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磅礴之音,诠释诗情画意——《诗画中国》邀您与苏轼云游赤壁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在黄州赤壁,苏轼夜游大江,扣舷而歌,将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与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凝结为深厚的文化情怀。取材于此,明代画家仇英用他穿越历史的想象,创作了经典画作《赤壁图》,通过描绘苏轼携好友泛舟同游的场景,重现了那个令人感怀回味的月夜,以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为观者带来丰富的审美体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邀请音乐剧演员郑棋元、庞盛之和赵禹钧现场演绎吟歌泛舟,并与文化学者康震、范迪安一同赏析《赤壁图》,感悟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图:仇英作品《赤壁图》
以文学作品为母体进行绘画创作是文人画家的本色之一。千年前,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处于人生低谷的他,了悟月有阴晴圆缺、世事无常变幻,在与友泛舟于赤壁之际,挥毫写下《赤壁赋》。此赋气势磅礴,一泻千里。自此,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矗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仇英擅长在作品中注入笔墨情趣,有着脱胎于民间画家的个人风格。《赤壁图》有着写实的视觉效果,同时又将诗情、画意融于一体。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以仇英的视角看这幅画仿佛站在崖壁上俯视江面,而抬眼望去,又能观远处辽阔江山。
图:仇英作品《赤壁图》(局部)
在《诗画中国》的舞台上,音乐剧演员郑棋元、庞盛之和赵禹钧在苏轼泛舟赤壁这一历史故事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带来一场音乐剧版本的《赤壁夜游》。秋高气爽、月光如银的宁静夜晚,郑棋元扮演的苏轼与好友们同游赤壁,共论“赤壁之战”;他们从英雄人物谈到山水风月,歌声回荡在赤壁的风光之间,也在历史记忆中余音不绝。
图:郑棋元、庞盛之和赵禹钧表演音乐剧《赤壁夜游》
苏轼与仇英虽相隔百年,却有着共通的精神追求。苏轼几经浮沉、屡遭贬谪;仇英出身低下、自学成才。纵使命运坎坷,他们都不曾放弃希望,始终在逆境中坚定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正是这种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精神力量的民族性格,使得亿万中国人在面对时代变换的滚滚大潮时,能够保持经久不息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