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完这本《宫廷社会》,在《甄嬛传》里至少能活到第十集

译文君 上海译文 2020-11-11
宫斗戏,一直是影视作品里的“显学”。

从早年的《大明王朝1566》,到红极一时的《甄嬛传》,再到近年大火的《延禧攻略》《长安十二时辰》《鹤唳华亭》,以及近期播出的《清平乐》,宫斗剧层出不穷,逐渐被广大观众所熟知。

甚至,在互联网搜索“甄学”,你会发现观众们至今仍然孜孜不倦地挖掘、考据、阐释《甄嬛传》中人物及剧情——别忘了,这已经是10年前的电视剧了。


👆仁宗的朝堂可谓群星闪耀,拥有传说中的“熟读全文并背诵”天团。

狭义的宫斗戏,主角是后宫里的女人们和少数男人。皇后、嫔妃、宫女、太监(内侍)……今朝你得宠,他日我上位,各色人物轮番登场:张三被选为秀女,李四罚没入辛者库做苦役,我去绣房缝衣裳,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广义的宫斗戏,则把后宫家事与前朝政务紧密联系在一起。虽说历朝历代都规定“后宫不得干政”,但是皇帝也是人,遇到“枕头风”不一定招架得住。何况入宫的女子又有几个是“纯路人”,和权贵显赫、世家大族脱不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于是,前朝和后宫之间,暗流涌动。权力、财富、恩宠,彼此勾连在一起,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或你死我活、缠斗不休。而权力斗争的风暴中心,就是那位孤独又可怜的皇帝。


👆宋朝重文轻武,皇帝也不能随意杀死士官文人。

皇帝看上去很有权力,他要谁死,谁就不得不死。有时候,他看上去又很无力、处处掣肘:面对权倾朝野的能臣酷吏胡作非为,他必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就算是他也有求于这些有才无德的人;而面对清流文人穷追不舍的死谏(其实也死不了),他又必须摆好姿态,虚心纳谏,实在气不过拖出去打一顿算了,也不能随随便便就取臣子性命——毕竟,谁又能真的不在乎被史官大书特书、落得一个“暴君”的名声呢?

皇帝有两个身体:既是人,也是圣人。皇帝既然是人,就有自己的爱憎与私欲;皇帝既然是“天子圣哲”,碍于身份,就不能亲自出面去做不光彩的事情。于是,他用利益引诱、培养一批只效忠于自己的宠臣。但是,这些人的行为可能会危害到帝国的运转,不能让他们的势力过于庞大。所以,还要保留一些耿直敢谏的正直之士,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对权倾朝野的宠臣们加以约束。

一个“高明”的皇帝,不需要卷入到权力斗争的战场中。他要做的,就是把资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通过巧妙地分配资源来制衡前朝、后宫中的各方势力,而自己充当一个调停者的角色,通过“圣裁”来鼓励或威慑,让他们的力量此消彼长,维持平衡。这样一来,就算看上去“垂拱而治”,也能牢牢地把控朝政。


👆《大明王朝1566》里令人惊艳的构图:文臣与宦官分立在“太极图”的两侧吵得不可开交,远处的皇帝背对“战场”,宛如置身事外——实际上他才是那个操纵者。

好看的宫斗戏,总是能把这种制衡表现得透彻,这也是宫斗戏的看点之一。观众们眼看着“忠臣”们一步一步就要扳倒“奸臣”,却发现奸臣的“靠山”原来是皇帝本人。所谓“奸臣”,不过是皇帝用来满足私欲的工具、自我保护的屏障、权力斗争的打手。事情突然变得棘手起来。最后,只有让皇帝认识到奸臣实际上损害到他本人的利益,才能获得皇帝的支持(或默许)绊倒奸臣。

