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这些历史故事你可知道?④


江西南部,于都河畔,水波荡漾,岁月悠悠。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这里集结出发,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8.6万余中央红军主力,在于都人民的支持下,静悄悄地完成了一场规模宏大、彪炳史册的战略大转移。从此,中国革命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这条长征路,浸染着烈士们的鲜血,写满了可歌可泣的故事,任时光荏苒,经久不衰、荡气回肠。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让我们走进于都,在重温历史中,追忆那段峥嵘岁月,感悟长征精神,探寻老区人民坚守初心,薪火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中,谱写新时代荣光的生动实践。伟大长征精神,必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01

“革命井” 鱼水情

山色青翠、细雨绵绵,记者一行走进于都县段屋乡围上村铜锣湾小组,追寻红一军团长征出发前的英雄步履。红一军团军团部旧址、“革命井”、长征驿站……这里保留下不少红军驻足的印迹。
铜锣湾,因地形像面铜锣而得名。“我们这从里往外看能看得好远,外面的人往里看什么也看不见。”段屋乡围上村党支部书记康文志介绍起该地在革命年代的天然优势。
“1934年10月11日,红一军团来到段屋乡集结休整,军团部就驻扎在铜锣湾。”

▲红一军团军团部旧址。摄影丨全媒体记者熊祖颐

休整期间,红一军团接收了江西补充第二团和于都补充第八团的兵力补充共2600余人,并在刘氏宗祠召开了排长以上干部会议,进行了长征前的思想动员和军政训练,完成了武器弹药和粮食物资的补充。
铜锣湾被称为红军长征“零起点”,这一称呼从何得名?
在中国共产党编著的最早关于红军长征的专著《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中,有一篇《红军第一军团长征中经过的地点及里程一览表》,其首页第一行,清楚标明了出发时间为10月16日,出发地点为铜锣湾。
10月16日傍晚,根据中革军委的统一部署,红一军团从铜锣湾抵达山峰坝宿营,次日傍晚渡过于都河。红一军团作为整个野战军的左前锋,率先踏上长征之路。由此,铜锣湾被称为红军长征“零起点”。
“得知红军要走,村里的老百姓都行动了起来。”站在红一军团军团部旧址门口,康文志告诉记者。
红军在铜锣湾休整了6天,当地百姓就为红军提供了6天的口粮。红军要走时,村里300余人,一人分了70斤的任务,各家各户加班加点地碾米,让红军战士多带点粮食走。“当时,大家把家里的红薯、芋头都拿了出来。”康文志说。 
“在铜锣湾休整了6天,一切准备就绪,大家的米袋子装得满满的,精神抖擞地准备迎接新的战斗任务了。”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童小鹏在回忆录《告别老家》中提到。

▲红一军团排长及以上干部会议旧址。摄影丨全媒体记者熊祖颐

英雄远去,革命精神永放光芒。战士们住过的地方,被铜锣湾人民保留了下来作为红色教育点,激励着一代代人奋勇前行。
在旧址的不远处,有口“革命井”,穿过90年的时空岁月,依旧清泉汩汩。
“这口井是红军战士为我们留下的!”康文志言语里充满自豪。
驻扎期间,红一军团了解到该地只有一口水井和一处山泉水源,村民用水常遇困难,便和村里商量,找合适的地方挖一口水井。说干就干,战士和村民们合力,经过勘察,在短短几天内便在两个宗祠之间挖出一口水井。为纪念这段军民鱼水情和表达对革命事业的支持,大家将这口井命名为“革命井”。

▲铜锣湾的“革命井”。摄影丨全媒体记者胡宇浓

“这么多年过去,这口井从未干涸过。”
“革命井”以前是村民洗衣洗菜、喂牛灌溉的主要水源。如今,铜锣湾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对村子有特殊意义的“革命井”几经修葺成为了“打卡点”,井上所写的“革命井”三个字,见证着该地军民鱼水情深。
红一军团在铜锣湾的6天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留下的革命精神被世人铭记。现在的铜锣湾,充分结合红色历史,用好用活本地红色资源,让红色文化看得见、记得住、传得好。

02

肖汗尧,强渡大渡河的勇士!

