,当一个妈妈状态不好的时候,如果她诚实地对孩子讲“妈妈现在状态差,不想陪你”。这对孩子来说是个失落,它是个真实的痛,它会无常地过去。
如果妈妈评价孩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要求这么多!”通过评判孩子,妈妈捍卫了自己脆弱的自我,但是就给孩子带来妄想的苦,让孩子进入一个妄想:如果我做得更好一些,妈妈就能爱我。
一个人的“假自我”就是围绕妄想产生的——“我其实可以改变父母”——这大概是娑婆世界最大最顽固的妄想。这个妄想投射到各种关系中,比如在恋爱中“她不爱我”这是一个真实的痛;“她不应该这样对我”这是妄想的苦。
自我认识,不能改变真相,但可以破解妄想之苦。
修行,是让“假自我”这个幻觉逐渐瓦解的过程。命运,是生活的导演,它会自动安排场景。通常是摧毁性的打击。逼人了悟真相,走出假自我的幻觉。
早些年,我看到这个机制时,是挺害怕的。因为我自己是非常执着于聪明、才华…作为我的自我认同。我担心如此执着下去,如果不了悟的话,命运肯定会安排点意外来摧毁它们。
每个人都可以检视一下:我的自我建立在哪里?是事业成功?比别人都聪明能干?我是个很能付出的好人?
如果,这些身份角色对你来说跟命一样重要,万万失去不行,那么,就可以预测:未来很可能对映着发生什么样的意外和不幸。
延伸阅读:①《 假自我 与 不存在感的痛苦 》
②《 真实自体出生前,我们都是假装活着 》
03
获取财富的能力
身在一个消费的时代,财富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那么为什么有人赚钱轻松愉快,有人辛辛苦苦困难重重?我们来看看,人生的财富剧本是怎样提前写好的,又能否改写呢?
巧了,这个剧本的雏形又是源自原生家庭。大家热衷于讨论穷养好还是富养好,我们直接来看看穷养与富养各自的成果吧。
被穷养的成果:
◉ 行为特质 - 怨气
◉ 人格特质 - 无力感
◉ 思维特质 - 没有主体性
◉ 关系特质 - 低自尊
被富养的成果:
◉ 总能保证自己物质丰盛
◉ 对物质的品位好
◉ 物质追求之外,更有精神追求
◉ 会更有尝试新事物的探索精神
注意,富养是父母满足孩子的真实需要,而不是父母想象孩子需要什么然后满足他。比如有些富有家庭,对孩子各种忽视,婴儿期让孩子独立入睡,不满足孩子对爱对陪伴的需要,长大后一堆奢侈品塞给孩子,这不叫富养,因为父母看不见真实的孩子,满足的只是父母自己的需要。
换句话说,富养不是砸钱养。所以,无论父母自身财富状况如何,都可以富养孩子。富养孩子,都是给孩子一生上了个最有力的保险。
全文链接:①《 穷养出来的人是什么样 》
②《 富养,没你想得那么烧钱 》
作为成年人,如果已经被穷养长大了,也不要紧,觉察到穷养给自己带来的潜意识的行为模式,看见这些制约,就会逐渐从制约中解脱,做自己最好的父母,重新养育自己,可以改变命运的轨迹。
怎样算富养自己呢,点击本站首页的「在线课堂」然后在列表里点「富养自己,富养孩子」购买收听,是关于“满足自己的真实欲求”详尽的解析。下面我们再说说如何解脱潜意识里对财富的制约。
说出来可能吓您一跳:《 你所有关于成功的「信念」都在制约你成功 》
这些信念中,有不少还是基于脱离现实的幻想,比如:《 关于富人的谣言鸡汤 》
我觉得《 财富,基本取决于两件事儿 》:① 内在关系模式,相信自己的欲求会被满足;② 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以《 干净直接的逻辑 》做事情。
而与财富无缘的内在关系模式,比如三种:① 心理上还是个未成年人,等着成年人们来爱护照顾。《 做心理上的成年人,财富才会信任你 》② 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受害者“反正我是受害者,我拒绝为自己的财富负责,你们帮我负责”的结果可想而知《 受害者心态,注定与财富绝缘 》③ 认定要“吃得苦中苦”于是一直在上演《 财富的苦情戏 》。
在互联网时代,各个领域中的杰出者,其中有很多人在网络无偿或者低收费地分享知识,只要能上网,获取知识基本没有阶级门槛。可是《 知识没有门槛,那财富的门槛是什么 》?
