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大讲堂 | 人人都要补钙?没有Ta也是枉然![ 超详尽笔记+视频来了 ]
管家说
做人需要挺直腰杆,但若脊柱不给力,该怎么办?
12月15日上午,在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举行的“护脊有方”脊柱疾病防治专场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脊柱外科主任戎利民领衔的专家团指出,预防脊柱健康,要从改变低头、久坐、久趴、少运动等不良习惯做起。
对于国人热衷的“补钙”热潮,戎利民用最新研究成果为其降温:补钙过量可增加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和补钙相比,补充维生素D更为重要。
戎利民院长主讲《“护脊有方”》视频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u03570nvkcw
董健文主讲《腰椎间盘突出怎么办》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y0357wcc9qu
刘斌主讲《骨质疏松需要注意什么》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p0357nqefk2
现场扫描
中山医退休教授到场听讲
“刷完手机,觉得头晕脖子痛的朋友,请举下手。”
讲座开始前,广州日报记者进行了一项小调查。举手的人既有年轻的“眼镜族”,也有中年男女,最后,一位老伯也举起了手。久坐、常趴、运动不足,导致背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等疾病常如影随形,让人难以挺直腰杆。
78岁的老伯李江年拄着一根比自己还高的不锈钢拐杖,在听众席上特别引人注目。李伯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四五年了,辗转到多家医院治疗,中医西医推拿都试过了,始终无法彻底治好。由于病情导致行走不便,他从沥滘坐地铁到岗顶,竟然花了两个小时。李江年在老人大学里学了推拿,经常自我推拿,这次听到几位脊柱专家说推拿按摩对于老人来说有风险,他连连表示“今后小心”。
当天来听讲的还有一批特别的听众,他们是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的退休教授,其中不乏主讲专家们的老师。有他们“坐镇”,主讲嘉宾的戎利民教授一开场就幽默地表示:“讲课中有不当之处,请老师们随时指正。”
戎利民:
六成人曾遭受过背痛折磨
“调查显示,人群中60%以上的人,曾有过腰背痛,而6.9%的人正在遭受它的折磨。”
戎利民指出,腰背痛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甚至殃及青少年。背痛分为上背痛、下背痛(即“腰痛”)。
导致背痛的原因有五大类,首先是退变,例如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其次是感染,例如脊柱结核,再次是肿瘤,包括转移瘤,再次是骨质疏松,因为骨质疏松患者会出现驼背、脊柱失稳,肌肉被过度拉扯导致疲劳,因此会有广泛性的背痛。最后,经常被人忽视的脊柱外病变,例如妇科疾病、泌尿系疾病。
引发腰背痛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脊椎的退变、感染、肿瘤等等,还有一些跟脊柱没有关系。
有一个长期慢性背痛的患者,频繁看脊柱查不出问题但还是觉得痛。戎利民察觉他的眼睛有些发黄,建议他做详细检查。果然,这名病人查出患有胰腺肿瘤,引发背痛的病根正是肿瘤。还有一个长期腰痛的女患者,有一天突然来找他,兴高采烈地说“我的腰痛全好了。我告诉你为什么?因为我的子宫内环取下来了。”戎利民说,下背痛最常见的病因是脊椎退变性的疾病,但也有不少女患者的病根出在妇科疾病上。
“腰腿痛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看医生?”戎利民指出,单纯腰痛多数不可怕,如果出现了腿痛、腿麻、大小便障碍,或者静止状态下的疼痛(“静息痛”)、夜间痛(“红旗征”)应立即看医生。
背痛、腰椎间盘突出等日益成为“现代都市生活病”
骨质疏松者 按摩或闯大祸
“我不主张腰背痛的病人去按摩。”戎利民说,人体的背部有一层层的肌肉,外面有一层筋膜,像口袋一样包着肌肉。
按摩手法可让肌肉放松,但是,经常按摩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必须手法够力才能放松肌肉、缓解疼痛,且越是频繁按摩就越能受力。“外科医生能分辨出病人有没有长期接受手法按摩。因为,长期接受按摩的人,肌膜会慢慢增厚。”戎利民说,随着肌膜的增厚,肌肉却会萎缩。
戎利民表示,按摩手法确实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但不可长期频繁地进行按摩。有骨质疏松的病人更要避免推拿按摩,以免已经变脆的骨头发生骨折。戎利民建议,有脊髓型颈椎病、腰椎间盘巨大脱出等疾病的患者,也不能做推拿按摩,尤其是重手法按摩。
