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常讲的“小我”是指什么?

李雪爱与自由 李雪爱与自由 2023-11-03



原文刊于 2020



文|李雪



01



两 个 世 界



世界上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客观事实世界,另一个是头脑幻想出来的世界,也就是自恋的小我居住的地方。

比如一个句子,有好几个错别字,但是不影响阅读,甚至大部分人读完了都没发现错别字。因为人感知的是头脑里的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一个映射。

再比如一些糟糕的婚姻,你问她当初为何要结婚,她说结婚前就觉得这个男人特别好,所以一定要结婚。而她对男人呈现出来的且不符合她头脑幻想的特质,视而不见。

而我妈就更严重了,到达精神分裂症的级别。她和我从未有过真正的对话,我说的话,她要么听不见,要么完全听成另外一句话,那句话是她幻想世界里的女儿说的,那个角色台词早已经定好了。

 

自恋的小我居住在头脑幻想出来的世界里,幻想崩了,小我就死了。

 

 

所以,小我最痛恨别人指出现实,拆穿恋幻想。


这就是为什么我仅仅在写事实,没碍着任何人的生活和利益,却招来很多人恨我恨得咬牙切齿,骂我偏激,骗子。

如果一个人百分百活在当下的现实中,小我就死了,也就是证得无我,解脱一切苦。



02



主动触碰现实世界

 
 

走出自体自恋,一个有效的方式是:观察自己的自恋幻想,知道他人的情绪或感受以及想法并不是被你我操控的,知道事情的发展是万千因缘和合,而不是按照自己头脑单方面的预设去发生。

 

自恋的幻想无法打破现实的因果律。主动识破自己的幻想,仅仅是根据事实去做事情,自然会拥有客体关系能力。

 

一个人在哪个方面,能够直接触碰现实,就会在这个方面非常卓越。对人际关系的幻想少,人就会舒服自在。做事情时的幻想少,事情就会做得特别有创造力,高效率。

 
这也就是为什么,凡是父母特别关注孩子的某个方面,孩子在那个方向上就会特别无能。因为:孩子天然没有幻想,可以直接触碰现实本质,但是父母热衷教导,会给孩子创造幻想,让孩子跟事物本质之间隔起一道墙。

 

成长之路走了十多年,现在我对成长的理解,其实可以总结成一句话:从自恋幻想回到现实边界。用离欲老和尚的话说,什么是修禅,就两个字:去妄。

 


03



“头脑的小我”是什么意思



“小我”的模式永恒是 —— “应该”怎样。
 
最低级的自恋是:你就应该×××,世界就是跟我想的一样,我的想法就是宇宙真理。
 
稍微高级一点的是:我做到了×××,结果就会是×××。
 
自恋的小我一样会抓取修行成长,使得修行成为新的小我 —— “我做到了×××,就‘应该’获得×××”。

 

例如:
 
“我给了孩子爱和自由,孩子就‘应该’优秀。”

 

“我学会了各种心理学理论把自己分析清楚了,我就‘应该’没有烦恼了。”

 

“我按照某个方法精进修行,我就‘应该’到达某个境界。”
 
在自恋的驱动下,结果必然是被现实啪啪打脸,自恋受损。于是换个方法“是心理学理论不究竟,那我去学佛”“是我跟随的导师不牛逼,法门不究竟,我去找开悟的导师”…

 

 

 
 

观察一下自己和周围的人,开始痴迷“灵性”“开悟”的时候,是不是生活中发生了一些事情,让自恋很受损,太难受了,不想面对,于是一头扎进灵性开悟。每天穿得白衣飘飘,张口闭口“无我”“灵性”“上师”…
 
通往开悟的路,我觉得这是必经的:在一地鸡毛的日常生活中,被啪啪打脸,自恋碎一地,然后认清现实边界,只做自己现实中能做的事情。

 

厘清现实边界,做有限责任人。



04



不能自我负责,是出于自体的虚弱。

自体虚弱,是出于无边无际的幻想。



@姚青青小盆友:妈妈经常说:就是因为你这不好那不好,所以别人都不喜欢你。


她给我所有老师私下送礼,她觉得这样老师才会关照我,可我发现即使她送了礼物老师还是不喜欢我,我对此感到无比羞耻。


我幻想让所有人都喜欢我,现实是我现在几乎零社交。我幻想自己完美无缺,现实是毕业好几年连找工作的勇气都没有。



@李雪爱与自由:自体虚弱,是无边无际的自恋幻想带来的。



@星星的小花:说一句感触特别深的话,雪宝和其他所谓导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对我来说,认识雪之前,我觉得自己很差劲,有一堆问题要改进。认识雪后,我知道我特么的没有任何问题!



@李雪爱与自由:怎样都可以,现在的自己就可以,不再有成长目标,这就是真的成长了。



@星星的小花:我妈经典三句话,一,我活着就是为了你,二,日子过得真快啊,唉!三,以后怎么办啊!  每次听完我都压抑得不行,我小时候面黄肌瘦。而且我很容易内疚过去,自我攻击,对未来充满焦虑。

 

 
@李雪爱与自由:这三句话翻译一下:一,你要为我的整个人生负责。二,你要为我过去人生不幸负责。三,你要保证我未来人生幸福。

 

—— 这是对神的要求。

 

 

 

 
所以说,痛苦来自童年父母给孩子植入的,现在依然在运行的逾越现实边界的幻想,读《有限责任家庭》厘清现实边界,做回轻松的平凡人。

 

 

05



什么样的人,真正有力量



视频号【李雪爱与自由】持续更新中 🧡 欢迎订阅 🧡 点开观看:



视频中,李雪所穿是她自己设计的:气场全开真丝香云纱棋盘格连体裤 🧡 扫码即可购买 🧡



长  ——  按  ——  识 别 二 维 码


真 丝 香 云 纱  棋 盘 格  连 体 裤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李雪爱与自由。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亚马逊,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今敏导演作品《红辣椒》又名《盗梦侦探》电影截图




欢  迎  到  新  浪  微  博

@  李  雪  爱  与  自  由

与  李  雪  评  论  互  动




辅    助    阅    读



《 幸福感不是全能感,而是安全感 》



《 专注力的匮乏,是安全感的匮乏 》



《 每天都在消磨你智力的,是什么 》



《 孩子如何跨越阶层,靠学区房吗 》



《 生而为人,责任有限 》



《 有限责任人,无限责任神 》






大 目 录  2017

大 目 录  2019



 

点开这颗跳动的心,来初心社区,看李雪直播,向老师们提问,唠唠你的人生故事。初心心理社区,咱自己的心理社区。


我是作者李雪,感谢你的打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