“你们看过电视剧《刘伯承元帅》第14集吗?被点名参加强渡大渡河的战士里,有一位叫肖汗尧的,他是我大伯,于都人!”一有机会,红军后代肖香银就会向人讲述大伯肖汗尧参加强渡大渡河的经历,语气里满是自豪。
肖香银带着记者来到位于于都县银坑镇汾坑村的肖家老屋,那是大伯肖汗尧出生、生活过的地方。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屋依旧还在,只是当年从这里走出去的红军战士肖汗尧,一直没回来……
看着熟悉的土砖房,肖香银的思绪飞回小时候。那时,二伯肖怀清常常在村里的晒谷场上,给孩子们讲述他和大伯肖汗尧在长征路上的故事。

▲位于于都县银坑镇汾坑村的肖家老屋。摄影丨龙楚良

他带着兄弟报名参加红军

“走,参加红军去。跟着红军有饭吃!”1930年,15岁的肖汗尧带着13岁的堂弟肖怀清,从汾坑村步行15公里,到银坑去报名参加红军。
肖香银介绍,因为当时二伯肖怀清年纪较小,红军不肯接收,“扩红”人员就故意称,红军不收穿脏衣服的孩子。
没想到,两个孩子当真了,立马返回汾坑家里,换上干净衣服,重新步行到银坑,继续报名参加红军。被他俩的诚心打动,部队勉强同意接收,并将兄弟俩安排在一起。
1934年10月中旬,他们接到上级通知,要求各部队赶到于都集结。当时情况很紧急,到处都在打仗,肖汗尧和肖怀清来不及跟家里联系,就随部队连夜赶到于都集结,渡河长征。

肖香银说:“长征路上,他俩一直没有分开过。二伯经常要大伯保护呢!”

他被选中参加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24日,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通过大凉山彝族地区后,向大渡河南岸的安顺场一带挺进,开始强渡大渡河。红军北上突破天险大渡河,是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重要军事行动,能否渡过去,是中国革命的关键。
24日晚,红军连夜袭取安顺场渡口,仅从敌人手中缴获一艘翘首木船。后有数十万大军追击,前有四川地方军阀在对岸渡口筑堡防守,军情紧急,该派哪些战士执行强渡大渡河任务?
▲红军后代肖香银接受江西新闻客户端记者采访。摄影丨龙楚良
“听二伯说,当时部队对参加渡河的战士提出三点要求。第一,水性要好;第二,胆量要大;第三,要不怕死!大伯肖汗尧刚好满足这些条件,被部队选中参加。”肖香银告诉记者,大伯肖汗尧从小就擅长游泳,常常在汾坑村前的梅江玩水。
1935年5月25日,一支英雄的渡河奋勇队组成了。当时大渡河正值汛期,水势凶猛,异常湍急,到处都是漩涡。包括肖汗尧在内的十多名战士,冒着对岸敌军的枪林弹雨,在当地船工的帮助和红军强大的火力掩护下,分批向对岸艰难挺进……

他没想过能活着回来

“可以说,大伯是抱着必死的心态参加渡河,没想过能活着回来。”肖香银告诉记者,“好消息是,渡河战斗最后打赢了,这十多个战士都没有牺牲!”
关于渡河的细节,二伯肖怀清并没有向肖香银透露太多,“长征路上,战士们普遍饥饿加上天寒地冻,又是急行军,他俩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细聊。”
只靠一艘船,这些战士如何完成这么艰巨的渡河任务?

