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王的小孩在学琴,我儿子也要学,傻瓜才这么干
夏山学校的创办人尼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相信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在于寻找兴趣”。的确,人生苦短,一眨眼就过去了。如果一辈子能做自己感兴趣、喜欢做的事儿,说实话,这一生真的就可以算是“幸福”了。
而在中国教育里,“兴趣” 却是一件奢侈品。今天的这篇文章,说的就是这回事儿。钱佳楠是一名书评人、小说作者,她认为兴趣爱好的重要性在国内的教育语境中被严重低估了,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但不应抱着功利的目的,不能带着投资的眼光来看教育…
本文由作者钱佳楠(微信ID:qjn_gzh)授权小花生网发布
一天潘老师谈到一个曾在我校国际部就读过的一个孩子,父母都有海外背景,如今已经长大成人,在美国念大学,成绩并不怎么出众,但是特长很突出,小小年纪,不仅马上要在梅赛德斯-奔茨文化中心举办演出,而且羽毛球混双的成绩还能排进上海地区的前三。
“我觉得中国的家长教育理念还是有一些落后。国外的父母面对孩子的兴趣爱好绝对是不遗余力大力扶植的,我们的父母看到孩子兴趣爱好上花太多时间还会反过来叫你不要搞了,说这是分心,好好读书才要紧,这是一种。另外一种,从来不考虑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隔壁老王的小孩在学琴,这有什么?我儿子也要学!还说这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是浪费孩子的时间。”
潘老师这话很有道理,虽然将国内家庭教育和国外家庭教育的二分法容易触动现今越来越敏感的爱国人士的神经,但确实,即便现在的父母眼界已经比之前一代人开阔很多,但是教育理念仍有一些局限。
1.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此处的“学习”不仅仅指向课业学习
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非全然不重视兴趣的培养,中小学的各种主题班会中少不了一堂关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也有去听过课,老师会给学生们讲述各种历史上大科学家大文豪那些烂俗的励志故事,富兰克林追风筝,爱迪生发明灯泡之类,告诉学生是兴趣支持他们发明的热情,并在挫折中鼓舞他们,而后会让学生们结合所学的学科(语数外理化等等),分组讨论哪些兴趣可以激发我们对学科的兴趣。
学生们讨论得到的答案其实也很肤浅,都是他们已经作为借口暗度陈仓的,比如多看英语原版电影和电视剧有助于激发对英语学科的热情。
在座的老师没有人觉得这样的班会课有问题,但我却深深感到“兴趣”被诱拐、被绑架,被强行嫁接到唯一的功利指引上——课业学习。
这也是现在很多中国家长的误区,他们将孩子的兴趣爱好划分成两类,一类是有用的,也就是有助于提高课业成绩的,另一类是无用的,用上海话说,就是“瞎弄弄,弄别相(弄着玩)”,后者在很多家长眼里,纯粹浪费时间。
我个人的观点是,那些起初只是“瞎弄弄,弄别相”的爱好才是一个人真正喜爱做的,也是支持他度过一生的精神家园。
我一直感到兴趣爱好的重要性在国内的教育语境中被严重低估了。
很多人只是觉得兴趣爱好不过是平日消闲的方式,有人喜欢看电影,有人喜欢听歌,有人喜欢运动。其实并不是如此简单,兴趣爱好是将每一个个体从人群中区分出来,赋予其独特个性的意义所在。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看《动物世界》的话就会知道,每一个群体中的动物其实都是独具个性的,有的动物天生喜欢照顾别人,有的动物天生喜欢亮嗓,有的动物喜欢炫耀自己的肢体美感…
