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变化的秘密,其实都藏在电影里!

L.C 1905电影网 2021-03-08
从去年开始大范围推广5G通讯之后,“新基建”已然成为了2020年两会提案中的高频词。
 
所谓新基建,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

什么是“新基建”?

 
随着这类产业的发展,物联网伴随着智能家居、车联网、智能医疗等将更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那些曾经出现在在过去小学作文中的“科幻场景”,都正在一一被实现。
 
很多人到了一座新城市之后,机场或者火车站周边的建筑和设施,会成为他们对这座城市的初印象;生活久了的人们,可能最忘不了的就是住处附近的那站公交或者地铁。
 
这些记忆铸成了一座城市,也成就了每个人的生活。


电影作为以影像系统再现人类生活过程的综合艺术门类,在反映城市生活记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美学优势。它们随时铭刻下中国社会城市发展与变迁的斑驳记忆。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始终走在最前沿,它的变迁与发展都影响着居住在这个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方式。

从自行车到新能源汽车,一直在加速
 
我们打开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轻松获得一辆共享单车,为短距离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电影《亲爱的新年好》(2019)中,白树瑾(白百何饰)在郊区发放广告时,为了节省外出开支,就是以此作为通勤方式。事实上,共享单车从21世纪初就进入市场,但是直到互联网共享单车的普及,无桩单车才在2015年左右,逐渐取代了过去的有桩单车。
 

《亲爱的新年好》

这种物品的出现,很快就能让观众对电影的年代有了明确的反应。刘若英在拍摄《后来的我们》(2018)时,就曾“抱怨”,“取景过程中,最痛苦的就是共享单车无处不在,因为那个年代还没出现共享单车,生怕会穿帮,只能让工作人员不停地挪车。”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自行车大国,尤其是上世界70年代末80年代初,街上上班早高峰时,时常会有被交通信号灯拦住的上班自行车潮暂时停顿下来的壮观场面。电影《北京故事》(1986)中,随处可以看见大家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的模样。

《北京故事》

又或是王小帅导演的《自行车》(2001)中,男主找到了送快递的工作之后,他的“座驾”便是一辆自行车。
 

《自行车》

正因为如此,街边自然也少不了修理自行车的小贩。李少红导演的《红西服》(2000)中,男主角在下岗之后,便在马路边做起了修自行车生意,用自己的手艺养活一家人。
 
北京是中国最早开通地铁的城市。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1号线,它于上世纪80年代正式对外开放。千禧年后,张一白导演的《开往春天的地铁》(2002),就把一群“北漂”的故事都塞进了1号线里。
 

《开往春天的地铁》

而早在1988年的时候,建国门站就作为取景点出现在了电影《顽主》中。看着剧照里的样式,已经过去了30余年,如今的建国门站还是原来的模样,只不过地铁早已更新了很多代。
 

《顽主》

时间再往后推移,公共小巴是不少人重要的代步工具。300路、302路,是很多老北京人最难以忘怀的情结。管虎导演的《上车,走吧》(2000)正是展现了90年代末的个体运营公交的时光。
 


电影里,两个外省青年初来北京,“302路”成为他们闯荡北京的工具。电影结尾的时候,小强站在天桥上,看着曾经运营的车辆,说,“我想人这一辈子 会面对许多上车和下车的决定,后来我干过很多事,回想起来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干小巴车的时候。”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成为很多人的代步工具。曾记得《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的结尾,长大的马小军(姜文饰)坐在轿车中,是一种别样的潇洒。
 


如今,不少电影里,出租车和网约车早已成为了标配。那些北漂们探出车窗的呐喊,是对这座城市的“宣战”,更是一种对梦的执念。
 

《后来的我们》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未来这类汽车的商务植入也会越来越多,或许在电影取景过程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也会成为不得不避免入镜,防止穿帮的元素了。
 
胡同、四合院、筒子楼,城市进行时
 
破旧的大杂院,狭窄的胡同弥漫着人与人之间淡淡的情谊,也是老北京的精气神。电影《头发乱了》(1994)中,叶彤在长大之后,还想着要回到胡同中寻找童年记忆。
 
电影《夕照街》(1983)中,四合院里住着五六家普通的市井百姓,过着当年的典型生活。那时候,大槐树、屋顶的鸽子,都是这里的灵魂。那些穿着西装革领大皮鞋的人,都会路过巷子里的厕所时捂着口鼻。如今生活中,公厕都进行了重新的修建,早已没有了过去刺鼻的异味。
 


