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交流 | 北语MTI毕业一周年:不做翻译,学MTI也不浪费

2017-06-20 译·世界

今年是我国MTI设立10周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语言服务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副主任崔启亮《全国MTI教育与就业调查报告》中指出,MTI学生毕业后有40%在从事翻译相关或者说语言服务相关的职业。


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这篇文章作者@临时任务匠也是一名MTI毕业后没有做翻译的同学,但是他的观点是:不做翻译,学MTI也不浪费。



毕业马上就满一年了,在这个节点上再写一篇东西,作为阶段性总结。


我习惯把自己认为实用的概念或方法封装成一个个关键词储存下来,在遇到问题一时没有头绪的时候,想想这些关键词,往往可以快速推动问题解决。在北语MTI读研的时候积累了一些关键词,有些来自于具体课程,有些来自于跟老师的交流,我现在的工作中,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产品运营,都有很多地方得益于这些关键词,这篇文章就讲一讲我最常用的五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平行文本


我实习的第一天,第一项工作是要写一份“竞品分析”文档, 那时候实际上是第一次听到“竞品分析”这四个字,所以对这个概念还不是特别清楚,但是我马上想到另外一个概念——“平行文本”,对这个概念我是非常清楚的,这是MTI学生最常提到的概念之一,所以当时我为了尽快行动,就把翻译中“平行文本”的概念迁移到“竞品分析”中,开始了这项工作,当时可能写得很烂,但是并没有不知所措。


顺便,我把“平行文本”和“竞品分析”的基本概念放到这里:平行文本(广义):包括与原文内容相似的译出语资料,主要用于更深入地理解原文,简单的说,平行文本就是与原文内容接近的任何参考资料。


竞品分析:最早源于经济学领域,市场营销和战略管理方面的竞品分析是指对现有的或潜在的竞争产品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评价,在用户体验行业,则更加倾向于同类产品的分析,特别是产品交互界面、视觉表现方面的分析。


用“平行文本”的概念去完成“竞品分析”文档,实际上至少要找两类东西,一是“竞品”,这是分析的对象,二是文档本身,因为要交付的东西是文档,需求是让读者能清晰地理解文档想传递的结论,一定会有一定的写作规范,来保证文档内容的清晰可读。


除了写“竞品分析”文档,“平行文本”的概念,也可以用在很多其他地方,从事其他工作的小伙伴一定要有意识的试一试。


关于“平行文本”还有一点值得聊一聊,上学的时候,经常找“平行文本”,是译前准备的一个环节,这样无法明确规定平行文本查找和分析的目的,记得有一次作业的作者是塔比莎·金 ,查到她是当代惊悚小说大师史蒂芬·金的妻子,然后又去查了一下史蒂芬金的相关资料,这就属于瞎找,对理解原文、优化译法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在译中进行查找平行文本是不是更合理一些?这样所有的查找动作都指向一个明确的目标,即把某个片段翻译好。


至于怎么找,找出来之后从哪些方面分析,怎么分析,得出怎样的结论,这就是一个人的水平,需要不断磨练。



关键词二:MVP


最简可行产品(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 是指以最低成本尽可能展现核心概念的产品策略,即是指用最快、最简明的方式建立一个可用的产品原型,这个原型要表达出你产品最终想要的效果,然后通过迭代来完善细节。


我最初接触到“MVP”这个概念是在我的boss魏总课上,当时他去我们班上讲课,主题是“计算思维”。


我听到这个概念想到了这样的场景:


很多人在初学翻译的时候,会拿着一段话直接贴给老师或者同学,请教他们怎么翻译,这时候往往会让人反感,很少有人愿意给伸手党提供帮助,我自己也犯过这种傻,当时毕业论文题目《专利摘要汉英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策略研究》需要翻译成英文,我自己先翻出来了,但是没有把握,就把这个题目贴到一个翻译高手群里询问译法,没有展示我自己的译法,虽然最后这个问题也解决了,但是这种做法肯定是欠妥的,正确的做法就是拿着自己深思熟虑、精心查证过的译法去向别人请教,并且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想的,请别人提意见,然后思考别人的意见,修改自己的译文,这才是妥当的做法。


这个场景虽然跟“MVP”的概念不是完完全全契合,但宽泛地说,其实在这里自己那个不成熟的译法就是“MVP”,比自己高明的译者所给的意见就可以帮助译法迭代。


其实把“MVP”这个概念一般化成比较浅显易懂的做事方式,无非就是两个层面:


