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李雪 李雪爱与自由 2020-10-21



文 | 李雪



01



如意 与 如实



一个人明白真实的因果,就是智慧的人。

比如,小婴儿没有生理原因地哭闹不肯入睡时,明白真实因果的妈妈,就知道观自己的心,观察自己的焦虑控制,不再焦虑孩子何时入睡,孩子就自然而然的入睡了。不明白真实因果的人,认为问题在婴儿身上,“我要训练婴儿科学入睡,这样我就不焦虑了”。婴儿确实可以被训练,但这里是有代价的,如同跟黑社会借高利贷一样,钱是可以拿到手,只是代价你看到了吗?

再比如,老公冷暴力,女人觉得要死了,无比灰暗绝望,有的甚至真的去跳楼自杀,众人都觉得是老公的冷漠逼死了她。这就是不明因果。老公的冷漠是一个“境”,对着这个境,女人生出来的“我活不下了,生命毫无意义”的剧情,是这样的剧情,逼死了自己。这是真实的因果。

就像我妈妈,我嗑瓜子,皮掉在地上,我妈妈觉得我这个行为是要逼死她,所以她反过来要逼我去死。这是她生出来的剧情,在这个剧情里,没有人有活路。

我妈妈的行为被人定义为病态,事实上我们谁不是这样呢。孩子不写作业打游戏,有的父母觉得日子过不下去了,这种过不下去的感觉,不是孩子的行为制造的,是父母自己造的。

再比如,自己做了一件蠢事,事后自责羞愧不已。这个自责羞愧不是之前的那件蠢事造成的,而是这一刻头脑造的剧情,你不造了,自责羞愧就没了。

对着一个“境”,生出什么情绪感受和念头,都是我们自己造的,我们是本源,能造这一切的本源,是真正的自由。

看到真实的因果,就是观照,就是智慧。



*附:《 剧情 与 真相

*附:《 睡眠训练:奠定孩子灰暗的生命底色

*附:《 睡眠训练 与 哭声免疫,核心是:绝望

*附:《 停止睡眠训练,孩子还能重新信任这个世界



02



如实:如客观规律



人类世界有人类世界的客观规律,也就是构建人类世界的算法。在人间活得成功,这里成功指的是:你想要什么,用符合客观规律的做法,真实地通往目标。


比如,成年人想要幸福,那么自我负责是个必要条件,骂男权、期待男人改变不会让一个女人通往幸福。这是客观规律。


违反客观规律,就是缘木求鱼,或者绕大弯子。做事情的方式、思考方式,越接近客观规律,越高效率。逻辑越干净,赚钱越轻松。最牛逼的人就是做事情时“无我”,完全只根据现实和逻辑求解目标。

从世间法看,人确实分聪明和愚蠢的。而且人类愚蠢的还是大多数:愚蠢就是不看客观规律,按照自己头脑想象的因果来做事情。

比如,多数父母想象着孩子犯错或者出点意外的时候,在众人前大秀自己多么会教育孩子,能够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而事实上这样做的真实因果是培养出情商弱爆的事儿逼孩子。


举个例子,你刚到一家公司,中午在公司休息间里吃外卖,你不知道公司规定是休息间里不可以吃饭。这个时候有同事路过看到你吃饭,如果是A同事看见就会提醒一句:嗨,这里不让吃饭,那边可以。如果是B同事,会给你讲个寓言故事教育你不应该在不可以吃饭的地方吃饭。

B为啥这样事儿逼事儿逼的?因为B的妈妈当年就是这么“正确而深刻”地教育他的。


爱和自由养出的孩子的双商超高,活力四射,富有爱心,这是无数家庭验证了的真实因果。然而大多数蠢人还是选择闭上眼睛否认事实,用反人性的方式伤害孩子,然后哀叹自己命苦摊上了这么个讨债来的孩子。

世间法角度看,人间既有智慧圆融的圣人,也有愚痴得不如畜生的存在。

出世间法,从本源看,圣人和蠢人都是本源生出来的幻象,本源不会因为智者的存在而增光添彩,也不会因为蠢人的恶行而减损光辉。毕竟人类世界这个大型VR游戏,需要很多面相的角色才能运行下去。



*附 关于幸福的逻辑:

①《 幸福的责任人

②《 幸福,不是用来托付的

③《 把幸福托付给对方——完了

④《 如何把老公改造成理想伴侣 》

⑤《 女人的生命重量放在哪里?



*附 关于财富的逻辑:

①《 做心理上的成年人,财富才会信任你

②《 受害者心态,注定与财富绝缘

③《 财富的苦情戏

④《 关于富人的谣言鸡汤

⑤《 财富,基本取决于两件事



03



对于关系的幻想

正是

女性痛苦的起源



比如,在中国花钱代孕,双方谈妥价钱自愿交易,违法。可是打个炮得一孩子,孩子归自己,女人滚蛋,不仅不花钱,女方还得倒贴60万抚养费,合法。

所以你明白这个法律的逻辑了吗?女人不可以自愿出售自己的孕产能力,免费加倒贴才符合国情和法律。

孕产对于女人来说,耗费相当大的健康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还有心理上的巨大投入。然而中国法律好像很害怕女人意识到这一切不是大白菜,是有价值的。

所以,女人一旦幻想生孩子能改变自己的处境,挽留一个关系,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下,你就是自愿乘坐上通往地狱的列车。


身为女人,并不是原罪。女性的痛苦之身反而带来灵魂进化的优势,比如,参加课程成长自己的,大部分是女性。而我在微博上看到极度偏执愚蠢没有自省能力的,大部分是男性。

对关系的幻想是女性痛苦的起源。因为我们从小是这样被催眠的,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生育能力和年轻的肉体,参杂着对爱情的想象,谋得一个男人为自己负责任,为自己遮风挡雨。

当女人接受了这样的催眠,就等于把小命攥到别人手里。哪怕是结果最幸运的那种——男人愿意负责任,给女人婚姻和物质条件,女人可以放心的相夫教子。可是这样的这一生,到底是在活一个不断发展和创造的灵魂,还是一个被社会认知所安排好的角色?

真正的爱情存在吗?存在,真正的爱情存在于两个完全独立的成年人之间——两个人都在各自追寻自己生命的目标,自我负责自我实现,自己本身就是圆满的。路上发现与对方同行更开心,于是同行。没有谁背负谁,没有谁为谁的幸福负责,结伴而行是为彼此锦上添花。



*附:《 女人的生命重量放在哪里?

*附:《 旺夫 与 望夫石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从事心理学研究十余载,创办「初心心理」;畅销书作家,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京东、亚马逊、当当、淘宝等平台皆有售。


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电影剧照《饮食男女》






读者朋友们,在 ,您可以直接向李雪提问交流,此外,您还可以在20多位特邀嘉宾中选择一对一专业解答。




点 击 进 入 👉  




如果您愿意,这是一个善知识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