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获评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展播⑥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9月8日,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在北京举行,我省共获评21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2名“全国模范教师”,2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29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省教育厅《致敬“最美”》专栏,聚焦获奖的集体和个人,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教育故事。
1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萍乡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萍乡技师学院)
安源是红色之城,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伫立着一所集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全日制公办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萍乡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萍乡技师学院)。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围绕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加强“红色文化为底蕴+工业文化为基础”的内涵建设,形成了“凝匠心、铸匠魂、精匠艺、塑匠人”的校风及“心求诚、行求实、技求精、路求宽”的学风,突出服务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办学特色,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校、国家重点技工院校、江西省A档(优质)中职学校、江西省优秀技工院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15.55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学生9000余人,教职工459人,2023年学校顺利升格为萍乡技师学院,在全市大中专院校综合考核中被评为第一等次。安源红 铸匠魂
筑牢“主阵地”。学校秉承“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组织广大教师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发展合力。
唱响“主旋律”。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结合职教特色,构建了“党建引领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学校思政课程教学团队打造的作品被评为全市党员教育培训优质课程。同时,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家校共育思想为导向,充分凝聚家庭、学校、社会各界力量,着力构建“人人参与”的全员育人体系,德育工作获得江西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提升质量年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多名学生入选全国“100名优秀在校生”。
楷模情 凝匠心
打造“主力军”。学校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任务,近三年有16名教师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有3名教师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西省能工巧匠”荣誉称号。
建好“加油站”。按照“数字赋能+基层治理”“中枢支撑+网点服务”的思路,学校建设了集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毕业生求职招聘、留萍政策咨询、培训认定等“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的“5+2就业之家”,采取“小桥流水”工作法,通过“552”举措不断夯实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根基,全面促就业、稳就业、保就业,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典型,在本地各行各业崭露头角。
工矿城 精匠艺
突出“指挥棒”。学校坚持“学校围绕园区转,课程围绕企业转,教学围绕生产转”,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在专业设置上实行动态调整机制,开设了模具制造、数控加工(数控车工)、机电一体、汽车维修等10个常设专业,其中模具制造和数控加工为省级工学一体化建设院校项目试点专业,智能制造和电子信息专业群为省级重点专业群建设项目。
近三年来教师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一等奖12人次,省级二等奖以上32人次,省级三等奖以上73人次;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00多项。2022年,学校四个项目代表江西省参加国赛,其中,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项目获得国赛二等奖(全国第四名),车工比赛获得全国优胜奖。
优服务 塑匠人
提供“金钥匙”。学校锚定萍乡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0210”目标和“4+2”新动能培育方向,主动对接萍乡产业并建立了深层次校企合作关系,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与此同时,还吸引华为、格力、比亚迪、西门子等知名企业来校洽谈“订单培养”,筹划创办产业学院。
培厚“营养土”。2023年,学校邀请了全市近200家优秀企事业单位入校开展2024届毕业生校园现场招聘会,全校2000多名准毕业生参与,其中有1400多人与招聘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
未来,学校将继续按照“强管理、重教研、抓落实、提内涵”的工作思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实现萍乡当龙头、全省争一流、全国作示范、国际有交流的办学目标,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萍乡篇章贡献力量。2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宁都技师学院
宁都技师学院是国家人社部对口支援宁都县创办的一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公办技工院校,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学院先后获得“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第45届、第46届、47届世界技能大赛重型车辆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全国工学一体化(交通类、机械类)教师培训基地”“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江西省优秀技工院校”“江西省文明单位”等诸多荣誉。
办学至今,学院始终将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区域主导产业需求导向相结合,将办学方向与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紧密衔接。学院开设有汽车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等12个专业,现有在校生5084人,教师265名,建有各类专业实训室80多个,实训设备总价值6200多万元,占地面积约381亩,总建筑面积15万余平方米。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学院党委将党建工作与工匠精神相结合,实行“在全校教职工中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在骨干教师中积极培养党员,在党员骨干教师中着力培养先锋名师”的培养机制,全院党员干部处处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始终保持创先争优的精神状态,逐步构建“匠心向党”的党建品牌特色。