对于腰椎管狭窄症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如果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肌肉力量下降、保守治疗无效的难以忍受的神经放射痛,建议考虑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相比,手术可获得更快的疼痛缓解。”戎利民指出,对这类病人1到2年的随访显示,接受保守治疗的病人和手术缓解的病人康复程度没有差异。做不做手术,是否愿意争取两年的不痛生活,要看病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维D水平低 再补钙也徒劳
提到补钙,要警惕“过犹不及”。戎利民指出,成人的钙的需求量,每天为600-800毫克,新的研究显示,与每天补充150毫克钙的人相比,每天补钙超过600毫克的人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高了32%。过度补钙,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根据这些新的研究,我们对补钙要重新评价。”戎利民表示,特别是在体内维生素D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再补钙就会增加肿瘤和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对于钙,成人的日常需要是600-800毫升,正常饮食是可以得到的,如果真的要在饮食之外补钙,一天补钙不要超过200毫克。
戎利民认为,真正需要补钙的是孕妇和儿童,尤其是儿童,应该补充维生素D3。很多老年人喜欢通过晒太阳来补钙,其实补充的是维生素D。“从阳光暴露来说,我们要穿单衣在户外晒一个半小时才足够,除了户外体力劳动者,一般人很难做到。”戎利民表示,孕妇缺乏维生素D3,出生的小孩容易得自闭症。戎利民强调,防骨质疏松,莫忘补维生素D3。
董健文:
“微创手术做不干净”是错误说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疼痛的情况多见于青壮年人和中老年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董健文介绍说,这种疼痛的特点是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与体位和腹部压力有关,通常在白天发作,多呈间断性而非持续性。95%的患者腰痛伴腿痛,特点是沿神经根分布区域的腿痛和麻木,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如果腰痛但腿不痛,就多数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如果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不做手术吗?董健文表示,绝大多数人(80%以上)是可以保守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80%~90%。其中,最基本的保守治疗方法就是休息,最好睡硬板床1-2个星期,让受刺激的神经水肿消退,疼痛症状就会得到缓解,还可配合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治疗。一般来讲,对于比较年轻、刚刚发病的患者,医生不会主张做手术治疗,而建议做保守治疗,观察几个星期,如果没效再改用其他方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患者的症状会得到有效的缓解。”
很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去做推拿按摩,希望能使突出的椎间盘复位。董健文认为这是很难实现的,除非是个别早期的轻症病例;在另一方面,不正规的按摩会使病情加重,甚至造成下肢瘫痪的悲剧。他不建议患者过多进行按摩,而建议到医院专科就诊。
如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正规的保守治疗6~8周后症状无缓解,或者出现感觉、运动功能障碍,难以耐受的疼痛反复发作,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就可能需要做手术了。现在流行的微创手术切口小、恢复快,但能把椎间盘彻底修好吗?董健文介绍说,现在微创手术发展非常快,已经成为手术的首选方式,所谓“微创手术做不干净”是错误的说法,如果连医生都这么说,只能说这个医生不会做微创手术——正规的微创手术治疗后复发率很低,约3%~5%。目前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多用椎间盘镜进行,只需做2厘米的切口,而椎间孔镜手术进一步将切口缩小到7毫米左右。
董健文建议患者在术后进行腰背肌功能康复锻炼。微创手术后2-3天,患者就可以下床,如果不能下床,还可以在床上进行肌肉收缩锻炼。回家后,应按照医生制定的计划进行锻炼。
刘斌:
骨质疏松 莫等腰背痛才就诊
俗话说“人老背先驼”。很多老人受骨质疏松的困扰,骨头变脆,身高变矮。中山三院脊柱外科刘斌副主任医师指出,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折是最严重的后果,有骨质疏松的老人有可能在日常活动被“击倒”。例如弯腰捡起地上掉落的东西、用力开窗、跌倒,都可能诱发骨折,而一旦跌倒,引发危险的髋部骨折,有可能因卧床而引发危险的并发症,最终丧命。
容易患骨质疏松的患者具有以下特点:50-60岁以上,女性比男性患病率高3-5倍,尤其是绝经后或行卵巢切除术的妇女,缺乏适当的活动和日晒的人,烟酒过量或咖啡因过量者,有慢性肝病、肾病及甲亢者,长期服用激素及抗癫痫药者,食物结构不合理、偏食者。
