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融资需求预计各超千亿!四川即将召开首届节能环保产业暨环保基础设施招商会
12月16日,生态环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据悉,首届全省节能环保产业暨环保基础设施招商会(以下简称招商会)将于12月25日举办。
部门协同,招商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截至目前,本次招商会共整理包装项目100余个、总投资额超千亿元,融资项目300余个、融资需求超千亿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彭勇表示。
据了解,生态环境厅和省经济合作局共同召开了筹备工作视频会议,指导各地推进项目招商和服务保障工作。省经济合作局充分发挥招商主管部门优势,利用行业资源,牵头邀请了中外知名企业参会。生态环境厅充分发挥环保专业优势,与国内大型环保企业深入对接,实地了解投资意向,分片区指导市(州)开展招商对接。结合各市(州)生态禀赋,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在招商项目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省经济合作局四处副处长邓玉平指出,省经济合作局第一时间筛选出了30家拟邀请央企和知名企业名单,随后全面铺开客商邀请工作,重点面向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环保新材料、节能环保服务等产业企业精准实施。同时,派遣出长三角、珠三角驻点招商小分队,联同省政府驻上海、广州办事处等,加快推进节能环保企业及大环保类产业企业驻点拜访工作,邀请企业来川考察、参会。下一步,将进一步结合“进千企”以及长三角和珠三角驻点招商活动等,加大环保产业企业6类“500强”和全球行业龙头企业的邀请力度,力争邀请更多具有带动、引领性的人物参会,努力提升参会层次和影响力。
优惠政策多多,扶持节能环保产业
取得突破的背后离不开我省针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扶持和优惠政策,彭勇介绍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在工作机制上。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5+1”现代工业体系的重点领域之一加以重点培育,建立联系指导工作机制,指定一名省领导专门负责,发改、经信、生态环境等20多个省级部门参与推动,联系省领导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开展一次专题调研,具体指导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二是在产业规划上。近年来,先后出台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四川省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方案》。2020年以来,印发了《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2021年工作要点》,提出年度具体重点任务,明确责任分工。
三是在支持政策上。出台《四川省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政策措施》(2019年出台),提出40条政策措施。印发《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编制2019-2022年节能环保产业技术攻关路线图,在9个重点领域梳理出31项节能环保产业急需突破的关键共性技术,建成14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16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期,省政府还印发了《关于支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从资源环境、研究开发、市场应用等6个方面提出18条支持政策。
四是在项目推动上。印发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培育企业名单,确定15家龙头企业和65家重点企业,加快培育发展。发挥政策性金融支撑作用,截至目前,已协调农行、农发行新增审批绿色信贷320亿元。实施财政贴息,近两年来共统筹财政资金2.5亿元进行财政贴息支持,推动降低生态环境重点领域融资成本,明年还将安排2亿元财政贴息资金支持重点领域降成本。
加快培育,节能环保产业蓬勃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我省首次召开节能环保产业暨环保基础设施招商会,为何选择此时?
“节能环保产业取得了蓬勃发展。”从生态环境厅科技与财务处处长阳恺对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的介绍中,足以找到答案。
一是产业发展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全省901家规上环保企业营业收入1167亿元,实现利润94亿元,同比增长6.6%。拥有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较高知名度的骨干企业,逐步构建起跨领域、跨行业、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是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初步形成以成都、自贡为重点的环保装备产业基地,以内江、绵阳、成都等为重点的再生循环利用产业集聚区,以攀枝花、德阳、内江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和工业副产物综合利用基地,以成都、绵阳、南充为重点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基地,特色优势产业链逐步完善。
三是装备保障水平显著增强。建成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燃煤机组“近零排放”、高性能特种膜分离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电站脱硫脱硝成套设备、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等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磁分离水处理、膜分离水处理等一体化设备在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四是环保服务业健康发展。组织6家园区开展国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建设“生态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对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实施信用评级,建立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红黑榜”,向社会公开并动态更新,引导环境中介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接下来,生态环境厅将全力做好会议筹备工作,精准开展招商对接,进一步促成项目落地,将首届节能环保产业暨环保基础设施招商会办出成效,共谋绿色发展,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