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新中国文化节2018 | 文慧生活舞蹈工作室《红》美国首演

BCAF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 2019-04-18

“连接北京和纽约的戏剧魔力。”

——《纽约时报》


“让人着迷......真正的原创”

——《华盛顿邮报》


“她是一位真正的当代艺术家......值得放下一切去欣赏。”

——法国《世界报》


2018年11月15日至17日,由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和纽约亚洲协会主办,中国当代舞蹈剧场的领先人物文慧及其生活舞蹈工作室的最新作品《红》将在美国举行首演。11月10日,文慧生活舞蹈工作室将在纽约大学举办相关身体工作坊、纪录片放映和讨论。 


身体是档案,是历史的见证与承载,也是记忆的催化剂。身体深处埋嵌着一段过去,而我们用由历史和记忆标注的身体再现过去,通过身体将经历一代代积累和交接下去,也通过身体将某个历史情境中的生命政治逻辑展演出来。


《红》是由文慧编舞,生活舞蹈工作室的最新作品。其灵感和思考起点来自于文革期间的革命样板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该剧于1964年9月26日在北京首演,讲述了农村女孩吴琼花不堪欺压,参加了红色娘子军的经典故事。生活舞蹈工作室的创建人、编舞、和舞者文慧,正是伴随着八个样板戏成长的那一代人,对文革时期的文艺作品怀有复杂的情感与体验,决定以纪录剧场的方式重访《红色娘子军》。


文慧,《红》,摄影:Richy Wong,图片鸣谢生活舞蹈工作室


该作品由不同年龄阶段的四位女舞者组成,他们将自己的个人经历糅入到这部革命性的芭蕾舞剧中。剧中,刘竹英曾参与过《红色娘子军》最初的表演。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舞者文慧作为云南艺术学校的学生曾梦想成为该剧的演员。八零后舞者李新民从山区小镇来到北京,意料之外地参与了舞蹈剧场的创作,却因个人经历与吴琼花的相似而产生共鸣。新加入该作品的舞者李禹瑶,在前一位参与《红》的舞者江帆的创作基础上,从作为专业舞者的自身经历出发,诠释任何一种表演机制对身体的规训。


△ 文慧,《红》,摄影:Zhang Daming,图片鸣谢生活舞蹈工作室


生活舞蹈工作室从2013年着手创作纪录剧场——《红》。作品充分整合文献资料——如关于《红色娘子军》的文字、图片、视听资料,以及近三年收集整理的访谈资料等,和具有“文献性”的身体,在剧场中探讨这部样板戏芭蕾舞剧的一系列历史细节,从舞蹈编导的专业角度剖析作品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技术创新和审美取向,也对它在特殊意识形态支配下所建构的阶级叙事和这套叙事逻辑下的集体认同进行解读。同时,《红》将历史时期与今天进行对接,一方面探讨那些曾政治化的文化符号于当下的复制和消费,另一方面也探索隐藏在宏大阶级解放叙事中的女性解放意识在当下的实际意义。


△ 文慧,《红》,摄影:Richy Wong,图片鸣谢生活舞蹈工作室


△ 文慧,《红》,摄影:Dai Jianyong,图片鸣谢生活舞蹈工作室


创作及制作团队

创作团队:生活舞蹈工作室

编舞:文慧

编剧:庄稼昀

演出者:李新民、李禹瑶、刘祝英、文慧

戏剧构作:庄稼昀、凯·图赫曼(德国)

灯光设计:艾德文·范·斯蒂博格(荷兰)

影像制作:邹雪平

舞台设计:周杰

音乐:文律元



文慧(艺术总监)

舞蹈编导,舞者,同时做纪录片和装置作品。中国当代舞蹈剧场先锋。1989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1994年赴美国纽约学习现代舞。1997至1998年获美国亚洲文化基金会 (Asian Cultural Council)奖金,再赴纽约研修现代舞及戏剧创作。1999至2000年加入美国著名当代编舞家Ralph Lemon舞蹈团,在纽约BAM 2000 Next Wave Festival及美国巡演《地理三部曲 - Tree》。1994年在北京创建“生活舞蹈工作室”并参与策划和主办和多个艺术项目。包括《交叉》北京国际现代舞演出季,欧洲艺术家交流计划,青年编舞家计划,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表演项目“聚裂”等。24年来,一直坚持以剧场的方式介入社会,创作了20多个独立剧场作品。2008年开始研究身体作为个人记录社会的资料馆和档案库,以个人的方式尝试身体记忆如何将历史与现实碰撞。2009年法国《望远镜》杂志称文慧被为“舞蹈的拓荒者……一个奇迹”。2015年,她受邀参展“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2011年,文慧开始从事纪录片创作。2013年,她开始创作装置作品。2004年,其作品《身体报告》获苏黎世艺术节(ZÜRCHER THEATER SPEKTAKL)奖:ZKB Award。


演出信息


时间:11月15日-17日,19:30

地点:亚洲协会, 725 Park Avenue New York, NY 10021

*11月15日至16日,18:30-19:00:演前导赏,21:00:演后Q&A

 11月17日,16:00-18:30:研讨会,21:00:演后Q&A

票价:$20 会员,$22学生, $25非会员

购票地址:请点击“原文链接”


11月15日至17日的演出,可赠予免费学生观众票!数量有限,先报名先得票!