擅长阅读的朋友可能早就看出来了:解除「财富的限制性信念」其实也就是走出剧情。这些剧情有的来自原生家庭的养育,有的来自“大环境”的人云亦云,比如《 “买房焦虑”本质不是“买房”是“焦虑” 》。
04
育儿,育己:
我对孩子的焦虑,真的是孩子有问题吗?
早恋、厌学、网瘾、叛逆、霸凌,咋办?
谈到以爱与自由的态度养育孩子,最常见的有两个疑问:① 那算不算是溺爱,惯伺成熊孩子怎么算?② 爱与自由,也得有个度吧?
① 答:溺爱就是个莫须有的说法。溺爱和爱没有半分关系。
真爱与溺爱的区别是什么?溺爱的家长,其实看不到真实的孩子,家长把自己内在缺爱的小孩投射给孩子,溺爱的行为其实是自己的满足自己。
最极端的案例:有个孩子一吃茄子就呕吐,而这个妈妈呢,每逢孩子“滚”回家,就特意要做营养美味的茄子给孩子,而且指责孩子说“你怎么这么不领情啊,我特意为你做的,我做的茄子花了好长时间呢。”
这种溺爱,其实是父母自编自演自我感动的一场戏,孩子只是在其中扮演一个接受爱的道具。而真实的孩子他需要什么,可能一直都是不被看见和不被满足的。所以这样的孩子,感受不到被爱,心中也很难生出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全文链接:①《 溺爱 是 不爱 的伪装 》
②《 “熊孩子”不是宠溺出来的 》
③《 规则制定越多,孩子情商越低 》
④《 孩子如何学习规则 》
延伸链接:①《 毫无攻击性的孩子最可怕 》
②《 孩子的攻击性,爱人的攻击性 》
③《 无需讨好父母的孩子,轻松适应社会 》
④《 要求孩子懂事,是在祝他成为倒霉蛋 》
② 答:用爱与自由的态度支持保护孩子,这不是与孩子“谈判”的筹码,这种支持的背后没有“我给你自由,你就应该学会自律”的期待,而是真的尊重孩子本身的存在。换句话说,当你真的了解爱与自由的好,这里就不存在那个所谓的“度”。
所谓的“度”,它真实的含义是敌意。当你觉得自己被攻击了,当你内在感受到敌意,你就会提出“度”的问题。感受一下这句话:我都给你三天爱与自由了,你怎么还不学会自律!
