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用这三类书带儿子“自主诵读”, 衔接《四五快读》之后的语文学习!…

小强的祖宗 小花生网 2024-04-03


我家儿子南瓜的识字敏感期,在3岁2个多月的时候如期而至。从大字不识一个到现在(四岁)拥有了600个识字量,差不多用了8个月的时间,具体可以看我之前写的这篇:三四岁识字敏感期, 儿子8个月认字量从0到600, 安利这些好资源!

距离之前的600识字量阶段,现在已经又过去了六个月,我们陆续也试了些自读材料,今天给大家推荐三类书籍,是目前我们固定下来日常自主诵读的材料,非常适合结束《四五快读》,用来衔接之后的语文学习

本文由花友 @小强的祖宗 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给孩子选自读书也是件挺费心的事,各家有各家的难处。

比如我家神兽,从小看图长大的,即使自读了,还是两眼盯着图,低幼绘本虽没几个字,但是自读下来要花很长时间;很多桥梁故事,剧情不一定适合我家年龄,所以暂时没有看;另外,如果自读材料篇幅长的,他就畏难,而字太小又费眼,当妈只能在找合适的自读材料路上不停尝试。

所以兜兜转转,最后我们固定下来自读这三类书:儿歌、国学和小短文这三类书有这样几个特点:

  • 词汇丰富

  • 文字篇幅短

  • 适合大声诵读

  • 紧跟大语文趋势


一、儿歌类

市面上儿歌类的书非常多,我觉得只需要挑选孩子喜欢的风格即可。

我们从去年小班开始,用的是日有所诵3-4岁版本,当时是亲子阅读,然后四五认识一些字后,便写在白板上给他自读。

在3-4岁版本基本读完后,我们便用了一年级的版本,除了篇幅变长一些外,没有太大区别。


我们目前是每天读两篇,每两天换新的,并从白板过渡到书面指读,如果嫌弃字小的,可以依旧写白板上,或者用大字写在白纸上。

给大家展示一下幼儿版(图片上方)和一年级版本(图片下方)的篇幅比较:


儿歌对于学龄前乃至小低年级都有很大的意义,通过反复诵读,感受文字的节奏感和韵律,并且儿歌的表现手法多样性:比喻、排比、拟人、夸张、设问等,丰富孩子的语言,并且帮助孩子从小累积书面语言的素材。

二、国学类

国学类阅读,我们现在用的材料是《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首》和《常青藤爸爸三字经》,因为字比较小,所以是以白板摘抄的形式诵读。


这套书主要涵盖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内,所要求的古诗词内容,每首诗歌的讲解详细,难点重点都加以解释,并配有拓展阅读。更重要的是有拼音,一些生僻字也直接可以认读。

当然,古诗的书外面也很多,用家里现有的也可以。

 
内页是这样的:
 

如果嫌弃上面古诗词字太小的话,也可以买这套《读古诗学汉字》(共5阶),这套书是一位很受人尊敬的鸡娃姥姥推荐的。


整个五阶段涵盖近300首古诗,并按照了难度划分。当然最大的优点,就是字比较大,也适合认字阶段的孩子。
 
  
《三字经》作为中国的传统启蒙读物,特别适合幼儿进行诵读,它用词精简却涵盖的题材广泛:文学历史、天文地理、仁义孝道等,诵读的同时,也可以了解一些相关历史故事。


市面上版本很多,目前我们只接触过常青藤爸爸的这个版本,个人还是很喜欢的。每个章节段落里都按照内容配有相应的历史故事,帮助孩子理解每段落的含义。
 

国学启蒙我们也是今年中班的时候才开始的,目前不要求背诵,只是大声反复诵读,一周1-2篇古诗和几段三字经。

三、小短文类

这套书是我十一月份去书展挖掘到的,当时现场拍照后,第一时间安利给了朋友。这次双十二,我也买了回来,给到南瓜自读使用。



这套书是按照年级划分的,一个年级四本,分别是:每周一个成语故事、每周一个历史故事、每周一个哲理故事和每周一首古诗词。

目前当当和京东都没有年级套装,只能自营单买,除了古诗词外,另外三本我都买了。

因为我们不赶进度,所以这系列书,目前是用来精读的。我们只先读了《每周一个历史故事》,一天读一篇,这一篇重复读三天,读通顺,并熟练断句,对里面的词汇和成语加以解释和运用,故事如果在其他历史绘本中出现,可以找出来进行拓展讲解。


每本除了小短文,还有拓展问答,对我们来说有些难,所以目前只诵读短文。


篇幅在一页内,畏难自读长篇幅故事的孩子可以尝试。历史故事这本按照语言的难度和故事情节繁简进行年级划分,故事严谨简明,读过后,篇幅大的绘本可以串联在一起讲解。


这套书所选的哲理故事涉及多方面内容,有对聪明智慧的讴歌,有对勇敢斗争的赞美,有对劳动创造的肯定,也有对骄傲自大的讽刺等,对孩子有启迪,引导孩子真善美。很多内容也出现在其他成语绘本中,和成语故事可以相互补充。

 
成语故事六个年级总共挑选了300个中华优秀传统成语故事,并按照语言的难度编为六册。
 
 
内容涵盖了日常生活、政治军事、文艺艺术、文化习俗、道德风尚等,集中展现了古人的人生智慧和理想智趣。
 

自读书目只是参考,因为主要是结合了自家的阅读情况,市面上可选的自读读物很多,这里只是抛砖引玉供参考。

自读占的时间不多,我们更多的时间仍旧花在亲子阅读上,读好书,读有趣的书,读孩子喜欢的书。
 

点击“阅读原文”,与作者交流...

相关阅读:

点个“在看”,我们就不会走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