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实名制实施达到预期了吗?【刘春泉专栏-33】
【摘要】作为全球目前唯一一个实施的实名制国家,我国实施网络实名制是否达到了当初的预期?
| 科 | 技 | 杂 | 谈 |
中国通信行业第一自媒体
文 / 刘春泉,作者系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新浪微博为:@刘春泉律师
中国的网络实名制是在争议声中付诸实施的,2012年12月28日公布生效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至今已经两年多,作为全球目前唯一一个实施的实名制国家,我国实施网络实名制是否达到了当初的预期?
笔者作为一个互联网研究者,一直非常希望对这个重要的网络公共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无奈掌握的资料不够全面,无法深入全面撰文分析,最近触动我写这篇文章导火线是区伯嫖娼案在网民的人肉搜索下,全部依靠网络公开信息,逐渐把一桩风流罪过的治安行政处罚案件演化成反腐案,揭露出这件事背后可能存在诸多问题,不论这些情况真假,这个网络公共事件反映出来的网络实名制对我们国家的一些重要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显露出来,兹就观察到的有限情况与现象,略作梳理,希望抛砖引玉,有更多的学者进一步研究。
从一个普通公民的角度来说,笔者感觉实行实名制之后,的确给出行以及其他行为带来了很多不方便,一旦忘记带身份证,住宿旅行等很多事情办不了,无法正常生活。
从企业角度来看,有了实名制的尚方宝剑,有利于企业加强用户信息收集与经营秩序的管理,但也加大了企业的管理负担。
从网络公共秩序角度来说,这两年对微博造谣传谣的打击都是实名制之前的造谣传谣行为的事后追责,应该说实名制之后网络言论的顾忌肯定有所增多,但只要重拳打击谣言,就算不实行实名制同样也可以有效打击。
目前虽然已经实施了实名制,公安部公布的数据每年我国丢失身份证数量100万以上,公安部前不久宣布清理了168万身份证重号,也就是物理上绝对真实但内容虚假的二代身份证,网络也爆出过以虚假身份购买火车票成功的新闻,网络买卖身份证银行卡现象大量存在,很多电子商务企业虽然通过了实名制身份验证,但一旦出事还是找不到人。电信诈骗窃取的金钱也都是通过实名制验证更为严格的银行体系转账提现的。
因而,总体来说,实名制实施客观效果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当年力主实施的目的?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数据给予论证支持。是不是为了某一些部门的管理便利就需要包括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平民百姓都付出如此之大的代价?这恐怕值得反思。笔者不是笼统反对网络实名制,而是认为应当区分强实名要求和弱实名要求的不同场景,不赞同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切地采用强实名制要求。具体理由如下:
第一、网络实名制没有区分应用场景的不同,一刀切的强实名导致需要身份保密的人员暴露在风险之下。
在长沙区伯嫖娼案件中,由“陈老板”、手机号码、警方的政务公开信息、企业的网络招聘信息等要素,没有受过专业侦查训练的刑侦警察出手,网民就已经把这件事查了个底朝天,其实,这件事发展到这个地步,官方是否公布真相已经不再重要了,这已经充分显示了大数据时代网络可以说几乎无密可保。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候,再高明的伪装时间长了也难以不露出任何蛛丝马迹,因而例如情报系统等需要对身份进行保密的人员,在一刀切的强实名制情况下,将面临很大的麻烦。
由于刚刚进入信息社会,目前我们这一代的身份敏感人员可能暂时还不一定很迫切感受到这一点,如果网络实名制政策不调整,则未来三十年所有公民从出生到死亡一切信息将都可能从网上查到,隐瞒身份将非常困难。未来国家的官员,军队的将领等人生轨迹兴趣爱好等信息将暴露无遗,在反腐败形势如此严峻之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种情况容易被各国情报部门或者利益集团所利用。我们从电影中常常美国某些案件的重要证人作证后警方会准备好新的身份证件给证人,以便迁徙到新的无人认识的地区之后开始新的生活,未来这种场景将非常困难,因为你可以重新制造证件,但很难虚拟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这一系列的人生轨迹,也很难虚拟数十年间各种场合人际互动在社交网站或者其他互联网场合留下的痕迹。而社交网站、其他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则可能具几乎所有人一生的社交、住宿、旅行以及其他一切可能泄露隐私的信息。
去年斯诺登事件爆发之后,信息网络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一度得到了较多的讨论,很多官员才开始重视信息安全问题,但对信息安全问题一知半解的仍大有人在。