随着九十年代的城市化进程,不少胡同经历了拆迁。电影《洗澡》(1999)就记录了最后的那段时光,以及北京地道的澡堂文化。电影中,大儿子的劝解和父亲的坚持,恰好是那个时代中传统与新潮的对抗。
 


这种矛盾对抗,是那个年代独特的产物。

电影《有话好好说》(1997)开头,导演张艺谋就用镜头给我们展现了当时正在飞速变化着的北京,高大的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共存的场景——安好(瞿颖饰)所住的高楼和赵小帅(姜文饰)住的四合院,都是当时新旧冲突。
 


除了胡同大院之外,筒子楼也是北京那个特殊年代的独特群落。电影《邻居》(1982)就是讲了北京建筑学院筒子楼的故事。而筒子楼中的公共厨房更是成为那个时代中,邻里之间最难以言语的空间。
 


有和谐,也有争吵,这种“亲密”在这部电影中就完美体现,片中最有名的一句话,是刘力行(冯汉元饰)在信中写下的“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会为房子而发愁”。
 
《民警故事》(1995)里的小民警就预言了胡同和筒子楼的拆迁,大家都将搬进高楼,邻里之间的吵闹也少了许多。
 


时隔6年,宁瀛又执导了《夏日暖洋洋》(2001),电影里几乎就已经看不见胡同的踪影。我们跟随出租车穿梭在大工地一般的北京城里,和司机这个“城市漫游者”一起经历人生百态。
 

《夏日暖洋洋》

事实上,我们也能依稀在《后来的我们》中,跟着男女主角们的成长,寻觅出这座城市社区的变革。从今年5月开始,北京正式施行垃圾分类,可见未来电影在拍摄中,也要同《亲爱的新年好》中那样,在丢弃物品前,提前做好分类。
 
通讯工具才是时代的见证者
 
从去年开始,不少通讯公司的广告牌开始主打5G通讯,手机厂商也开始推出相应的5G手机。
 
但不少95后和00后可能不知道,在过去还有一种叫做“BB机”的通讯工具。在电影《情不自禁》(2001)中,一个奇怪的BB机搭起了两个陌生男女间的唯一交集。那时候,BB机上收到对方的信息,都要想着第一时间找到公共电话亭,进行给对方回电。
 

《情不自禁》

随着如今手机通讯的普及,过去街道两边的公共电话亭也早已淡出我们的生活。但对于更富有的商人而言,砖块一般的大哥大手机,是那个时候“身价的象征”。

《中国合伙人》(2013)中,对于毕业就“下海”创作的三个人而言,拥有一台“大哥大”,着实能为工作带来不少便利。


《洗澡》《大撒把》这类20世纪末的电影中,所出现的都是古早的2G黑白手机。而在《后来的我们》中,方小晓(周冬雨饰)从2007年使用的2G彩色手机,到最后与林见清(井柏然饰)在机场相遇后,出现的4G可视讯手机,一步步都在体现着10年里,中国通讯产业的发展。
 

2007年的2G彩色手机(上图)和2017年的4G视讯手机(下图)

不同品牌和型号在相应年代中的植入,为电影的时代背景提供了强有力的说服力。同时,手机上相对应的软件,其实也是时间的产物,从过去的飞信到如今的微信,多元的通讯方式正在见证这个社会的进步。
 
如今,时代不断在进步,会有更多的时代产物应运而生,它们正在点亮我们的生活,也为我们未来制造更多的可能性。



/ MORE /

成龙等影人的两会关注,为行业带来哪些改变?
70集的《清平乐》完结,但我更期待它们
我爱你,电影
倪妮刘诗诗能超越张曼玉钟楚红吗?
我敢说,你对少女文化并不陌生!
这些宝藏纪录片你还不看吗?
头部短视频平台打响“中场战事”?
网络电影创纪录,背后的奥秘竟是……
汶川地震十二年,这些故事我们忘不掉!
“不务正业”的电影宣传
对她说不出口的话,都在这些电影里



/ 万众一心防控疫情 电影人在行动 /

《青春诗会》五四收官,王俊凯杨洋诗咏未来
《青春诗会》诗咏爱国情,致敬中国青年
《青春诗会》温暖继续
电影频道《青春诗会》直播开启!
爆款短片《阳台里的武汉》幕后揭秘
《战疫故事》直播援鄂医疗队启程回家
《阳台里的武汉》 温暖讲述武汉战“疫”故事
谢谢你们守住了家,守住了城!
《我的祖国》唱响战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