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说龙 | 祖庙双龙壁
祖庙文化之古建寻龙 | 古建流芳,瑰宝藏龙
编者按:佛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2024年伊始,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激活粤剧文化、功夫文化、龙舟文化、龙狮文化、陶艺文化、工匠文化、美食文化、秋色文化、祖庙文化、忠义文化“十大传统文化”。龙年春节假期,本报推出品味十大传统文化之寻“龙”记系列报道,一起感受佛山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敬请垂注。
今年是甲辰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与独特文化标识,寓意着威武刚健,象征着智慧吉祥。
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的祖庙堪称岭南传统建筑瑰宝,承载着底蕴深厚的祖庙文化。正值龙年新春,不如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进这座艺术殿堂探宝寻龙。
双龙壁 双龙戏珠栩栩如生
当市民游客踏入祖庙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高3.7米、宽12米的双龙壁(又称“二龙戏珠”)。
双龙壁“龙头”栩栩如生,气势雄浑。
最初的祖庙双龙壁建于上世纪50年代,因历史原因被毁。1981年,佛山重建双龙壁。
如今,来到祖庙看到的这幅双龙壁,有着典型的南方巨龙形象,作品采用石湾陶塑制作技艺,画面中一条“火龙”和一条“水龙”在蔚蓝海面上,戏玩一颗红色龙珠,龙身四周则是朵朵祥云。双龙的龙身主体,一条呈红色,一条呈水蓝色,在阳光照射下,龙身、龙须、龙鳞、龙爪因不同色彩,显得绚烂夺目。
腾云驾雾的“火龙”。
奔腾在波涛中的“水龙”。
据佛山市祖庙博物馆馆藏研究部主任黄韵诗介绍,重塑祖庙双龙壁的稿本,是由佛山著名雕塑家薛里昂创作的原祖庙双龙壁的变稿,稿本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传、庄稼、曾良和刘泽棉等人组成的技术小组从近三十件稿本中精选而出。“稿本的可贵之处在于两点,一是构图上接近原作,二是将石湾陶塑传统技法与西洋雕塑空间透视法相结合,使‘双龙’气势雄浑,立体感十分鲜明。”黄韵诗说。
祖庙双龙壁。
历经43年,双龙壁的釉色依然鲜丽,釉色的变化自然而流畅,这是石湾陶塑艺术的一大特色。据介绍,这件大型作品利用陶釉的质地同窑炉结构的特殊条件而产生,龙窑最适宜烧制这类作品。但由于当时生产技术的发展,石湾建陶厂早已取消了龙窑,而采用能连续进行生产的隧道窑,这种窑能保持釉色稳定,而难产生窑变现象。
据悉,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当时的设计人员同工人一起,在配釉设色上做了上百次试验,使隧道窑里也能产生窑变。
同时,从泥料配方到隧道窑升温曲线的制定,都经过煅烧师傅们的反复研究。“在制作过程中,整幅龙壁的泥坯被分解成170多个小块。尽管经过超1300摄氏度的高温煅烧,泥坯依然能保持收缩一致,没有一块变形、夹层或裂烂,这是石湾陶瓷煅烧史上一个难得精品。”黄韵诗说。
云龙柱 石雕精品矫健传神
在双龙壁的北面,有两座用石栏杆围着的青石华表。走近青石华表,你会惊叹于其柱身上精湛的腾龙雕刻工艺,这对华表就是“祥云盘龙柱”(以下简称“云龙柱”)。
据黄韵诗介绍,这两座华表的柱身原为佛山禅城区朱紫市(今市东下路附近)药王庙梁家的石柱,雕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原名云龙柱。1957年拆卸该庙时,石柱被运到祖庙。1958年在柱顶加上云板、蹲兽,在下面加上底座,改建为华表。
这对云龙柱高约4米,柱身直径30厘米,是用著名的连州青石雕造。柱身上的盘龙,体态矫健,龙爪雄劲,似奔腾在云雾波涛之中,其雕刻手法以高浮雕衬托圆雕、镂空雕,线条流畅,立体感强,风格沉厚古拙,是岭南石雕艺术的精品。