如果从打击违法犯罪角度来说,真要是涉及严重犯罪行为,警方不需要实名制信息也照样可以采用技术侦查手段抓到人,对于传播爆恐信息等违法行为,也可以通过对互联网企业的内容加强监管,防范于未然,因而从国家公法角度,网络实名制的迫切性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充分与必要。
倒是从民商法角度来说,保护民事权利人权利降低维权成本角度来说,应当承认实名制的确大有裨益。
但是笔者这两年法律实务工作经验表明,尽管已经实施了网络实名制,首先这个规定并没有执行很到位,仍然存在大量已经存在的非实名登记的网络卖家或者用户。
其次,就算是进行了实名验证,也可能是真实的二代身份证而使用者是冒用、买来的甚至干脆就是盗用,过去证券公司背着麻袋到农村收购一代身份证开立证券账户的现象今天演变成了网络通过QQ等即时通讯工具贩卖身份证、银行卡,金额高达几千万的电信诈骗盗取的资金15分钟之内犯罪分子就可以通过分散的数百个账号转账取款完毕!因而可以说实名制对民事维权有帮助,但也肯定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
第二,实名制导致信息收集过多过滥,个人信息、隐私被泄露、非法使用的风险大增。
笔者经研究认为,身份识别在不同场合需要不同的判断,在有些国家,即使在网络支付这样的我们理解的需要强身份识别的场景,一些支付公司也没有要求实名制,而是根据“认识你的客户”(knowyourcustomer)原则,要求企业识别客户,企业根据这些要求制定规则,要求用户证明自己是之前登记过的那个人,本质上这属于利用规则引导用户进行实名注册,否则一旦你证明不了自己是谁,或者与登记信息不符合,则对自己的财产丧失控制、支配的能力。所以尽管没有实名制的强制性规定也可以达到实名制的效果。
我国目前没有区分强实名弱实名需求场景的要求,在上海市2005-2006年电子商务的相关立法研究中,我们曾经有推荐性后台实名制的建议和讨论,即要求企业在后台实名注册或者绑定实名制的支付账户或者银行卡,前端则可以根据用户自己的意愿显示网名。后来上海市地方电商立法对此未予以涉及。国家工商局等部委层面的电商、互联网相关立法则明确提出了实名制要求,北京市等还出台了微博账户管理等规范性文件,对微博等即时通讯工具明确了实名制要求。这些举措一方面打击了谣言,震慑了犯罪;另外一方面也毋庸讳言打击了微博的活跃性,新浪微博由鼎盛时期估值超过140亿美元到今天全面商业化了市值只有约四十亿美元,不足原来三分之一。
由于实名制正式实施才两年多,还不能把网络个人信息大量泄露简单归咎于实名制,但这几年网络身份信息泄露十分猖獗,例如某酒店开房信息泄露导致大约3G的数据被广泛散播,甚至有人利用数据开办查开房的网站收费提供服务,央视曝光邓白氏贩卖个人信息节目内容也清晰反应了个人实名制信息被滥用的严重后果。韩国实名制被宪法法院判决违宪,身份证系统准备推倒重来,殷鉴不远,亟需我国网络监管部门的警惕!
第三,公民无隐私之后,中国将率先成为唯一一个透明社会。战略安全将受到重大影响。
按照近年来的全球安全形势来看,可预见未来战略危险可能主要在于局部的定点清除式的军事打击,而一旦几乎全民的信息都在网络有资料留存,我国在对外的战略对抗等形势中,是不是就处于不利形势中?
如果您以为我是小题大做,不妨查阅去年网络上关于美国起诉七名中国网络军人的事件详细资料,根据网络资料,美方恰恰就是利用军人在各个互联网场合留下的蛛丝马迹最后确定身份并进行起诉的。笔者没有对相关资料进行过核实,不敢肯定真实性,但这种原理则是完全可行也可能的。这两天台湾也出现了某女明星在美国产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牌照涉嫌泄露军事机密的新闻,两年前一些重大事件第一时间网络也都有相关照片传播,这些已经充分证明在网络时代,由于信息传播极其便捷迅速,保密再严格的机密都可能毁于一旦,顷刻间大白于天下。
在金融、民航等需要强实名认证的场景,实名制是必要的,同时必须加强立法保护个人信息,防止信息泄露与滥用。但在其他弱实名需求场景,是否通过实名制管理还是通过其他手段更科学合理,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目前可能对网络实名制的反思还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但笔者以为国家应当继续开展深入研究,并适当时间对网络实名制公共政策作出微调,避免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
【昨日文章索引】
【投稿方式】
邮箱:631255063@qq.com
微信号:sophie0306(长按可复制)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加入科技杂谈菁英会。
2013年度最佳IT原创自媒体
2014年度最佳新媒体人
2014年度最受企业关注自媒体
国资委微公益行动联合发起人
| 新科技 | 睿思想 |
已入驻百度百家、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网易阅读
犀牛财经自媒体联盟(xinews)成员
欢迎争鸣 谢绝软文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sophie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