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岩松对话国家卫健委专家:危重病人占比?治疗周期多长?重症救治有哪些经验?

新闻1+1 央视新闻1+1 2020-10-03

白岩松:近十天重症病例数不断减少


随着住院患者增多,重症比例一直在高位运行。但过去两天有好消息,前天和昨天重症减少超过300例,其中不幸去世的占比很低,更多转成了轻症,这当然是好消息。但在重症里多大的比例是危重症?现在面临的挑战是什么?怎么能让他变成轻症?



3月11日,《新闻1+1》连线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他是高级别专家组中绝对的重症和危重症的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的主任杜斌。


3月11日疫情应对:重症救治(完整版视频)




1、重症中约1/5-1/6为危重症患者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杜斌:据我的了解,其实在最高位的时候,危重症可以占到1/4,但是现在这个比例肯定是有所下降的,可能在1/5-1/6。



 2、危重症病人大多年龄在70岁或更高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杜斌:我们定义的危重症病人,是他需要接受无创的机械通气或有创的机械通气,或合并了其他器官功能衰竭的这些病人。这些病人大多年龄都在70岁或者是更高。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合并的基础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个比例可以到60%-70%,甚至在某些医院还可以更高。 


3、近期病亡人数保持在低位,未来我们可以有更乐观的期待吗?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杜斌:1、这些病人相当一部分还处在病情僵持的阶段,这种危重病人病程拖延的时间会比较长,所以病情僵持的阶段相对来说是会比较长的;2、从医生的意愿上来讲,我们希望所有危重病人都会转危为安,但从客观事实上来说,这里面一定有一些病人治疗的效果是不那么令人满意的,所以肯定还会看到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 


4、重症病人的治疗周期一般得多长?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杜斌不同的病人差异会比较大,因为导致重症的原因不完全一样。但成为危重症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引起的肺炎导致的呼吸功能衰竭。如果这些病人需要有创的机械通气,一般来讲,有创机械通气平均大概会维持10天到14天左右。平均来讲,对于最后存活的这些患者,10天到14天的机械通气基本可以拿掉呼吸机。



5、前期救治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有哪些?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杜斌:1、在前期的诊疗中,常规的氧疗以及无创通气效果不佳的这样一些危重症病人,及时采用有创通气,是改善病人结局很重要的举措。后期效果明显2、从ICU的角度来说,我们更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不是单纯依赖某一种药物,或者某一种措施,而是一种综合的治疗能够使得病人转危为安。


6、尽早进行有创通气能更好挽救危重症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杜斌:从前期的经验的总结,包括我们自己以及和其他老师、同道们的交流,我们都会发现对那些无创通气,或者是传统的氧疗效果不好的病人,如果我们坚持无创的时间太长而效果又不好,即便后来使用有创的器械通气的策略,其实仍然不能有效改善这些人的愈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希望所谓叫关口前移,希望能够把这样的一些积极的呼吸治疗的措施、更有效的呼吸治疗的措施能够更及早地实施。



7、救治最重要的还是人力资源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杜斌:我们住院人数在减少,病源和人力资源也在不停的调配中。机器是次要的,最重要的还是人力资源,因为只有人才能够真正的用好这些机器,尤其对于这些危重病人,他所需要的诊断和治疗,包括护理这样的一些人力的投入都是远高于那些轻症或者普通的病人。所以我们相信,随着这些病例数逐渐的减少,随着人力资源相对宽裕,无论从医疗还是护理方面都会使得这些病人的结局能够有一定程度的改观。


8、中国方式不是唯一可行的方式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杜斌:国内尤其是像武汉和湖北所采取的这样严格的控制措施,疾病控制的措施,使得病例数明显减少,这样的经验值得疫情非常严重的韩国或是意大利这样的国家所借鉴;与此同时,中国方式不是唯一可行的方式,比如说在日本、新加坡,他们也成功的至少在一段时间之内控制了疫情,也许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方式也能够很好的去控制疫情。


从治疗的角度,我觉得有两方面:1、早期积极的有创器械通气治疗;2、怎么去识别这样一些重症病人,这也是我们能够对这些病人采取及时的救治措施,降低病死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9、这一切与英雄主义无关它关于正直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杜斌:很多人在说这时候有没有英雄,或者是什么样的道德?在我脑子里其实不是这样,我觉得在我脑子里从来没想着什么职业道德或者是什么这样的一些所谓高尚的字眼,我觉得在我们选择了这个行业,选择了这个职业的时候,其实我们在选择这个职业带来的荣誉的同时,也选择了这个职业赋予我们的责任,仅此而已。 


编辑:张怡然


往期回顾

❖海关总署如何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伊朗如何应对严峻疫情?岩松帮你问

❖输入性确诊病例,为何甘肃这么多?如何应对?甘肃省卫健委这样说

方舱医院零病亡、零回头、医护人员零感染,是如何做到的?

❖武汉出院隔离观察共两步一共28天 白岩松连线中央指导组防控专家答疑

❖确诊增加抗体检测、有人出院后“复阳”,病毒更狡猾了?白岩松对话军队专家

❖白岩松:向成千上万的志愿者致敬,等疫情过后让我们再拥抱!

❖出院患者再检测阳性,出院标准是否过宽?白岩松邀专家解读第七版诊疗方案

❖如何外防输入型病例?如何保护医护人员?院感专家吴安华教授这样说


更多内容

扫描二维码关注《新闻1+1》


   持续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