譬如《大明王朝1566》里,严嵩的靠山是嘉靖;《长安十二时辰》里,林九郎背后是唐玄宗;《甄嬛传》里,华妃飞扬跋扈无非是因为兄长年羹尧有赫赫战功,而雍正需要年羹尧为自己出力;《延禧攻略》里,高贵妃的兄长为皇帝治水有功,皇帝便对她嘘寒问暖,兄长一旦出错,皇帝就对她翻脸相待。

但是,就算主人公成功地扳倒一个反派,新的反派也会随之出现。因为皇帝绝不允许自己的前朝或者后宫存在一家独大的势力,防止它最终将矛头指向自己。


👆反映玛丽皇后奢华宫廷生活的电影《绝代艳后》。

聊了这么多和宫斗有关的影视作品,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研究宫斗并写一本相关的学术著作,会不会同样精彩呢?

德国社会学家诺贝特·埃利亚斯似乎也是一个“宫斗爱好者”。他以法兰西宫廷(尤其是路易十四、路易十六时代)为主题,写出了一本很有趣的社会学专著《宫廷社会》

不过,作为一本严肃的社会学著作,《宫廷社会》并没有具体的宫斗描写,很显然埃利亚斯并不是文学家。他主要着眼于国王、贵族、大臣以及一小部分资产阶级所构成的宫廷,即整个精英阶级展开种种行动的场所。他分析了宫廷生活在礼节、典仪、品味、服饰、习俗乃至谈吐方面的每个精心设计的细节,展现出宫廷社会中人的言谈举止与其他社会群体的明显差别。

贵族们的言行举止、娱乐消遣及职业生活,都必须体现自己的等级,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和需求。因为这不仅事关名誉,还决定了一名贵族是发达还是没落。等级、礼仪与虚虚实实的尊荣不仅塑造了贵族的人格,就连国王都不能幸免——实际上,宫廷生活的形态是维持并控制贵族的一种手段,并且产生了种种文化、政治和历史的后果。


👆埃利亚斯在《宫廷社会》中详细剖析了贵族(或贵妇)服侍国王(或王后)就寝的种种细节——就连卧室里也渗透了等级、尊荣与权力。

可见,宫斗并非“中国特色”的宫廷社会现象,实际上,只要有利可图,就会有人与人的争斗,而国王正是利用这一点,暗中分化贵族和大臣,让他们彼此竞争,实际上削弱了贵族和大臣的势力,维持自己在整个的宫廷中至高无上的权威——很显然,虽然国情不同,但这种“分化-竞争-操纵”的手段,却是中外君主一致的选择。


试看埃利亚斯在《宫廷社会》中的描写与分析:

👇

在宫廷之内,国王处于一种独一无二的地位。这里的其他任何人都受到来自下面的、周遭的和上面的压力,只有国王不会感到来自上面的压力,他在所有人之上。然而,在他之下的各等级的人对他施加的压力肯定不是微不足道的。倘若所有在他之下的社会群体,哪怕只是宫廷里的所有群体,都从同一个方向以同样的力度反对他,那么这种压力将是无法承受的,会把他甩到一边,让他靠边站,一事无成。

不过,这些人的方向是不同的:他统治的人具有的由他们的相互依存决定的某种潜在力量,有很大一部分是敌对的,因而在对国王发挥作用时相互抵消。这在某种广义上(这里暂且不谈广义的问题)适用于整个统治领域,在狭义上则直接适用于作为国王发挥作用的主要空间和统治领域的宫廷。在这里,不仅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与其他个体相互竞争社会等级机会,而且不同群体也在你争我夺,相互较量;正牌的王子和公主们与国王的合法私生子们进行竞争,“大贵族们”、公爵和勋贵们也在同国王的非婚生子女们争权夺利。出身市民阶层、往往是从穿长袍的神父、法官晋升而来的大臣们,其本身亦是作为群体存在的。他们也完全属于宫廷;倘若他们不能理解宫廷生活的那些不成文的规则,就难以守住自己的阵地。

