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既非知识,也非是非
文|李雪
原文刊于 2019 年
01
不是说知识不重要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学知识吗?
学知识最好的地方是图书馆和互联网,遇到困难时再向相关专业人士求助,这样学习,但凡一个人的智力不低于80分,都可以一年学完学校里6年的课程。
面对面的教育 —— 跟老师在一起,意义是感受老师的生命状态:老师自身美好的生命状态,老师的逻辑能力,爱的能力,带给你真切的体验。
—— 这是网络和课本难以带来的、最直接的体验式学习。
所以,如果老师心理扭曲,逻辑混乱,你把孩子送去学校,是想把孩子教成啥样呢?
在中国,接受完义务教育,还有正常的心智,正常的逻辑思维,都是奇迹。我花费了大量能量对抗老师讲课对我的侵蚀,才保留了逻辑能力,但是智力依然损毁严重,初中毕业时我知道自己的脑子已经90%瘫痪了。
花12年时间读完小学和中学,天天浸泡在毒液里,再花几倍时间来解毒,尽量恢复正常的智力,真是 What The F**k ╮(╯▽╰)╭
有多少人,毕业后发誓不要再碰书本,岂不是连学习的欲求都被义务教育破坏了。
另外,好奇那些高考后撕毁课本漫天飘撒,甚至用课本点起篝火的朋友们,经过那样浪漫仪式后,后来对书本是什么感觉?欢迎留言。
02
“教育”摧残心智发育
如何让一个正常人变得不会走路?
很简单:你把走路分解成一个个动作,抬右手、迈左腿、抬左手、迈右腿,让对方跟着你,你做一个动作他模仿着做一个动作。很快他就不会走路了。
孩子们的智力也是这样被摧残的,老师把黑板上把一道道题分解讲解,孩子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学习记忆,逐年累月,孩子就被催眠成傻逼了。
真正的学习,孩子需要自由的空间,独立完整的认知和梳理整个事物的逻辑,实在遇到想不通的点,才需要向老师或者其他同学求教。
常规学校,就是把正常孩子教成傻逼的地方。脑补一下,赵本山是怎么把拐卖给范伟的。
除了好笑,经历过的人或许体会到了心疼。↑
读书本来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人类正常的心智,在不被打扰的情况下,是1年至少可以学完6年的课程。
—— 这个已经在俄罗斯的谢琴宁学校得到了证实。
谢琴宁学校没有老师,一群孩子们聚在一起自己决定学什么,怎么学,孩子是学生也是老师,学生们都能在18岁之前拿到一两个本科学位,最重要的是,他们各方面的素质都远超同龄人。
而老师不厌其烦地教育,都在催眠孩子:功课很难,你很笨,没有我们的教导你是学不会的。
—— 这种催眠已经可以损伤掉孩子一多半的智力。如果再加上家长特别着急、特别热衷于课后辅导孩子,那么孩子的智力就真的所剩无几了。
孩子因此成为死教不会的榆木疙瘩。然后,家长感叹道:要不是我这样天天盯着,孩子的成绩肯定更完蛋。
总之,老师和家长的自我重要性越强,孩子的智力就会越低。
谢琴宁学校的校长认为:成年人没有资格去教育孩子,反而应该向孩子学习。
—— 所以 —— 谢琴宁学校的孩子,个个都成了常人眼中的天才,其实他们就是人类本该有的正常水平而已。
我上学的时候,每天都觉得很痛苦,因为上课老师不停地说话,真的非常影响我学习,所以我上课要么睡觉要么看杂志,管得严的老师,我就只能神游。
然后,等到晚自习的时候,终于可以安静地自己看会书,把知识掌握住。比如物理学,我大概需要15分钟看课本,自己从头把逻辑理顺一遍,高中物理考试我时常会考满分,大学热力学课本上的习题还被我发现了错误。
那时的我经常幻想,如果老师们都不上课,我可以在上课时间好好学习,多么幸福啊。
当然,无可避免的,在这个教育系统长年累月的催眠下,我的智力也受损非常严重,从14岁开始,智力逐年下降,现在的智力大概不足小时候的十分之一。
我已经失去了在头脑中构建多维空间来运算和理解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力,现在思考事情都是单线程,老牛拉破车一样。但好歹我还知道逻辑的方向,虽然很慢但逻辑还是对的,跟广大从不知道逻辑为何物的类人生物相比,依然显得挺聪明的。
03
干净直接的逻辑
埃隆·马斯克反对传统的按部就班的知识储备教学,他认为那是一种折磨,因为他自己上学就备受折磨。