学生观众请发邮件至smccaffery@asiasociety.org,写明学校、观看演出的日期、票数

请注意:所有的观众票都有指定席位,如果行程有变无法出席,需要告知,以便主办方重新供票。


纪录片放映和讨论


时间:11月10日,周六

地点:纽约大学Michelson Theater, 721 Broadway, 6th Floor

13:30 《傻子的村子》(邹雪平,2014,80分钟)  

15:30 《花木林之碑》(李新民,2015,74分钟)

16:45 《与三奶奶跳舞》(文慧,2016,15分钟) 

参与讨论嘉宾:文慧,邹雪平,李新民、Angela Zito(纽约大学人类学教授)

主持人:张真(纽约大学电影系教授)

了解更多信息请参见纽约大学网站链接:

https://tisch.nyu.edu/cinema-studies/events/fall-2018/body-as-archive


《傻子的村子》

邹雪平/80分钟/2014



这是我第五次回到出生长大的村子。我这个在外上过大学的孩子,在返回村子的路上,总是被疑问和另眼相看。当被村里人称为“傻子”的西柱爷爷和被周围人看不起的增祥婶婶走进我的生活,和他们相处度过,他们的纯真和奇特的思维让我重新在看我的村子。在这看似正常无奇的村子里头,哪些人是正常人?在那些所谓的正常人眼里,我是否是村子的另一个傻子呢?


影展及其它放映

2014年,草场地五月艺术节

2015年,台湾南方影展(获得“评审团”奖)

第三届中国女性影展冬季电影周

2016年,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


《花木林之碑》

李新民/74分钟/2015



《花木林之碑》是我的第四部纪录片。


从2011年开始,我拿起摄像机返回到自己出生长大的村子,走近我的祖辈们,记录他们的生活,听他们讲自己一生的经历。他们60岁以上,讲述1959年-1961年“三年饥荒”的经历,最难忘的是他们的父母、兄弟和邻居被活活饿死,其中还包括我外公的父亲,也就是我的老祖。通过他们讲述的故事,让我思考过去、未来和现实生活的改变。建立纪念碑成了我这一年的愿望。


李新民1988年出生于云南,草场地驻地纪录片艺术家。除了记录票拍摄外还参与过舞台表演,2018年与合作伙伴邹雪平合作,拍摄了《回归之旅》在蓬蒿剧场首映。


《与三奶奶跳舞》

文慧/15分钟/2015



《听三奶奶讲故事》(2011)是纪录片风格的采访影片,记录了文慧三奶奶的故事。文慧回到她的家乡--云南的一个小镇的时候,她意外的遇到了自己的三奶奶。文慧与三奶奶共处一段时间,听她讲述了她的悲剧故事,以及中国大饥荒和文革时期经历的苦难。


身体工作坊


时间:11月10日,周六,11:00 

地点:纽约大学 Performance Studies Studio, 721 Broadway, Room 612

*请穿着方便活动的舒适衣服,无需注册,面向大众开放

了解更多信息请参见纽约大学网站链接:

https://tisch.nyu.edu/cinema-studies/events/fall-2018/body-as-archive




关于生活舞蹈工作室


“生活舞蹈工作室” (The Living Dance Studio)是一个独立的、非盈利性的当代舞蹈创作团队,于1994年由舞蹈编导文慧和纪录片导演吴文光在北京创立。自创立伊始,它便一直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以及国际最具探索性的舞台和艺术节上。生活舞蹈工作室主张以开放的方式和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合作,力求运用舞蹈、戏剧、及各类视听觉艺术交融跨界的方式,表达和展演或与当下现实生活、或与历史记忆有关的故事和经验。


生活舞蹈工作室一直以“文献记录”、“身体记忆”、和“另类历史书写”作为思考和创作的中心。他们于2008年创作了8小时长的关于文革个人记忆的多媒体剧场《回忆》;从2009年秋,更投入到“民间记忆计划”的工作中,从民间角度回忆和思考社会主义特殊历史阶段的社会运动,并围绕这个主题创作了7部剧场作品和多部纪录片。 


生活舞蹈工作室的足迹遍布全世界超过30个国家70个城市,多次受邀参加各种国际艺术节,包括:巴黎秋天艺术节、法国里昂舞蹈双年展、柏林艺术节、慕尼黑戏剧节,及美国的纽约、华盛顿、芝加哥等多个城市的重要舞蹈节、艺术节等。2004年,生活舞蹈工作室的作品《身体报告》获苏黎世艺术节奖:ZKB Patronage Prize(Zürcher Theater Spektakel) 。


媒体垂询:

邵一雪 

shao.yixue@bcaf.org.cn


合作接洽:

胡斐

hufei@bcaf.org.cn


版权图注:

© Creative China Festival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内容请见:

【报道】文慧专访:我理解的“民间”就是“每一个人”

【学术】国际学者张温惠评文慧作品:《生活舞蹈,跳跃历史》

【学术】王歌:文慧的生活舞蹈



发现文化创新,推动艺术公益

微信公众号:bjbcaf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