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力陪伴孩子,孩子照样健康快乐

李雪爱与自由 李雪爱与自由 2023-12-01


文 | 李雪



01



爱,要先给自己再给孩子



有的父母发现自己不爱孩子,并且向孩子承认自己没有爱。同时,父母严守边界不侵犯孩子。父母诚实地自我关照,愿意控制住自己不去吸食孩子,这本身就已经是少见的父母了。这就是大爱。


对孩子啊,发自内心的那种喜爱,这种感觉,它需要有个前提:父母自己过得挺开心的,当你过得开心,自然就会有这种爱满溢的感觉。


而你过得不开心,觉得无力爱孩子,这太正常了。不必自责,就跟寒冬时候的树木不发芽一样,寒冬时候树木要做的仅仅是保存自己活下去。


你能保存自己的同时也不去侵犯孩子,你就做得非常棒了。🧡


孩子并不会因为缺爱而留下创伤,就像孩子不会因为没吃到山珍海味而发育不良。创伤是因为被投了毒药,这个毒药就是侵犯边界的控制。



02



遗憾 ≠ 创伤



有遗憾与有创伤,是不同的。

有人问:我经常不愿意陪伴孩子,或者家里真穷,孩子的一些欲望满足不了,这会不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除去那些严重的情况(比如:婴儿不断更换抚养者、遭受虐待),只要父母给予基本照料、无刻意虐待孩子,一些事情做得不够好,并不等于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人生总是多多少少有些遗憾。比如:父母自身能量低,跟孩子同频亲密快乐的时光比较少,童年比较穷一些物质欲望没得到满足等等。

这些遗憾不等于创伤,有些遗憾过去就过去了,有些遗憾可以在长大后换种方式来弥补,都可以。人生不可能完全如意,成年人可以创造性地重新满足自己。



02



妄想 ➝ 创伤



那么,什么情况遗憾会变成心理创伤呢:父母边界不清,给孩子制造没有现实边界的幻想的时候。

比如,有位母亲说:自己生病不得不住院一个月,跟年幼的孩子分离,担心会不会给孩子造成创伤。我说:不会的,你安心养病就好,孩子有人照顾就行。


只要注意一个前提。


不要有任何人给孩子这样的催眠:你乖一点哦,不要惹妈妈生气。你好好吃饭,妈妈就能早点回来。妈妈看到你乖乖吃饭洗澡睡觉,病好得更快。


更不要催眠说:要不是你总惹妈妈生气,妈妈也不会住院。


如果有人这样催眠孩子,就不是遗憾,而是切实造成心理创伤。心理创伤来自没有现实边界的幻想。


孩子妄想自己可以用“乖”治好妈妈的疾病,甚至怀疑自己是妈妈生病的罪魁祸首,想对妈妈的病负责。这种妄想,才会给孩子将来的人生制造痛苦轮回。


而遗憾,不会制造痛苦的轮回。



03



没有谎言,就没有创伤



养育好一个孩子,并不需要时时刻刻给到孩子爱。

孩子有时候会体验到跟父母失联,会体验到无回应,体验到父母的局限,父母的无力,甚至体验到父母对自己的恨。

这都没关系,这就是平凡的人类。

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的,不是那些生活中必然的遗憾,而是欺骗和谎言。

如果妈妈对渴望拥抱的孩子说,妈妈现在很痛苦,无力去拥抱你。孩子体验到一个遗憾,然后孩子会去其他地方寻找资源,比如自己看动画片娱乐自己。

如果妈妈借机把孩子数落一顿,发泄自己的痛苦,让孩子误以为“我得不到爱,是因为我太差了”“是我让妈妈如此痛苦”。


结尾,妈妈若再加一句:我说你,都是为了你好。

这个孩子的心灵就被碾压了,孩子不得不离开现实,进入妈妈编造的幻想世界,被妈妈的黑暗幻想世界囚禁,如困兽般痛苦挣扎不得解脱。

没有谎言,就没有创伤。



04



为何分不清侵犯与爱?



很多女孩,分不清什么是爱的表达,什么是对自己的侵犯。而且因为太匮乏爱,为了得到一点点温情,牺牲自己的边界,甚至都不知道那是被剥削被侵犯。

这样的女孩,容易被贴上不检点、Easy Girl 的标签。被贴标签的女孩,后来明白过来,会觉得自己很羞耻。

这不是女孩的错,这是剥削她的父母和渣男的错。如果一个女孩从小被父母剥夺了爱和尊严,她怎么能够区分什么是正常的亲密关系,什么是被羞辱被剥削?

所以也请诸位看客,不要拿道德去评判别人是 Easy Girl,更不要拿道德放大镜去审视一个明显权利不对等关系里的受害者,比如被中年大叔玩弄的少女。


父母一边侵犯孩子的边界吸食孩子能量,一边洗脑“我都是为了你好”,这样的孩子会在关系中“心甘情愿”被剥削被侵害,践踏自己求得幻想中的亲密和爱。


我们都要谨记:让自己放松的才是爱,让自己痛苦的是对方在吸食自己,无论对方打出多么伟大的旗号。



欢迎到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与李雪评论互动。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李雪爱与自由。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亚马逊,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周星驰



05



视频号“李雪爱与自由”持续更新中,欢迎订阅。








视频里,李雪穿的是她自己设计的 Inner Calling 驼金花朵领中式纯羊绒套装,扫码即可购买。





延    伸    阅    读




《 早教,把孩子绊倒在起跑线上 》

《 为人父母,最核心的心理能力 》

《 父母不可能完美,但可以试着诚实 》

《 成年人总说:我找不到热爱的事情 》

《 没忘了做孩子的感受,就能做好父母 》

《 无需讨好父母的孩子,轻松适应社会 》

《 睡眠训练:奠定孩子灰暗的生命底色 》

《 好习惯无法培养,坏习惯出于爱的匮乏 》





点开这颗跳动的心,来初心心理社区,看李雪直播,向老师们提问,唠唠你的人生故事。初心心理社区,咱自己的心理社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