注重学生思政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学院重视师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制定并实施《宁都技师学院学生思政素养提升五年计划》,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德育工作、思政素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爱国教育、党史教育、县情教育等融入学生课堂,助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稳步提升技工教育办学质量
实施一体化教学、岗位式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学院创新“多方融合、多链衔接、多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走在江西省前列,各专业均按照一体化模式开展教学,同时根据企业需求设置一体化课程微任务,把企业的实际工作转换成学习任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实现校企无缝衔接,毕业即就业。办学以来,500余名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校企深度融合,共建产业学院。学院各专业先后与京东集团、江西领丰电子有限公司、江西易领服饰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使教学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分别与海克斯康思瑞测量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教育、奇安信网络安全有限公司共建产业学院,建有“京东数字商务产业学院”“华为云产业学院”等六个产业学院,“海克斯康数字质量产业学院”获评“江西省级重点建设产业学院”。通过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引进企业高级工程师到院教学等方式,培养新媒体电商、5G网络、网络安全专员、精密检测、农机维修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服务区域企业用人需求。
开展职普融通,提升职业教育影响力。实施《技工教育入初中课堂实施方案》,并从2018年起以送教下乡的方式,在全县各初中、高中开展技工教育宣讲活动,向学生讲解技工教育和相关产业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及学生家长留在宁都就读和就业。目前,总计宣讲和技能展演达8000余次,大部分未考上高中和大学的学生通过宣讲介绍后选择来校就读,走上技能成才的道路。
传承帮扶精神,助推区域技工教育发展。学院每年接纳省内外近50所技工院校到校参观学习,完成省、市级技工院校教师培训500多名,完成全国一体化教师培训100多名,对赣州市新创办的8所技工学校和井冈山市技工学校开展帮扶工作,从专业设置、师资培训、学生管理等进行全方位对接帮扶,先后派出三批教师前往新疆阿克陶技工学校援教。
宁都技师学院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聚焦根本任务,持之以恒、从严从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以开门办学、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为途径,坚持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大力培养“中国好工匠”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早日将学院建设成为“全国高水平”技工院校。
3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江西省医药学校
(江西省医药技师学院)
江西省医药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院校,与江西省医药技师学院合署办公,始建于1984年,是国家重点中等职业院校、全国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江西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单位(排名第一)。自2021年开展学校等级评估以来,连续确定为江西省A档中职学校;2023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自开展技工院校办学评估以来,连续四年被评为江西省技工院校技师学院“优秀”等次。
坚持根植医药,培养高质量医药专业人才
学校秉承“以德为先,以人为本,以药为魂”的办学理念,始终以医药特色立校,开设医药类专业10余个,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江西省产教融合育人示范项目建设试点院校”“省级世赛集训基地”等多项荣誉和称号。
学校打造四大特色专业群,深入开展医药经贸专业群“ 一核心、四融通、四平台”人才培养模式,质量检验专业群“1234”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中药专业群“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医药智能制造专业群“四双六共同”人才培养模式,根植医药健康行业,紧扣医药服务、医药制造、健康养老等产业需求,面向全省、辐射华东地区和全国,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医药大健康产业高技能技术人才,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坚持立德树人,打造“双立”德育特色品牌
2011年以来,学校实施以“立德树人、立技成才”为内涵的“双立”特色德育项目,旨在“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发掘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双立”特色德育项目以“双立班”形式开展育人活动,“双立班”不同于其他社团组织“择优选用”,而是不设置门槛,允许所有学生自愿报名参加,通过自然淘汰的方式,鼓励学生自我激励、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过程中,学校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关心学生的个性差异,从社会需求出发,注重实践体验,通过晨跑、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专题讲座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集体主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双立”特色德育项目距今已开展13年,“双立”学子总数达15000余人,“双立”已成为众多校企合作单位免初试名片,并成为学校的育人品牌,得到了中央及省级各类媒体的争相报道。2023年6月19日,“双立”特色德育项目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校风学风建设现场会上作专题介绍。
坚持文化传承,构建现代职教培养模式
学校通过建立专门的工作室,培养了“建昌帮”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剑,获批了国家级吴剑中药炮制大师工作室,传授建昌帮绝技绝活。始终秉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坚持中升华”理念,致力于将建昌帮的传统技艺与现代教育相结合。采用“师徒制”“传帮带”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名师指导和实践操作,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校与建昌帮药业等企业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实际操作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技能,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模式在竞赛中也得到了验证。在过去五年中,吴剑中药炮制大师工作室培养的学生在省级以上中药炮制技能竞赛中获奖人次达到了30余次,其中包括5次一等奖,10次二等奖,以及其他多个奖项。2014年,学校“传统中药人才的现代职教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成果,荣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你在看就点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