骨质疏松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是疼痛,包括腰背酸痛、全身酸痛,其次是骨折,多发生在髋部、手腕部、脊柱。再次,患者会有身高变矮、驼背、脊柱变形。“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因为多数初期病人疼痛感觉并不明显。”刘斌强调,不要等到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高危人群无论有无症状,应定期去具备双能X线吸收仪的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
在没有骨密度仪检查时,高危人群如出现身高变矮、脊柱侧凸或驼背畸形等临床表现,还需进行 MRI、CT等检查,在骨丢失30-40%时X线下会有明显的表现。此外,患者还需要做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性激素、25(OH)VitD和甲状旁腺素等检查。
刘斌表示,借助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粗略测算自己的骨质疏松风险:(体重—年龄)X0.2。亚洲人骨质疏松的指数,大于-1,则为低风险,在-1与-4之间属于中等风险,小于-4则为高风险。
“如果一个体重50公斤的80岁女性,计算的结果就是负6,属于高风险的骨质疏松患者。”刘斌指出,体重越大,或者说体重越轻,更倾向于发生骨质疏松,年龄更大,也是更倾向于发骨质疏松。
预防骨质疏松,每日要从饮食中摄取足够的钙质和维生素D。刘斌建议,根据医生及物理治疗师的建议,每天进行适度的负重运动、抗阻运动,例如快步走,哑铃操,举重,划船运动,蹬踏运动等。负重运动每周4~5次,抗阻运动每周2~3次。强度以每次运动后肌肉有酸胀和疲乏感、休息后可消失为宜。“在身体发育结束之前积极的运动、足量补充含钙食物,可以使骨量达到较高的峰值,确实能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但对老年人来讲,单靠运动已经不能起到预防效果。”刘斌强调,运动应量力而为,注意避免跌倒,尤其是要注意室内环境的安全性。
确诊骨质疏松症以及骨量低下的患者需要服用抗骨松药物,包括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以及活性维生素D等。发生胸腰椎体骨折者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不可拖延。
1. 我觉得最近两周腿痛、腰痛,可能是跑完步做弯腰压腿导致的,对吗?经常做仰卧起坐,是否会让腰椎间盘受到伤害?
董健文:我估计是运动损伤造成的,建议做一个检查。仰卧起坐主要是锻炼腹肌,平时做没有问题,但在腰腿痛急性发作的时候不太主张做。
2. 我的腰椎间盘突出已经10多年,靠游泳控制得比较好,最近发现手脚麻木,该怎么办?
董健文:手脚麻木不一定是腰椎问题,很可能是颈椎等出了问题,建议到医院找医生看看,明确是否腰椎间盘突出症。至于游泳,本身是非常好的锻炼,我们对很多的患者都建议游泳。
3. 腰椎间盘突出和脱出有什么区别?
戎利民:可以类比轮胎。突出是外胎太薄,内胎鼓出来了;脱出是外胎破了,内胎完全掉出来了。
董健文:两者的程度不同。突出是椎间盘鼓起来,突出严重时会造成神经损害,可能会比脱出更严重。
4. 腰椎间盘突出等脊柱外科疾病的微创手术风险大不大?是否容易伤到神经?
戎利民:脊柱外科的患者最关心手术会不会导致瘫痪?瘫痪有一定的发生概率,但这是低概率事件。脊柱手术出现神经损伤是低概率事件,涉及到多方面,最主要是医生的技术。在外科里面有一个“学习曲线”,如果这个医生对技术的掌握是处于学习曲线的“上升期”,发生神经损伤的概率会高一些;如果处于“稳定期”,发生的概率就很低。
董健文:微创手术的风险相比开放手术更小,因为微创手术借助更多了高精尖的设备——显微镜放大让医生看得更清楚,对神经的处理更好。
5. 我82岁,有骨质疏松,又有腰腿痛、腰痛,担心这么大年纪是否可以做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
戎利民:很多患腰腿痛的高龄老人有很多基础疾病,是否做手术的原则是看如果不做手术,腰腿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会不会很大,例如根本无法逛街,如果你想要改变,是可以做手术的。如果是单纯的椎间盘突出,现在可以通过局麻微创手术完成,对全身的干扰可以减到最少。
董健文:老年人同时患有骨质疏松和椎间盘突出症,做微创手术更有优势,因为创伤小,还是局麻,具体能否做手术要取决于专业医生的判断。
6. 做了椎间盘微创手术之后,怎么做好康复和护理?
董健文:微创手术后2-3天,患者就可以下床,如果不能下床,还可以在床上进行肌肉收缩锻炼。回家后按医生制定的计划进行锻炼,例如腰背肌功能的康复锻炼。
戎利民:简单来说,术后3周左右能够正常活动,3-5周后可以从事轻的体力劳动。
维持骨健康,你药吃够没?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1. 钙
成人 每天800毫克
绝经后妇女及老人 每天1000毫克
其中饮食摄入 每天400毫克
需补充 钙剂600毫克
2. 维生素D
成人 每天200 IU(5μg)
老年人 每天400-800 IU( 10-20μg )
骨质疏松患者治疗每天800-1200 IU
延伸报道
每天补维D 还需补钙吗?
