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诚是最重要的 | 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No.276《绝非偶然》连载No.60

2016-05-19 优才教育研究院 优才成长

609《绝非偶然》连载

我们都喜欢听好话,T组的一项重要内容则是让组员学会正视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学会将其看做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人身攻击。比如,蒂姆和彼得在组里交流过对彼此的感受之后,下一步该怎么做?小组领导者会鼓励其他组员积极发言,说说他们是否也像蒂姆一样对彼得的行为很是不爽。如果只有蒂姆一人觉得不爽,他就会意识到,自己与那些有桃花运的男人走不到一起去。




但如果组里其他男人和蒂姆有一样的感觉,那么彼得就获得了有价值的信息:自己对女性的某些举动容易引起同性的嫉妒和敌意。现在轮到彼得考虑以后该如何行事了,是仍然像以前那样对待女性,让其他男人继续嫉妒甚至憎恨自己,还是对自己的行为加以改进,给别人也给自己少惹点麻烦。决定权在他自己手上。即便彼得认为自己所做的“令人嫉妒的”行为对自己来说很重要,不愿意就此改变,他仍然了解到了这一行为给其他人留下的印象。以后再遇到蒂姆这样的反应,他就不会感到诧异,自己也不太可能有过激的反应。




在T组中得到的很多收获我一直铭记于心,并运用到了个人和家庭生活当中。举个例子,在T组的体验使我终于乐意“听从”亚伯拉罕•马斯洛多年以前的忠告。当时他说我言语尖刻如利刃,虽然没有“毒”,却让人退避三舍。那时我觉得自己需要像利刃一样的言语风格进行自我保护,掩饰腼腆给自己带来的痛苦。15年过去了,在接受了多次T组训练后,我意识到自己必须舍弃这种语言风格了。大多数时候我的确做到了。不过我并不想成为圣人,仍然喜欢偶尔调侃或讲点段子,只是为了逗人开心或缓解紧张的气氛。我尽量慎重地使用“利刃式幽默”,并时刻关注别人的感受。


T组也帮助我们全家人学会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结婚初期,我发现薇拉受不了我一生气就提高嗓门的做法,更不用说摔门走人了。可我又找不到其他表达愤怒的方式,只能极力压住内心的怒火。T组则教会我以平静但有力的口吻表达自己的愤怒感受,既没有责备,也不含敌意,薇拉听后就不会觉得难过。如果询问结婚多年的夫妇维持婚姻的秘密是什么,他们的回答经常是老一套的“床头吵架床尾和”。这虽然不是很糟的建议,但至少可以说是不现实的。结婚55年来,我承认自己和薇拉偶尔会从床头一直吵到床尾,但我们知道不能让一次争吵持续很长时间而不着手解决,要探讨争吵的原因,想出今后如何避免的法子。


T组不仅教会我从建设性的角度表达生气的感受,也教会我用一个眼神、一个词语或一个触摸来表达自己感受到的温暖和爱意。它还教会我如何倾听别人真实的言语和感受,如何为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


我们结婚不久,薇拉就决定不工作了,她想做一位全职太太。她将自己的才华和爱心全部倾注于培养我们的四个孩子上。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女性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人们脑子里都装着《女性的奥秘》(The Feminine Mystique)。每当在晚宴或聚会中被人问及职业时,薇拉就会觉得很不自在。当薇拉回答说自己是全职太太时,人们似乎就对她失去了兴趣,仿佛整天待在家里的家庭主妇自然没什么可谈论的话题。他们对薇拉的轻视态度令我很生气,任何认识薇拉的人都知道她能言善辩。




不过当薇拉决定成为一名T组领导者时,她过人的才华和智慧就拓展到了一个新领域。一开始,我俩一起担任小组领导人,那是一段十分有趣的经历。薇拉十分专业,她的存在为整个小组带来了一份安静平和,这是她一直让我赞叹不已的特质。薇拉创造了一个令组员倍感安全的氛围,哪怕他们正在焦虑、绝望和其他激烈的情感中苦苦挣扎。不久之后,薇拉就开始独立担任小组领导者,这份人生经历抹去了“只是一位母亲”给她带来的些许不安。


