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安之处,便是故乡。

谁最经典 2020-02-17

您关注的是最受欢迎的文艺公众号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 艺术品收藏 | 茶道 | 文学 | 视觉

家是什么?

是一束温暖的阳光,可以融化掉心上的冰雪寒霜;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夜行人晚归的路程;


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遮挡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风雨雨;是一潭清澈的溪水,能够洗涤掉繁杂的世事回归安静的心灵;


是一阵清风,可以拂去烦恼和忧伤;更是那一缕情丝,穿透着人生的每一个角落。




《定风波》

宋·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

天应乞与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只要心中安宁,那么无论在什么地方,也都如同在家乡一样心安理得。虽然孤独是短暂的,但自由而带来的心安,是持久的。



《心安吟》

宋·邵雍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

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

谁谓一身小,其安若泰山。

谁谓一室小,宽如天地间。


内心宁静,身体就自然安定;身体安定,房屋就会显得宽大;内心和身体都安定了,还会有什么事让你烦恼呢?



《吾土》

唐·白居易


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

水竹花前谋活计,琴诗酒里到家乡。

荣先生老何妨乐,楚接舆歌未必狂。

不用将金买庄宅,城东无主是春光。


我的故乡不限于一个固定的地方,在水、竹、花前谋生活,有琴、诗、酒,身心安宁,就是我到了自己的家乡,不管它是长安还是洛阳。









《晨起》

宋·陆游


心安已到无心处,

病去浑如未病前。

晨起更知秋色好,

一庭风露听鸣蝉。


虽生逢乱世,诗人却依然有着安之若素、旷达不羁的胸怀。在艰难困苦的岁月,“心安”让人满足,像粗茶淡饭一样美味无穷。



《初出城留别》

唐·白居易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

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一生都在漂泊之中,即使没有安定的居住之所,也没有亲人的陪伴,却依旧乐观豁达,只因坦然之心,所到之处皆是老家。



《种桃杏》

唐·白居易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

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此生太短,我们无法经历所有陌生的风雪,但我们可以,永远眷恋爱人所在的土地。无论身处天涯海角,只要内心平静,就能安然地把所在地当做家乡。



《浣溪沙·自适》

宋·苏轼


倾盖相逢胜白头。

故山空复梦松楸。

此心安处是菟裘。


卖剑买牛吾欲老,

乞浆得酒更何求。

愿为辞社宴春秋。


人生如旅,人在旅途。相遇复相过者繁茂,相遇能相行者稀疏。最后能让自己心安的则是能有一处归隐之地,自在悠闲地生活。


来源:书画文化 微信:Taizhouwenhua)


往期回顾:

三生,一宅厚道是装不出来的(深度好文)院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灵隐寺内一幅对联,已写尽了人生!让步。精神层次越高的人越善良(深度好文)一座老宅,守護一方安康……善良,就是后路(深度好文)千万不要把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民居,是地域文化的名片,更是一种生活情态画要留白,人生也要留白不占便宜,是最大的精明君子素居,格古安性最好的友情是各自忙乱,互相牵挂中式庭院,我们未来的奢侈生活方式

你只负责好好做人,上天自有安排

中式门头,真是美到骨子里了!

石盆雅趣:中国古代庭院陈设

愿得一方小院,安度余生。

有院,有家,有石

有一种艺术,叫留白!

这才是中国人的院子!

一方石,一席茶

愿有一方庭院,远离尘嚣

极简,最高级的审美!

中国五千年来最有品味的朝代

老门老窗,真是美到骨子里了!

想有个这样的小院,悠然到老

石盆雅趣—中国古代庭院陈设

茶室与书房中的闲暇

审美,是一种自觉

书 房 布 置

温馨提示:本号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投稿/咨询/交流/合作 请后台留言



最后,推荐您读本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