▲强渡大渡河勇士雕塑。(资料图)

当时的红一军团红一师红一团团长杨得志曾撰文回忆:“每人一把大刀、一支冲锋枪、一支短枪、五六个手榴弹……”“突然,猛地一发炮弹落在船边,掀起一个巨浪,打得小船剧烈地晃荡起来。”“一梭子弹突然扫到船上。从望远镜里看到,有个战士急忙捂住自己的手臂。”
每次看到类似的文章或新闻报道,肖香银总会觉得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心中暗暗为这些渡河勇士捏一把汗。
不惧生死,向死而生!从渡过于都河正式踏上长征路,到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再到强渡大渡河,年轻的肖汗尧身经百战,不再是只会在梅江戏水的山里娃,作为一名红军战士,越是凶险,他越要向前!
所幸,对岸渡口最终牢牢地被渡河先遣队控制,后续部队7000余人顺利渡过天险大渡河。强渡大渡河的成功,有力地配合了红军主力部队抢占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战斗胜利后,肖汗尧回到部队,带着肖怀清继续长征,爬雪山、过草地,胜利到达陕北。“抗日战争爆发后,大伯肖汗尧随刘邓大军进入太行山抗日,二伯肖怀清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兄弟俩从此分开,之后就失去了联系。”

他的名字被刊登在《战士报》上

1953年,肖怀清回到家乡后,肖汗尧参加强渡大渡河一事才被传开,还被写进肖家族谱里。但因为种种原因,肖家后人一直无法去考证。
1983年冬,肖香银的父亲肖振华依照当地农村习俗,为肖汗尧做了银牌,安葬在老家的石灰塘山上,以便让后辈更好地缅怀。
转机出现在2020年。为进一步收集确认当地烈士信息,2020年10月,于都县考察工作组沿着长征路线一路寻访,来到位于四川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一走进纪念馆,强渡大渡河勇士中的一个名字——萧汉尧,引起了考察工作组的注意!
这个名字怎么跟于都红军烈士肖汗尧的名字如此相似?经过询问,考察工作组得知,萧汉尧的资料中并无详细籍贯,也无其他地方的人来寻找过他。

▲《战士报》刊登了强渡大渡河勇士的光辉事迹。(资料图)

陈列在纪念馆的一张《战士报》样报提供了线索。报纸刊登了强渡大渡河勇士的光辉事迹,肖汗尧的名字清晰可见。经于都县党史工作者辗转考察和专家反复核证,肖汗尧和萧汉尧就是同一个人!

“从那以后,我大伯肖汗尧参与强渡大渡河一事得到官方的认可!”肖香银激动地说道。

他的故事正被更多人知晓

2021年以来,经过多家媒体报道后,越来越多人知道了肖汗尧参加强渡大渡河的故事,这让肖香银感到欣慰。
“我父亲在去世之前,再三要求,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大伯的下落。两个地方,我必须要去。第一个地方就是安顺场,我要去看看他战斗过的地方;第二个地方就是太行山,我猜测他很有可能就是牺牲在那边。”
肖香银还想继续寻找有关大伯肖汗尧的一切。“如果我们后辈不去挖掘、不去寻找,说不过去。我们必须要去寻找他的过往,让更多人知道他的故事。革命先烈为中国革命作出这么大的贡献,我们作为后辈,要继承、要记住,不能忘本!”

03

千双草鞋送红军

于都县城东北30公里,段屋乡寒信村古树悠悠、河水蜿蜒。岁月流逝,鲜红的底色在5.1平方公里的村子里,愈沉愈深。这抹红色,是英雄留下的血色。
“1931年,彭德怀同志就在我身后的这片沙滩上,召开了千人干部群众大会。”寒信村原党支部书记肖福春回望沙滩,将记者的思绪带回那个革命年代。
当时,红军战士分路深入段屋乡等地,书写张贴标语,宣传发动群众参加革命,号召群众把地主家里的粮食、钱物分发给贫农。11月,刚到任的雩(于)都县委书记金维映陪同彭德怀来到寒信村,召开了有部队和地方干部参加的联席会议,讨论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政权、扩大红军、支援战争等问题。之后,他们在寒信村的梅江大沙坝上召开了千人干部群众大会,号召群众团结起来闹革命,动员青年踊跃参军、支援战争。
“那会儿,村里有一大批青年农民加入了红三军团,跟随彭德怀转战南北。”肖福春介绍。
寒信村深厚的红色基因,远不止于此。“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争取了人心,革命的种子在此撒下。

