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的, 中庸的, 实操的:从3岁到12岁,娃一路这么学古文古诗,满心欢喜 ...
檩子: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实用的“带孩子学古文古诗”经验贴。
这两年,谈论 “怎么教孩子古诗古文” 的花友很多。估计这和高考、语文课中古文比例越来越高有关。
我们让小孩学传统文化,到底希望他们继承、守住的是什么?是美好的中国语言,诗词歌赋文章艺术么?
是社会制度和发展方式么?还是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 许锡良,师范学院教授
应该承认任何社会文化都是有根的。这些根常常还与上古时期的宗教、文化与哲人的思想行为密切相关。
然而,中国人二千多年来占主导的还是儒家文化,孔孟是其代表,这个是必须承认的。一个民族把儒家经典诵读了二千多年,而且还发明科举考试考这些内容,考上合格者就可以从政做官,主导社会主流话语,无论其代表人物,还是其经典文献,都不可更改一字一句,只能够顶礼膜拜,而不能够所有创新。在这样的社会要说根系不在此,恐怕非客观态度,而且这里根的精髓就是其核心价值观。
有人说,中国人的根不是儒家文化,是更早的《诗经》。这个也不靠谱,因为,《诗经》虽然早孔子五百年就有了,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诗经》是经过孔子删订过的,并且在二千多年里被奉为儒家经典之一。而且诗经中的许多价值观被儒文化充分吸收。比如最经典的那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就是出自《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
而且有意思的是,这种儒文化,把读书和做官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催生了中国人数千年的信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就是通过这种做官获得的特权来来获得尊严与地位的。
比如,一个家庭,先是有一个男孩子,然后这个男人成年之后通过科举考试发迹做官,娶了九姨太,生了十八子,占了万亩田,方圆几十公里、数百公里都是他的农奴、佃户,这样一来,他就成了那里的父母官,如果这个男人更有出息一点,变成了一个诸侯甚至皇帝,那更是威加四海,各方觐见。这就是中国人在传统农业文明下向往的理想人生。
然而,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上百年。当代中国人是有内心冲突的:一方面是我们和传统农业文明的藕断丝连,一方面是对现代工商业文明社会自由、平等、开放的需求。
那个朋友把孩子送去加拿大留学,一方面是认同这种先进的工商业文明优势是在人家那里,另一方面又在内心深处企图保留原来的那份情感。
其实,这种内心冲突,一百多年前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张之洞已经深刻经历过,提出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个影响至今的八字口号。这种情况,日本人在明治维新时期也遇到过;而当时在日本占主流的思想是“脱亚入欧”,其实也是做不到的,但是,这样的思想却让日本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少了许多障碍与阻力,在心理上也容易接受得多。
其实,所谓“中学为体”就是想保留住中国人的根,所谓“西学为用”,就是想在技术与器物层面向人家学习,结果怎么样?其实通过中日甲午战争等历史事件已经清楚地显示了。
一句话,中国人在保留住自己的根与向外学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这个问题上,内心冲突已经一百多年时间了。至今仍然没有走出来。
那么,什么应该是中国人的根?
是否可以这么说,中国人的根,就是每个中国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人生。活着的人,是否幸福,是否有做人的尊严,这就是最重要的根。
古人究竟怎样,其实是不足道的。想起陶行知近一个世纪前曾经感叹过的一段话:“中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
所以,认识这个根,嫁接并且改造这个根,让自己的后代幸福,让自己的家园美丽,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人的根要放到世界范围内去重估,去比较。中国人要以人类文明的情怀来重新定位自己。而这个世界,人类的思维是有共性的。比如,美国波音飞机的制造技术与欧洲的空中客车飞机制造技术,在材料学与力学原理上并没有根本的差异,中国的飞机上了天,遵循的原理也不会和他们有差别。
”
国学对现代小孩的意义在哪里,怎么学?