其实人更是如此,也有人天生喜欢照顾别人,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练肌肉并炫耀肌肉,而如果顺着他们的天性培养,第一个人可能会成为医生或者护士,第二个人会成为歌手,第三个人可能会成为运动员或者模特…
可很多时候,当我们的孩子流露出这样天然的个性特征,父母不会觉得是件好事。第一个孩子的父母可能会教训孩子:你怎么这么傻?你这样总是让着别人,别人会想着你吗?第二个孩子的父母可能会觉得唱歌不过是消遣的玩意儿,还是学习要紧。第三个孩子的父母可能很早陷入对孩子陷入“早恋”的担忧。
最终,孩子的思维被矫正,天赋被捋平,个性被磨损,成为一个平庸的人(有别于快乐的平凡人,而是从来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的平庸的人)。
或许等年纪老了,退休了,别人才发觉,唉哟,老王,你唱歌唱得不错。老王这才想起,说想当年,自己也冒过当歌手的念头,可是父母不同意。
这个时候心头会涌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感伤,但是算了,一辈子也要过去了,他也不会想到虽然年迈,还是可以去追一追梦,因为一辈子的预设轨道已经告诉他,梦不过是梦,是正常生活的偏离,不仅不正确,而且危险。
事实上很多父母应该从自己和同龄人的经历中已经发现,学校的课业成绩对于人生而言并不是唯一重要的(事实上是随年龄越长,越不重要)。
很多人没读过大学,但凭借着自己对于某一份爱好的执着与热情同样可以自我实现,成为厨师,演员,作家,摄影师,画家等等。
也有很多人读了大学,但最终是在另一个与自己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领域开花结果的,因为他发现了后者才是他真正喜爱并愿意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我们还会遇见一些很尴尬的情景,我们中的人有一些是很善于学习的,所以从小在学校里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是学霸。可是当他真正想往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发展时(善于学习的人也有适合的领域,成为一名学者),父母又会急吼吼地跳出来说,学者这条路多苦多寂寞啊,又赚不到什么钱,还不如去读个能赚钱的专业,将来找份体面的工作。
就是这样,我们会看到为数不少的学霸最后沉寂了,郁郁寡欢,因为他们没有在自己擅长的道路上走下去,而在别的领域,有更有天赋更有热忱的人,他们自然也会被比下去。
我们会看到一些人成了“绽放自我”的人,他们中有的取得了世俗意义的成功,有的没有取得世俗意义的成功,这不要紧,但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对自己的人生无怨无悔,并且对于目前的生活状态感到如意,充满着生活的热情。而这些人,往往都是在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与自己喜欢的人一起生活。他们的自我没有夭折。
我们还有这样一个经验,兴趣爱好常常在帮助我们遴选未来和我们走在一起的人,爱人也好,朋友也好,怎么会聊到一起去?正因为有共同的爱好。
所以,一个被迫压抑自己兴趣爱好,或者一直按照父母要求按部就班从来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人,很有可能遭遇两种下场,要么是只有泛泛之交的朋友,有一些朋友,但没有真正交心的,还有一种可能是和同样不懂得自己要什么的人成了朋友和爱人。
不知道他们心里作何想,我感到这样的人生多少有些悲戚。
2. 父母期待孩子快乐,这个“快乐”有其基础
现如今的父母比上一代开明,在于他们多数宣称不愿意牺牲孩子的“快乐”来换取学业上的“成绩”(虽然口头承诺很多时候与实际行动不符),但是这也引发了另一个问题,这个“快乐”究竟该如何定义?