我觉得,几乎各种领域都是这样的逻辑:你要什么,然后找出实现目标的充分必要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去搜索、学习、创造条件,到达目标。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是最简洁的逻辑。
这样学出来的东西,都是直接来应用的,是逻辑链上的一环。不是无法应用的知识信息碎片垃圾。
我们头脑中冗余着无数垃圾碎片,这是十多年的教育加上被父母塞进来的。这些碎片横亘在自己和事物本质逻辑之间,看什么都是雾里看花,事实和幻想参杂在一起。
我花了大量精力清除脑子里的冗余垃圾,力图看见事情的本来面貌,找出最简洁优美的逻辑。想要恢复我被学校和父母污染之前的如澄净天空的逻辑能力,可惜也只会恢复了百分之十几。
学心理学也是这样,很多人一提到心理学,就觉得是不是得在大学读个心理系,或者系统的学个什么流派,否则心里不踏实。
我们用最直接的逻辑来推理 → 学心理学是要干嘛 → 我想绝大部分人的目标是:解决自己的痛苦 + 帮助别人解决痛苦,对吧。
好,既然这是目标,那就直接干啊。看看自己在生活中,真实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痛苦,然后直接解决它。
观察痛苦,解决痛苦。解决的方式是破自恋,因为痛苦都是自恋幻想带来的。这非常逻辑高效,直接戳破痛苦背后的幻想。
同时这需要不断练习,形成觉察的习惯。拿实战案例练习,是最好的方式。
04
教育是为了教人分辨是非对错?
有人说,父母必须教育孩子是非对错,才是对孩子的爱,才能避免孩子走向犯罪。
—— 这个说法非常可笑 —— 在监狱里关着的犯人,除了精神病性的以外,谁不知道自己在犯罪,谁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是“错误的”事呢。
一个人不去伤害别人,这个品德并不来自于父母教育“伤害别人是错的”,而是来自于父母无条件的。当一个人心中被爱灌注着,自然对别人能够感同身受,不忍心去伤害别人。
同样的,为自己人生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负责,也并不来自于父母教育“你应该负责”,而是来自于父母对他或她无条件的接纳。
—— 一个人有信心“自己会被父母无条件地接纳”,自然就有勇气去承担责任。
是非对错的观念教育,从来不会让一个心生美好,反而给人生处处埋下冲突分裂的伏笔。让人心生美好的,只能是真正的爱。
而且,所有的是非对错,我们都要问问,这个标准从哪里来?你认为的对与错,就是真理吗?此时此刻的正确,换了一个场景,还一定正确吗?
认为自己掌握评判天下是非对错的真理,是自恋。
那么有人问了,我可以既给孩子爱,又教育孩子是非对错,那不是更好?—— 不是的,教育是非对错跟爱是对立的。
教育是非对错会损伤孩子的情商和生命力,会给孩子未来的人生中,埋下各种人际冲突的伏笔。
例如,一个幼儿园给孩子输入的是非对错观是:碰撞别人身体,需要道歉,这是礼貌的行为,不道歉则是粗鲁的举止。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说,这是多么好的规则,这个规则难道有错?那我们就来具体看看,这个好的规则,给孩子带了什么影响。
开始的时候,一个妈妈也觉得幼儿园这样定规则很好,给她培养了懂礼貌的绅士儿子。有一次她带儿子出去玩,儿子跟一群不认识的孩子一起玩滑梯。过程中,儿子不小心碰撞了对方身体,对方玩得正开心,根本没在意这件事儿,而且跑远了。
儿子变得非常着急,跟妈妈说:妈妈妈妈,我撞了他,我还没向他道歉呢,妈妈妈妈,这怎么办啊。
直到回家后,儿子还在为没有道歉而耿耿于怀。这个孩子陷入自己的是非对错观中,害怕自己被贴上粗鲁的标签,以至于失去了对真实外部环境的观察能力:其实对方并不在意身体被碰撞。
妈妈看着儿子这样,觉得好笑又心疼。
孩子被灌输了这样的规则,同时幼儿园里大家都认同和遵守这个规则,于是儿子在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就没有问题。可是换了一个环境,另外一群孩子嬉戏玩闹时,彼此之间有些碰撞,他们觉得没问题,甚至有的孩子之间就喜欢以身体碰撞的方式表达热情,双方都开心。
那么,信奉“身体碰撞后必须道歉”的孩子,如果跟彼此之间享受碰撞的孩子玩到一起,会发生什么?