但是,所有这些群体以及存在于这里的其他一些群体,其自身同时也在发生分裂。不同群体和社会等级的人相互结合在一起。某些公爵、大臣和王子们互相结盟,有一部分得到他们夫人的支持,以对抗其他公爵、大臣和王子们。王位继承者以及贵妇们时而插手这边,时而干预那边,在动荡不安的、人头众多的紧张平衡之中摇来摆去。

如同人们看到的那样,在这里,对于国王来说,就产生出一种十分特殊的统治任务:他必须经常保持头脑清醒,让宫廷人士争权夺利的对抗倾向按照他的意思正确地进行:

“国王利用很多节庆、散步和郊游,以请谁参加和不请谁参加作为赏罚手段。因为他看到,他无法以足够(实惠)的恩赐来进行赏赐,无法不断塑造良好的印象,所以他以一些虚幻的奖赏替代一些实实在在的奖赏,以激起猜忌嫉妒、各种日常的小恩小惠、宠信偏爱来代替实惠的奖励。他在这方面的发明创造任何人都望尘莫及,没人能比他更有作为。”(圣-西门:《回忆录》)

国王以这种方式“进行分配(奖赏或惩罚)并进行统治”。他不仅予以奖惩,在他身上还可以看出,他那宫廷里存在着某种对各种实力的强弱关系很精确的权衡,在宫廷之内对紧张关系的压力和反压力精心平衡,使(各派实力)达到某种不相上下,势均力敌。

在这里,只需指出这种策略的一条具体线索:他宠爱、提携一些人,这同时意味着他总是最毫无顾忌地与一些人结盟,这些人的一切都归功于他,没有他,他们就一无所有。奥尔良公爵是他的外甥,后来的摄政王,或者他的孙子作为王位继承者,这些人哪怕在他那里,并不特别受宠,也总还是有头有脸的。他们是潜在的竞争者。提一提另外一个例子,圣-西门,在路易十四那里他并不失宠,但是,也从没有真正受宠,他作为公爵和勋贵,在宫廷的角力游戏里总是扮演着某种角色。他非常有意识地与某位王位继承人结盟,如果这位继承人死了,他就在下一位继承人身上寻求支持。“由于殿下的去世,在宫廷发生变化之后(也就是说,宫廷形势发生动荡,即宫廷紧张关系的平衡和宫廷人士的整个等级制度发生动摇),我为形势所迫,改变了对新的王位继承人的态度。”

这就是他(路易十四)的策略。有些高等贵族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国王,当然,这种独立从没有被允许变为某种公开的不服从、违抗。所以,路易十四后来更加依仗一类人,这类人在宫廷里的地位由他决定,只由他决定,如果他让他们倒台,他们就会一无所有。而他首先是依赖贵妇们、大臣们和非婚生子们。如果他提拔非婚生子,尤其会惹恼贵族。

这就是国王用来阻止宫廷社会联合起来对付他的办法之一,借由这些办法,他推动和维持着他所期望的紧张关系的平衡,以及维护他统治的前提条件。这是一个很独特的统治领域,因而也是很独特的统治形式。它在这里首先表明与宫廷相关的方面,在专制国王的更广阔的统治范围内也将有类似的表现。这种统治范围内的富有特征的一点是利用被统治者之间的种种敌对关系来减少他们对统治者(即国王)的敌对,增强在他们关系里对统治者(即国王)的依附。

(完)

Die hofische Gesellschaft
宫廷社会



👉复制¢dcjn1MpiMF9¢打开🍑宝APP购买纸质书

👉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 著

林荣远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延续了“译文经典”系列一贯的装帧设计风格,但突破了先前的清新路线,金色主题+大多花卉,的确有一股宫廷社会的贵气。如果你是“译文经典”系列的爱好者,这本《宫廷社会》,要买,要买,一定要买!




海译文

文学|社科|学术

名家|名作|名译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