①不要等到一切都想清楚了再行动,先干起来再说,先有结果再说,边干边想,在过程中不断优化结果。

②不要只拿着一个空问题向别人求助,要拿着问题和自己努力的结果去向别人求助,可以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也可以是一个不完善的方案,总之,自己要先把功夫下到位,这样别人才愿意帮你,另外,一般来说,比起从问题本身开始,直接讨论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或方案会让沟通更有效率。


关键词三:多任务并行


选课之前,听了一节口译课,课上的大部分内容我都还记得,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个单词——“Multitasking”,这是一名口译的基本功,需要在同一单位时间做两件或以上以上的事情,这跟事儿多是两个概念,事项多可以一件一件做,我这里说的“Multitasking”是说同时进行很多事情,而且是毫无征兆、突然发生并且需要快速响应的那种。


如果在上学的时候刻意练习了口译,现在多任务处理的能力应该会更强一些,现阶段这方面能力肯定是不足的,自己摸索出来的提高途径主要有下面这两方面:


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事项多的时候不要在心理和情绪上起任何的变化,在任何时候都在平静的心态下用清醒的头脑解决问题,理清楚各个事项之间的关系,如果没关系,也要能够很快地知道它们之间就是没有关系,进而完成各个事项。


其次,要想一些提高处理效率的方法,比如把任务分配出去或者想办法用一些工具自动化,我感受最强烈的一个方法是使用多块屏幕(目前电脑和手机一共五块屏幕),有研究表明使用多块屏幕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个人感受非常强烈。



关键词四:目的论


我现在的岗位是产品经理,如果说我在学翻译的过程中学了一些产品经理的相关知识,那一定是“目的论”。


当设计一个功能的时候,最少要考虑五个要素:用户、目的、行为、场景、媒介,而翻译目的论至少让我深入思考过其中的两个因素——读者(用户)和目的。


相比于翻译,我感觉在产品设计中使用目的论更加靠谱一些,原因是产品设计本身的目是明确的,做出来之后,是否达到目的也是可以验证的。


产品设计的目的一定是明确的,即帮用户解决了哪个具体的问题,比如帮提高批改作业的效率,不具体到这个程度,东西就没法做,产品做出来之后,可以在产品的某些地方埋点记录数据,甚至做A/B测试,用数据来衡量用户反馈,来验证这种设计是否帮用户达到目的,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快速迭代修正,所以,目的本身是明确的,是否达到目的也是可以验证的。


做翻译时,翻译的目的往往是难以清晰界定的,按翻译目的论的说法,翻译中最被强调的是“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这是一个难以衡量、难以捉摸的概念,可操作性比较差,另外,即便理清了翻译的目的,由翻译的目的到某种具体的译法隔着千山万水,中间的翻译策略不能起到充分的桥接作用。


不管怎么样,学习类似的通用理论对知识迁移是非常有好处的。


关键词五:职业素养


翻译硕士跟翻译本科相比,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翻译硕士更加注重职业素养,我们开学之后的几场讲座里,其中有一场就是关于译者职业素养和身份意识,被放到很重要的位置。


我自己一直是这么界定MTI的核心能力:


①在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知识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快速入手,说翻译某个专业领域的文本,并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翻译产品。

②在语言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翻译产品。

③无论怎样,都能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翻译产品。


如果再抽象一下,其实就是快速学习能力和按时按质交付产出的职业素养。毕业之后,带着这样的核心能力走向工作岗位,就能做到:

当做运营的时候,快速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专业运营;

当做海报的时候,快速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专业美工;

当做客服的时候,快速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专业客服。


其实,做到这些并不难,MTI都教过,即便老师没有明确提出来,其实也在不断的强调这个概念——“最少必要知识”,掌握了某个领域的“最少必要知识”,就可以去开始翻这个领域的文本,掌握某项工作的“最少必要知识”,就能让自己看起来显得专业,举个例子,李笑来老师介绍过设计的“最少必要知识”:


- 简洁,在任何一个视觉框架之中,尽量减少各种元素数量,比如形状数量、线条样式数量、颜色数量,控制在三个左右。


- 留白,一定要留出61.8%的空间,或者只占用61.8%的空间。

去试一试,立马显得不一样。


在掌握“最少必要知识”的基础上,加上时间的积累,就会变得真的专业。


好了,以上,时间好快。


作者:@临时任务匠


推荐阅读

交流 | 为什么翻译质量和你的经历最有关系?

专访 | 崔启亮:MTI设立10年,肯定成绩,正视问题

专访 | 王继辉:从迷茫到自觉,亲历MTI不寻常的10年

前沿 | 抢鲜看!《全国MTI教育与就业调查报告》出炉 揭示一个真实的翻硕专业

观察 | MTI毕业生不做翻译,怎么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