如果对方根本没在意被碰撞,自己却要追着道歉,这会让对方觉得很怪异。如果是对方碰撞了自己,对方没觉得这个碰撞是过度的,并不想要道歉,那么自己追着对方要求道歉,并且评价对方举止粗鲁,那么可能就会演变成冲突了,这个孩子逐渐被排斥。
—— 这个时候,情商因为“是非观”而不够用了。
那么,如果一个孩子不被教育这些规则,会发生什么?假如孩子是在爱和自由中长大,那么会有观察和感受周围环境的能力,同时又尊重自己的感受。
例如,到了一个对身体碰撞有禁忌的地方,那么他自然会学会避免碰撞,碰撞后要道歉。
如果周围环境是对身体碰撞没有禁忌甚至欢迎的,那么他可以自由选择,是跟对方磕磕碰碰玩到一起,过程中体验这个度,过度了也许需要道歉,不过度就彼此笑笑接着玩。
或者,为避免身体碰撞给自己带来的不舒适,他也可以选择不参与可能发生碰撞的活动。
对周围环境的感受能力,对其他人没有评判的平等心,同时又尊重自己的感受 —— 这就是高情商,这是自由带来的智慧。
再举个例子,我妹妹11岁的那个寒假,跟我一起生活。
我对她说:你是自由的,你自己的事情完全由你自己做主,你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写作业还是看电视,吃什么不吃什么,都由你自己做主,你不需要讨好我,只做你自己就好了。
然后给她一些钱,她想买什么零食就买什么。
楼下有家店做新鲜无防腐剂的面包,保质期只有三天。妹妹经常买,有一次买了放冰箱里,结果她忘记吃了。
我看见三天前她买的面包原封不动的摆在冰箱里,我有些不满,然后一个念头跳出来,我要去教育妹妹:自己买的面包要记得及时吃,不要浪费。
你们看我这是多么“正确”的是非观:珍惜食物不浪费。
当我升起教育妹妹的念头时,我停顿了一会,去觉察自己。我觉察到:我内在产生了评判。没有及时吃掉面包的妹妹,被评判为错的。为什么我想要评判她,因为我自己从小就是被评判长大的。
当我想要评判对方的时候,我已经远离了爱,进入了二元对立的分裂中。
有了这个觉察,我重新回到爱中,对妹妹说:这个店的面包是新鲜无防腐剂的,不能久存,最多放三天。三天后的就不要吃了。
妹妹愉快地表示知道了。我对她表述了一个事实,而没有丝毫的评判,于是我和她都开心。
而没过两天,我就忘记了自己买的一堆面包,妹妹还提醒我,姐姐这个面包过了三天,不能吃了。而她自己,再没忘记过及时吃面包。
我们假设一下,假如妹妹长期被我评判:浪费食物是错误的。
类似这样的是非观会深深写入她的潜意识,一个本来完整的她,被分裂成两个部分 —— 对的部分和错的部分。
她会恐惧自己错的那一部分,总想要评判和排斥自己错的那部分,活得不放松而且会控制不住地评判别人,给人际关系造成各种冲突,尤其在亲密关系中。
很多夫妻吵架甚至离婚,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儿上,各自观念不同。
例如,生活中难免买错了东西浪费了钱,假如活在“浪费是错误的”是非观中,我们会无法忍受配偶浪费钱的行为,当对方出现这样的行为,跟对方产生争执,评判对方做错了。
本来小事一桩,结果越吵越大,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这个“对”就是各自的原生家庭中,被父母植入的“是非对错观”,当这些观念产生冲突时,双方都坚信自己是对的,矛盾难以调和。
而且就算双方三观都一致,那么人就没有疏忽的时候吗?有了疏忽的时候,我是依然被对方爱,还是被评判,这直接决定婚姻的幸福与否。
妹妹跟我生活一个月,我做到了零评判,她自己的事情零限制。来我这里之前,妹妹因为长期经受父母的各种创伤,一直有些低沉。这一个月里,她经常放声大笑,脸上充满喜悦。
比如,是否叠被子是她自己的事情,我自然零要求。开始一段时间她不叠被子,后来她主动叠被子,叠被子的时候也放声大笑。我很好奇她笑什么,妹妹说,叠被子也是个游戏啊,我玩得很开心。
听她这么说,我感叹一声,幸亏没有要求她叠被子,否则她一辈子恐怕都体会不到叠被子的快乐。
想起我曾经的一个来访者,家里每天早晨都阴云密布,为什么呢?