我和薇拉甚至在家里组织起了T组讨论。每周五晚餐后,全家人用一个小时回顾这一周所发生的事情。孩子们只要有任何没做完的事情、未解决的冲突以及不快乐的感受(甚至快乐的感受!),无论是发生在孩子之间,还是跟我们父母有关的,我们都鼓励他们说出来。他们喜欢这个畅所欲言的机会,我们也喜欢了解那些我们并不知晓的事情。这样的沟通消除了误解,也避免了不和。有一次,8岁的约书亚对12岁的朱莉说,她的一些话伤了自己的心。朱莉回答道:“嗨,约书亚,别傻了,我没有特别的意思。”薇拉温柔地对朱莉说:“朱莉,别不把约书亚当回事,好好听听他说的话。我们知道你不想伤害他,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没有伤害他。”这件事原本可能导致姐弟失和,或者约书亚一个人生闷气,但问题圆满解决了,靠的就是交心后彼此间加深了理解,以及交心后的一个拥抱。


我想说说对拥抱的看法。T组经常被讽刺为这样一个场所:参加者相信拥抱是治疗任何烦恼的灵丹妙药,所以大家动不动就派送虚假的拥抱。这话有点道理。偶尔会有某位组员转向我,声称他“需要一个拥抱”。作为领导者,我通常的反应是温和地提醒那人,我不是自动贩卖机,不能像派送糖块一样派送拥抱。然后我会试图帮助那人发现是什么感受令他们不安或焦虑,以及他究竟想做什么。



未完待续



   责编:秀芸科敏王利群

    (制作:优才团队)




请加群互动


本书简介



一个性格腼腆、资质平平的小男孩,在无财无势的家庭中长大,如何成为举世闻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年少时哈佛大学望洋兴叹的“笨小子”,十年后竟成为哈佛大学教授?在《绝非偶然》一书中,阿伦森用自己的经历阐明了社会心理学的真义: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一个人可以不受儿时不愉快经历和个性缺陷的束缚,通过自我完善成就可能的自我。本书详述了社会心理学许多最具代表性的实验,从理论假设到实验过程再到最后的结论分析,每一步都清晰可见。如果你对社会心理学实验和理论感兴趣,这本书无疑是一顿饕餮大餐。

作者简介




埃利奥特·阿伦森 Elliot Aronson当代最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心理协会120年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所有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杰出研究奖、杰出教学奖和杰出著作奖。师从马斯洛、麦克莱兰和费斯廷格三位大师级导师,在认知失调、个人吸引力等多个领域取得影响整个心理学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他所著的《社会性动物》被誉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已更新至第11版,被翻译成14种语言。晚年双目失明,依然坚持心理学写作和教学工作,将毕生奉献给社会心理学事业。




往期连载(点击下方链接可直接阅读)

此时此刻——我的眼里只有你 | 《绝非偶然》连载No.59

科学T组与人的成长 |《绝非偶然》连载No.58

我的处女作《社会性动物》非常受欢迎 | 《绝非偶然》连载No.57

知易行难——政治对学术的负面影响 | 《绝非偶然》连载No.56

偏见是可以消除的——我们可以相互喜欢| 《绝非偶然》连载No.55

拼图学习成长小组 | 《绝非偶然》连载No.54

他称我为“黑鬼情人”——我和全家被威胁 | 《绝非偶然》连载No.53

“要做爱,不要作战”——怎样避免把和平游行变成暴乱 | 《绝非偶然》连载No.52

友谊的力量 |《绝非偶然》连载No.51

科学实验与超越自我 | 《绝非偶然》连载No.50

我和加德纳之间的友谊 | 《绝非偶然》连载No.49

挚友加德纳 | 《绝非偶然》连载No.48

超级销售员戴尔•卡内基 | 《绝非偶然》连载No.47

个人吸引力研究 | 《绝非偶然》连载No.46

“牛棚”实验室的生活 | 《绝非偶然》连载No.45




优才成长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自动获取优才新闻早餐



青藤园

为您提供专业化、个性化

留(游)学整体解决方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