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年一遇的《溪山行旅图》展期仅余24天(附台北故宫范宽特展展件清单)

2015-07-20 付玉婷 ART一点


台 北 故 宫

「典范与流传」

范宽及其传派特展


此前一点君重磅预告了台北故宫7月的范宽特展,最近,展览已开幕,休息了四年的镇馆之宝《溪山行旅图》终于亮相。


台北故宫也正式公布了展件清单,共计陈列四十五件画作。


依作品性质,划分为「溪山行旅图的传续」、「范宽的传称作品」、「范宽画风的影响」三类,系统地展示继范宽之后,历代画家的同名摹作,以及学习范宽「雨点皴」、「矾头密林」等技法的作品,援以梳理范宽风格的传续脉络。


展件清单


另外要再次提醒大家的是,《溪山行旅图》的展期已过三分之一,将展至8月13日回到库房。这之后,据称同样出自范宽手笔的《临流独坐图》会接替展出。


▼ 展览现场


游客参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游客参观董其昌仿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游客参观清朝王翚临范宽的《云山图》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c01297hmfnp&width=500&height=375&auto=0
点击视频收看台湾艺术工作者蒋勋对《溪山行旅图》的解读


展|览|精|赏



▲范宽(约950–1031间)


籍贯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字中立,一说名中正,字中立,因个性温厚,卓有大度,关中人习称性缓为宽,故名。其画初学李成(916–967)、荆浩(10世纪),后因长年观察自然而独创一家面貌。


范宽擅长山水画,初与关仝、李成同为北方山水画派三大主流,并列“北宋三大家”,后又与董源、李成并称“宋三家”。2004年,美国《生活》杂志将范宽评为“上一千年对人类最有影响的百大人物”第59位。


PART 1|溪山行旅图的传续


《宣和画谱》中所记载的御府收藏,范宽作品共有58件,但其中并无《溪山行旅图》的名字,今天这件画作的名字是依诗塘上董其昌的跋所定。


这件作品在北宋初年,为「巨碑式」山水树立了最佳典范,除了范宽本人的签款外,另外还有宋代钱勰(1034-1097)及明、清两代的印记。可大致理出流传的脉络。


后世传摹这幅画的不在少数,以台北故宫为例,就有明董其昌题的《仿范宽溪山行旅图》、清人(原题范宽)的一件《行旅图》、唐岱(1673-1752后)的《仿范宽山水》等数幅。这些作品有立轴和册页等不同形式,虽然布局大致相似,但都不及原作的壮伟。


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轴 205.5x103


《溪山行旅图》采用了三段式构图,近景为下方居中的巨石,中景则是驴队所在,远景画一高耸主山。山腰下借云雾留白,凸显空间远隔之效。


全幅以方折墨线钩勒轮廓,再借短簇如雨点般的皴笔,模拟土石质感。庞大山体与画中的行旅驴队形成强烈对比,展现出慑人的雄壮气势。右下方树荫下署有「范宽」名款。


宋 《行旅图》轴 155.3x74.4


本幅在《石渠宝笈续编》中原题作《宋范宽行旅图》,与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相比,结构完全相同,只是溪桥位置稍有高下,尺幅也比《溪山行旅图》小,欠缺范宽原作的雄伟与高峻之感。


这幅画曾为王时敏(1592-1680)所藏,左右方裱绫有王氏八十岁(1671)及宋骏业(?-1713)丙子年(1696)的跋语各一,入清宫收藏后,高宗(1711-1799)也作有御题一首。画幅的笔墨秀润工整,俨然有清初画风的特色,据近人研究,很可能是出自王翬(1632-1717)所仿。


PART 2|范宽的传称作品


目前,存世于范宽名下的山水画,以台北故宫所藏的《溪山行旅图》、《临流独坐图》、《雪山萧寺》、《秋林飞瀑》,以及天津博物馆的《雪景寒林》和波士顿美术馆的《雪山楼阁图》等最为著名。


其中,《临流独坐图》中,主峰居中耸立,山头点簇密林等特质,被认为明显溯源于《溪山行旅图》。其他像《雪山萧寺》、《寒江钓雪》、《群峰雪霁》、《秋林飞瀑》等作品,时代均晚于《临流独坐图》。明清时期,更有众多托名作伪者,那些已经和范宽的风格相去甚远。


宋 范宽《临流独坐图》 轴 156.4x106


本幅无画家款印,清代著录将作者定为范宽(约950-1032后)。双拼大轴,画中央,主峰堂堂耸立,造型雄伟;山顶密林丛生,构图明显传承自范宽《溪山行旅图》。只是岩石画法,已由「雨点皴」转化为侧锋砍斫,再佐以湿墨染晕,俨然具备「小斧劈皴」的概念。


而独坐临流的点景人物,减笔草草,形象也与《溪山行旅》中赶驴的队伍不同,据此研判,《临流独坐》的成作年代,或更近于南、北宋之间的李唐(1049-1130后)。


宋 范宽 《雪山萧寺图》 轴 182.4x108.2


画中描绘数峰高耸,山顶遍布密林,其下岗岭相连,林木深邃,并点缀古寺﹑关隘﹑寒泉及行旅。通幅山势极为健硬有力,章法严整而富有变化。墨色染出阴霾的天空,益能衬托出雪岭高寒的气氛。


和《溪山行旅图》相较,此幅的皴法与树法已略呈概念化的倾向,推测成作年代应稍晚,但仍不失为理解范宽风格的重要参考。


PART 3|范宽画风的影响


南宋以后,受范宽影响的画家不乏其人,比如萧照(12世纪)的《关山行旅》、夏珪(活动于1180-1230前后)《山水》这两件作品中,势如铸铁的刚健笔触,和《溪山行旅图》便声息相同。