▲召开千人干部群众大会的沙滩。摄影丨全媒体记者熊祖颐

该村距离长征“零起点”铜锣湾仅有5公里,由于村里明清祠堂较多,成为部队驻扎的主要场所之一。
1934年10月,红一军团二师进驻寒信村休整。当时,村民主动让出宽敞的房间给红军住,在祠堂铺垫门板、稻草让红军战士过夜。村里组织妇女帮助红军缝洗衣服、被子,组织群众打草鞋,村民积极筹粮筹款、踊跃送子参加红军。
“红军到我们村时,不少战士或打着赤脚或鞋子被磨破了。”肖福春听老一辈说,当时只要是能动手的、有劳动能力的,老老少少都参与到为红军战士打草鞋的行动中。卸任村党支部书记后的肖福春,主动成为村里的义务导游,讲解寒信村的红色故事、宣扬红色文化。
一双双简单的草鞋,是老区人民送给前线战士的心意。红军出发长征时,寒信村人打了1000多双草鞋,战士们穿着草鞋踏上了长征路。
10月16日,红一军团从驻地出发长征,红一军团二师四团的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等从寒信村出发,迈出了战略转移的第一步……
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前短短5个月,赣南苏区人民捐献了被毯2万床、棉花8.6万斤、布鞋5万双、草鞋20万双和军费150万元……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苏区人民倾尽所有,支援革命战争。
90年飞逝而过,伟大长征精神深深印刻在寒信村村民心中。近年来,该村利用红色文化底蕴,持续挖掘盘活当地红色资源,《半条被子》《大道薪火》等革命题材影视剧均在寒信村取景拍摄。
“我们会结合现有红色资源,通过初心讲堂、红色研学等方式,把红色故事搬进‘第一现场’,让红色文化传播得更远。”段屋乡党委副书记谭流民说。

04

竹篙寨里有“乾坤”

在于都县银坑镇年丰村,一座格外陡峭的石山拔地而起,高约十五六层楼,远远望去,就像一支直竖的竹篙。这座石山名叫竹篙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后方保管处就藏身于此。
“当时我们这里是属于胜利县,中央红军待送前方的枪支弹药、军服、被毯、粮食、食盐以及医疗药品等军需物资都存放在这里的溶洞内。”年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谢晓春带领记者来到竹篙寨山脚,走进中央后方保管处旧址。

▲竹篙寨。摄影丨龙楚良

随着大门缓缓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堵矮矮的砖墙,上面2个枪眼赫然可见。环顾四周,高处围墙上像这样的枪眼还有很多,它们仿佛在无声诉说着烽火岁月。
沿着石阶一路往里走,可以发现,整个保管处以山体为掩护,以山中大大小小的洞穴为单元,分隔出许多房间和仓库。幽深的溶洞里,蝙蝠“吱吱”叫个不停,仿佛时光还停留在那个遥远的革命年代……
谢晓春介绍,1928年8月,于北区革命军事委员会在竹篙寨石洞建立了于北区后方保管处,用于存放开展游击战争所需战备物资。1930年6月,毛泽东和朱德率红四军从福建长汀出发,路经银坑时,特地视察了竹篙寨石洞,当即决定将这里改为中央后方保管处。
被选为中央后方保管处,竹篙寨石洞究竟有什么优势?