全文链接:《 给孩子自由的“度”怎么把握?》
早 恋
“早恋”和“溺爱”一样,本来是莫须有的事:我爱上一个人,这就是最注定该发生的时候,怎么就要被评判为早或晚呢。爱的能量指向他人,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儿。
尤其对于匮乏父爱母爱的孩子,早恋是一个救赎,是一个契机,让我们再一次体验人与人之间彼此看见和链接的温暖。
父母视早恋为洪水猛兽,有两层原因。第一层是嫉妒:我自己都没有绽放过青春,没有体验过美好的爱恋,凭什么让你可以体验。第二层是恐惧:父母恐惧当孩子有了自己的恋爱对象,有了独立的心智,就不再受父母操控了。
父母内心爱已枯竭,未曾绽放过青春,于是恐惧爱与性的能量,并将其投射为破坏性的东西,一遍遍负面催眠和阉割孩子的原始能量。这就是为什么父母会妖魔化早恋。
被父母衷心祝福的早恋,成为爱和美好的种子,积极向上的生命力量;被父母严厉禁止的早恋,才是成绩下降的罪魁祸首,给未来婚恋埋下不幸的种子。
全文链接:《 被父母祝福的早恋,是爱与美好的种子 》
厌 学
正常发展的孩子,天然会对各种事情充满好奇心。语文、数学、自然科学,其实都是孩子与生俱来想要探索的,但是有的家长会表扬孩子写作业,批评孩子玩游戏,教育他“你必须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将来才有前途,否则人生就毁了。”这样一来,给孩子造成的印象是,学习是为了获得父母的认可,是出于生存危机的恐惧,天然的内驱力就这样被替换成了外驱力。
外驱力,也能驱动一个人,但它带来的感觉是较劲、痛苦和内耗。靠外驱力支撑的人,能量难以持久,早晚会遭遇反噬。
所以,当孩子抗拒学习时,他其实在抗拒什么?答:抗拒外界对自己的意志入侵。
全文链接:①《 父母,不要破坏孩子的内驱力 》
②《 当孩子抗拒学习时,他其实在抗拒什么? 》
这一篇是写给孩子们的:《 叛逆 ≠ 做自己 》
网 瘾
当父母焦虑想要控制孩子的时候,就会压制孩子的能量,孩子处在低能量水平,就只能看电视刷手机;当孩子感受到被父母无条件的爱和信任,能量就会高涨起来,可以做更多有趣的事情,发展自己。
如果孩子长期处在精神孤岛中,从低能量水平恢复到正常,就要更长的时间,几周甚至几个月。时间长短,取决于父母是否真的无条件接纳孩子的全部,父母接纳度越高,面对孩子越放松,孩子恢复得就越快。
没有孩子在能量高的时候,会长时间沉溺在电子屏幕中。人都渴望丰富有趣的精神世界。
所以你看到了,问题的根源不在孩子。
全文链接:《 孩子游戏上瘾,沉迷电视,需要的不是矫正 》
霸 凌
校园霸凌、来自老师的性侵丑闻屡见不鲜,让为人父母者忧心忡忡。校园霸凌、性侵作恶者选择谁下手,绝大多数情况下有迹可循。当孩子的人格力量足以建立心理边界,基本能免遭侵害。
下面这条链接里的文章会给侵害者进行心理画像,分析内在动机,解读怎样的人格结构更容易成为受害对象,以及父母如何养育,能够保护孩子远离侵害。
全文链接:①《 这样养育的孩子,不会被霸凌或性侵 》②《 性教育,父母不必太紧张 》
在原生家庭中,童年你品尝到了真正的爱和自由,就像你天天摸的都是真钞,假的一上手你就知道是假的。被父母真正看见,真正尊重的孩子,对于这种隐蔽的仇女症,或是精神上有些变态的人,都不用去学FBI心理识别术,十米之外你就知道要远离了。
所以说,怎么保护女孩在这个社会上安全的长大,很简单,你给她真货,你让她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爱,她能自动免疫所有的渣男。对于男孩呢,自然也是一样。
~·~·
谈了这么多,我们回到一个本质的问题: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知识积累?是明辨是非?答:都不是。真正残酷的是,太多孩子遭遇的“教育”不过是成年人们的各种焦虑的投射、狂欢。
全文链接:①《 教育的本质,既非知识,也非是非 》②《 天才是保护出来的,不是教导出来的 》③《 攀比,才不是恶习呢 》
延伸阅读:①《 教师不作恶原则 》
②《 警惕老师玩弄团体权术 》
③《 “凭什么,要我交作业” 》
④《 孩子如何跨越阶层,靠学区房吗?》
⑤《 以孩子自己喜欢的方式长大,不但不会废,未来也会美好丰盛 》
·~·~
想做合格的父母
其实没那么难的
聊了这么多,看到这么多字,有没有觉得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好难呢?
