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离世教授被学生揭丑,死者为大还是客观评价?丨沸腾
对谢百三的批评证明,曾经被他嘲笑和践踏的理想、情操、信仰,至少还没有获得他相当多学生的认可,而这正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所在。
文/周俊生
国庆长假期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谢百三不幸逝世,由于他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一位知名人物,因此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尽管市场正值休市,但市场上仍有很多人缅怀他,就连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也往上海发来唁电,赞扬其是一个“率真”的人。
尽管如此,谢百三的离世却并未极尽哀荣。相反,一些听过他上课的复旦学生,在网上发文对其学术水平和道德文章提出强烈批评,认为他不应获得过高的评价,爆料谢百三授课水平差、拜金、荐股、鼓吹股市,甚至介绍女大学生给一些资本大佬。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按照基本的社会规则,面对一个刚刚去世的人,是不应该说他坏话的。正是因此,在谢百三去世当天,有媒体约我写一下他,但我拒绝了,因为我觉得在这个时候要客观地评论他很难。
但是,我不写,还是挡不住别人写,并且是出自他的学生之手。谢百三去世以后,尸骨未寒就遭受如此恶评,他算是开了一个先例。这只能说明,即使是在谢百三生前,对他不满的就大有人在。当逝去的谢百三被一些名不副实的桂冠加冕的时候,终于引起了舆论强烈的反弹。
在评论谢百三的时候,我们首先必须从他的身份出发,他是一个管理学教授,那么,我们就应该从教授的角度出发,来对他作出切合这个身份的评价。
作为一个教授,当然要有相应的学术水平。但他公开出版的几部著作大都只是他平常的一些讲演、博客文章的集子;他曾经在一些报刊上开有专栏,但也常常不久就被停下。
作为一个教授,谢百三另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道授业。但是,正是在这个本职工作上,他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反感。在课堂上他公开鄙视安贫乐道的传统价值观,从市场的立场来看,他的某些说法也许有其值得肯定之处,单纯要求一个知识分子“穷且益坚”确实已经过时,但是真理走过一步就是谬误,在大学课堂上公开宣扬拜金主义,还是让人不能接受的。
“死者为大”,我们当然应该对他表示足够的尊重。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谢百三现象”是社会急剧发展以后价值观出现迷乱的必然产物。
”
知识分子当然有权利追求财富,但除此以外,作为一个研究管理学的教授,如果只是停留在挣钱这个层次,给学生教一些人云亦云的炒股手段,未免显得过于浅薄。至于他被学生爆料,利用讲课的机会,搭识漂亮女学生,甚至将一些漂亮女学生介绍给资本大佬,如果属实,严肃地说就是一种“拉皮条”的行为,更是与教授的形象格格不入,理当受到强烈谴责。
谢百三的名气很大程度上来自资本市场,即使在他已患重病,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最后时刻,还对证监会的IPO扶贫政策作出了猛烈抨击,这与他长期建立的为中小投资者代言的形象是吻合的,他也因此而赢得了投资者的尊敬。
由于中国资本市场本身是一个问题从生的市场,特别是市场行情长期低迷,投资者损失惨重,因此只要有人登高一呼,对证监会进行严厉批评,总是能赢得欢呼声,特别是那些因输了钱而对市场管理心生怨气的投资者,更是会把批评者树为英雄。
但是,谢百三的一些股市分析,富有争议,且值得商榷。比如,谢百三曾经把IPO注册制改革的延后记在自己的功劳簿上,认为是他的不断呼吁才致使政策改变。先不论这是否符合事实,重要的是,IPO注册制改革是有利于结束权力对市场的利用、干预,使资本市场向市场化目标大步迈进的一项改革。
谢百三只是看到了改革实施以后可能导致市场扩容急剧增加,进一步拉动行情走低的可能性,却未看到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权力对市场过度利用和干预的结果,正是由于有了权力的保驾护航,才使IPO成了只赚不赔的工具,才使千军万马集中到IPO一条道上大肆圈钱,甚至因此出现了“脱实向虚”的问题。
如果权力放弃了对资本市场的过度利用和干预,让市场回归市场化的轨道,企业也就不会热衷于IPO了,市场反而能获得平衡,而要实现这个目标,IPO注册制改革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第一步。
谢百三已经去世,对他本人的臧否,他本人是听不到了。“死者为大”,我们当然应该对他表示足够的尊重,也没必要去发掘他的家庭隐私来丑化他。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的是,“谢百三现象”是社会急剧发展以后价值观出现迷乱的必然产物。
往期回顾: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公号转载。
校对:陆爱英
我们给
有价值的留言
理直气壮发稿费
欢迎别出心裁
拒绝一本正经
特别提示:录用留言会刊发在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栏目,沸腾也会每日更新发布。如被选用,请在后台回复你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