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茶室,物质与诗意的过渡空间

谁最经典 2020-02-17



能拥有自己的茶空间小角落,或寻得一心意小茶馆,淡烟细水、竹帘隔燕、月移花影、冬日暖阳、红泥小火炉,人间美哉。


生活虽不能完全避开车马喧嚣,但拥有茶人的幸福,可以在心中修篱种菊,建造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简单朴素与不落俗套,确实让茶室成为免于外界忧烦的桃源。此中之外,再无他处,可以让人对美尽情沉醉,不受打扰。

茶室

望文生义且又名副其实地,不过就是一间小房间,甚至只是一座小草屋。就其材质特性无法持久,目的也只是建来盛载一时涌现的诗意而言,茶室不啻是间“时兴之所”;就它在满足当下所追求的美感之外,便完全不做多余的装饰摆设而言,茶室确实是间“虚空之所”;就它刻意留下一些未竟之处,交由想象力来加以补足而言,正足以作为一处崇拜“缺陷”的圣地。

简单地说,就是品茗赏茶的空间和环境,它通过器物、自然、茶人、饰品、陈设等综合体现,是人心所向的空间。


用来布置茶室的各种对象,必须经过精心挑选,以避免在颜色或式样上有所重叠。


已经摆上实体的花卉,绘画中就不可以再出现;煮水壶身若是圆的,盛水的器皿就得有棱有角。


关于茶室的点滴都有它的独特和韵味。


茶空间的打造不仅是一种意境的表达,更是主人品格的体现。远离尘世喧嚣,细品人生百态,偷得浮生半日闲。利用简素的物体和源自自然的材料营造的空间,无一处不体现“静、净、镜”

古人常席地围坐,或水天一色、留泉卧石,或层峦叠翠、茅舍依稀,烹茶煮水,这便是最初的茶空间。茶空间的精髓在于境界,以茶为意,空间为境。

茶道的雅俗共赏,已经深入中国人的骨髓。茶从口中入,道至心间生,打造一个素雅简淡的茶室,是每个爱茶的人心中所求。

生活似茶香、书香、墨香,闲暇之余,静坐书房,在一茶、一书、一墨中享受晚年生活的清净、悠闲。


沏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写一首小诗,便是一段静谧的光阴。一墨、一砚、一纸、一笔,静心练字,让人赏心悦目,自我陶醉,也是一种人生的乐趣。

拥有一间茶室,可大可小,可精致,可朴素,重要的是它可以让人安静,静下来关照心灵的声音。


一个精舍、茶角落,是一个灵魂的落脚点,因为固定娴静,所以心安。爱茶之人,坐在茶席上,便是一个最真实的自己。


茶的空间,宽阔也好,狭小也罢,你心中的茶室是静的,是安宁的,才能品出茶的至真滋味。


朴素的、自然的、平实的,也许才是相守最长久的。推开门,进入另一个空间。青翠的绿植突破的古色的气息,来,或者不来,茶就在那里

茶帘半卷,随风起舞,也是一件很有情致的事。

喝茶不但是一种味道,更多是一种心情。

是茶、器、空间、声音、泡茶动作,与人的整体融合。



偌大的茶室可以只是一处茶席,一套茶具,一束插花,几张木椅,简约到了极致,但绝不简单。因为禅茶一味的茶室气息俘虏的不单单是你迷茫不定的眼睛,更是那份浮躁难安的心绪。


这是一个奢侈的地方,可品、可观、可卧、可躺,私可小憩,大可会宾。左手执杯,右手托本。书海里徜徉,墨香中品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心之所向,茶香披靡。空间虽小,心若有物,即是安住。哪怕只剩一杯茶的空间,装下身心,世界从此清明。

不论古今,茶空间都是寄托人们情怀的地方,一个可以静茶、静心的地方。喝茶是一种生活方式,品茶却是一种心境。

一间茶室,一隅宁静,邀三两好友品茗解语,把日子过得超脱自然。四季轮回,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喜欢收藏传统赏石的兄弟

可以添加翫石山房的个人微信:ccjd007

小编推荐读书:



往期回顾:

古玩玩的是什么?唯素物,可养心审美,是一种自觉没有书房,何谈梦想?书房,男人的另一个世界!像宋人一樣愛生活你缺少一个能净化心灵的书房中国式风雅,你爱几何?古代豪宅:文人情怀写照茶室书房坐,日常如小年疏离,石上见高隐有茶一间,春风十里不如这一碗茶

顽石的风流

文人 与 赏石

书房的理想情景

案头雅器:香炉!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中國園林漫記

中式美学之精髓

旧的东西,散发着时间的醇香

一方石,一席茶!

此景只应中国有

闲品菖蒲之雅

文人清居

旧物的温度

植一盆菖蒲,生几段闲情

茶寮朴素,庭院静谧

茶案正闲美一框一景,只有中国人才懂的诗情画意!中国慢文化清供雅石审 美 的 重 要有间茶室生老病死,玩物养志文房清供老宅家里为什么要放石头?

温馨提示:本号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投稿/咨询/交流/合作 请后台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