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者暗访遭官员拍桌子拒绝:嚣张气焰,底气何来?|沸腾

2016-11-05 朱玉 沸腾

博弈力量严重失衡,一些官员傲慢骄横,下侮民众,上慢问责,如此官员,不可继续嚣张。

 

文/朱玉



 

今天,央视新闻频道一则采访视频引发公愤。

 

事情经过大致是这样,记者在上海市长宁区采访停车乱收费现象,经过走访取证之后,找到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希望对方出面整治。然而,记者不仅没有得到相应的答复,还遭到了粗暴拒绝,镜头前的工作人员怒拍桌子,气焰可谓嚣张至极。

 

采访对话不长,这里不妨回放一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022llmpom&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拉到一半直接看采访对话


记者采访官员被粗暴对待并不鲜见,但类似情况,却需要区别看待,因为不同的情况可能反映更严重的问题。


由于记者掌握一定的话语权,事情曝光后,当事官员也会面临很大的舆论压力和一定的行政压力,官员有所忌惮。实际上,我们看到的类似事件大多是在记者未亮明身份的情况下发生。


此时,官员的傲慢和粗暴就不是针对记者这个身份,而是针对普通民众。上海这次事件就是如此。


通过视频画面可以看出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其一,虽然新闻文字里以“工作人员”称呼拍桌子的人,但从办公室的陈设看来,该人绝不是普通工作人员。这里办公室宽敞气派,前有超长办公桌,坐的是良木太师椅,身后还有雕花木质书橱,堪称豪华。非官员,待遇不能如此。

 

其二,从视频拍摄角度和官员对采访者的称呼可以看出,这是一次暗访。官员其实并不知道来访者的记者身份,他质问到,你是物价局还是什么...分清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他知道来访者是记者,态度应该不至于如此。所以,他的傲慢和嚣张是冲着普通民众来的。看到这一层,很多普通民众都会跟我一样,脆弱的个体尊严感受到一万点暴击,尤其是“官颜”大怒,拍桌而起的一瞬间,胆小者估计要抱头鼠窜了。

 

再者,这名官员对普通民众的轻蔑态度简直无以复加。记者以停车半小时收费二十元质问,该官员的回答非常具有艺术性。先是以右手支撑托住头部,做心不在焉状,以带吴语口音的普通话轻蔑地回复两个字“对呀”。他似乎本来早有情绪,仅仅蔑视还嫌不够,于是,再加了一句反讽:“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呢。”言下之意,你们以为人民共和国就不该收费这么贵,那是你们想多了。

 

事件本身并不复杂,乱收费现象是真,部门管理失职也已经坐实。跳出事情本身,更值得警惕的问题是,一些官员对待普通民众的傲慢态度。如果当事人不是记者,那这个事情就会无声无息地过去,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你所受的气只有自己咽下。上海应该说是行政比较开明的地区,尚且如此,类似情况在全国各地每天会发生多少,我们自然不得而知


如此嚣张气焰,底气何来?


这当然首先跟个人修养相关。作为国家公职人员,面对普通民众的问责,不仅没有热情接待、赖心解释,还拍桌子发怒,这是严重的作风问题。明知监管失职,却高调声称没有违法不怕问责,这种荒谬的鸵鸟心态已经失去基本的诚信。


但更根本原因还在于,普通民众个体在面对官僚机构时博弈能力的巨大落差,这种情况一些地方尤为严重。博弈力量严重失衡,权力机关傲慢骄横,下侮民众,上慢问责,如此官员,不可继续嚣张。




往期回顾:


检察院职工坐拥149套房产,炒房资金来源有责任说清楚 | 沸腾


易建联球鞋风波:没有契约意识,什么都免谈丨沸腾


大学何必把“直属”作为追求目标?丨沸腾


把万圣节当文化入侵,是因为没见识法国德国过春节丨沸腾


歼-20首秀,中国制空能力离美俄还有多远丨沸腾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公号转载

校对:郭利琴




我们给

有价值的留言

理直气壮发稿费

欢迎别出心裁

拒绝一本正经

特别提示:录用留言会刊发在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栏目。如被选用,请在后台回复你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沸腾

兄弟账号,强烈推荐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新京报社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