目前的教育进入了一个画地为牢的尴尬境地,中国父母所要求的“快乐”,纯粹等同于作业少,负担轻,而且往往父母到了孩子进入高中时,还抱着这个念头,要求作业少,负担轻,孩子要“快乐”,快乐之余还要进所名校。
我觉得他们对“快乐”的要求太低了。“快乐”不是拥有大量的时间无所事事,虚度童年。这样的童年不仅不会快乐,还会让成年后的自己追悔不已,觉得自己最美好的时光就这么白白浪费。“快乐”是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吃多少苦也不在乎,喜欢这个理由就已足够。其实孩子也一样,在孩子小的时候应当鼓励他们多尝试,发觉他们的兴趣和天赋,然后培养他们在这一方面发展,这个过程并非一直“快乐”的,很多时候很“痛苦”。
钢琴天才的童年充满着酸涩,我们都听闻郎朗钢琴就弹坏了好几架,可为什么能坚持了下来,因为痛苦背后是有快乐的,有自己收获的为之努力后的成就感,而这个成就感,是他渴望得到的。
很多大作家在年少时就博览群书,甚至不惜废寝忘食来阅读,你说他们苦吗?苦!但是他们反而感到快乐,因为这是他们喜欢做的事情。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天才,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成为人群中的佼佼者,大多数人最终步入平凡,可是每个平凡人的快乐也在于有为自己喜欢的事情甘愿遭受挫折,不怨不悔的执着,人生是一场艰难的旅程,只有真正的快乐才能给予我们勇气和力量。
而现在国内的父母最大的问题就是自相矛盾,一方面见不得孩子吃苦,唉哟,该睡觉了,你怎么还不睡?功课没做完?我明天去跟学校说去,怎么布置这么多作业!另一方面见到别人家的孩子出类拔萃要眼红,拼命带着自己的孩子出去补课,凭什么人家行我家不行?
归根结底在于父母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在父母眼里都是神童,都完美无瑕,但其实这是一种执念,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拥抱自己不完美的过程。父母也是,理智的父母能够认清孩子的不完美,帮助引导孩子扬长避短。
我个人很反对所谓的“全才”教育,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全才”,大多数人只会浪费本应发挥天赋的时间和精力,流于平庸。
我只赞成一种“全情”培养,是在于培养孩子各方面的性格素养和情感储备,而非知识储备,让他包容而不偏狭,让他具有同理心,让他可以缺乏某一方面的知识,但是抱有好奇,愿意聆听。
李银河曾撰文说,攀比心是一种幼稚病。我看见最糟糕的做法就是如潘老师所说,隔壁家的孩子学钢琴,我的孩子也要学钢琴,看上去是不让孩子吃亏,其实就在糟蹋孩子的时间和精力,当然也浪费了家中的钱财。
然而,中国的家长群体意识太强,别人这么做,自己不这么做仿佛对不起孩子,这在于这些父母本身也不是个体自足的人,很大程度上他们也没有足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思维,甚至他们也是从没想过自己喜欢什么要什么的平庸的人,这种平庸会遗传给孩子。
还有一点也是国内父母在教育中的误区,千万不要带着投资的眼光来看教育。譬如说,我今天买了学区房,我就一定要孩子在这所学校里读出成绩来,不然对不起我付出的金钱。譬如,你说你要学钢琴的,我给你学,你不考出十级就是浪费我的钱。
这都是会毁掉孩子的逻辑,教育上的投资决不能抱着功利的目的,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不一定这方面投下钱财就会带来收益,这是孩子,不是股票。
应当清楚,很多时候这些尝试的种子不会长成参天大树,人生的机缘很奇妙,往往无心插柳柳成荫,尝试本身已经是一份可贵的经验,喜欢就继续,不喜欢就拉倒。
我也很反对不惜血本地投资教育,因为这样父母的经济负担很容易成为不该孩子承受的负担,父母会以“我在你身上投入这么多”来捆绑孩子,这样的孩子在成长中就会背负无形的负担,好像是在为父母还债,他的压力很可能会在某一些爆发,带来无法消受的惨痛后果。
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大财富,不是多少金钱,而是父母自己的独立自足以及他们愿意投入多少时间与爱,真正认识自己的孩子。
我很喜欢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母亲对奥巴马说的那句话,我给了你有趣的人生,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本文由作者钱佳楠(微信ID:qjn_gzh)授权小花生网发布
相关文章:
感谢订阅 “小花生网”
每天推送国内外最优秀的教育资源
周一:原版新书开团
周二:实用的学习和教育方法
周三:英文趣味学习资源
周四:不同年龄的中文好书
周五:儿童电影/动画片/纪录片
周六:有趣的观点和画报
周日:带来思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