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个小院,荒度余生

文人空间 谁最经典 2020-02-17



现代人住的那种房子,

一人一套,平安富足的苦渡光阴。

——木心


当下的人们,大多都有一个小院梦。小院无须大,静时读书,闲时喝茶,佳客来时可清话。一院之中,是人间的栖居。抬头见天,有日月更迭;低首见地,有草木枯荣。小小的院子,闲寄浮生,春有花眠,夏有风信,秋可宿露,冬亦听雪,把日子过成最美的样子。门绕清疏,集人间之锦;舍宇旷然,赏四时之欢;燕燕吐哺,享天伦之乐。木心先生之言,正是抱璞归真之意。有个小院,荒度余生。



院子是文人心性的内观,更是东方审美的外化,生命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如山水之清音,如草木之清趣,如茶茗之清香……正是诸如此般的无用之事,构成了璀璨的东方闲居哲学。古人的抱璞归真之意,也许就藏在小小的院落之中,正如古人所说:「人家住宅,须要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消受如许清福,一身不虚矣」。这样的「荒度余生」,更像是珍惜每一个当下。




/

小院有山水

/



中国人大概是最亲近山水的民族了,我们常在园林或者院子中,营造一方山水之境,究其原因,当如北宋郭煕于《林泉高致》中所谓:「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小院之中,以物造境。涧水作溪,虽为芥子,也可徜徉一瞬;拳石当山,虽为盈尺,也可卧游千里。院中添水,可以凿池引流,可以小盆畜之;庭下置石,可以玲珑生致,可以随形生韵。周植灵花,旁佐异卉,将自然之美融合成趣,于小院之中,听一曲山水清音。



 

/

小院有草木

/



有一方院子,莳花种草,让时光变得慵懒,让生活变得有趣,这该是何等欢欢愉之事。中国人的草木之心,当始于《诗经》,它像一颗浪漫的种子,栽种在我们心里,或长出青苔,或开出明媚。清渠户下,别院婉转;草木生息,气质无华。如王徽之庭中细竹,如陶渊明篱旁霜菊,如归有光院中枇杷,虽为自然造化之物,却成就了中国人的另一种品格。「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于一方小院之中,惠泽草木,除了让生活变得有趣,更是滋养自己的气质。




/

小院有茶烟

/

 


民国文人郁达夫在《故都的秋》里写道:「早晨起来,泡一杯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这是北国的院子,而江南的院子,大概略有不同,庭中石桌石椅,檐下白墙黛瓦,院落之外是熙攘喧嚣,院落之内是清净素雅,此时若能约上三俩好友,于院中同坐,听着水磨之声,喝着陈年之茶,闲旷之奢,绝胜人间。



一方院落,是初见倾心,眷恋这里的草木、竹石、生息有致。一方院落,是久处不厌,心慕这里的晨昏、昼夜、四时轮替。

愿你也有自己的一方小院,既享受清风与明月,也期许孤独与自由,愿你抱璞归真,不虚此生。


| 本期空间:孟强小院 |

| 图:文人空间&孟强 |

| 文:文人空间 梁诏贮 |



喜欢收藏传统赏石的兄弟

可以添加翫石山房的个人微信:ccjd007

小编推荐读书:


往期回顾:

简居 得闲极简,最高级的审美!每个人的记忆深处,都有一条老巷子适意,生活的真谛何以消夏,唯有闲读茶室挂画的美学窍门一生一院,朝云春水秋山……至雅生活美学一生之乐,唯有清居室 庐 营 造情于中式庭院喝茶赏蒲书房是一个家庭的奢侈品,非必需,但必要!茶室,物质与诗意的过渡空间放下所谓忙碌,看看宋代文人怎样生活中国五千年来最有品味的朝代室雅何须大文人再美的院子,也少不了石头“中国古董教父”窗内和窗外中国式的雅致生活想有个这样的小院,悠然到老古玩玩的是什么?唯素物,可养心审美,是一种自觉没有书房,何谈梦想?书房,男人的另一个世界!像宋人一樣愛生活你缺少一个能净化心灵的书房中国式风雅,你爱几何?古代豪宅:文人情怀写照
家里为什么要放石头?

温馨提示:本号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投稿/咨询/交流/合作 请后台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