明、清两代画家,在作品上题「仿范宽」、「法范花原」、「拟范中立」的,为数尤其多,虽然风格和《溪山行旅图》不尽相同,但仍然可以据此理解范宽在后世画家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在这一单元中,选择了沈周(1427-1509)、文徵明(1470-1559)、蓝瑛(1585-1664后)、王时敏(1592-1680)、王鑑(1598-1677)、王翬(1632-1717)、唐岱(1673-1752后)、周鲲(18世纪)等人的作品作为代表。


此后即使到清末、民国时期,依然不时有人在作品提拔中论及范宽,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宋 萧照 《集古名绘:关山行旅》册 24.2x26.2


萧照(12世纪),濩泽(山西阳城)人。靖康之难(1126),流入太行山为盗,后随李唐(约1070-1150后)南渡,并从其学。绍兴(1131-1161)年间,任画院待诏。


本幅收在《集古名绘册》第十幅,无作者款印,旧题归为萧照。在斗方格局中,图写群山环抱,云气涌现,景致高旷。行旅结队,徐行于山间小径上。通幅笔致刚劲,皴线黝黑凝重,形如刮铁,风格与范宽略近。惟构图已从北宋全景式的大山,转化为仅刻划高山一隅,可视为南宋时期范宽传派的演衍与变革。


清 王翬 《法范宽山水》 册 28.5x43


王翬(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江苏常熟人。画艺曾得王时敏(1592-1680)、王鑑(1598-1677)指授,并广泛临摹历代名迹,能笔参古今,兼融南北,被誉为「清初六家」之一。


本幅收在恽寿平(1633-1690)王翬《花卉山水合册》,画秋山红树,行旅缓行于道中。左方自题:「用范华原法」。近景山石,殆沿用范宽(约950-1031间)的雨点皴法,落笔繁复而细谨。群聚的树丛,兼施石绿和朱砂,赋彩明丽,并与远方的峰峦及天色交互辉映,极得虚实疏密之妙。



回 顾

《溪山行旅图》精赏

限展级国宝中隐藏的秘密


打开《溪山行旅图》,映入眼帘的,除了气势逼人的山水外,还有各类藏家的题款与印章,彰显着这幅稀世珍宝的流传有序。


北宋灭亡,皇宫里的大量珍宝绘画开始流散于民间,《溪山行旅图》便是其中之一;明代初年它被收藏在宫中,后来流入民间,大鉴赏家董其昌在诗塘上观后题字;清初经收藏家梁清标之手,转入乾隆皇帝内府;上世纪三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将紫禁城的珍宝分批南迁,这其中也包括《溪山行旅图》。最终,此画落脚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北宋的画家当时少有题词、盖章的习惯,偶有题字,也是在画极不起眼的地方。《溪山行旅图》虽流传有序,但来自画家本人的证据,人们却一直没有找到。


直到1958年8月5日,台北故宫的书画专家李霖灿在画面右下角树丛中发现了画家的签名,才更加确认《溪山行旅图》出自范宽之手。


于是,似乎升级为一种仪式般,每当《溪山行旅图》展出,人们总会在画前停留很久,循着树丛去寻找藏在画中的签款。


(对此,启功先生则认为:按照一些史料的记载,范宽名中正,字中立,由于他性情狂荡、爱喝酒,人们给他起了绰号“范宽”,在范宽生活的陕西方言中,“宽”字有“邋遢”的意思,是个贬义词。范宽不可能把别人给他起的外号当作落款写到画面里。因此,他的结论是,款为后人妄加。)



树隙间暗藏的「范宽」二字签款


此画构图并不复杂,在近、中、远三段式的基本构图中,巧妙地借助推远主山、拉近中景、突显近景渺小行旅与主山巍峨崇高的对比等手法,缔造出一种如临真境的壮伟意象。


你能看到,矗立在画幅正中央的是一座高大的山峰,密如雨点的墨痕将饱经风霜的岩石刻画得十分生动。细线般的瀑布在高山深壑间飞泻而下,隐没在云烟缥缈的深渊中,一队商旅行进在摩天巨岩与深邃林莽间。


诗塘中,为此画作题的董其昌甚至没有用其标志性的草书,而用楷书工整写就「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十字,目的就是不以草书之巧之灵动夺原作之古朴与霸气。



画面细节


行进中的商队



董其昌的题字



《溪山行旅图》上的印记题跋


「典范与流传」范宽及其传派特展


展览时间:2015年7月1日至9月29日

展览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

展览内容:《溪山行旅图》、《临流独照图》等范宽作品及历代画家摹作共四十五幅

开放情况:全年开放 8:30~18:30 周五、周六 8:30~21:00



特 别 鸣 谢

台北故宫博物院

编辑 制作|林梢青 付玉婷 郑施诗




ART一点 · 七月精选

点击相应图文即可跳转



重磅|白谦慎教授入职浙大后首度接受专访:回国后,我就是一个学术宅男



启功冬眠,谢绝参观,敲门推户,罚一元钱



七月|全球展览 · ART一点精选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

@看展小陀螺

最新即时展讯发布,经典展览美图回顾。


私家ART朋友圈

微信ID:linshaoyouqing

欢迎博物馆、美术馆、艺术机构共同完成优质艺术活动打造与传播;也欢迎学者、艺术家与爱好者分享身边优质艺术资讯与线索。

我也会在朋友圈里分享一些没有在平台上发布的艺术资讯,以及个人认为值得推荐的艺术阅读。

添加时烦请告知身份与姓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