在我看来,国学对现代小孩子的意义不是教育,不是灌输,
而是培养他们对古典美学的欣赏。
国学是一种兴趣,不是一门必修课。
-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马伯庸
我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我希望我的儿子也同样有兴趣。
但是我一点也不打算教他《弟子规》。事实上,不只是《弟子规》,古代给孩子用的大部分蒙学书籍,我都不打算让他太早接触。
不是说那些蒙学典籍一无足取,而是没有必要。
在中国古代,孩子们没有太多渠道和方式去获取知识,教育理念也很狭窄,他们要完全依靠蒙书来启蒙。它扮演的是教化之职,告诉孩子们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和社会规则。所以我们能看到,里面充满了道德训诫和规矩陈述,大多板着面孔,语气生硬。
时至今日,社会形态已大不相同,孩子们接触到的信息量和渠道,远比古代丰富,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那些蒙书里的内容、讲授的方式,大多已然陈腐过时——有些思想很好,不过在现代儿童教育体系里已有所继承,孝也罢,诚也罢,仁也罢,礼也罢,分享也罢,发奋也罢,都会有更好、更科学的表达方式。一个有趣的童话,其潜移默化的效果,要强于圣人之言几倍。
在我看来,国学对现代小孩子的意义不是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培养他们对古典美学的欣赏。
我希望我的孩子对国学的第一眼印象,是“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的画面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思妙想,是“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的生动,是《缇萦救父》的勇敢和《夸父逐日》的壮绝——而不是陈腐不堪的“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更不是絮絮叨叨的“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
如果让我列一本最适合的国学启蒙,我大概会选《音律启蒙》念给他听:“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这里面不涉及到什么教育意义,纯举音例,从一字对到多字对,层层推进,铿锵有力,节奏分明。
以他现在的年纪,还无法了解文字的意境。但孩子对音律的感觉,却是天生的。他能领略到抑扬顿挫,听出平仄起伏,感受到音韵节奏。在小孩子的耳朵里,这和国学什么的没关系,就是一首意义不明的美妙歌谣,一边念一边乐得手舞足蹈。我不打算解释,也不会逼他背诵,让他以最单纯、最纯粹的方式去感受那美妙的中文音律。
具体怎么学呢?我们的做法也很简单:
主要是他妈妈教的一些诗词,我教他背了点《声韵启蒙》、《渔翁对韵》,幼儿园里学了一部分千百三。他们本来还打算教《弟子规》,被我严防死守顶回去了。
那时候,我定了个原则。第一,教孩子审美,不教规矩。让他感受到汉语的韵律之美,不能像这德那德班似的,灌输一堆陈腐道理;第二,背诵兼讲故事。死记硬背是必须的,但家长不能脱开责任,要给孩子讲解背后的故事,这样有助于记忆,也可以触类旁通,了解更多知识;第三,不强求,真不想背就算了。竹条和戒尺省下来,以后留到数学课用。
我每天临睡之前,陪他在床边背一段《出师表》,不贪多,就一两句。第一天背“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第二天背“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一天一天累计。
他一边背,我会一边给他讲解,从字、词到历史背景:烦烦你知道“先帝”是谁吗?你知道益州在哪里吗?
我们的节奏是,头天晚上讲解一个新句子,熟读即可,不求背诵。第二天早上,趁着热乎劲背诵,背好了以后,加上之前诵熟的段落,连着一起背。这样一来,每天都可以温习前面的全部——反正也没开学,有大把时间来消磨。
读着读着,我惊讶地发现。因为要逐句甚至逐字讲解,不光他在探索新世界,连我对《出师表》也有了新的感悟。
铺垫有点长,这些学者的看法,你赞成么?
相信大多数朋友比较关心的还是实践层面:如果孩子能兼顾“考试要求”与“欣赏古典文化之美”,不是“两全其美”么?
好了,你要的经验来了。今天的重点是第三篇,咱们花友@花叶的分享,实操篇。
她家孩子3岁起开始国学启蒙,如今12岁,对古代文史诗词喜欢极深、领悟很透。并且,这一路下来,是满心的喜欢,没有一点“死记硬背”的无奈。
这篇里,她推荐了这一路起到关键作用的诵读书目,很实用!感谢@花叶的分享!
本文由花友 @花叶 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有花友在问大语文的范围和学习方法,我突然想聊一下娃这么多年的读书之路。我本人非常喜欢中华文化和诗词,娃爹喜欢历史,因此我们在孩子的启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偏向古典阅读。
蒙学时期:不合时宜的就不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