普通人该如何增强骨健康?补钙是不是已经成了“鸡肋”?每天补充维生素D的人还需要补钙吗?这些问题常令人纠结。广州日报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国内多位专家。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会名誉主委、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徐苓教授指出,调整饮食、积极运动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基础措施。调整生活方式,多运动,多吃富含钙、低盐、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是最基础的保持骨骼健康的措施。除此之外,被认为“老生常谈”的补充钙和维生素D,依旧是帮助不同年龄段、不同慢性病人群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徐苓表示,骨健康不能只看补钙,而应该同样重视维生素D的补充。
“钙剂和维生素D是基础,但不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唯一办法。”我国著名强直性脊柱炎防治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古洁若教授指出,和补钙相比,维生素D的重要性常为人们忽视。 她说,根据今年发表的最新营养调查,50%的中国普通居民体内缺乏维生素D,“补充维生素D更为迫切”。
维生素D可提高钙离子在体内的吸收率。古洁若指出,维生素D分为D1和D3两种,D3对骨代谢有更重要的影响,可通过皮肤日晒的方式自然合成。她呼吁,健康体检中应加入血液中维生素D水平的检测。若体内维生素D补足,则需要补充维生素D剂。 成年人每天要补充200单位维生素D,而老年人要达到800单位。古洁若特别提醒,维生素D补充过量,也会对身体有害。
喝牛奶补钙足矣?
吸收量未必够
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很多老年人对需不需要额外补钙心存疑虑,觉得“日常饮食中的钙足够了”。古洁若指出,饮食补钙够不够量,不能只靠自己来“估”,最好能请专业的营养师进行评估。不同食物中钙的含量不同、个人消化系统的吸收能力有所不同,都会对饮食补钙的效果有一定影响。
有人觉得,每天喝牛奶补钙更好吸收。 “每天两杯牛奶原则上可以补到500毫克的钙,只要能补到足量的钙,不吃钙片也没关系,但问题是老年人对钙的吸收能力可能会下降,单靠食补,钙的吸收量未必足够。” 徐苓表示,有些老年人出现便秘跟补钙有一定关系,建议在补钙的同时多吃蔬菜、多运动。她表示,除了牛奶、钙片,新鲜疏菜里也有钙。
有人觉得,“补钙是浮云,晒太阳足矣”。徐苓表示,老年人体内的维生素D不足,应该多晒太阳,但如果没有配合钙的充分摄入,单晒太阳还是不能防治骨质疏松。
“补钙要从子宫开始。”徐苓强调,因胎儿的生长,孕妇比普通人更容易出现缺钙,孕妇腿抽筋往往是缺钙的信号。孕妇补钙量要比普通人更高一些,达到1200毫克。对于民间传说“孕期补钙会让胎儿长牙” ,徐苓表示这是不科学的传闻。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脊柱外科主任戎利民教授,脊柱外科副主任董健文副主任医师,脊柱外科刘斌副主任医师
文/广州日报记者任珊珊、伍君仪 通讯员江澜、查冠琳、王冰瑾
视频/广州日报记者刘晓溪 摄影/广州日报记者邱伟荣
编辑 / 吴婉虹
了解近期热点文章
你不知道的“纱布传奇”| 视频:护理家庭常见伤,应该这样用纱布
凌晨起床的“成功人士作息”未必能让你挣到一个亿,反而会潜在这些风险……
回复以下关键词
即可了解相关热点文章:
| 吃货营养课堂 | 素食 | 食品安全 |
| 汤谱 | 粥 | 补钙 | 补血 |
| 养生 | 秋燥 | 膏方 | 药膳 | 八段锦 | 天炙 |
| 药材 | 拔火罐 | 食疗 | 体质 |
| 腰椎管狭窄 | 颈椎病 | 骨质疏松 | 脱臼 |
| 食肉菌 | 超级细菌 | 淋巴瘤 | 口腔溃疡 |
| 伤口护理 | 常用药 | 产检 | 体检 | 医保 |
| 感冒 | 近视 | 胃炎 | 中风 | 痛风 | 白血病 |
| 戒烟 | 血压高 | 胃癌 | 肠癌 | 打嗝 | 肿瘤 | 乳腺癌 |
| 产检 | 二孩 | 坐月 | 多囊卵巢 | 母乳 | 不孕 | 男科 |
| 多动症 | 手足口病 | 宫颈癌疫苗 |
| 瑜伽 | 马拉松 | 更年期 | 老年痴呆 | 求医指引 |
| 名医大讲堂 | 脱发 | 备孕 | 急救 |
[ 近期热点活动 ] 感动瞬间 | 最美笑容 |
也欢迎您在后台留言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我们将按需不断更新内容!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