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外学者俞祖成:疫情防控 需要健康“守门人”

编者按

近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管理系执行主任俞祖成博士走进上海电视台法治天地频道/金色频道《众志成城防控疫情特别报道》节目,就我国当前基层一线疫情防控最关切的问题进行了深度点评。



互动问答


大医: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统计,2月18日0-24时,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56例,连续第15日呈下降态势。全国单日新增治愈数首超新增确诊数,连续7天超千人治愈出院,对这个数据变化您怎么看?

俞祖成:这充分表明我国采取的强有力干预措施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团队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将国家强有力干预措施和春节后务工人员返程高峰两个变量纳入考量,2月中下旬全国病例数将达到峰值。

但达到峰值并不意味着,全国的确诊病例数量会马上下降,因为峰值不等于拐点,很有可能随着务工人员的返程再次出现新的峰值。但请大家不要过于紧张,我国大中城市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做好出入人员的检查,因此务工人员的返程高峰,引起疫情高峰的可能性,在我看来比较低。




大医:从2月9号算起,有很大一批人即将结束14天的隔离期,重回工作岗位。在您看来本阶段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什么?

俞祖成:正如刚才我提到的,峰值不等于拐点,疫情还有可能随着务工人员的返程再次出现新的高峰。因此包括上海在内的大城市,以及其他中小城市现阶段的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还是在于防控因务工人员返程引发新的疫情高峰。

为了避免疫情高峰的再次出现,我们仍应加强流出地、流入地及相关部门疫情防控的联动,尤其是各交通枢纽的疫情防控监控措施,以及基层社区的人员管控措施。

从全国层面来看,我们要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重点地区的疫情防控,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加大科研攻关力度。




大医:观众提问,对于基层的防控人员来说,什么样的工作方式能够得到广大百姓最大力度的支持?

俞祖成:疫情防控朝着比较好的方向发展,离不开基层社区强有力的管控,我们每位居民要对参与疫情防控的这些基层社区的工作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我们应该在法定的义务范围之内,要积极配合和支持我们的社区防疫工作。居民的配合与支持,不应该是被动的。

复旦大学的刘建军教授曾提到,“我们要构建有温度、有风度的社区,通过这次疫情防控,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社区不仅仅是居民的利益共同体,也是我们每一位居民的命运共同体”

在此,我借用清华大学刘佳燕老师的一段话和广大的社区居民共勉。“希冀借助这次危机,让我们重新关注并审视社区的意义和价值。不仅是居住、邻里、生活便利性的载体,也是每个个体和家庭行动起来保障自我安全的最后一公里防线,是平衡个体自由和集体利益的试金石,是自助、互助、共度难关的重要平台。不仅对于当下疫情防控作用重大,更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大医:从您专业的角度来看,在本次的疫情阻击战当中,公共管理方面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关切?

俞祖成:作为一名公共管理研究者,从疫情的出现、爆发到疫情的蔓延和应急防控,我始终积极关注,并且持续追踪了解。

从我专业角度来看,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第一,明确危机应对责任主体。

第二,健全疫情危机预警机制。

第三,强化危机现场应急管理。

第四,完善疫情联防联控机制。

第五,坚持依法应急管理原则。

第六,改进疫情信息发布机制。

第七,重视弱势群体特殊关怀。

第八,加强保护公民个人隐私。




大医:您觉得目前在城乡基层社区,在疫情防控工作当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他们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俞祖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中提到的"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防控工作正有力开展,社会各界和国际舆论反映总体是好的"。

我们特别需要向以一线医务工作者为代表的各行各业的逆行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随着疫情的扩散和防控压力的陡增,基层社区逐渐承受起几乎“不可承受”的压力。这种压力集中体现为“基层社区迅速被各级政府视为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承压阀",并使得全国近65万城乡基层社区均成为“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和前线‘战场’”。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全国城乡基层社区迅速响应各级政府号召,竭尽全力致力于构筑基层社区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毫无疑问,城乡基层社区已成为我国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一公里所在地。这是紧急应对之举,亦是防控有效之举。

据我了解,目前城乡基层社区在防疫工作中普遍开展的还是很有成效,也涌现出很多杰出的热于奉献的基层工作者以及志愿者。但目前城乡基层社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也普遍存在工作人手不足、防控手段单一、志愿者动员困难、居民情绪疏导方法缺乏、居民恐慌心理消解不足等诸多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则反映出我国城乡基层社区在包括公共卫生危机在内的公共危机预防、应对和防控等方面缺乏健全的机制。

所以我在媒体上撰文呼吁,疫情危机解除后,我们应从社区公共危机知识普及、社区公共危机预防、社区公共危机应对、社区公共危机评估等几个方面入手,并结合我国城乡基层社区的实际情况,尽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大医:观众提问,他个人所在企业已正式复工,乘坐公共交通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俞祖成:一定要戴好口罩,必要时还需戴好手套,尽量避免触摸可能沾有病毒的高危物品。抵达公司或者回到家要勤洗手,外套脱下来挂在通风处等等。

疫情防控工作不仅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干预措施,更需要每位市民的义务感和高素质的配合。


《众志成城防控疫情特别报道》





来源 | “大医来了”微信公众号



 相关阅读 

 上外学者俞祖成:尽快构建城乡基层社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光明日报》| 上外学者晋继勇:携手抗击疫情 进一步提升金砖国家公共卫生合作

 《文汇报》专访上外学者汤蓓:前5起PHEIC始末,看中国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

 中新社专访上外学者汤蓓:勿让全球防疫出现“双输”

 战疫@慕安会丨上外学者汤蓓: “上医医国”,经济链条畅通才能保障全球抗疫

 上外学者金锋:病毒肆虐,全球化意外“躺枪”




●●●●


阅读上外多语种资讯,欢迎访问

http://global.shisu.edu.cn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