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约读人生 | 刘昌玉:前沿科技之“虚” 与厚重历史之“实”的碰撞

2019年12月8日,“书香人文·约读人生”活动在现当代文学会议室展开。伴读老师刘昌玉围绕“5G时代与历史学”,引导同学探寻5G与历史的关系。



5G与历史的关系,是“虚幻”与“真实”的关系。一方面,每个人都可以见证即时性的5G时代的来临,“虚拟”不再是“虚拟”,而成为“实拟”。另一方面,历史不仅追溯过去,还要研究未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未知的事物和已深入研究的事物间应如何交接,便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许多人怀疑,历史学可能会在5G时代里灭亡。刘昌玉简述了从商周时期到近现代,历史学适应时代发展的过程。他认为,历史学不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灭亡,它能跟随时代不断进步和完善



在刘昌玉的鼓励下,同学们进行了“头脑风暴”,探讨并列举如何将5G与历史学结合:可以利用VR技术,向大众展示复原后的文物影像;教师可以依靠VR技术进行远程教学,并具化教学内容,复现历史场景。


5G和历史学在获取资料方面有很强的关联。刘昌玉特别提到,历史研究的“第一位”便是史料。但在历史研究过程中,许多人尤其是大学生都受困于史料收集。通过5G的数据联网,人们可以串联数据资源,将其化为一个庞大的资料库,为史料查找与整理提供便利。



此外,VR技术还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刘昌玉以“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联系的纽带——长城”为例,进行了说明。在过去的历史课堂里,学生大多以看纪录片的形式“被动”地接受知识;若用VR技术复原长城,“把长城周边的生活动态以四维形式呈现在课堂上”,则可以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南北方民族的生活等历史概况,这有利于空间四维意识的提升。刘昌玉认为,未来的教育即是这样“主动的经历”


在讨论中,刘昌玉建议同学们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事物、思考如何在快节奏的高科技时代保留历史的厚重感。实际上,5G应该成为历史研究的一种现代化工具,帮助史料去伪存真



刘昌玉总结,新事物是遇到问题之后产生的,同学们在读书后应思考自己与时代的联系,大胆提出问题,预测未来。


在读书会最后,刘昌玉提到,大多数同学的阅读是功利性的,即只读自己有需求的部分。他认为阅读应不囿于专业,并鼓励同学们尝试非功利性的阅读。回归书籍本身,进行最淳朴最原始的读书,这在5G环境下快速发展的功利社会里是可贵的。


-融媒体中心 出品-
-用心刻录声音  讲好人文故事-


往期热文↘文字 | 王洁图片 | 周琳瑄编辑 | 周洋洋责任编辑 | 虞成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