因为她的儿子起床后不肯叠被子。
于是她每天因为这个事情跟儿子较劲,从小学较劲到高中,妈妈坚持叠被子是培养孩子正确的生活习惯,儿子坚持被子反正是要打开用的,不需要叠起来,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为这个事情斗气。
于是一家三口人,因此数年如一日,坚持每天阴沉着脸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
我问她,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为了控制欲的输赢之争,让家人永远呕着气开始一天的生活,永远不能享受一顿美好的三人早餐?
妹妹寒假结束,临走的时候对我说:姐姐,我之前的照片里,没有一张是发自内心的笑,我怀疑自己根本不会笑,现在我每天都笑得好开心。感谢你让我知道了快乐的滋味儿。
我觉得有些惭愧,其实对于她的快乐,我什么也没做,只是管好自己遵守界限,不侵犯她而已。
对与错,是最肤浅的看世界的方式,一旦评判对错,便不会再更深入的探索真相。
当你已经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是“错误的”,那么你还有什么好奇心和慈悲,去了解对方行为背后一层又一层的动力,去如实如是的看见对方呢。
因为我给了妹妹零评判的环境,妹妹开始对很多人和事儿不再评判对错。而且看问题能够从更深入的层次去理解和洞察真相。
有一次她对我说:姐姐,当我细细的品尝这颗糖,发现它的味道是不断变化的,开始是甜味,然后有些酸的味道,再后面还会些苦。我吃一颗糖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不同的人吃这颗糖更是会感觉不同。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情,哪里有谁的标准是对的,我们只能尊重每个人的不同,并且还可以试着理解对方为何如此。
妹妹的妈妈经常抱怨婚姻不幸,妹妹跟我说:妈妈总是怨恨爸爸的各种不好,各种道德错误,可婚姻是她自己选择的,爸爸一直都是那样的人,从来没变过,她却总是想要改变爸爸,不肯活在真相中,所以给自己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苦情戏,而且演了几十年没变过。我能看见真实的爸爸,我尊重他,同时我将来也不会选择爸爸这种男人做老公。
妹妹处理自己人际关系的一些故事,我讲给朋友们听,朋友们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对别人如此有同理心,能够跳出来看问题,我们大人都很少有这样的智慧。我说我也没有这样的智慧,只是我从小鼓励她自由的做她自己,让她感受到就算全世界都在评判对错,至少我会坚定的不评判她的,给她自由。
上士无德,下士执德。
智慧,是自由的必然产物。最顶级的教育,是不教育任何是非对错观,只是爱着孩子,看见孩子。孩子自然产生海纳百川的容量,跳出是非对错深层次看问题的智慧,和对别人深深的爱和慈悲。
05
预设规则越多,孩子情商越低
视频号【李雪爱与自由】持续更新中 🧡 欢迎订阅 🧡 点开视频观看:
视频中,李雪所穿是她自己设计的:气场全开真丝香云纱棋盘格连体裤 🧡 扫码即可购买 🧡
长 —— 按 —— 识 别 二 维 码
真 丝 香 云 纱 棋 盘 格 连 体 裤
05
微信公众号自带关键词搜索功能
首先,点击文章题目下面的公众号名字“李雪爱与自由”。然后,点击屏幕右上角的“放大镜”搜索图标。接下来,输入您想搜索的关键词,比如“陪伴”,然后确认输入。即可通过关键词查找往期推送的文章啦。或者如图操作。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李雪爱与自由。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亚马逊,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摘自互联网
欢 迎 到 新 浪 微 博
@ 李 雪 爱 与 自 由
与 李 雪 评 论 互 动
延 伸 阅 读
《 自体自恋的哀嚎:没有我,你怎么办 》
《 放弃主动思考,大学毕业也是文盲 》
《 掰开揉碎的知识,是教育的谎言 》
《 为人父母,最核心的心理能力 》
《 爱与自由,不是手段伎俩 》
《 孩子如何跨越阶层,靠学区房吗 》
《 被阉割的攻击性,被抹杀的生命力 》
《 无需讨好父母的孩子,轻松适应社会 》
我是作者李雪,感谢你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