“总体来说,竹篙寨石洞面积很大,易守难攻。”谢晓春带领记者一路参观,一路介绍:“你看,竹篙寨地势很高,山高林密,隐蔽性很强;溶洞内部又有几个洞口可以通向后山,方便观察敌情;洞内又有活水,即便长期守在洞内,用水也不成问题。”
谢晓春说,朱德还对加固、扩建竹篙寨石洞防御工事作了具体部署,在石洞两侧和后山腰增设了碉堡,并增派了红军战士进行守卫。
“当时竹篙寨外面都是农田,红军战士不方便外出训练。而最大的溶洞直径有将近80米,他们平时就在这个大洞里训练、打靶。我们小时候在这里玩耍,还常常捡到空弹壳。”在一块大岩石前,谢晓春停下了脚步,“上午9点到11点,这块石头可以晒到太阳,战士们就会把擦好的枪支放上去晒一晒,去一去潮气。”

扩建后的竹篙寨石洞在第二年就经受住了考验!1931年6月的一天,国民党军队的一个残旅从宁都败退经过时,企图进犯竹篙寨中央后方保管处。奉命保卫竹篙寨的红军战士凭借得天独厚的地形优势和群众支持,与敌军奋战了7个多小时,取得了“竹篙寨石洞保卫战”的胜利,成功保护了中央苏区的物资安全。
“当时不同军用物资的存放位置,考虑得也相当周到。”谢晓春介绍,溶洞下方比较潮湿,就用来存放煤炭、盐巴等不怕受潮的物资;洞口碉堡的第二层用于存放枪支弹药;石洞后山腰处的碉堡则用于存放粮食、药材、被服等容易受潮的物资。

那时,存放于竹篙寨石洞的物资多是由苏区军民自行生产或者从敌人那里缴获而来。苏区时期,中央在于都开办了钨矿、兵工厂、被服厂、卫生材料厂等等;与此同时,当地群众纷纷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合作社,他们铸锅炉、织棉布、炼樟油、熬硝盐,用实际行动支持红军工作。
“附近山上当时都是产煤的地方,煤炭质量很好。竹篙寨石洞存放的煤炭,都是我们附近群众挖了送来的。”谢晓春反复强调,“当地群众送煤炭来、送粮食来,都是无偿地送,心甘情愿地送!”
“我爷爷常常说,过去受尽了国民党的苦,受尽了地主的压迫;没有红军,就没有打土豪、分田地。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啊!红军帮了群众,群众就有这份心帮助红军。”谢晓春说,那时竹篙寨周边是革命的大后方、全红区,当地群众都是红军家属,大家宁愿勒紧裤带,也要将各种物资捐献给红军。
这样的军民鱼水情怎能不令人动容?正是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从第一次到第五次反“围剿”,相关物资源源不断地从竹篙寨石洞运往前方,这里成为中央苏区时期一个军械、战略物资的重要中转站。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于都集结出发踏上长征路时,将竹篙寨的物资全部转移,为部队战略转移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至此,竹篙寨石洞完成了历史使命。
如今,竹篙寨中央后方保管处已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有不少游客来这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虽然洞内煤仓已经没有煤、晒枪石上也不见枪,但当年的红色故事依旧在这里回荡,声声追忆革命不易,句句情念军民同心……


90年来

长征精神

作为宝贵的历史财富薪火相传

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开拓进取、接续奋斗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

看一看

关于长征的知识

你知道多少?




1


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的哪次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 遵义会议

回答正确 √


解析: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B. 古田会议

回答错误 

C. 洛川会议

回答错误 

D. 黎平会议

回答错误 

点击答题


2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哪里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A. 陕北吴起

回答错误

B. 甘肃会宁

回答正确 √


解析: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分别于甘肃会宁、将台堡胜利会师,标志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C. 井冈山会师

回答错误 

D. 延安会师

回答错误 

点击答题




岁月的长河从不停息

奋斗的征程永远向前

今天我们纪念红军长征

就是要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一定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来源:综合江西新闻客户端、中国军网

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这些历史故事你可知道?③

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这些历史故事你可知道?②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这些历史故事你可知道?①“捡秋”爆火!这股热潮不妨带孩子追一下
7个延长周末的神奇方法
教育部:对13所国外院校学历学位认证加强审查

你在看就点这里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江西省教育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