其实不难,只需要做到两点:① 力所能及地为孩子提供支持,不混淆自己的需求与孩子的真实欲求。做不到也没关系,对孩子坦诚相告“我做不到”“我不想做”,不必恼羞成怒转而指责孩子的欲求不合理。② 看清界限,管住自己。不要侵犯孩子的自由意志。
这两点翻译过来就是:爱与自由。爱,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自由,即界限。界限,即自由。
全文链接:①《 父母无需完美,但需诚实 》
②《 没忘记做孩子的感受,就能做好父母 》
05
热点事件反思
《 “成龙女儿求助视频”引出的探讨 》
—— 承认丧失,才能与之好好道别。
《 “滴滴顺风车杀人事件”的反思 》
—— 什么是最根本的安全教育?孩子怎样才会同时拥有安全意识与底气?
《 吴谢宇是“天生杀人狂”吗 》
—— 无论身上携带多少犯罪基因,被爱养大的孩子,都不可能去恶意伤害他人。
《 停留在幻想里的“流浪大师” 》
—— 主体不动,幻想客体应该来主动帮扶他。他就这么大半辈子卡在幻想中,一动不能动。
《 少年跳桥,死于母亲的精神虐杀 》
—— 自毁,也无法唤醒那个不爱你的人。
~·~·
下面,再附带做几个出镜率高的词语解释吧。
妈宝男:《 身份错位的幼稚英雄 》
弑母:这个词沿用自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术语。说文解字似地逐字翻译,“弑”就是斩断,“母”就是与母亲的共生关系。连起来念就是,斩断与母亲的共生关系,各自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全文链接:①《为什么用“弑母”这么凶暴的措辞》②《比“弑母”更可怕的,是未能“弑母”》③《一个未完成弑母的男人的悲剧自传:〈小王子〉》
抑郁症:是心理疾病,它也常常伴随着生理上的疾病痛苦,这让抑郁患者更加难熬。抑郁的心理状态会对身体健康产生损害。可以说,很大部分的疾病是心身疾病,也就是未被觉知未被疗愈的长期的心理痛苦,会转化成生理疾病,让人承受身与心的双重煎熬。
抑郁是一种外在的症状表现。比如打喷嚏流鼻涕,造成鼻涕喷嚏横流这个外在症状表现的,可能是伤寒感冒,也可能是肺炎,还有可能是肺癌,了解深层的原因,才可能做出有效的治疗。所以光有一个抑郁症的现象诊断,不足以判断一个人的心理疾病严重程度。还需要更深入的理解成因。
全文链接:①《 对患抑郁症的朋友,劝解很可能是伤害 》②《 孩子的抑郁症怎么治 》③《 拜托,停止用“抑郁症”给恶性罪犯贴标签 》
06
消除焦虑
不必套路
大概总结一下这个公众号的文章吧,能体会的读者会发现,我们号不会主动制造贩卖焦虑,相反,几乎每篇文章都在试图提供一个消除焦虑的可能。
怎么消除焦虑呢?人类绝大多数的焦虑都出于:不明真实的因果,在偏执妄想的方向横冲直撞或动弹不得。而我们推送的文章,总在试图阐明真实的因果:比如,当孩子厌学,他其实厌恶的是外界意志的入侵。再比如《 做不到自我负责,是出于自体虚弱 》同时也因为分不清真实的因果。
李雪的文章,其实一直的核心就是两点:一是,成年人的自我负责。即人与人的界限,界限与自由互为基础。二是,看清真实的因果,即现实与妄想的边界。
心理学不必沦为人际关系的套路,更不是为了显得比对方更有道理,难道《 心理学是用来“讲道理”的么 》。真正的爱是流动的相互呼应,即使它又把一些莫须有的“常识”给吓了一跳,详见《 情侣格斗指南 》。真正的爱是不控制改变对方,这位《 没学过心理学的男友 》天然就明白。
07
李雪的联系方式
① 在新浪微博@李雪爱与自由
② 点击进入 ,您可以向包括李雪在内的20多位专家付费咨询,一对一提问交流。
③ 点击文末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到大理雪居,找李雪喝茶聊天。
李雪的两本书《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走出剧情》(持续说出真相 直到众人皆赢)在亚马逊、豆瓣阅读、当当网、淘宝、京东等各大平台都能找到。
你看,这篇大目录还蛮丰盛的吧
如果你正好有心情打赏这个编辑
让这份丰盛流淌起来
~祝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