柱顶上的“狮子”。
云龙柱高约4米。
民间传说称云龙柱能报雨,过去的药王庙前是一个大晒场,凡是在那里晒东西的人,都要先看看这两根石柱,以它们柱身的干湿度决定当天是否可晒物,以及已晒的东西是否要收回家。据说,每逢阴雨天气,或暴风雨来临之前,柱身会变得湿漉漉,仿佛两条“龙”在哭泣。对此,专家解释道,柱身潮湿可能与空气湿度等因素有关。
龙凤对联 翔凤之形蛟龙之势
穿过祖庙的锦香池,有一处宽阔的建筑,那便是有名的祖庙三门。三门一字排开,中间之门直通主殿灵应祠,左边为文昌门,右边为忠义门。三门不仅庄严稳重,设计也极富层次感。主殿门口有一副对联,写着:“凤形涌出三尊地,龙势生成一洞天”。
祖庙三门主殿的对联“凤形涌出三尊地,龙势生成一洞天”。
据黄韵诗介绍,该联的描述颇有深意,是佛山地理人文的写照。在古代,佛山的地形被称为“翔凤之形,蛟龙之势”,故而此地龙凤呈祥、瑞气常绕。
据史料记载,上联为佛山明代乡宦李待问所作。他的家族在佛山冶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末几次维修祖庙,均由李待问主持进行。下联为佛山民间一名补鞋巧匠对出来的,据说他在征对下联时,提出自己观点,将原来的“虎势生成一洞天”改为“龙势生成一洞天”,李待问欣然答应。
四百多年来,祖庙一直悬挂着这副龙凤对联。
灰塑龙 布氏出品别出心裁
步入古色古香的佛山祖庙,游人都会被建筑上那些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灰塑作品所吸引。祖庙现存灰塑题材丰富,但以龙为主题的并不多,仅有的龙主题灰塑作品为《云水龙》《双龙戏珠》。
祖庙三门内侧檐顶上的灰塑《双龙戏珠》。
灰塑,又称“灰批”,在潮湿炎热多雨的岭南地域,石灰配合传统矿物颜料着色,能使灰塑历经风雨侵蚀而不褪色,是岭南地区独特的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灰塑装饰于建筑物高处,绘画线条较为苍劲。
“双龙”活现于云水之间。
黄韵诗谈到,布氏家族是佛山灰塑的代表人物,也是佛山祖庙灰塑作品的主要创作者。布氏家族三代人,即布锦庭、布根泉、布柏生、布辉在佛山祖庙共留下了40余组灰塑作品,而祖庙仅有的两件龙主题灰塑作品均为布锦庭的儿子布柏生于1942年创作。
祖庙正殿香亭东廊的灰塑《云水龙》。
位于祖庙三门内侧檐顶上的灰塑《双龙戏珠》,长5.43米,高0.9米。这件作品体现了双龙戏珠的主题,双龙造型相似,一高一低,怒目相对,龙身盘曲,后腿一伸一缩,二龙各伸出前脚,故作抢珠状,作品采用了浮雕和圆雕相结合的手法,线条流畅,生动活泼,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双龙形象,可谓别出心裁。
位于祖庙正殿香亭东廊的灰塑《云水龙》,长3.5米,宽1.05米。画面塑造了一条“黄龙”和一条“绿龙”遨游天际,四周祥云缭绕,火珠喷发,云龙下翻腾的海浪直拍云端;双龙身形矫健,给人英姿勃发的豪壮感,仿佛神龙活现于云水间。
策划/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颖欣 范银燕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束维 莫丽仪
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黄皓贤 束维
相关链接:
龙行龘龘!广东精彩登场
龙系好运!| HAPPY NEW YEAR!| C2000贺年!
搞笑的“龙眼”树 | 龙年说龙
龙年是“寡妇年”?不宜结婚?民政部回复……
捡漏机会来了!龙年纪念币钞,二次兑换开始
中国龙是“Dragon”还是“Loong”?
要参与并发现更多精彩讨论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 ● ● ●
编辑:一通百通 审校: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